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 中文部分:
文崇一(1981):台灣居民的休閒生活。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王文科(1997):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王宗吉、林曼蕙(1999):台北市青少年休閒運動傾向之調查研究。
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內政部社會司(2000):台閩地區身心障礙人口數與全國人口數比例概
況一覽表。台北市,內政部社會司。
內政部(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閩地區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內政部統計處。
立法院(1990):殘障福利法。立法院公報,2324期。
立法院(1997):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立法院公報,2912期。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打造21世紀身心障礙體育運動願景。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研究。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
沈易利(1995):台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沈易利(1998):台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台中:霧峰出版社。
何福田(1988):青少年休閒輔導理念的建立與實務之規劃。青年輔導委員會專輯,73-135頁。
林進田(1993):抽樣調查的理論與應用。台北市,華泰書局。
林傑斌、劉明德(2001):SPSS10.0與統計模式建構。文魁資訊有限公司。
吳統雄(1984):電話調查之理論與方法。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洪瑞珠(1977):盲人戶外遊憩設施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愛盲文教基金會(1999):視障資源手冊。
胡幼偉(1999):運動傳播與輿論反應現況與展望。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孫孟君(1998):身體障礙青少年休閒自由、休閒偏好及休閒阻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翁玉珠(1995):青少年休閒活動傾向、凝聚力與情緒調適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生活。桂冠圖書公司。
許義雄(1985):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許宏哲(2000):青少年休閒運動之探討。台灣體育105期。台北市,台灣體育雜誌社。
陳五福(1983):淺談視障者的休閒活動。特殊教育季刊,9期。陳桂美(1990):如何拓展盲人生活領域。台中啟明學校啟明叢書之八:視障教育百週年紀念專輯,67-70頁。
陳彰儀(1989):台北市就業者之休閒狀況。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陳麗華(1991):台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志文(1994):市場調查。台北市,華泰書局。
傅惠珍(1992):視覺障礙學生休閒生活現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萬明美(1991):視覺障礙者從事按摩業之現況及影響其收入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6期,1-47頁。廖金春(1989):續談殘障者的休閒娛樂活動設計。陽明園地,17期,10-11頁。
鄭桂蘭(1989):德州盲校之盲聾教育案簡介。國教之友,41卷,3期,39-42頁。二、西文部分:
Black , B.C.(1983):The effect of an outdoor experi-ential adventure program on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balance and spatial verring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adolesecent . Therapeutic Receration Journal,17(3),39-49.
Brock, B.J. (1988):Effect of therapeutic horseback riding on physically disabled adults. Therapeutic Recreation Journal .22(3),34-43.
Crawford,D,&Godbey,G.(1987).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Sciences,9.
Delaney,A.M. & Nuttall,R.L.(1978).Assessing the needs of a client population.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Blindness.
Kraus(1990 4th ed)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Katsinas,R.P.(1985):Disabled university students:knowledge
about,useof,and satisfaction with a recreation program for special population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ational.
Kraus,R.(1973b):Therapeutic recreation service. Philadelphia, W.B.Saunders.
Kelly,J.R.&Godbey,G.(1992):Sociology of Leisure.Stage College,PA:Venture Publishing Inc.
Karn,P.A.(1989).Social development of handicapped and nonhandicapped children in an intergrated program.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0/09B.
Moon,M.S.,&Bunker,L(1987).Recreation and motor skills programming.In M,Snell(Ed.),Systematic instruction of persons with severe handicaps.Columbus,OH:Charles Merrill
Publishing Co.
Maclean,J.R.,Peterson,J.A&Martin ,W.D.(1985).Recreation and leisure:The changing scene(4th Ed.).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
Mancial,R.M.&Kuyk,T.K.(1989):Client satisfaction with a recreation program in a blind rehabilitation center.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Pealo,W.G.&Jackson,J.J.(1983):Effects of a three-week outdoor recreation program on adolescent children.Chaper journal /revue de l’acsepr 49,mar/mars.
Schulz,E.M.;Lambert,R.W.;Becker,S.W.;Wright ,B.D.&Bezruczko ,N.(1985):An assessment of the needs of rehabilitated veterans.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Sherrill,C.;Rrainbolt,W.;Ervin,S.(1984):Physical recreation of blind adults:present practices and childhood memories.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Tobin ,M.J. & Hil, E. W. (1988):Visually impaired teenagers :Ambitions,attitudes,and interests. Journal of Vu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4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