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明:下列文獻係依類別及年代排列。 壹 時代背景相關 1. 黃通、張宗漢、李昌槿合編,『日據時代臺灣之財政』,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6(1987)年1月。 2.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臺北市:自由時代出版社,1989年5月。 3. 彭懷恩,『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民79(1990)年4月。 4. 蔡禎雄,『日本統治下台灣における初等學校教科體育の歷史的考察』,筑波大學教育學博士論文,平成3(1991)年。 5. 中村隆英,『昭和史Ⅰ』,東京:東洋経濟新報社,1993年11月5月。 6. 台灣總督府,『台灣日誌』,台北:南天書局復刻發行,民83(1994)年。 7. 蔡禎雄,『日據時代台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台北:師大書苑,民86(1997)年4月。 8. 蔡禎雄,『日據時代台灣師範學校體育發展史』,台北:師大書苑,民87(1998)年3月。 9.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年3月16日。 10. 戚嘉林,『臺灣史(四)』,臺北縣:農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8月。 11. 『20世紀台灣1900-09』,台北:大地地理文化科技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出版。 12. 『20世紀台灣1910-19』,台北:大地地理文化科技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出版。 13. 『20世紀台灣1930-44』,台北:大地地理文化科技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出版。 貳 臺灣廣播發展事業相關 1.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ヂオ年鑑』,昭和6(1931)年。 2.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ヂオ年鑑』,昭和7(1932)年。 3.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ヂオ年鑑』,昭和8(1933)年。 4.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ヂオ年鑑』,昭和9(1934)年。 5.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ジオ年鑑』,昭和10(1935)年。 6.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ジオ年鑑』,昭和11(1936)年。 7.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ジオ年鑑』,昭和12(1937)年。 8.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ジオ年鑑』,昭和13(1938)年。 9.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ジオ年鑑』,昭和15(1940)年。 10.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ジオ年鑑』,昭和16(1941)年。 11.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ジオ年鑑』,昭和17(1942)年。 12.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ジオ年鑑』,昭和18(1943)年。 13. 佐佐木龜雄,「社會教育便り」,『臺灣教育』,第三百三十二號,昭和5(1930)年1月1日發行,頁104∼105。 14. 佐佐木龜雄,「國語普及とラヂオ利用」,『臺灣教育』,昭和5(1930)年2月1日發行。 15. 山口隆貫,「發聲映畫の話」,『校友會雜誌』,第五號,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校友會,昭和8(1933)年3月發行,頁31∼44。 16. 遞信部監理課,「ラヂオの使命と臺灣の放送」,『部報』,第二十二號,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昭和13(1938)年4月11日發行,頁6∼14。 17. 「馬來語ニユ-ス放送開始」,『部報』,第三十號,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昭和13(1938)年10月1日,頁37。 18. 戶水昇,「ラヂオ放送する迄」,『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六十八號,大正14(1928)年,頁172∼174。 19. 塘翠生,「ラヂオの放送を終りて」,『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六十九號,大正14(1925)年,頁31∼38。 20. 戶水昇,「無線完成歡喜」,『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八十六號,昭和3(1928)年。 21. 厚東禎造,「臺北無線を完成して」,『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八十六號,昭和3(1928)年。 22. 大崎雄次,「無線回顧錄」,『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八十六號,昭和3(1928)年。 23. 「卷頭辭 ラヂオ時代」,『臺灣遞信協會雜誌』,實驗放送開始記念號,昭和4(1929)年,頁1。 24. 戶水昇,「JFAKの歌」,『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八十七號,昭和4(1929)年,頁2∼3。 25. 「ラヂオを如何に見る」,『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八十八號,昭和4(1929)年,頁2∼9。 26. 深川遞信部長談,「諸外國のラヂオ施設と臺灣」,『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八十八號,昭和4(1929)年,頁10∼18。 27. 濱田藏治,「臺北放送局の生誕まで」,『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八十八號,昭和4(1929)年,頁14∼25。 28. 太田義臣,「臺灣放送局設置以後」,『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八十八號,昭和4(1929)年,頁26∼32。 29. 片山活三,「臺北放送局の設備に就て」,『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八十八號,昭和4(1929)年,頁33∼37。 30. 鹽原時三郎,「臺北放送局の一つの使命 南支南洋方面にある同胞に對して」,『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八十九號,昭和4(1929)年,頁2∼3。 31. 稻田三之助氏講演,「放送無線電話に就て」,『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九十三號,昭和4(1929)年,頁8∼16。 32. 小坂正文,「ラヂオ業務に就て」,『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九十八號,昭和5(1930)年,頁14∼18。 33. 小坂正文,「ラヂオの話」,『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百三號,昭和5(1930)年,頁39∼45。 34. 小坂正文,「ラヂオの話(二)」,『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一○四號,昭和5(1930)年9月17日發行,頁37∼41。 35. 小坂正文,「ラヂオの話(三)」,『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百五號,昭和5(1930)年,頁46∼51。 36. 小坂正文,「ラヂオの時代」,『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百八號,昭和6(1941)年,頁87∼93。 37. 「放送局落成式概況」,『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百十號,昭和6(1931)年,頁60∼68。 38. 「臺南放送局」,『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百廿二號,昭和7(1932)年,頁90。 39. XY生,「放送局訪問記」,『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百廿五號,昭和7(1932)年,頁43∼45。 40. 植田德喜郎,「ラヂオ.プロの內容を豐富にせし無線中繼放送」,『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百九十五號,昭和13(1938)年6月7日發行,頁15∼20。 41. 戶水昇,「國策とラヂオ」,『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二百號,昭和13(1938)年11月1日發行,頁1∼10。 42. 臺灣之聲出版社主編,『臺灣之聲』,創刊號,第一卷第一期,民35(1946)年6月。 43. 臺灣之聲出版社主編,『臺灣之聲』,七月號,第一卷第二期,民35(1946)年7月。 44.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印,『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民35(1946)年12月出版。 45. 廣播週報社,「英美的廣播事業」,『臺灣之聲』,民37(1948)年10月1日發行,頁5∼8。 46. 日本放送協會編,『放送の五十年─昭和とともに』,NHK出版局,1977年。 47. 葉龍彥,「臺灣廣播電臺的業務經營(一九四五∼一九四九)」,『臺北文獻』,直字第一二○期,民86(1997)年6月25日出版,頁23∼41。 48. 何義麟,「日治時期臺灣廣播事業發展之過程」,『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合編,民89(2000)年9月出版。 參 廣播體操相關 1. 臺南州共榮會,『臺南州社會教育要覽』,昭和五年二月。 2.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臺灣社會教育概要』,昭和七年三月,昭和8(1933)年4月30日發行。 3.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臺灣總督府社會教育概要』,昭和八年十一月,昭和8(1933)年12月28日發行。 4. 臺灣教育會社會教育部,『臺灣社會教育概要』,昭和九年二月,昭和9(1934)年2月28日發行。 5. 臺灣總督府,『臺灣社會教育概要』,昭和十年十月,昭和10(1935)年10月28日發行。 6. 臺北州教化聯合會,『臺北州社會教育概要』,昭和十年度,昭和10(1935)年12月19日發行。 7.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社會教育概況』,昭和十一年度,昭和11(1936)年11月30日發行。 8. 台北州,『台北州社會教育概要』,昭和十一年度,昭和12(1937)年1月18日發行。 9. 臺灣總督府,『臺灣社會教育概要』,昭和十二年二月,昭和12(1935)年12月28日發行。 10.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社會教育概況』,昭和十二年度,昭和13(1938)年4月28日發行。 11. 臺灣總督府,『臺灣の社會教育』,昭和十三年度,昭和13(1938)年12月6日發行。 12.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社會教育概況』,昭和十三年度,昭和14(1939)年8月15日發行。 13. 臺灣總督府,『臺灣の社會教育』,昭和十五年度,昭和16(1941)年4月25日發行。 14.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社會教育概況』,昭和十五年度,昭和16(1941)年9月30日發行。 15.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社會教育概況』,昭和十六年度,昭和17(1942)年12月15日發行。 16.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社會教育概況』,昭和十七年度,昭和18(1943)年7月2日發行。 17. 花塘生,「國民精神作興大會開かる」,『臺中州教育』,第二卷第六號,臺中州教育會,昭和9(1934)年7月15日發行,頁20∼21。 18. 「教育匿名月評」,『臺中州教育』,第三卷第一號,臺中州教育會,昭和10(1935)年1月15日發行。 19. 問覺笹舟,「ラヂオと學校 利用さるべき音響增幅裝置」,『臺中州教育』,第三卷第五號,臺中州教育會,昭和10(1935)年7月1日發行,頁42∼46。 20. 田上親之,「運動會への雜感」,『臺中州教育』,第五卷第八號,臺中州教育會,昭和12(1937)年11月1日發行,頁18∼20。 21. 田尻裕保,「運動會について」,『臺中州教育』,第六卷第十號,臺中州教育會,昭和13(1938)年12月5日發行,頁9∼13。 22. 平井直重,「體位向上に資する課外運動の重視」,『臺中州教育』,第七卷第五號,臺中州教育會,昭和14(1939)年7月1日發行,頁18∼20。 23. KI生,「體育雜感」,『臺中州教育』,第七卷第五號,臺中州教育會,昭和14(1939)年7月1日發行,頁20∼25。 24. 「臺灣總督府主催體育研究會」,『臺灣教育』,第三百三十七號,昭和5(1930)年8月1日發行。 25. 「體育座談會」,『臺灣教育』,第三百三十號,昭和5(1930)年9月1日發行。 26. 「六月中社會重要記事」,『臺灣教育』,第二百四十八號,昭和6(1931)年。 27. 「全島中等學校體育研究會」,『臺灣教育』,第三百四十九號,昭和6(1931)年,頁84∼88。 28. 「全島學校衛生研究會」,『臺灣教育』,第三百五十一號,昭和6(1931)年,頁102∼110。 29. 「第三回體操科研究會」,『臺灣教育』,四月號,昭和8(1933)年,頁99∼103。 30. 宇佐見守,「運動會の實技.集團體操.行進.二三の遊戲」,『臺灣教育』,第三百七十六號,昭和8(1933)年,頁15∼24。 31. 山崎睦雄,「誌上研究學校經營上の實際的主要問題」,『臺灣教育』,第三百六十九號,昭和8(1933)年,頁16∼28。 32. 「體操科研究會」,『臺灣教育』,四月號,昭和9(1934)年,頁144∼147。 33. 宇佐見守譯,「教室で行ふ體操」,『臺灣教育』,九月號,昭和9(1934)年,頁49∼53。 34. 宇佐見守,「小公學校體操教授の取扱一端」,『臺灣教育』,七月號,昭和10(1935)年,頁62∼70。 35. 宇佐見守,「春よりのラヂオ體操のお獎め」,『臺灣教育』,四月號,昭和10(1935)年,頁85∼88。 36. 根岸千里,「學校體育の音律化」,『臺灣教育』,八月號,昭和10(1935)年,頁48∼53。 37. 永瀨象助,「小公學校體育雜感」,『臺灣教育』,十月號,昭和10(1935)年,頁94∼96。 38. 增田大,「我が校のラヂオ鑑賞」,『臺灣教育』,第四百五號,昭和11(1936)年,頁29∼33。 39. 三宅政光,「教材配當上の注意」,『臺灣教育』,第四百九號,昭和11(1936)年8月,頁55∼58。 40. 根岸千里,「新體操要目と女子體育」,『臺灣教育』,第四百十一號,昭和11(1936)年,頁13∼19。 41. 西岡英夫,「ラヂオの放送子供の時間に就て」,『臺灣教育』,第四百三十五號,昭和13(1938)年,頁77∼84。 42. 平澤平三,「產業體育」,『臺灣教育』,第四百四十五號,昭和14(1939)年,頁44∼46。 43. 臺南州,『臺南州報』,第千二百三十五號,昭和11(1936)年7月21日,頁229∼230。 44. 臺南州,『臺南州報』,第千二百八十四號,昭和11(1936)年11月3日,頁333。 45. 臺南州,『臺南州報』,第千三百九十三號,昭和12(1937)年8月1日,頁196∼197。 46. 臺南州,『臺南州報』,第千三百九十六號,昭和12(1937)年8月7日,頁201。 47. 臺南州,『臺南州報』,第千四百二十九號,昭和12(1937)年10月13日,頁267。 48. 臺南州,『臺南州報』,第千四百二十七號,昭和12(1939)年10月9日,頁263。 49. 臺南州,『臺南州報』,第千四百三十八號,昭和12(1937)年10月28日,頁279∼280。 50. 臺南州,『臺南州報』,第千五百七十號,昭和13(1938)年7月15日,頁197∼198。 51. 彰化市役所,『彰化市報』,第五百十三號,昭和13(1938)年8月5日,頁144∼145。 52. 臺南州,『臺南州報』,第千五百八十號,昭和13(1938)年8月11日,頁220。 53. 臺南州,『臺南州報』,第千五百八十五號,昭和13(1938)年8月23日,頁227。 54. 臺南州,『臺南州報』,第千七百四十九號,昭和14(1939)年7月8日,頁259。 55. 臺灣教育會,『青年鍊成關係法規集』,昭和十九年十月十五日現在,昭和19(1944)年11月1日發行。 56. 臺南市役所,『臺南市商工案內』,昭和5(1930)年6月5日發行。 57. 臺灣建築會,『臺灣建築會誌』,第六輯第五號,昭和9(1934)年9月。 58.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施政四十年の臺灣』,昭和10(1935)年8月15日發行。 59. 臺灣時代社發行,『臺灣教育事情』,昭和十二年度版。 60. 大塚清賢編輯,『非常時下の臺灣全貌』,躍進臺灣大觀續編,東京:中外每日新聞社,昭和14(1939)年10月15日第4版。 61. 社團法人臺灣山岳會,『臺灣山岳會十五年史』,昭和19(1944)年4月4日發行。 62. 大谷武一等數人,『增補体育大典』,東京:株式社不昧堂書店,昭和44(1969)年8月1日再版發行。 63. ラジオ体操50周年記念史編集委員會,『新しい朝が来た─ラジオ体操50年の歩み─』,東京:簡易保険加入者協會,昭和54(1979)年3月10日發行。 64. 竹之下休蔵、岸野雄三共著,『近代日本学校体育史』,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昭和58(1983)年2月25日發行。 65. 高津勝,『日本近代スポ-ツ史の底流』,東京有限会社創文企画,1994年4月10日。 66. 黑田勇,「ラジオ体操と健康キャンペ-ン」,『近代日本のメデイア.イペント』,東京:同文館,1996年,頁89∼114。 67. 「第十回陸上運動會」,『校友會誌』,第一號,臺灣總督府臺南師範學校校友會,昭和6(1931)年7月31日發行,頁123。 68. 鴻南生,「體育運動の善導」,『學校と家庭』,第六卷,臺南州南門尋常小學校,昭和4(1929)年7月10日發行,頁15∼16。 69.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開校十五周年記念誌』,昭和9(1934)年8月25日發行。 70. 「四月以降行事大要」,『學校と家庭』,第十二卷,臺南州南門尋常小學校,昭和9(1934)年12月31日發行,頁105∼106。 71.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教育所用唱歌教材集 全』,昭和10(1935)年3月23日發行。 72. 臺北市龍山公學校,『創立滿十五周年記念誌』,昭和10(1935)年11月3日發行。 73. 臺北市大橋公學校,『創立十周年記念誌』,昭和11(1936)年3月20日發行。 74. 士林公學校,『開校四十周年記念誌』,昭和11(1936)年10月17日。 75. 基隆市日新尋常小學校,『本校健康教育の實際』,昭和12(1937)年2月12日發行。 76. 黃其財,「ラヂオ體操の朝」,『安平水產專修學校校友會雜誌』,第四回,昭和12(1937)年2月25日發行。 77. 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第十四回卒業記念』,2598號,昭和13(1938)年。 78. 市田一郎,「ラヂオ體操」,『麗育學報』,臺北第一師範學校校友會,昭和13(1938)年1月13日發行,頁67∼68。 79. 鹿港第一公學校,『創立四十週年紀念誌』,昭和13(1938)年12月20日發行。 80. 臺南市花園町花園小學校,『創立四十周年記念誌』,昭和13(1938)年12月20日發行。 81. 臺中高等女學校同窓會,『臺中高等女學校同誌』,第拾壹號,昭和14(1939)年1月30日發行。 82. 宜蘭女子公學校,『創立二十周年記念誌』,昭和14(1939)年3月16日發行。 83. 臺北市松山公學校,『開校四十周年記念誌』,昭和14(1939)年4月1日發行。 84. 山田吉,「ラヂオ體操に就て」,『青雲』,創刊號,臺北州立臺北第二商業學校校友會,昭和14(1939)年4月30日發行,頁15∼16。 85. 東石郡朴子公學校体育研究部,「政府の體育方針」,『體育衛生概要』,昭和十四年八月,昭和14(1939)年9月17日發行。 86. 竹南公學校,『竹南公學校創立四十周年記念會誌』,昭和14(1939)年9月20日。 87. 臺南第一中學校,『校友會誌』,第二十一號,昭和15(1940)年6月7日。 88. 臺南市港公學校,『本校學校衛生の實際』,昭和15(1940)年9月30日發行。 89. 高雄州岡山郡大湖公學校,『創立四十周年祝賀記念誌』,昭和15(1940)年12月6日。 90. 小林準一,「家庭ラヂオ體操」,『臺灣學校衛生』,第十二號,臺灣學校衛生會,昭和16(1941)年1月1日發行,頁64∼77。 91. 港公學校,『國民鍊成の行的圖畫教育』,昭和16(1931)年2月22日發行。 92. 花蓮港廳臨時情報部,「銃後の花蓮港」,『部報』,第十九號,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昭和13(1938)年3月31日,頁23∼25。 93. 臺北高等商業學校,「集團作業」,『部報』,第三十二號,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昭和13(1938)年7月21日,頁10∼15。 94. 文教局社會課,「國民心身鍜鍊運動實施に就て」,『部報』,第三十三號,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昭和13(1938)年8月1日,頁14。 95. 遞信部保險課,「時局と本島簡易保險事業」,『部報』,第五十一號,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昭和14(1939)年2月1日,頁11∼16。 96. 遞信部保險課,「時局と簡易保險」,『部報』,第六十四號,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昭和14(1939)年6月11日,頁7∼11。 97. 「體位は上るラヂオ體操」,『部報』,第七十號,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昭和14(1939)年8月11日。 98. 「ラヂオ體操」,『部報』,第八十九號,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昭和15(1940)年2月11日。 99. 教育課,「高雄州體育大會」,『高雄州時報』,第四十號,昭和9(1934)年12月15日發行,頁39∼40。 100. 州廳教育課,「學校衛生打合會狀況」,『高雄州時報』,第四十二號,昭和10(1935)年4月15日發行,頁42∼45。 101. 「健康報國!!本州の國民精神總動員健康週間」,『新竹州時報』,六月號,昭和13(1938)年6月10日發行,頁124∼128。 102. 「中學校通信」,『新竹州時報』,十二月號,昭和14(1939)年12月1日發行,頁101∼102。 103. 平井南海,「體力增進の話」,『新竹州時報』,二月號,昭和15(1940)年,頁50∼52。 104. 「七月のスクラツプから」,『新竹州時報』,八月號,昭和16(1941)年,頁106∼107。 105. 『新竹州時報』,十月號,昭和17(1942)年10月5日發行。 106. 本多庫吉,「國民保健體操の話(一)」,『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九十九號,昭和5(1930)年。 107. 上松英夫,「第一回臺北ラヂオ體操の會」,『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百四十號,昭和8(1933)年,頁15∼19。 108. 及川富嘉志,「簡易保險加入者の健康保護施設に就て」,『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百七十五號,昭和11(1936)年10月17日發行,頁3∼6。 109. 中谷重治,「簡易保險とラヂオ體操」,『臺灣遞信協會雜誌』,昭和12(1937)年,頁148∼156。 110. 林 二郎,「ラジオの聽き方(二)」,『臺灣遞信』,9月號,昭和16(1941)年,頁90∼101。 111. 『臺北市志』,卷七教育志體育篇,民77(1988)年6月。 112. 「ラヂオ體操の會全島的に舉行」,『まこと』,昭和11(1936)年8月1日。 113. 「ラヂオ體操」,『まこと』,昭和10(1935)年8月20日。 114. 「全臺灣ラヂオ體操 參加人員二百萬人 八月九日から開催」,『まこと』,昭和12(1937)年7月20日。 115. 「早起部隊三萬二千 ラヂオ體操始まる」,『まこと』,昭和14(1939)年8月10日。 116. 「廣播〝健身早操〞」,『臺灣新生報』,第24號,民34(1945)年11月17日。 117. 吳文忠,體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民50(1961)年1月。 118. Robert Mechikoff,Steven Estes,『A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Brown & Benchmark 1993, PP.151-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