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03: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程美蓉
研究生(外文):Mei-rung Cheng
論文名稱:從麥寮拱範宮遶境活動看信仰文化中人群的結合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Human Assembly within Culture of Belief throughan Observation of Marching Activiy of Gon-Fan-Goan
指導教授:管志明管志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H-MING K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鄉土文化研究所碩 / 博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麥寮拱範宮人群結合信仰文化遶境活動
外文關鍵詞:Gon-Fan-koan dao-templeWou-Gou-HuiMarching activityCulture of BeliefHuman Assembl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2
  • 點閱點閱:26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6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麥寮聚落的形成,因乾隆7年(1742)新虎尾溪氾濫,淹毀海豐港街,使居民與拱範宮媽祖廟同時遷移至此,迨道光年間,海豐港的開港使商務鼎盛,而街市發展至顛峰狀態。同時,由泉州移民以許姓、林姓、吳姓為主的宗族,向南社平埔族人承租埔地,直接入墾麥寮地區,形成血緣聚落,並基於血緣連帶關係,而形成組織化宗族團體。
為防備械鬥,而有同籍結盟,或組織庄的自衛團體,並常以神明祭祀等宗教活動為其結合核心。拱範宮的信仰組織以元宵遶境及五股會的祭典活動,為其整合個別的血緣組織與地緣組織的核心。在聚落空間性的形成,以拱範宮為中心的四個方位,所形成的四方角頭廟,即賦予其鎮東、鎮南、鎮西、鎮北宮之命名,如同五營含有鎮守該角頭之意。村落與角頭的祭祀活動都是由同居一地的人,基於同庄意識而產生,由中心的地方公廟與四方角頭廟的空間形式,定期舉行元宵遶境及媽祖聖誕巡幸遶境等宗教性活動,營建出聚落的空間性。
拱範宮媽祖信仰在聯結超地域的村落組織中,扮演這個聯結機制的象徵意義核心。五股會遶境活動的進行,其意義是藉由民間信仰活動的進行,得以連繫各村落間村民的感情,並傳承流續。
透過同庄性(元宵遶境)與聯庄性信仰活動(五股會遶境)的位階關係的連結,說明信仰文化在區域性信仰活動下,是連結不同人群,凝聚為一個完整的社會組織結構的方式。
而民間信仰結合人群的特色,對地方上的血緣與地緣組織,具有整合社會組織的功能;在社會關係的呈現上,藉由不同的遶境活動,可呈現出層次不同的空間性;而人群參與信仰活動的理由,是藉由遶境活動淨化聚落空間儀式的功能,以滿足居的安全感的需求,同時,在神明遶境的熱鬧過程中,發展個人的人際關係網絡,是為滿足社會關係的需求,進而對鄉土產生認同,並以此重複性的觀念與活動,形塑鄉土文化中,信仰活動結合人群的特色。
Mai-Liou settlement was formed in 1742. Due to the damage of
Food of New Hoo-Way stream, inhabitants and Gon-Fan-Goan moved to
the location today. Migrants from Quen-Chou rend land from aboriginal
people Pin-Pou and cultivated the farmland. These Migrants are mainly
from families ot''Hsue, Lin and Wu. They organized relatives group
concerned of religious.
Self-defense groups were united through religious sacrifice
activities. The most important sacrifice activities of Gon-Fan-Goan were
Latem-Festival and Wou-Gou-Hui. Wou-Gou-Hui was fanned by five
settlements, there were village temples in each settlement and they were
around Gon-Fan-Goan. The related locations formed a spatial meaning.
Gon-Fan-Goan is the center of these organizations. Marching
activity of religious sacrifice combined people in different villages
Marching activities of religious sacrifice are different from its'' scales,
organized by one village or several villages. These social linkages
through culture of belief explained human assembly in these activities.
The folk-belief united peoples and showed the functions of integrate
of relative or arial organizations. Marching activities had its'' spatial
hierarchy. People in these marching activities searched for security and
purity and looking for stronger linkage of human relations. Continuously
as a heLtage, these customs thus formed the indigenous culture and
combined local people as human assembl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地區……………………………………..2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方法……………………………………..8
第二章 麥寮地區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歷史……………………………17
第一節 自然環境…………………………………………………..17
第二節 聚落形成…………………………………………………..25
第三節 社會發展…………………………………………………..45
第三章 民間信仰結合人群的呈現……………………………………63
第一節 民間信仰活動的空間觀…………………………………..63
第二節 麥寮街的廟宇與拱範宮元宵遶境活動……………….….71
第三節 拱範宮五股會祭典組織與分股遶境活動…………….….87
第四章 信仰文化結合人群的特色…………………………………..116
第一節 社會組織的整合…………………………………………116
第二節 遶境活動的空間…………………………………………122
第三節 人群參與的理由…………………………………………130
第五章 結論…………………………………………………………..142
參考文獻………………………………………………………………146
附錄……………………………………………………………………155
一、史料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私法物權編》,(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五○種第七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台灣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4年7月)。

二、地方志、遊記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台灣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6年9月)。
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二一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周 璽,《彰化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五六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周鍾瑄 ,《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范 咸,《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五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高拱乾,《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六十五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三七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唐贊袞,《台陽見聞錄》,(台灣文獻叢刊第三十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四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蔣毓英,《台灣府志》,(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七四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藍鼎元,《東征集》,(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譚玉輝編,《麥寮鄉采風錄》,(麥寮:麥寮鄉鄉民代表會,1999年)。

三、專書
台灣總督府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大正四年臨時台灣戶口調查概覽表》,(台北:捷幼出版社,1981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雲林縣鄉土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台灣之部)》,(東京:富山房,1909年)。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中譯本)》,(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1985年)。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一)》,(台南:台南市政府,2000年)。
何培夫、林文睿,《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雲林縣、南投縣篇》,(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6年)。
林錦元,《麥寮拱範宮湄洲開台天上聖母沿革誌》,(麥寮:拱範宮管理委員會,1978年)。
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台南:台灣日日新報台南支局,1933年)。
胡萬川、陳益源編,《雲林縣閩南語歌謠集》第一冊,(斗六:雲林縣文化局,1999年)。
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彩惠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出版,1997年,二版)。
陳鴻圖,《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台北:國史館,1996年)。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黃美英,《台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4年)。
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
雲林縣政府編印,《雲林縣發展史》,(斗六:雲林縣政府,1997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上海:觀察社,1947年)。
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編,《台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一編)》,(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1905年)。
Chris Jenks著,王淑燕、陳光達、俞智敏譯,《文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8年)。

四、期刊
王崧興,〈八堡圳與台灣中部的開發〉,收錄於《台灣文獻》第26卷第4期,(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6年)。
王世慶,〈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收錄於《台灣文獻》第36卷第2期,(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年)。
王柏山,〈雲林縣沿海虱目魚養殖業之地理研究〉,收錄於《台灣文獻》 第41卷第1期,(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收錄於《台灣風物》第44卷第1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4年)。
仇德哉,《雲林縣志稿(卷首大事記)》,(斗六:雲林縣文獻委員會編印,1979年)。
仇德哉,《雲林縣志稿(卷四經濟志農業篇)》,(斗六:雲林縣文獻委員會編印,1979年)。
仇德哉,《雲林縣志稿(卷七人物志)》,(斗六:雲林縣文獻委員會編印,1978年)。
石再添、黃朝恩、張瑞津、鄧國雄,〈濁大流域的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收錄於《台灣文獻》第28卷第2期,(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
史春娘、周富敏,〈雲林縣的疆域沿革及土地開發過程〉,收錄於《台灣風物》第31卷第1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2年3月)。
池永歆,〈台灣漢人傳統聚落空間性的構成與內涵〉,收錄於《地理教育》第25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會,1999年)。
李亦園,〈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收錄於李亦園編《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李獻璋,〈笨港聚落的成立及其媽祖祠祀的發展與信仰實態(1)(2)(3)〉,收錄於《大陸雜誌》第35卷第7期、第35卷第8期、第35卷第9期,1967年。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收錄於《中外文學》第22卷第3期,1993年。
余光弘,〈媽宮甲頭廟歷史與發展〉,收錄於《澎湖開拓史研討會論文集》,(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89年)。
岡田謙,陳乃檗譯〈台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收錄於《台北文物》第9卷第4期,1960年。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林美容,〈台灣民俗宗教文化的社會圖像〉,收綠於李賢文等編《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年)。
林美容,〈台灣區域性祭典組織的社會空間與文化意涵〉,收錄於徐正光、林美容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經驗發展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9年)。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互動與系統之形成〉,收錄於《台灣風物》第44卷第1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4年)。
林會承,〈澎湖社里的領域:由民間信仰的角度〉,收錄於《中研院民族所季刊》第81期,(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6年)。
林會承,〈澎湖的聚落單元兼論清代澎湖的地方自治〉,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1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6年)。
林衡道,〈台灣名勝古蹟調查(七)麥寮拱範宮(民國68年2月調查)〉,收錄於《台灣文獻》第30卷第2期,(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
洪敏麟,<雲林縣舊地名的探測>,收錄於《雲林文獻》第29輯,(斗六:雲林文獻委員會,1985年)。
徐雨村,〈宗族與宗教組織原則的轉換與並存─以雲林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為例〉,收錄於《思與言》第34卷第2期,(台北:思與言雜誌社,1996年)。
徐雨村,〈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收錄於《台灣文獻》第48卷第1期,(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張耀錡,〈平埔族社名對照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1年)。
莊英章,〈台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74年)。
莊英章,《林圯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中研院民族所專刊乙種第八號,(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77年)。
莊英章、李翹宏,〈房頭神與宗族分支:以惠東與鹿港為例〉,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9年)。
陳其南,〈台灣漢人移民社會的建立及其轉型〉,收錄於《家族與社會─台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
陳秋坤,〈台灣土地的開發(1700~1756)〉,收錄於黃富三、曹永和主編《台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許嘉明、蔡金蓉,〈雲林縣「國姓公過股」之研究〉,收錄於漢學研究中心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
梁志輝,〈區域歷史與族群:清代雲林地區平埔族群討論〉,收錄於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張瑞津,<濁水溪平原之砂丘與地名>,收錄於《地理教育》第12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1986年)。
張素玢,〈平埔社群空間地圖的重構與解釋─以東螺社與眉裡社為中心〉,收錄於(「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民族所、台史所籌備處,2000年)。
張瑞津,〈濁水溪平原的地勢分析與地形變遷〉,收錄於《師大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第11期,(台北:國立師範大學,1985年)。
黃樹民,〈從早期大甲地區的開拓看台灣漢人社會組織的發展〉,收錄於李亦園、喬健編《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台北:食貨出版,1981年)。
雲林縣環境保護局,〈雲林縣的文化資源〉,收錄於《雲林文獻》第40輯,(斗六:雲林縣政府,1996年)。
程美蓉,〈台灣民間社會人群的結合─以雲林縣跨鄉鎮祭典組織為例〉,收錄於《台灣風物》第51卷第4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2001年)。
溫振華,〈清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收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1期,(台北:國立師範大學,1983年)。
溫振華,〈北港媽祖信仰大中心形成試探〉,收錄於《史聯雜誌》第4期,(台北: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84年)。
溫振華,〈清代中部的開發〉,收錄於《歷史、文化與台灣(四)─台灣研究研討會記錄(76~100回)》,(台北:台灣風物出版社,1996年)。
潘朝陽,〈台灣民俗宗教分佈的意義〉,收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12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6年)。
潘朝陽,〈「中心─地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收錄於《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23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95年)。
潘朝陽,〈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收錄於《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19期,(台北:中國地理學會,1991年)。
潘英海,〈儀式:文化書寫與體現的過程〉,收錄於黃美英編著《台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4年)。
潘英海,〈熱鬧:一個中國人的社會心理現象的提出〉,收錄於《本土心理學刊》第1期,1993年。
鄭津梁,〈雲林沿革史略(三)〉,收錄於《雲林文獻》第2卷第2期,(斗六:雲林縣政府,1953年)。
蔡淵洯,〈清代雲林地區民間宗教之發展(1683~1895)〉,收錄於《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劉妙惠,<雲林縣鄉鎮地名考源>,收錄於《雲林文獻》第26輯,(斗六:雲林縣政府,1982年)。
鍾幼蘭,〈台灣民間社會人群結合方式的構成與發展─以台中縣神岡鄉大社村為例〉,收錄於莊英章、潘英海編《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6年)。
鍾幼蘭,〈平埔研究中的「族群分類」問題─再議Hoanya(洪雅族)之適宜性〉,收錄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編《台灣開發史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7年)。
謝繼昌,〈水利和社會文化之適應─籃城村的例子〉,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3年)。

五、博、碩士論文
方淑美,〈台南西港仔刈香的空間性〉,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周國屏,〈雲林縣人口外移對農家人口結構及社經生活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林本炫,〈當代台灣民眾宗教變遷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林志秋,〈佛祖、太祖與耶穌─羅漢內門宗教信仰之地域性〉,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高麗珍,〈台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許淑娟,〈蘭陽平原祭祀圈的空間組織〉,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曾月吟,〈日據時期朝天宮與北港地區的發展〉,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游蕙芬,〈社會的延續、情感交融與認同:白沙屯媽祖進香儀式象徵意義體系之分析〉,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鄒雲霞,〈眷村居民我群認同感之研究〉,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蔡金蓉,〈「跨部落」的祭祀活動及其人群結合:以雲林縣國姓公過股為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六、廟宇資料
林錦元,《麥寮拱範宮湄洲開台天上聖母沿革誌》,(麥寮:拱範宮管理委員會,1978年)。
張審源,《麥寮鄉拱範宮沿革誌》,(麥寮:拱範宮管理委員會,1986年初版、1995年二版、1998年三版)。
麥寮拱範宮管理委員會,〈金籙祈安清醮植福金章〉,該牌匾現掛於右護室左璧上,1984年。
麥寮拱範宮管理委員會編印,〈雲林縣麥寮拱範宮管理委員會組織章程〉,(麥寮:拱範宮管理委員會,1993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徐雨村,〈宗族與宗教組織原則的轉換與並存─以雲林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為例〉,收錄於《思與言》第34卷第2期,(台北:思與言雜誌社,1996年)。
2. 洪敏麟,<雲林縣舊地名的探測>,收錄於《雲林文獻》第29輯,(斗六:雲林文獻委員會,1985年)。
3. 林會承,〈澎湖的聚落單元兼論清代澎湖的地方自治〉,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1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6年)。
4. 李獻璋,〈笨港聚落的成立及其媽祖祠祀的發展與信仰實態(1)(2)(3)〉,收錄於《大陸雜誌》第35卷第7期、第35卷第8期、第35卷第9期,1967年。
5. 池永歆,〈台灣漢人傳統聚落空間性的構成與內涵〉,收錄於《地理教育》第25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會,1999年)。
6. 莊英章,〈台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74年)。
7. 莊英章、李翹宏,〈房頭神與宗族分支:以惠東與鹿港為例〉,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9年)。
8. 溫振華,〈北港媽祖信仰大中心形成試探〉,收錄於《史聯雜誌》第4期,(台北: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84年)。
9. 潘朝陽,〈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收錄於《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19期,(台北:中國地理學會,1991年)。
10. 鄭津梁,〈雲林沿革史略(三)〉,收錄於《雲林文獻》第2卷第2期,(斗六:雲林縣政府,1953年)。
11. 劉妙惠,<雲林縣鄉鎮地名考源>,收錄於《雲林文獻》第26輯,(斗六:雲林縣政府,1982年)。
12. 謝繼昌,〈水利和社會文化之適應─籃城村的例子〉,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3年)。
13. 吳秀碧、許育光、洪雅鳳、羅家玲(2004)。非結構諮商團體過程中領導者技術運用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3),23-56。
14. 侯禎塘 (2003)。特殊兒童行為問題處理之個案研究-以自閉症兒童的攻擊行為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8,155-192。
15. 洪素珍、張潔瑩 (2002) 目睹暴力兒童與戲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8(2),頁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