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7.1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6 01: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二文
研究生(外文):ur-wein chang
論文名稱:美濃土地伯公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in “the faith in the Village Deity in Mei-nong”
指導教授:吳學明吳學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ueh-ming 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南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鄉土文化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83
中文關鍵詞:美濃土地公伯公聚落祭祀社會變遷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5
  • 點閱點閱:50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0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美濃稱土地公為「伯公」,稱土地公廟為「伯公下」。根據筆者田野實察約有三百八十座,可謂美濃客家居民最親近的神祇了。
本文企望透過小區域歷史發展的了解,以及土地伯公的區域分布、管轄範圍、祭祀組織與活動、造型建築演變、型制內涵以及伯公會的運作來探討其與聚落居民互動,並深究社會變遷與土地伯公信仰的關係。
美濃平原明顯的劃分成早期屯墾型態因素支配的舊部落以及日治時期從北部移民的南隆農場。來自不同區域的客家族群卻形塑出同一造型的露天石碑伯公壇,面臨不同社群與族群的融合與調適時,互相影響的程度到底有多少?社會變遷下農村經濟、社會結構、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都與時俱進,土地伯公信仰有何改變?儀式的差別、簡化、以及人群的組合和伯公會的運作是作為探討兩大區域異同的基點。
在美濃的拓墾討論中,與其他鄉鎮的比較,觀察出美濃的一些特殊性。美濃有著像是農業人口佔多數、相當比例的細小耕作戶、人口穩定的特性,加上長期以來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型態,對可耕地的極盡開發以及完善水利灌溉系統的要求,再再面臨不可知的災害,轉化成普設土地伯公的心理藉慰。
美濃向來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社會,在日治時期獅仔頭水圳的開鑿、菸草的引進,美濃農村經濟大為改善,一一反映在伯公壇的修建,民國六十年代興起的伯公壇改建風潮,在美濃地區379座伯公中,目前的型制維持露天祭壇的伯公壇,約四分之一,其餘均改建成廟祠。
伯公壇的改變或許容有惋惜與沮喪,但在文化的接觸互相學習下,其改變是不可避免的。文化是人類在歷史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是歷史經驗的沉澱與留存。也即是長期的共同生活的一群人在生態環境的適應上,在人群組織的方式上,甚至在概念的形成上,不斷地面臨選擇與作決定,於是決定其生活方式、社會型態及其理念系統。其中容許個人對其文化接受有程度上的差異;容許他對外來文化的引進與吸收;容許他創造,選擇新的文化要素。文化的改變、創新豈不以此為基礎?
「土地崇拜」的傳統,存在於世界上各個民族的文化體系中,其所呈顯的深層意義,即是一種「人與土地」的關係;或即「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對土地的崇拜之情,是對其「負載萬物、生養萬物」的酬謝。不同的文化群體也將因應環境、生活型態、農作方式而有著不同的「土地崇拜」形式,透過土地崇拜衍生出不同的人群組合型式,再依其「生活方式」型塑出不同的文化區域;不同的區域會呈顯出不同的「文化景觀」,美濃土地伯公以露天石碑式伯公壇呈現,顯示出美濃特有的文化景觀,讓人和土地更親近、更緊密,縱然,型式一直在演變,但在意的是那份對土地的謙卑與敬意。
自知對待土地公的翻新在意的不是我的想法,也不是別人的想法,在意的是『當地人的想法』,只有當事人才能決定某一特定與其相關文化的前途。土地公的存在,不是為了古蹟而存,它的存在意義、祂的生命力乃表現在因為祂與當地人的互動關係上;呈現在當地人的祭祀行為以及親臨場域的感受上。
為了祭祀方便,一再地重修,勢不可免,只是,在新與舊之間;在嶄新與頹落之際;我們也希望,在翻修之時,能儘量保存原有的規格與樣貌,庶免新式潮流取代了原有信仰。曾如林美容所說:「土地公廟為聚落的指標」,從美濃開基伯公的設立到伯公會的籌組以及散佈各各角落的土地伯公,我們似乎可以說先民是帶著伯公篳路藍縷開疆闢土的;只要安奉了土地伯公,則-心中就已經篤定。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the temples for the Village Deity in Mei-nong. The Village Deity is called “Ba-Gong”, and the temple of Village Deity is “Ba-Gong Ha”. According to his research in the countryside, the researcher has observed that the Village Deity is the closest God for Mei-nong Hakanese, since there were three hundred and eighty shrines around the are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illage Deity and the villagers has been studied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Mei-nong, such as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les, the controlled area of the Village Deity, sacrifice activities, the changing of shrine construction to temple constructi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temples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Ba- Gong committee. And also it has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society and the faith in Village Deity.
Mei-nong Plain was divided by the early cultivated Hakanese tribes and the immigrants from the north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in Nan-long farm. The different Hakanese tribes built the same unsheltered wayside shrines. The tribes were influenced when they encountered and interacted amongst tribes and groups of people. Does the faith in the Village Deity change when so many facets of life have changed, such as rural economy, social structure,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the faith in religions, beyond the change of society?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simplicity of ceremony, combination of tribes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Ba-Gong committee in these two areas.
With the comparison of cultivation in other rural townships, there are some specialities in Mei-nong. Most people there have had agriculturaly based livelihood for generations. They have cultivated the land to the fullest extent and have perfected irrigation system for their area. For meeting with the unknown natural disasters, people there built wayside shrines for their spiritual comfort.
The economy in Mei-nong is based in Mei-nong.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Mei-nong people improved due to the addition of tobacco as a cash crop and to the building of irrigation in Lion’ Head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Subsequently, a change can be obser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ayside shrines of the Village Deity. The construction style evolved from an unsheltered structure to one resembling a small temple during the nineteen seventies. Among 379 wayside shrines in Mei-nong, about one fourth of them have kept the unsheltered styles, and the rest have been changed into temples.
One may feel upset about the change of wayside shrines. However, it is inevitable when changing ideas and education interact with a culture. Culture i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ical process,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s. That is, a group of people living together for a long time most make choices and decisions on a continual basis in adjustment to environments, organization of peoples, and even the formation of concepts. The decisions will effect, in turn, their life style, social pattern and conceptual system. The Mei-nong culture allowed individuals to be more accepting of other cultures, to introduce and assimilate foreign culture, and to create and choose new cultural elements. It is the base of cultural change and reformation, isn’t it?
The tradition of “land worship” has existed in every culture in the world, and has shown the meaningful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land” or “human and nature”.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environments, life styles and crops, there are different styles of “land worship” among different groups. Different “cultural scenery” will appear in various areas. Mei-nong’s Village Deity has been predominately presented in unsheltered wayside shrines, and it is a speciality in Mei-nong. It has kept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However, the style of the shrines is getting changed gradually,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and respect to the land.
The evolution of wayside shrines is cor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for the local people. The existence of the Village Deity is not only as an historical monument, but also the mean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It and the locals”, and has utilized for sacrific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in the local community.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 shrines would have been reconstructed from time to time, however, one would hope to keep elements of the original models and keep the faith instead of following fashion. According to Lin Mei-ju, “Wayside shrines are the index of villages.” We have found the ancestors cultivated the land with Village Deity, since there were wayside shrines everywhere in the township and du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Gong committee in Mei-nong. The Mei-nong people found peace and comfort in the building of the wayside shrines.
美濃土地伯公信仰之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6
第二章 美濃的拓墾與土地伯公…………………………13
第一節 客家人拓墾前的美濃平原…………………13
第二節 彌濃莊的開墾與聚落的形成………………18
第三節 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社會……………………27
第四 節 美濃土地伯公的分布……………………………40
第三章 美濃土地伯公與型塑之文化景觀………………62
第一節 美濃土地伯公之種類與職掌………………62
第二節 美濃土地伯公之型制………………………76
第三節 美濃土地伯公型塑之文化景觀……………93
第四章 美濃土地伯公之祭祀與組織……………………105
第一節 個別土地伯公之信仰……………………105
第二節 全庄土地伯公之祭祀活動………………………108
第三節 美濃土地伯公之祭祀組織………………………129
第四節 美濃新舊部落土地伯公祭祀之差別……………134
第五章 伯公會的運作與聚落之互動……………………141
第一節 柚仔林伯公會……………………………141
第二節 永盛庄伯公會……………………………156
第三節 祿興里伯公會……………………………159
第六章 社會變遷與美濃土地伯公………………………167
第一節 美濃土地伯公信仰變遷之趨勢…………168
第二節 經濟變遷與美濃土地伯公……………………184
第三節 政治變遷與美濃土地伯公……………………197
第四節 宗教變遷與美濃土地伯公……………………203
第七章 結 論……………………………………………211
參考書目及期刊論文………………………………………215
附錄1 美濃土地伯公基本資料表……………………………223
附錄2 第二章之土地伯公碑記………………………………244
附錄3 第三章之土地伯公碑記暨福神開示扶鸞文……………255
附錄4 永安庄伯公新年福彙…………………………………261
附錄5 柚仔林伯公會書狀……………………………………269
附錄6 第六章之土地伯公碑記………………………………275
附錄7 美濃土地伯公型制及二月祭流程照片…………………279
表目次
表1-1 美濃行政區域歸屬變化表………………………………… …8
表1-2 美濃鎮轄域村里名沿革表…………… ………………… …10
表1-3 研究區域選樣點配置表……… …………………………… 12
表2-1 獅子頭水圳灌溉區域範圍……………………………………29
表2-2 1892年港西各里錢糧數額……………………………………33
表2-3 1939年日治時期美濃庄與高樹庄的農業生產情形…………34
表2-4 1934年旗山郡各街庄稻米產物表……………………………35
表2-5 1937年旗山郡各街庄農耕地分配表…………………………36
表2-6 1938年美濃地區之農業生產作物面積………………………36
表2-7 1995年底美濃鎮農業戶按主要行業分………………………38
表2-8 1995年美濃鎮稻作栽培戶數與鄰近鄉鎮之比較……………38
表2-9 1994年美濃鎮作物面積(總耕地面積:4420公頃)………38
表2-10 高雄縣八十四年農牧戶數主要行業統計表…………………39
表2-11 美濃庄的土地伯公……………………………………………42
表2-12 牛埔庄的土地伯公……………………………………………43
表2-13 柚仔林庄土地伯公……………………………………………44
表2-14 龍肚區土地伯公………………………………………………46
表2-15 竹頭角區土地伯公……………………………………………48
表2-16 中壇區土地伯公………………………………………………50
表2-17 金瓜寮區土地伯公……………………………………………52
表2-18 吉洋區土地伯公………………………………………………55
表2-19 美濃鎮各里各聚落伯公數……………………………………59
表3-1 開庄伯公建置一覽表…………………………………………63
表3-2 美濃三座里社真官碑記………………………………………66
表3-3 美濃土地伯公碑記歷次修建演變表…………………………76
表3-4 各里伯公型制及型制比例表…………………………………83
表3-5 土地伯公壇與墳墓風水的區別………………………………88
表3-6 美濃地區福德正神香座位牌位………………………………99
表4-1 90-91年度二月祭福首名單及募捐戲金額…………………123
表4-2 瀰濃庄二月祭祭典歷年名稱表………………………………126
表4-3 美濃地區祭義塚負責廟祠表…………………………………128
表4-4 龍興庄冬成福參加登席名單…………………………………131
表4-5 內六寮太平福天神良福名冊…………………………………132
表4-6 廣福莊(九芎林)聖化宮福會掌廚雜貨輪值表……………133
表4-7 美濃兩大區域選樣觀察表……………………………………135
表4-8 美濃地區各里舉辦四大福登席地點及日期表………………135
表4-9 美濃新舊部落土地伯公祭祀的差異表………………………137
表5-1 1929年柚仔林伯公會產業表………………………………148
表5-2 1946年柚仔林伯公會小作人調書……………………………148
表5-3 伯公會私有耕地之標示及總額及承租人……………………149
表5-4 1947年伯公會與美濃初中土地交換表………………………151
表5-5 柚仔林伯公會歷年管理人手當(管理費)…………………154
表6-1 柚仔林伯公會修建所屬土地伯公支出表……………………179
表6-2 1998年台灣地區農耕業產品生產量與產值表………………184
表6-3 美濃土地伯公現存形式改建年代統計表……………………185
表6-4 柚仔林庄土地伯公修建及曾修年代表………………………188
表6-5 柚仔林莊伯公修建及曾修建年代次數統計表………………189
表6-6 1938年美濃地區田園面積比例(單位:甲)………………192
表6-7 1938年美濃地區的農業戶口、農業人口及比例……………192
表6-8 美濃菸區各輔導站成立及轄區範圍表………………………193
表6-9 美濃鎮歷年種菸面積與全台種菸面積之比例………………194
表6-10 美濃菸區菸農每戶平均種植面積及菸農所得指數…………194
表6-11 1933年旗山郡寺廟一覽表……………………………………204
圖目次
圖1-1 乾隆十一年鳳山縣圖…………………………………………8
圖1-2 乾隆二十九年鳳山縣圖………………………………………8
圖1-3 美濃在六堆的位置圖…………………………………………9
圖1-4 日治時期美濃庄全圖…………………………………………9
圖1-5 美濃鎮里別行政劃分圖………………………………………9
圖2-1 美濃地區考古遺址分布圖……………………………………17
圖2-2 獅子頭水圳灌溉區域圖………………………………………30
圖2-3 美濃庄土地伯公分布圖………………………………………42
圖2-4 牛埔庄土地土地伯公分布圖…………………………………43
圖2-5 柚仔林庄土地伯公分布圖……………………………………44
圖2-6 龍肚區土地伯公分布圖………………………………………47
圖2-7 竹頭角區土地伯公分布圖……………………………………49
圖2-8 中壇區土地伯公分布圖………………………………………51
圖2-9 金瓜寮區土地伯公分布圖……………………………………53
圖2-10 吉洋區土地伯公分布圖………………………………………56
圖2-11 美濃各里土地伯公數統計圖…………………………………60
圖2-12 美濃各區伯公數比例圖………………………………………60
圖3-1 美濃地區開莊伯公位置圖……………………………………63
圖3-2 美濃土地伯公型制比例圖……………………………………84
圖3-3 各里廟祠數佔該里伯公數百分比……………………………85
圖3-4 土地伯公碑石與墳墓風水碑石圖……………………………90
圖3-5 土地伯公俯視圖(美濃里社真官伯公壇)…………………91
圖3-6 墳墓風水俯視圖(龍肚里龍岡上蕭氏風水)… ……………91
圖3-7 美濃土地伯公化胎造型………………………………………92
圖3-8 伯公壇「石筆」、「石硯」圖…………………………………92
圖3-9 土地伯公前之石獅圖…………………………………………93
圖3-10 「南無阿彌陀佛壇」及「有應諸君之神位」圖………………100
圖3-11 美濃建莊鋪陳及東門樓造型…………………………………103
圖3-12 美濃夥房俯視圖(A、B、C)………………………………104
圖4-1 瀰濃庄二月祭奉請伯公路線圖………………………………121
圖4-2 吉洋區土地伯公圈定聚落圖…………………………………138
圖4-3 福安里土地伯公祭祀圈匯集圖………………………………139
圖5-1 柚仔林庄福德祠神龕及其所屬土地伯公位置圖……………145
圖6-1 美濃土地伯公現存形式改建年代統計圖……………………186
圖6-2 柚仔林莊伯公修建及曾修建年代次數統計圖………………190
圖6-3 祭河江牌位及供桌擺置圖……………………………………209
圖7-1 美濃地區土地伯公石碑演變圖………………………………213
一、專 書、方 志
不著撰人,《周禮》˙<地官˙遂人>,十三經注疏本,藝文印書館印行。
不著撰人,《禮記》˙<郊特牲>,十三經注疏本,藝文印書館印行。
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清乾隆17年(1752),台銀文叢113種,1961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清乾隆29年(1764),台銀文叢146種,1962
太田猛,《台灣大觀》,台南新報社,1935(昭和10年)。
仇德哉,《台灣廟神傳》,雲林,信通書局,1979,頁410。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農事實行小團體現況指導獎勵計劃》,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出版第822號,1938。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台閩地區農林漁牧業調查報告》,第20卷 高雄縣報告,行政院主計處編印,1995。
片岡巖撰、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台北,大立出版社,1981。
丘恆興,《客家人與客家文化》,中國文化史知識叢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8。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帕米爾出版社,1937。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之畜產資源》,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台灣研究叢刊第十七種, 1952。
世本武治,川野重任編,《台灣經濟總和研究》上.下.資料篇,經濟研究所,1968。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編者印行,台北:1926。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中譯本》,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6,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6.10。
村上玉吉編,《南部台灣誌》,昭和九年排印本,成文出版社,1985。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香出版社,2000.5。
呂宗力與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上、下冊),台灣學生書局,1991。
何新,《諸神的起源》,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
何培夫,《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高雄市˙高雄縣篇》,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5。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李亦園,《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立緒出版社,1999.10。
李永斐、鍾榮富、鍾永豐、鍾秀梅著,徐正光編纂,《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縣文獻叢刊9,高雄縣政府,1997。
李允斐,《清末至日治時期美濃聚落人為環境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上)》,.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0.3。
沈清松,《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之衝擊與展望》,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6。
《明會典》,冊三,卷八一,台北,商務書局,1968。
林國平、彭文宇,《福建民間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2。
林紹猷,《立施渡碑記》,立於美濃南柵門渡口,1913。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叢書第十五號,1987。
美濃庄役場,《美濃庄要覽》,美濃庄役場編,1938。
美濃鎮誌編篡委員會,《美濃鎮誌》上、下冊,美濃鎮公所,1997。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地名沿革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洪敏麟、陳漢光輯,《臺灣堡圖集》,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5。
洪馨蘭,《煙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清乾隆11年(1746),台銀文叢105種,1961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寺廟整理問題》,奈良,天理叫到有社,1988。
高雄州役場,《高雄州要覽》,高雄州役場編,1920。
高樹庄役場,《高樹庄要覽》,高樹庄役場,1985。
高樹鄉公所,《高樹鄉志》,高樹鄉公所,1981。
高拱乾,《台灣府志》,清康熙33年(1694),台銀文叢65種,1960。
高雄縣政府,《高雄縣統計要覽》第二十六期,高雄縣政府編印,1975。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台灣史料概述》,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1995。
陳文達,《鳳山縣志》,清康熙59年(1720),台銀文叢124種,1961。
陳文達,《台灣縣志》,清康熙59年(1720),台銀文叢103種,1961。
陳正祥,《台灣之經濟地理》,台灣研究叢刊第二種,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50。
陳正祥,《台灣地誌》(上),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研究報告地94號,1959。
陳運棟,《客家人》,台北,東門出版社,1978.9。
陳仲玉,《美濃水庫計劃地區史蹟調查》,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調查之研究報告,1984。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5。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台灣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報社,1992。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楊錫福、王世慶原修、王世慶增修及整修,《台灣省通誌》,卷一.土地志.疆域篇第四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修訂版,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
黃台香,《台南縣永康鄉蔦松遺址》,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八,台灣文獻從刊第四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
渡邊欣雄著,周星譯《,漢族的民俗宗教-社會人類學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授權發行,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3。
曾景來,《台灣宗教的迷信陋習》,台灣宗教研究會,1938。
廖倫光,《塚˙冢土伯公之美學凝視-測繪暨調查研究》,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0.。
旗山郡役所編,《旗山郡要覽》,昭和九年十月十五日發行,台北:成文出版社翻印,1985.3。
漢˙留安等著,《淮南子˙齊俗訓》,上海古籍出版社。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的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
潘朝陽,《台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貓區域為例的文化歷史地理詮釋》,台灣師大地研所博士論文,1994。
蔣毓英等、高拱乾等、范咸等修,《台灣府志三種》,上海:中華書局。
鄭志明,《先天道與一貫道》,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1990。
鄭志明,《中國社會的神話思維》,谷風出版社,1993。
劉益昌,《美濃水庫計劃地區考古調查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89
劉益昌,《高雄縣史前歷史與遺址》,高雄縣文獻叢書系列3,,高雄縣政府,1997。
劉枝萬,<台灣省寺廟教堂調查表>,《台灣文獻》11(2),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60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清光緒20年(1894),台銀文叢73種,1950
《台灣省通誌》卷二.人民志.宗教篇第五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6.30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鍾壬壽,《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長青出版社,1973。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瀰濃>,《台灣堡圖》,明治三十七年製,1904。
鍾華操,《台灣地區神明的由來》,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88.4.三版。
瞿海源,《大家樂現象之成因與影響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987。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1992。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瀰濃>,《台灣堡圖》,明治37年製,遠流出版社複製發行,1996,頁385。
簡炯仁,《高雄縣的開發與族群關係 》,高雄縣立文化中心編印,1998
簡炯仁,《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9.2
蘇裕玲,《族群社區與族群書寫-當代台灣客家意識展現的兩個面向》,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論 著 -期刊論文
王崧興,<論地緣與血緣:濁水大度兩溪流域漢人之墾殖與聚落>,刊於李亦園、喬健合編之《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食貨出版社,1981。
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台北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台灣開發史研究》,聯經出版社,1989。
尹章義,<台北平原拓墾史研究>,《台灣開發史研究》,聯經出版社,1989。
石田浩著、李建章譯,<台灣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化與工業化-台灣農業對工業化成果所扮演的角色>,《台灣風物》第38卷第4期。
石萬壽,<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的殖墾>,《台灣文獻》37:4,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6。
朱榮貴,<台灣延平郡王信仰初探-兼論台灣民間宗教的特殊性>,收入李豐懋、朱榮貴主編《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晢研究所籌備處,1997.4。
池永歆,<台灣漢人傳統聚落空間性的構成與內涵>,《地理教育》第25期,1999.6。
池永歆,<嘉義「內埔仔」客家文化區域的構成及其墳墓型土地公廟的詮釋>,《地理教育》第22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學會,1996。
阮昌銳,<土地公>,《海外學人》126期, 1983。
吳文星,<認識台灣歷史篇-對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社會變遷之編撰>,《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雙月刊》,第十卷第五期,2000.2。
吳學明,<鄉土史料與鄉土史教學>,《「鄉土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1996.5。
吳學明,<現世功利-從歷史觀點看傳統民間宗教信仰>,《南瀛文化叢書111點燃人生希望》,台南縣文化局,2001。
李玄伯,<社祭演變考略-台灣土地廟的調查研究>,《大陸雜誌》,1963.5.31。
李國祁,<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台灣史蹟源流研究會》,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
李亦園,<宗教信仰與迷信心態座談>,《中國論壇》4-4,1977。
李亦園,<從中秋節論「天圓地方」說>,收錄李亦園、喬健編《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食貨出版社,1981.10。
李允斐與陳板,<日久他鄉是故鄉-台灣客家建築初探>,收入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正中書局,1991。
余光弘,<台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的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3。
余光弘,<科學、宗教與迷信-人類學的觀察>,《中國論壇》第14卷第5期, 1987。
余玉賢、彭作奎,<農復會、土地改革與台灣的經濟發展>,收錄高希均、李誠主編,《台灣經濟四十年》(1949-1989),天下文化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1。
宋飛龍,<社稷之源˙里社之神>,《藝術家雜誌》第48期,1979.5。
洪德先,<俎豆馨香-歷代的祭祀>,《中國文化新編》宗教禮俗篇,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
洪敏麟,《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地名沿革篇》,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8.15。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第九卷第四期。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1987。
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台灣風物》第三十七卷第一期,1987。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1988。
林美容,<台灣土地公信仰的意義>收錄《民俗采風史料探源-八十七年台灣文化節北區活動成果專輯》,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11。
胡台麗,<神.鬼.與賭徒:大家樂賭戲反映之民俗信仰>,《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中央研究院編,1989。
柯志明,<農民、國家與農工部門關係>,收錄於徐正光、蕭新煌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書局,1996。
范勝雄,<六堆客家的傳統信仰初探>,《台灣南部寺廟調查暨研究報告》,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台灣南部寺廟調查小組,民86.12。
唐美君,<台灣傳統的社會結構>,《台灣史蹟源流》,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1。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1卷六期,1978。
許秀霞,<美濃土地公信仰初探>,《台灣文獻》第四十八卷第一期,1997。
黃永松,<台灣的客家人>,《漢聲》,台北,漢聲雜誌社,1989。
黃森松,《今日美濃》,223期,1997.3.22-3.28。
陳運棟,<客家人的神靈觀念>,《客家雜誌》第18期,總號41期,1991.7。
陳震東,<高雄縣人口之地理學研究>,《高縣文獻》第五期,高雄縣政府,1995。
陳憲明,<澎湖村落祭祀的空間結構>,《第一屆台灣本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4。
陳板,<土地伯公信仰的地域性與族群性>,《八十七年度台灣文化節活動成果總覽》,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
莊英章、陳運棟,<晚清台灣北部漢人拓墾型態的演變-以北埔姜家的墾闢事業為例>,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16,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
溫振華,<清代一個台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第一期,1983。
董芳苑,<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台灣文獻》33(4),1982。
詹曉梅,<台灣客家人的宗教神明信仰>,收錄戴興明與邱浩然主編,《客家文化論叢》,中華文化復興總會,1994。
管志明,<文化意象解讀:新化老街現況考察報告>,《鄉土文化研究所學報》第一期,1999。
廖倫光,<六堆冢土伯公形制與塚信仰初探>,《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三期, 2000年7月。
劉炳文手稿複印本,<美濃鎮簡史記>,《美濃鎮誌下冊》,1997。
劉枝萬,<台灣的民間信仰>,《創大亞細亞研究八號》,日本創價大學亞細亞研究所,1987。
劉克竑,<從考古遺物看蔦松文化的信仰>,《人類與文化》第22期,1986。
劉益昌,<台灣西南平原地區史前時代晚期的文化>,《台灣原住民史˙考古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潘朝陽,<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23期,1995。
蔡淵栔,<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16,1986.6
蔡錦堂,<日據時期台灣之宗教政策>,《台灣風物》,42卷4期,1992
蔡錦堂,<日治時期臺灣之宗教政策>,收錄張炎憲主編《歷史文化與台灣4-臺灣研究研討會記錄(76~100回)》,臺灣風物雜誌社出版,1996.3。
蔡采秀,<高屏地區客家聚落的發展>,《高雄歷史與文化》,第四輯,1997.10
蔡慧玉,<一九三○年代台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組合」為例>,《台灣研究》第五卷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0.4。
瞿海源、姚麗香,<台灣地區宗教變遷之探討>,收錄瞿海源、章英華,《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下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利乙種第十六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6。
瞿海源,<台灣地區宗教變遷之探討>,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六號,1986.6。
簡炯仁,<「六堆」聚落的形成及其社會變遷>,收錄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12。
鹽見俊二,<日治時代台灣之警察與經濟>,《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卷第四期, 1953。
英文書目
Feen,Richard J. 1978 Toard a Theory of Secularization. Storrs. Connecticuts: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Pasternak,Burton Social Consequence of Equalizing Irrigation Acess. Human Qrganization 27(4): 322-343,l968a
Yang,C.,K.,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1970,PP.81-10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溫振華,<清代一個台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第一期,1983。
2. 劉克竑,<從考古遺物看蔦松文化的信仰>,《人類與文化》第22期,1986。
3. 陳震東,<高雄縣人口之地理學研究>,《高縣文獻》第五期,高雄縣政府,1995。
4. 廖倫光,<六堆冢土伯公形制與塚信仰初探>,《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三期, 2000年7月。
5. 陳運棟,<客家人的神靈觀念>,《客家雜誌》第18期,總號41期,1991.7。
6. 管志明,<文化意象解讀:新化老街現況考察報告>,《鄉土文化研究所學報》第一期,1999。
7.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1卷六期,1978。
8. 余光弘,<台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的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3。
9. 李玄伯,<社祭演變考略-台灣土地廟的調查研究>,《大陸雜誌》,1963.5.31。
10. 吳文星,<認識台灣歷史篇-對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社會變遷之編撰>,《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雙月刊》,第十卷第五期,2000.2。
11. 阮昌銳,<土地公>,《海外學人》126期, 1983。
12. 池永歆,<嘉義「內埔仔」客家文化區域的構成及其墳墓型土地公廟的詮釋>,《地理教育》第22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學會,1996。
13. 池永歆,<台灣漢人傳統聚落空間性的構成與內涵>,《地理教育》第25期,1999.6。
14. 蔡錦堂,<日治時期臺灣之宗教政策>,收錄張炎憲主編《歷史文化與台灣4-臺灣研究研討會記錄(76~100回)》,臺灣風物雜誌社出版,1996.3。
15. 鹽見俊二,<日治時代台灣之警察與經濟>,《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卷第四期,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