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王文科(2000)。 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 載於質的研究方法。 高雄:麗文文化。
王仕圖、王德睦與呂朝賢(1999)。 年齡、時期、人口年輪與台灣的貧窮率。 人口學刊,20,125-139。王增勇(2000)。 南投縣災後生活重建規畫─社區家庭支援中心。 護理雜誌,47(5),39-46。王鴻楷與賴美如(1999)。 社會經濟損失調查。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簡訊,32,19-22。
主計處(2000a)。 九二一大地震重要統計數字【線上查詢】。http:921erc.gov.tw/statistics/九二一大地震重要統計.doc。
主計處(2002b)。 重要社經指標【線上查詢】。http:dgbas.gov.tw/dgbas03/econdexa.kls。
江丙坤(2000)。 「九二一」震災之經濟影響評估。 自由中國之工業,1,1-15。行政院(2000)。 九二一震災災區一年來(災前/災後)失業變化情形【線上查詢】。 http:921erc.gov.tw/statistics。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0)。 台灣921與日本阪神大地震政府因應措施表【線上查詢】。 http: www.dgbasey.gov.tw/dgbas03/bs7/0921t03.doc。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1)。 組合屋處理政策說帖【線上查詢】。 http:portal.921erc.gov.tw//policy/default.asp?
mode=show&cuid=C0YR92KAKOYH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與石進芳(2000)。 大步而行-重建須知手冊南投縣版。 南投:行政院九二一震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0)。 九二一震災後重建問題與解答專輯。 南投:行政院九二一震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2002)。 主要國家失業率【線上查詢】。http://www.dgbas.gov.tw/dgbas03/bs7/effect/TABLE.HTM。
行政院主計處(2001)。 主要國家失業率【線上查詢】。 http://www.moea.gov.tw/meco/stat/four/a-13.htm。
朱雲鵬與楊文山(2000,9月)。 九二一地震災區之就業與生活情況。 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之「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週年研討會」,台北。
李明濱與廖士程(1999)。 災後壓力症候群之治療。 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11(43),38-44。
李維庭(2000)。 經歷九二一:災民安置所的心理重建經驗。 應用心理研究,6,213-249。沈彩梅(1994)。 青少年家庭功能、職業自我概念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社會司(2001)。 九二一地震房屋倒塌慰助金發放及災民安置情形【線上查詢】。 http:921erc.gov.tw/statistics/9009/life/0919.xls。
吳芝儀與李奉儒 譯(1995)。 質的評鑑與研究。 台北:桂冠。
吳聰能與賴辛癸(2000)。 由921震災探討公共心理衛生工作的困境。 中華衛誌,19,239-243。
吳淑貞(2001)。 集集大地震對中部災區組合屋居民身心狀況及三縣市死因變化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中國醫藥學院,台中。利翠珊(1995)。 危機事件中家人的適應與專業人員的角色。 測驗與輔導,33,2742-2744。林惠萍(2002)。 九二一地震災區民眾疾病型態分析與探討。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中國醫藥學院,台中。林蕙絨(1998)。 中年危機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林寶珍(2001)。 國中學生災區壓力經驗、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以南投災區國中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私立靜宜大學,台中。林豔君、黃貴薰、黃秀梨與蔡淑芬(2000)。 災區組合屋社區評估─以竹山、鹿谷地區為例。 護理雜誌,47(5),33-38。金樹人(2000)。 九二一震災後的心理復建工作。 理論與政策,1,81-102。邱靜儀(2001)。 921震災慰補助金政策執行之研究─以埔里鎮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周月清、李文玲與林碧惠 譯(1994)。 家庭壓力管理。台北:桂冠。
周麗端(1999)。 家庭理論與應用。 載於周麗端、吳名燁、唐先梅與李淑娟編著(26-51),婚姻與家人關係。 台北:空大。
南投縣政府(2001)。 生活重建服務中心簡介。 南投:南投縣政府。
重建調查顯示:九二一全倒戶具高度重建意願(2001,11月15日)。 921重建報導,1版。
袁之琦與游恆山(1988)。 心理學名詞辭典。 台北:五南。
翁玉珠(1995)。 青少年休閒活動傾向、凝聚力、與情緒調適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台北。高淑清(2000)。 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 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3-133)高雄:麗文文化。
張春興(1989)。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東華。
張惠芬與郭妙雪 (1998)。 工作與家庭。 台北:揚智文化。
許文耀(2000)。 九二一地震災區學生的因應型態與心理症狀的關係。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35-59。許維素(1995)。 現象學研究的理論基礎與訪談分析歷程。 諮商與輔導,120,11-14。陳正峰、王德睦、王仕圖、與蔡勇美(1999)。 老年單身家戶、女性單親家戶與貧窮:嘉義縣低收入戶的貧窮歷程。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529-561。陳政雄與劉益顯(2000)。 臨時住宅之高齡者居住環境評估與評估因子之探討─以九二一大地震受災地方東勢鎮為例。 建築與規劃學報,1(1),87-107。
陳婉真(2001)。 南投縣921震災重建社會福利檔案。 南投:南投縣政府。
陳淑惠、林耀盛、洪福建與曾旭民(2000)。 九二一震災受創者社會心理反應分析。 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0,35-60。
陳麗英(1995)。 家庭功能的評估。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8(3) ,31-44。郭憲文與吳宏達(2000)。 921地震受災居民健康狀態之研究(DOH89-NH-054)。 台中:中國醫藥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
程永亮(2000)。 日本阪神地震重建過程與台灣九二一重建之比較。 建築與環境,56,21-25。組合屋住戶半數未符合進駐資格 五月底前需搬離 (2002,5月1日)。 921重建報導,1版。
畢恆達(2000)。 從環境災害過程中探索家的意義:民生別墅與林肯大郡的個案分析。 應用心理研究,8,57-82。葉美玉、李選、盧成皆(1996) 。酒濫飲與依賴患者之家庭功能探討。長庚護理,7,22-29。黃馨慧(1995)。 家庭生命週期。 載於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與李淑娟編著(第四章),家庭概論。 台北:空大。
彭懷真等 譯(1991)。 社會學辭典。 台北:五南。
甄曉蘭(1996)。 從典範轉移的再思論質的研究崛起的意義。 嘉義師院學報,10,125-146。潘順能(2000)。 九二一震災政府社會救助政策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鄭夙芬(1998)。 家庭功能之評估與應用-以臨床家庭為例。 社區發展季刊,83,287-304。鄭素卿(2000)。 南投社會福利手冊。 南投:南投縣政府。
鄭素卿(主編)(2001)。 竭盡奮進-921震災重建成果。 南投:南投縣政府。
鄭惠文(2000)。 失業青年之生活壓力、休閒支持、休閒決心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鄭照順(2001)。 地震災區心理與重建實況調查。 師友,411,78-81。
穆佩芬(1996)。 現象學研究法。 護理研究,4(2),195-202。謝銀沙(1992)。 已婚婦女個人特質、婚姻溝通與婚姻調適相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藍采風(1982)。 婚姻關係與建立。 台北:張老師。
瞿海源(2000)。 災區民眾社會心理。 理論與政策,1,141-155。羅廷瑛與張景媛(2001)。 921地震災區寄讀學童經歷地震災難及參與心理重建團體心裡轉變之歷程分析。 教育心理學報,33(1),31-46。
蘇秀娟、李慧貞與林建志(2000)。 921地震北縣新莊災民創傷後反應極其影響因素之探討。 護理研究,8(6),652-662。Anderson, S. A., Sabatelli, R. M., & Waldron, R. J. (1990). An examination of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8, 257-272.
Bengtson, V. L., & Allen, K. R. (1993). The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applied to family over time. In P. G. Boss, W. J. Doherty, R. LaRossa, W. R. Schumm, & S. K. Steinmetz (Eds.).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pp.469-499). New York: Plenum Press.
Boss, P.G. (1988). Family stress management. Newbury Park, CA: Sage.
Boyle, S. W., & Harrison, R.S. (1999). Evaluating the outcomes of family—based intervention for troubled children: a pretest-posttest study.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9, 640-645.
Buehler, C. (1990). Handbook of Family Measurement Techniques. USA:Sage.
Conger, R. D., Elder, G. H., Lorenz, F.O., Simon, R., L., & Whitbeck, L. B. (1991). Economic pressure and marital quality: An illustration of the method variance problem in causal modeling of family proces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375-388.
Creswell, J.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CA: Sage.
Goenjian, A. K., Najarian, L. M., Pynoos, R. S., Steinburg, A. M., Manoukian, G., Tavosian, A., & Fairbanks, L. A. (1994). Posttr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elderly and younger adults after the 1988 earthquake in Armeni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1(6), 895-901.
Greeff, A. P. (2000).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ies that function well.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1(8), 948-963.
Jackson, J. L., & Ray, K. C. (2000). Family environmental and childhood sexual victimization.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2, 3-18.
Kang, S. & Kleinman, P. H. (1991). Familial and individual functioning in a sample of adult abusers. Journal of Grug Issues, 21(3), 579-593.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 : Sage.
McCubbin, H. I, Joy, C. B., Cauble, A. E., Comeau, J. K., Patterson, J. M., & Needle, R. H. (1980). Family stress and coping: A decade re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2, 125-141.
Mckenry, P.C., & Price, S. J. (1994). Families coping with problems and change: A conceptual overview. In P.C. Mckenry, & S. J. Price, (Eds.), Families and change: Coping with stressful events (pp.1-18). Thousand Oaks, CA: Sage.
Moos, R. H., & Moos, B. S. (1976). A typology of family social environments. Family Process, 15 (4), 357-371.
Oslon, H. D. (1995). Research and theory in family science. US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Oslon, H. D. (2000). Circumplex model for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2, 114-167.
Patterson, J. M., & Garwick, A. W. (1998). Theoretical Linkages. In McCubbin, H. I., Thompson, E. A., Thompson, A. I., & Fromer, J. E. (Eds.), Stress, coping, and health in families (pp. 71-89). Thousand Oaks: Sage.
Payne, B. J. & Range, L. M. (1996). Family environment, depression, attitudes toward life and death, and suicidality in young adults. Death studies, 20(3), 237-46.
Perlmutter, B. F., Straus, M. A. & Touliatos J. (1990). Handbook of family measurement techniques. California: Sage.
Rogers, S. J., & White, L. (2000). Economic circumstances and family outcomes: A review of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 1035-1051.
Seccombe, K. (2000). Family in poverty in the 1990s: Trends,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lessons learn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 1094-1113.
Smith, C., & Carlson, B. E. (1997). Stress, coping, and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youth. Social Service Review, 71(2), 231-256.
Thomas, V. & Olson, D. H. (1994). Circumplex model: Curvilinearity using Clinical Rating Scale (CRS) and FACE Ⅲ. Family Journal, 2(1), 9-13.
Weigel, D. J., Weigel, R. R., Berger, P. S., Cook, A. S., & DelCampo, R. (1995).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the quality of family life: Specifying linking mechanisms.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24, 5-28.
White, F. A. (2000). Relationship of family socialization processes to adolescent moral thought.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0, 75-92.
Wolcott, H. F. (1992). Posturing in Qualitative Inquiry. In M. D. LeCompte, W. L. Millroy, & J. Preissle, (Eds. ), The handbook of qualitqtive research education. (pp.4-52). London: Academic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