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文 獻
王振德(民88)。資源教室方案。台北:心理出版社。王振德(民87)。資源教室的行政管理與經營。特教園丁,13(3),1-5。王振德(民86)。資源利用與公共關係-資源教室經營的兩個要項。特殊教育季刊,69,32-38。王振德(民76)。我國資源教室方案實施現況及其成效評鑑。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王羲治(民84)。綠草的故鄉─洲美國小。田園教學在洲美。
毛連塭(民78)。特殊教育行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江煒(民87)。資源班經營方向的探討。中縣文教,29,
13-14。
江秀雪(民87)。美國小學的資源教室。特殊教育季刊,65,30。古明峰(民86)。漸進教學支持的動態評量之實力與運用。特殊教育季刊,65,18-22。邢敏華(民84)。評介課程本位測量在特殊教育上的應用。特殊教育季刊,54,1-6。李柏佳(民82)。田園教學的回顧與展望。田園教學的理念與實務。台北市文山區指南國民小學。
吳東光等(民90)。XML-enabled學習障礙學生個案管理暨電腦化IEP系統之研究與實作。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商業類Ⅰ,16,351-360。
吳淑美(民88)。融合教育的實施與困境。國教世紀,188,6-11。吳武典(民83)。我國身心障礙兒童教育安置之檢討。師大學報,39,134-181。林月盛(民87)。資源教室的現況與改進。特殊教育季刊,67,27-29。林淑梅(民85)。彩虹的故鄉。台北市九所國民小學田園教學專輯(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林淑惠(民82)。指南國小田園課程設計之探討。田園教學的理念與實務。台北市指南國民小學。
林昭賢(民82)。局長序。田園教學的理念與實務。台北市指南國民小學。
林麗容(民84)。特殊教育評量的重要取向-動態評量。特殊教育季刊,56,1-5。邱春堂(86)。國民小學教師對開放教育政策順從性研究。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儷瑜(民85)。學習障礙者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紀雅惠、宋允光(民87)。談特殊班教學環境與佈置。特殊教育季刊,68,13-15。
侯世昌(民85)。開放教育的理念與實施。開放教育新探索。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涂月梅(民85)。開放教育在泉源(從現代教育談田園教學)。八十四學年度教師進修及田園教學專題演講。
倪雨平(民85)。孩子的聲音。不一樣的一天-田園教學專輯。台北市平等國民小學。
徐永崇(民85)。檢討幾個國內現有的特殊兒童鑑定與安置問題。特教新知通訊。4(2),29-31。
陳綠萍(民90)。台北市國民小學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支持系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陳義智(民87)。由教改會建議項目反省小學「資源班」功能。高市文教,62,43-45。陳貴卿(民85)。轉介、鑑定及安置、課表的安排。國民小學資源班輔導手冊。教育部。
陳壽美(民84)。田園教學在洲美。台北市洲美國民小學。陳伯璋、盧美貴(民80)。開放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民84)。台北市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訪視輔導報告。
教育部(民85)。國民小學資源班輔導手冊。
教育部(民84)。全國身心障礙教育會議實錄。
教育部(民83)。國民中學資源班輔導手冊。
黃碧玲(民91)。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現況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金華(民89)。一位資源班老師自白。特殊教育, 76,39-40。
黃雙偉(民88)。推動資源教室方案的活水源泉-公共關係的建立。特教園丁,14(4),16-19。黃鳳瑛(民86)。海闊天空追求全是贏家的教育。台北市郊區九所田園小學田園教學專輯。台北市教育局編著。
黃鳳瑛(民84)。田園課程的教學策略。倘徉田園 追求成長-台北市郊區九所國民小學田園教學專輯。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黃志順(民86)。教師參與台北縣國小實施[開放教育]之經驗: 兩位教師的詮釋性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瑞珍(民84)。資源教室的經營與管理。台北,心理出
版社。
黃良惠(民84)。參與開放教育國小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
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碩士論
文。
黃貞子(民84):學習障礙兒童資源班的基本理念與實務。學習障礙兒童,第十三章。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桂君(民84)。動態評量的模式特質與難題省思。特殊教育季刊,55,1-9。曹淑珊(民85):學校無障礙環境概述。特教園丁,12(1)39-43。張蓓莉主編(民88)。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手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編印。
張蓓莉(民83)。論特殊教育教師及專業人員之培育。特教新知通訊,1(7),1-2。張蓓莉(民77)。資源教室方案的發展方向。我國特殊教育的回顧與展望,183-208。
曾燦金(民86)。體制內教改活水-田園教學。台北市郊區九所國民小學田園教學專輯(三)。台北市教育局編著。
曾永福(民85)。小型學校的困擾。 師說,89,26-27
曾文慧(民84)。三甲家長迴響。田園教學在洲美。台北市洲美國民小學。
楊坤堂(民89)。情緒障礙的制衡理論。情緒障礙:理論與策略。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楊坤堂(民88)。普通班特殊學生的班級輔導。學生輔導, 64,58-69。楊坤堂(民87)。國民小學資源班課程與教學。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楊坤堂(民84):學習障礙兒童。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楊惠甄(民89)。台北市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現況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碩士論文。葉靖雲(民87)。資源教室的概念知多少。特教園丁,13(3),19-22。鄧運林主編(民84):開放教育新探索--(上)(下)。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鄒小蘭(民90)。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行政組織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碩士論文。蔡昆瀛(民89)。談學校融合教育之相關法規與配套措施。 國教新知,47(2),12-17。蔡芳坤(民85)。開放教育永續經營。開放教育新探索。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蔡淑桂(民85)。無障礙環境規劃與設計。師說,91,33-36 。
鄭麗月(民85)。學校教育行政人員特殊教育背景及其對特殊教育態度之研究。台北師院學報,9,721-754。
鄭琇鈴(民84)。台北市九所國民小學辦理田園教學實施現況暨檢討建議。倘徉田園 追求成長-台北市郊區九所國民小學田園教學專輯。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盧台華(民87 )。身心障礙學生課程教材之研究與應用。身心障礙教育研討會記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盧台華(民87 )。失學身心障礙國民成人教育規畫研究專案期末報告。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委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承辦。
盧台華、洪儷瑜(民83)。台北市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手冊。台北市教育局。
蕭敏華(民86)。國民小學班級開放程度及其教育效果:以臺北縣開放教育班例之初步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藍祺琳(民86)。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角色期望與角色踐行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碩士論文。戴玲慧(民87)。台北縣開放教育實施之探究:以一個都市型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90)。台北市身心障礙教育工作手冊。
龔淑芬(民86)。從田園教學看鄉土教學活動的實施。台北市郊區九所國民小學田園教學專輯(三)。台北市教育局編著。
Adamson, D. (1990). Five ways to bridge to resource room to regular classroom gap.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22 (2),pp.74-77.
Berres, M. S. (1982). Resource Programs: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stud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28772).
Bond, C. L. & Dietrich, A. (1982). Regional survey of teacher attitudes toward special education resource program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28772).
Brian, V. H. (1975). What’s “open” about open education. The philosophy of open educa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Cassidy, J. M. (1984). Utilization of learning styles data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stuctional strategies for resource room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51237).
Charles E. S. (1973). The open classroom reader. Random House, Inc, NY.
Coladarci, T., Breton, W. A.(1991). Teacher Efficacy, Supervision, and the Special Education Resource-Room Teach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0684).
Cook, B. G.,Semmel, M. I.& Giber, M. M.(1999). Attitudes of principals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toward the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mild disabilitie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20(4),199-207.
Don, T. (1975) . Open education. The philosophy of open educa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Evelyn B. & Bonnie A. W. (1973). Social studies in the open classroom.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elzheiser, L. & Meyers, J. (1989). Reading instruction by classroom, remedial, and resource room.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09395).
Harris, W. J. & Schutz, (1990). The special education resourcce programe. London: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Herbert, R. K. (1969). The open classroom. The New York Review. U.S.A.
Jenkins, J. R. & Mayhall, W. F.(1973).Describing resource teacher programs. Exceptional Children,43,35-36.
James, M. Kauffman(1999).Commentary:Today’s spccial education and its Messages for tomorrow. 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action ,32(4),pp.244-254.
Joseph, D. H. & Arline, W. (1972). Open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Karon, J. P. (1984). Report on the Rhode Island Project to Evaluate Special Education Resource program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68734).
Lewis, R. B. & Doorlag, D. H. (1999). Teaching special students in general education classrooms. 5th ed. N. J. :Merill ,an imprint of Prentice Hall.
Manuela, B. (199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source room services to learning disabled students in Helsinki, Finland and Fairfax country, Virginia.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s.
Mcnutt, G. & Friend, M. (1985). Status of the resource room model in local education agencies: A descriptive study.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v8, n2, p101-108.
Phillip Williams (1991). The special education handbook. UK:Edmumdsbury Press.
Salend, S. J. & Garrick Duhaney, L .M.(1999). The impact of inclusion on students education, 20(2),114-226.
Vaughn, S. & Bos, C. S. (1987).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of the resource room :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20(4), 218-223.
Vaughn, S. & Klingner,J.K.(1998).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inclusion and resource room settings. 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2(2),79-88.
Walter, J. H. & Pamela, N. B. (1986). The special education resource program─Rationale and implementation. Waveland Press, Inc.
Wielderholt, J. L.,& Hammill, D. D.(1993). Mmanaging the program. The resource program. TX: Austin:Pro-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