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大中編輯部編著、蔡國欽校訂(民63):高中音樂(三)。台北:大中。
大中編輯部編著、蔡國欽校訂(民64):高中音樂(一)。台北:大中。
大中編輯部編著、蔡國欽校訂(民65):高中音樂(二)、(四)。台北:大中。
王文科(民80):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台北:五南。
王世德主編(民76):美學辭典。頁530-532。台北:木鐸。
王沛倫(民52):音樂辭典。台北:音樂與音響。
史惟亮編著(民56):論民歌。頁13-15。台北:幼獅。
白景山編著(民37):北開高中音樂教科書(一)、(二)、(三)。台北:北開。
余文玲(民76):兩首藝術歌曲的分析與比較。傳習,第5期,頁159-183。
吳明清(民80):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秋琴(民83):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恩清等編(民66):高中音樂(一)。台北:中央。
吳恩清等編(民67):高中音樂(三)。台北:中央。
吳恩清、謝雪如編著(民79):高中音樂(一)。台北:中央。
吳恩清、謝雪如編著(民80):高中音樂(二)(三)。台北:中央。
吳恩清、謝雪如編著(民81):高中音樂(四)。台北:中央。
呂玲英(民80):視唱教材之音程編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汪 莉(1993):我國三四十年代藝術歌曲的探討。中國音樂,第4期,
頁20-21。北京市報刊發行局。
宋容甫編著 (民62):高中音樂(一)(三)。中壢:廣興。
宋容甫編著(民63):高中音樂(二)(四)。中壢:廣興。
宋容甫編(民73):高中音樂(一)。台北:廣興。
宋容甫編(民74):高中音樂(三)。台北:廣興。
李睿瑋等編著(民89):高中音樂(一)。台北:泰宇。
李睿瑋等編著(民90):高中音樂(二)。台北:泰宇。
金開誠主編(1992):文藝心理學術語詳解辭典。北京:北京大學。
林邦傑(民69):國中及高中學生具體運思、形式運思與傳統智力之研究。載於中華心理學刊,22卷2期,頁33-49。林凌霄(民69):現行國民中學音樂課程歌曲教材研究。師友,第157期,25-30頁。
林新發(民83):調查研究法。出自黃光雄、簡茂發編,教育部研究法,頁255-290。台北:師大。
林勝儀(民88)譯,音樂之友社編:新訂標準音樂辭典A-L。台北:美樂。
林進祐(民77):國民小學音樂班音樂基礎訓練教學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聲翕(民77):談音論樂。頁74-76。台北:東大。
姚世澤編著、戴序倫校訂(民76):高中音樂(三)。台北:世界。
姚世澤編著(民88):高中音樂(一)。台北:維新。
姚世澤編著(民89):高中音樂(二)(三)。台北:維新。
姚和順(民82):國小音樂教師兒童歌唱教學問題之調查研究。頁55-93。八十二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姚思源(1992):論音樂教育。頁60-71。北京:師範學院。
洪萬隆(民85):音樂與文化。頁34。高雄:復文。
洪萬隆主編(民83):黎明音樂辭典(上)。頁94。台北:黎明。
范儉民編著(民73):高中音樂(一)。台北:正中。
范儉民編著(民74):高中音樂(三)。台北:正中。
范儉民(民80):音樂教學法。頁63-68,台北:五南。
孫清吉(民78):自然的歌唱法。頁61-68,台北:全音。
孫愛光等編著(民88):高中音樂(一)。台北:三民。
孫愛光等編著(民89):高中音樂(二)、(三)。台北:三民。
孫愛光等編著(民90):高中音樂(四)。台北:三民。
徐晉淵(民73):高中音樂(一)。台北:育英。
徐晉淵(民76):高中音樂(三)、(四)。台北:育英。
徐晉淵(民77):高中音樂(二)。台北:育英。
徐晉淵編著(民64):高中音樂(一)、(三)。台北:育英。
徐晉淵編著(民65):高中音樂(二)、(四)。台北:育英。
徐惠君(民85):國民中學合唱團歌曲選擇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殷玉瑾(民83):多元化音樂欣賞對高中生音樂行為心理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編譯館高中音樂科教科用書審查委員會(民88):高中音樂科教科書之審定過程與建議。國立編譯館通訊,12卷3期,頁7-10。
康 謳(民77),大陸音樂辭典。台北:大陸。
康 謳(民42):樂學通論(上)、(下)。台北:正中。
康謳、張世傑編(民79):高中音樂(一)、(三)。台北:正光。
康謳編著(民62):高中音樂(三)。台北:正光。
康謳編著(民63):高中音樂(一)、(二)。台北:正光。
康謳編著(民77):高中音樂(三)。台北:正光。
張己任教授指導、謝孟蕊等編著(民89):高中音樂(一)。台北:
謳馨。
張為民編著 (民64):高中音樂(一)、(三)。台北:勝利。
張為民編著(民63):高中音樂(四)。台北:勝利。
張為民編著(民65):高中音樂(二)。台北:勝利。
張國珽(民78):青年心理學。台北:維新。
張蕙慧(民84):兒童音樂教育與心理學關係析論。新竹師院學報,第8期,頁137~164。張蕙慧(民85):從生理學觀點探討兒童音樂教育。新竹師院學報,第9期。頁339~361。教育部(民37):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民51):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民60):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民72):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民84):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梁秀玲等編著(民90):高中音樂(一)、(二)、(三)、(四)。台北:
華興。
梁榮嶺編(民70):中國藝術歌《百曲集》。台北:天同。
許國良(民76):聲樂發聲研究。花蓮師院學報,第1期。頁620-623。許婷婷(民77):現行國民小學音樂教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許雲卿(民66):藝術歌曲之探討。女師專學報,第9期,頁314-338。許雲卿(民73):中西藝術歌曲之探討。北市師專學報,第15期,頁163-216。郭長揚(民85):中國藝術歌曲曲調分析方法研究。台北師院學報,第9期,頁697-720。
郭美女(民89):聲音與音樂教育。台北:五南。
陳郁秀(民85):音樂台灣。台北:時報文化。
陳有新(民68):音樂科教學研究。台北:樂韻。
陳淑美(民78):皮亞傑的智力發展理論。諮商與輔導,第347期,頁27-30。陳惠齡(民79):小豆芽的成長。台北:奧福教學法研究推廣中心。
陳樹熙、林谷芳(民84):音樂欣賞。頁60。台北:三民。
曾焜宗(民86):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復文。
黃 瑩(民69):論藝術歌曲的風格。國魂,第410期,頁46。
黃 瑩(民74):論抗戰歌曲的藝術價值。樂典,第2期,頁61-62。
黃友棣(民63):音樂創作散記(一)、(二)。台北:三民。
黃友棣(民66):琴臺碎語。台北:東大。
黃友棣(民67):樂林蓽露。台北:東大。
黃友棣(民68):音樂人生。台北:東大。三版。
黃友棣(民75):樂圃長春。台北:東大。
黃友棣(民78):樂苑春回。台北:東大。
黃友棣(民81):樂境花開。台北:東大。
黃友棣(民83):樂樸珠還。台北:東大。
黃友棣(民90):新世紀的展望。樂覽,第19期,頁2-5。
黃德志等(1988):美學入門。河北:光明日報。
楊兆禎編著 (民60):高中音樂(一)。台北:文化。
楊兆禎編著(民61):高中音樂(三)。台北:文化。
楊兆禎編著(民62):高中音樂(四)。台北:文化。
楊兆禎編著(民65):高中音樂(二)。台北:文化。
楊雅惠(民82):運用電腦輔助之曲調創作教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楊雅惠(民85):高大宜手勢符號運用於語障學生歌唱教學之探究。教育部特殊論文徵文。
楊雅惠(民86):古調、新調兩首滿江紅運用於國三歌曲教學之比較研究。八十六年台灣省獎勵教育人員研究著作得獎論文摘要集,頁141-159。
楊瑞慶(1993):藝術歌曲創作的百年回顧。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第3期,13-14頁。
楊鳳鳴編著(民80):高中音樂(一)。台北:華興。
楊鳳鳴編著(民81):高中音樂(二)、(三)、(四)。台北:華興。
楊鳳鳴編著(民88):高中音樂(一)。台北:華興。
楊鳳鳴編著(民89):高中音樂(二)、(三)。台北:華興。
楊鳳鳴編著(民90):高中音樂(四)。台北:華興。
葉純之、蔣一民(1988):音樂美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
葉雅歌(民73)編著:歌唱發音的科學基礎。頁68。台北:天同。
廖家驊(1993):音樂審美教育。北京:人民音樂。
維新編輯部編、張錦鴻校定(民75):高中音樂(三)。台北:維新。
維新編輯部編、張錦鴻校定(民77):高中音樂(一)。台北:維新。
趙 琴(民64):音樂與我。台北:東大。
趙 琴(民71):音樂伴我遊。台北:東大。
趙 琴(民80):永恆的抗戰合唱歌樂。頁49-56,中華民國八十年合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
趙 琴(民83):中國歌曲意境詮釋之思想方向。頁205-214,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合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
趙 琴(民86):中國藝術歌曲的先行者-趙元任和他的歌曲創作。音樂月刊,第179期,頁107-109。
趙 琴(民86):中國藝術歌曲的先行者-趙元任對聲樂創作中詞曲結合的原則與特質。音樂月刊,第180期,頁108-111。
趙 琴(民86):黃自聲樂作品的創作技法與風格特色。音樂月刊, 第183期,頁114-117。
趙 琴(民86):趙元任作品中的民族風格特質和創作技法。音樂月刊,第181期,頁116-119。
趙 琴(民87):青主寫了中國第一首藝術歌曲-《大江東去》。音樂月刊,第191期,頁60-62。
趙 琴(民87):追念黃自辭世一甲子。音樂月刊,第188期,頁118-121。
趙 琴(民87):黃自的音樂美學觀。音樂月刊,第185期,頁94-97。
趙 琴(民87):蕭友梅與中國現代音樂的奠基。音樂月刊,第186期,頁121-125。
趙 琴等著(民71):近七十年來中國藝術歌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趙崑和編著(民68):高中音樂(一)。屏東:華夏科學教育。
趙廣暉(民75):現代中國音樂史綱。頁191-193。台北:樂韻。
劉九思、曲建國(2000):音樂課教學與青少年的審美教育。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7卷2期,頁82-83。
劉云翔、魏煌(1990):音樂教育學。瀋陽:遼寧。
劉玉蓮編著、劉韻章校定(民77):高中音樂(一)。台中:金氏。
劉玉蓮編著、劉韻章校定(民79):高中音樂(三)。台中:金氏。
劉玉蓮編著、劉韻章校訂(民61):高中音樂(三)。台北:正大。
劉玉蓮編著、劉韻章校訂(民62):高中音樂(一)。台北:正大。
劉玉蓮編著、劉韻章校訂(民65):高中音樂(二)、(四)。台北:正大。
劉志明(民70):西洋音樂史與風格。頁310。台北:大陸。
劉美燕(民73):中國音樂家黃自研究。台北:樂韻。
劉德義(民68):歌詞之創作及翻譯。台北:海豚。
劉德義(民80):領你走進音樂的殿堂。台北:幼獅。
劉憲雯編著(民81):高中音樂(一)。台北:龍展。
劉憲雯編著(民82):高中音樂(二)、(三)、(四)。台北:龍展。
劉憲雯編著(民88):高中音樂(一)。台北:龍騰。
劉憲雯編著(民89):高中音樂(二)、(三)。台北:龍騰。
劉憲雯編著(民90):高中音樂(四)。台北:龍騰。
劉燕當(民68):中西音樂藝術論。頁148-151。台北:樂韻。
劉韻章編著(民66):高中音樂(一)、(三)。台北:環球。
劉韻章編著、蕭而化校訂(民67):高中音樂(一)、(三)。台北:博愛。
劉韻章編著、蕭而化校訂(民68):高中音樂(四)。台北市:博愛。
劉韻章編著、蕭而化校訂(民69):高中音樂(二)。台北:博愛。
蔣理容(民89):音樂與文學的對話。台北:揚智。
蔡利賢編著、劉韻章校訂(民74):高中音樂(二)、(三)、(四)。台北:博愛。
蔡利賢編著、劉韻章校訂(民76):高中音樂(一)。台北:博愛。
蔡保田(民78):調查研究法在教育上的應用。出自教育研究方法論。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頁1-30。台北:師大。
鄭和鈞、鄧精華等著(民84):高中生心理學。台北:五南。
鄧昌國、彭聖錦編著(民76):新編高中音樂(三)。台北:復興。
鄧昌國、彭聖錦編著(民77):新編高中音樂(一)。台北:復興。
鄧昌國、藤田梓編著(民63):新復興高中音樂(三)。台北:復興。
鄧昌國、藤田梓編著(民64):新復興高中音樂(一)、(二)、(四)。台北:復興。
盧玟瑩(民82):不同樂器音色對高中曲調音程訓練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盧昭洋(民76):近四十年來我國高級中學之音樂教育。教育資料集刊,12輯,頁259-279。蕭而化編著(民37):新編高中音樂(一)、(二)、(三)、(四)。台北:復興。
蕭壁珠、蔡利賢編著(民74):高中音樂(一)、(三)。台北:美新。
蕭壁珠編著(民64):高中音樂(一)。台北:美新。
蕭壁珠編著(民65):高中音樂(二)。台北:美新。
賴錦松(民79):中國藝術歌曲創作手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賴錦松(民80):中國藝術歌曲之創作手法-析論三位已故中國作曲家藝術歌曲。載於慶祝屏師四十五週年院慶教師論文集,頁171-224。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賴錦松(民88):中小學一般音樂教育之現況及實施成效研究報告。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龍 倩(民75):談中國藝術歌曲。樂典,第3期,頁96-100。
戴序倫編著(民62):高中音樂(三)。台中:金氏。
戴序倫編著(民64):高中音樂(一)、(二)。台中:金氏。
戴序倫編著(民65):高中音樂(四)。台中:金氏。
戴粹倫、張錦鴻合編(民61):高中音樂(二)、(三)。台北:世界。
戴粹倫、張錦鴻合編(民62):高中音樂(一)、(四)。台北:世界。
戴維后(民72):兒童歌曲創作探討-就國小音樂教材研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戴鵬海(民77):藝術歌曲在中國的歷史發展脈絡。音樂藝術,第3期,頁91-94。
薛 良(民76):歌唱的藝術。台北:丹青。
謝雪如編著(民67):高中音樂(一)、(三)。台北:及人。
蘇慶峻(民77):選對曲子,音樂已經成功了一半。音樂月刊,72,頁16-18。
二、外文部分
Busch, B. R. (1984). The complete choral conductor:Gesture and method. New York:Schirmer.
Carton, M.(1987).Music in Education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Teacher. N.J.: The Woburn Press.
Decker, H. A. (1978). Choosing music for performance. In K. L. Neidig & J. W. Jennings (Eds.), Choral director’s guide (pp. 44 -52). New York:Parker.
Garretson,R.L. (1986).Conducting choral music(5th ed.).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Hall
Greenberg ,M.(1979).Your children need music. N.J.:Prentic-Hall Inc.
Hilbish,T.(1978).Establishing a program of permanent value.In K.L.Neidig & J.W.Jennings(Eds.),Choral director’s guide (pp.287-300).New York:Parker.
Joyner, D. R.(1969).The Monotone Proble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17(1).
Marple,H.D.(1975).Backgrounds and approaches to junior high
music .Iowa:W.C.Brown Company Publishers.
Swanwick,K.(1991)Further Research on the Musical Development
Sequence.Psychology of Music,19,pp.22-32.
Swanson, F. J (1973). Music teaching in the junior high and middle school.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