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石弘毅(民89)。如何辦好教師甄試。師友,400,44-47。
李燕綺(民89)。國中教師選聘過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吳平(民80)。改進空間還很大。師說,110,30-33。
吳定(民79)。行政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吳清基(民88):我國學校行政的政策新取向。學校行政,創刊號,3-11頁。林奇佐(民88)。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用制度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林俊成(民80)。教師甄選面面觀。師說,110,92-95。
金振鏞(民87)國民小學教師聘任制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林清江(民80)。教育社會學。臺北:東華書局。
教育部(民89)。國民教育法規選輯。
秦夢群(民86)。教育行政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書局。
許必耕(民80)。國小教師甄試北市現場特寫。師說,110,34-36。
許濱松(民79)。人事行政。臺北:華視出版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民88)。教師甄選座談會活動紀要。
http//www.ntnu.edu.tw
張芳全(民86)。教評會設立的精神。中央日報。
張炫吉、許舜華(民88)。以彰中為例,談教師甄選。高中教育,4,33-34。
張清良(民82)。臺灣省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甄選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臺北市。陳曼玲(民90.3.1)。縣市可辦教師甄試介聘。中央日報,13版。
陳曼玲(民90.3.1)。中小學教師七月統一甄選。中央日報,13版。
張喬媚(民87)。國小教師甄試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張瑞庚(民88)。國民小學教師聘任制度實施狀況及其改進途徑之研
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陳瑩如(民89)。國民小學教師甄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師範學院:臺北市。張潤書 (民79)。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張德銳 (民89)。從中美兩國教師證照之制度比較談如何提升我國教師素質。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1, 1-16。湯梅英 (民88)。比利時教育制度及其改革趨勢。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79-102。傅肅良(民79)。人事管理。臺北:三民書局。
詹志禹(民89)。中小學教師甄聘專業判準。
http://parents.yam.org./tw/.care/c3.html
楊思偉(民88)。日本教育。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葉連祺 (民86)。我國中小學教師甄試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9(6),54-64。
葉連祺 (民86a)。日本中小學教師甄試之簡介。研習資訊,14(3),88-93。葉連祺(民86b)。日本中小學教師甄試之探析。教育研究集刊39。77~111。
葉連祺(民87)。設置中小學教師甄選委員會之研究,兼論其與教評會之關係。教育資料文摘,41(6), 118-129。葉連祺 (民88)。簡介日本小學教師甄選方法。研習資訊,16(4),55-63。
雷國鼎(民55)。教育行政。臺北:國立編譯館。
楊雅淑(民87)。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聘任指標之研究─階層分析程序法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64)。教育人事法令彙編。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84)。中等學校教育法令彙編。
蔡清華(民76)。「美國各州小學教師培育課程培育課程比較研究」。
國教天地第73,17-21。
蔡清華(民76)。美國1980年代以來師範教育改革之研究─兼論其對
臺灣地區師範教育改革之啟示。
蔡清華(民86)。美國師資培育改革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謬全吉(民78)。人事行政。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顏素霞(民80)。「美國教師教育政策計劃之評析」。臺灣省第二屆教
育學術論文發表會宣讀論文,民國80年6月8日新竹師範學院。
鄺執中(民87)。我國小學教師任用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顏慧萍 (民81)。國民中學校長甄選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蕭錦利(民89)。國民小學校長選用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二、英文部分:
Apple, M.W.(1987).〝Gendered Teaching , Gendered Labor ed.〞By T.S.
Popkewitz , In Critical Stud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Its Folklore , Theory and Practice , pp.57-83.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
Castetter, W. B.(1986).The personnel function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 Company.
Cenzo, D. A.(1994).Human resoure management-Concepts and practices(4 th ed.)John Wiley & Sons, Inc.
Dreeben , R. S.(1970). The Nature of Teaching. Glenview, I11:
Scott-Foresman.
Feistritzer, C. E.(1990). Alternative Teacher Certification: A State-by-State
Analysis 1990.Washington, DC: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Information.
Herbst, J.(1989). And Sadly Teach: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
ionization in American Culture. Madison, Wiscons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Mastain, R. K.(1991). Manual on Certific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Education Personnel in the United State. Dubuque, Iowa: Nasdtec/Kendall/Hunt.
Morrison, G. S.(1997).Teaching in America.Boston:Allyn and Bacon.
Roth, R. A. (1996).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Implementing
Reform. Bloomington, Indiana: The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
Roth, R. A.(1996). 〝Dichotomous Paradigms for Teacher Education: The Rise or Fall of the Empire.〞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14(Spring 1992):1-9.
Roth, R. A.(1996).standards for certification,licensure,and
accreditation. In J.sikula,T.J.Buttery,&E.Guyton(eds),Handbook of rease on teacher education(2nd ed.).(PP.242-278).New York:Macmillan.
Sedlak, M. S. & Schlossman.(1986). Who Will Teach?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Changing Appeal of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
Santa Monica, CA: The Rand Corporation.
Tryneski, J.(1993).Requiments for certification of teachers, counselors,librarians, administrators for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5th ed.)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