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第四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845頁。
王勤田(1997):生態文化(第二版)。台北市:揚智文化 157頁。
石明卿(1989):國小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花師學報,3,263-318。
石明卿(1997a):國民小學環境教育之研究。台北市:河馬文化 120頁。
石明卿(1997b):戶外環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理論及實務。論文發表於八十六年太魯閣國家公園戶外教學教施研習會研習資料。太魯閣國家公園。
呂光洋(1995):台灣地區生態環境特色。環境教育季刊,27,2-19。呂光洋(1996):生物歧異度、生物龐雜度、生物多樣性。大自然季刊,31,4-9。呂光洋(2000):向大自然學習。第3-1頁至3 -6頁於2000年台灣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教育研討會資料集。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呂光洋、杜銘章、向高世(1999):台灣兩棲爬行動物圖鑑。台北市:大自然 343頁。
汪靜明(1992):河川生態保育。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89頁。
汪靜明(1995a):生物歧異度概念整合於河川環境教育及環境素養評量之研究:(Ⅰ)河川環境教育內涵及其階層架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84年度專題研究計畫(NSC84-2511-S-003-Z) 。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250頁。
汪靜明(1995b):河川環境教育理念─建構台灣河川環境教育計畫。 環境教育季刊,25,19-37汪靜明(1995c):社會環境教育落實與推動。教育資料集刊,20,213-235。汪靜明(1995d):自然保育內涵及其教育特徵。環境教育季刊,26,23-36。汪靜明(1996a):自然保育與環境教育。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39頁。
汪靜明、張春莉(1996b):河川環境教育概念階層建構之研究。師大學報,41,541-572。汪靜明編(1997a):全國愛水教材教法研討會會議資料集 經濟部水資源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107頁
汪靜明(1997b):河川生態之旅幻燈片教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135mm80張
汪靜明(1997c):經濟部八十六年度愛護水資源與節約用水教育宣導統籌計畫成果報告 經濟部水資源局,台北市 150頁
汪靜明(1998a):八十七年度推動學校愛護水資源教育宣導統籌計畫成果報告 經濟部水資源局,台北市 56頁
汪靜明、徐享崑、陳明聰(1998b):經濟部水資源局愛護水資源教材(電腦光碟) 經濟部水資源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汪靜明、陳進發(1999a):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教材-國寶魚在家嗎? 台中縣政府,台中縣 片長:18分鐘
汪靜明(1999a):河川生物多樣性的內涵與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季刊,38,34-44。汪靜明(1999b):台灣河川環境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9,7-22。汪靜明(1999c):台灣河川生態保育教材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縣 67頁
汪靜明(1999d):河川生態保育幻燈片教材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縣 135mm80張
汪靜明(1999e):大甲溪水資源環境教育教材 經濟部水資源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122頁
汪靜明、楊冠政、湯曉虞、陳超仁主編(1999f):跨世紀台灣環境生態教育論文選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924頁
汪靜明(2000a):環境教育哲學的生態觀。論文發表於第四屆當代教育哲學--環境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1-44。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汪靜明(2000b):保育國寶魚─台灣櫻花鉤吻鮭。台中縣:台中縣政府 176頁。
汪靜明(2000c):大甲溪水資源環境教育 經濟部水資源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137頁
汪靜明(2000d):我們的國寶魚--台灣櫻花鉤吻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市 51頁
汪靜明編(2000e):2000年台灣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教育研討會資料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102頁
汪靜明編(2000f):2000年台灣河川生態教育講習會資料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109頁
汪靜明編(2000g):後龍溪河川生態教育 經濟部水資源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158頁
汪靜明編(2000h):後龍溪河川生態教育幻燈片教材 經濟部水資源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135mm80張
汪靜明編(2000i):2001年生態教材教法講習會資料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168頁
汪靜明、曾啟銘、柯美如(2001a): 環境教育活動設計--國寶魚生態教學模組 第8-1至8-63頁於2001年生態教材教法講習會資料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168頁
林曜松(1999):生物多樣性保育之省思。環境教育季刊,38,1-6。林曜松(2001):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國內保育改革。社教雜誌,274,4-6
金恆鑣(1997):自然、生命與文化。環境教育季刊,32,33-42。金恆鑣(1998):生物多樣性與保育政策。第34-50頁於生物多樣性前瞻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金恆鑣(2000):生物多樣性保育概念的形成。第4-1頁至4-11頁於2000年台灣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教育研討會資料集。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周昌弘、蕭新煌、郭允文、王鑫、於幼華、黃榮村、楊冠政、黃政傑、晏涵文(1991):我國環境教育概念綱領草案。第245-250頁於中華民國第一屆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 。
周昌弘(1995):環境教育的生態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0,83-98。周 儒(1993):環境相關概念學習之重要性。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季刊,創刊號,37-44。
袁孝維(1993):野生動物與森林生態系經營。台灣天然林生態系經營研習會
袁孝維(1997a):保護區經營的瓶頸與突破-以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例。中台灣自然保育研討會。台北市。
袁孝維(1997b):塔塔加高山生態系研究-鳥類與哺乳類群聚生態之研究。海峽兩岸森林生物技術及環境變遷對森林生態系的影響研討會。台北市。
張子超(1998):教師環境知識概念結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高瑋(1995):鳥類生態學。台中市:中台科技出版社 484頁。
常家傳等(1995):鳥類學。台中市:中台科技出版社 258頁。
郭實渝(1999):以生態文化教育的觀點看環境教育。環境教育季刊,40,15-23。郭金水、丘立崗(1993):國民小學環境責任概念常模之建立及其實踐可行性之研究。第35-40頁於82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摘要。
湯曉虞(1999):台灣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育優先策略。1999生物多樣性研討會論文集。
黃光雄(1983):認知領域目標分類。台北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191頁。
黃光雄主編(1988):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449頁。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3):課程評鑑(第四刷)。台北市:師大書苑 410頁。
黃達三(1992):國小學生生命概念發展及另有構念的研究。第65-92頁於國小自然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
黃達三(1997):概念分析與水資源教育。第3-1~3-12頁於全國愛水教材教法研討會會議資料集。台北市:經濟部水資源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曾啟銘(2002a):鳥類生態教育理念及內涵概述。2001野鳥年刊。曾啟銘(2002b):淺談鳥類生態教育的七個W。冠與月刊,100,4-9。
楊冠政(1975):科學課程的概念結構。科學課程研究第一期報告。
楊冠政(1982):科學課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53頁
楊冠政(1992):環境教育概念組織體系。環境教育研習班研習資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16頁。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 明文書局 台北市 321頁
楊冠政、周儒(1993):我國環境教育概念的建構模式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171頁。
孫儒泳、李博、諸葛陽、尚玉昌編(1995):普通生態學。台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 374頁。
劉小如(1994):野鳥二十年有感。第7-14頁於野鳥二十年。台北市:台北市野鳥學會。
劉小如(2001):台灣海岸地區環境生態敏感區鳥類相調查。 行政院環保署 19頁。
歐用生(1986):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
歐陽鍾仁(1987):科學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569頁。
魯道夫.帥伯、安東尼‧戴蒙(1987):救救我們─從鳥類存亡看人類未來(劉小如譯)。台北市:中華民國生態保育協會384頁。
英文部分
Allman, S. A.(1972). Ident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cepts for Inclusion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Bloom, B.M.(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Handbook Ⅰ. Cognitive domain.New York:The Mckay Press.
Bruner, J. S.(1960).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New York:Vintage Books
Bruner, J. S.(1966).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vction. New York:W. W. Norton.
Bowman, M, L.(1972).The development and fiel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the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 issues.(Doctoral disser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1972).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3,5329b.
Bousquet, W. S.(1982). An application of Ausubel’s theory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 study of concept mapping in a college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cours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3,1515A
Bruthe, C.(1977). Multiplied environmental literacy. Final report of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Terre,Indina,USA. ED146051
Cherrett, J. M.(1989). Key concepts: the results of members’ opinions. Pages 1-16 in Ecological Concepts.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Oxford, UK.
Dalkey, N.(1969).The Delphi meathod: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oup opinion. CA:Rand.
English, F. W.(1975).Need assessment:a focu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uller, R. J.(1982). Population Ecology of Raptors Buteo Books USA 399pp
Fraenkel, J. R.(1980). Helping students think and value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the social studies. Pratice Hall,Inc., NewJersey.
Freedman, B.(1989).Environmental ecology: the impacts of pollution and other stresses on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cademic Press, Inc., San Diego, CA, USA. 424 pp.
Naess, A.(1986). The deep ecological movement: Some philosophial aspects. Pages 64-84 in Deep ecology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edited by George Session). Shambhala publication Inc, Boston, MA, USA.
Odum, E. P.(1975).Ecology: the link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expanded ed.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 NY, USA. 144 pp.
Odum, E. P.(1983).Basic ecology. W. B. Saunders Co, Philadephia, PA, USA. 613 pp.
Odum, E. P.(1992).Great ideas of ecology for the 1990s. BioScience 42(7):542-545.
Owen, S. O.(1971).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he Macmillian Company, USA. 593 pp.
Lepold, Aldo R.(1949). A Sand Country Almanac-with other essays on Conservation from Round Riv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Linstone, H. A.(1978).The Delphi technique. In J. Fowless(Ed.).Handbook of futures research. London:Greenwood Press.
Lawson, A. E, Abraham, M. R., & Renner, J. W.(1989).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using the learning cycle to teach science concepts and thinking skills. Cincinnati, OH: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Medin, D. L.(1989). Concepts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 American Psychologist,44,1469-1481.
Neisser, D.,& Weene, P.(1962).Hierarchies in concept sttain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 Psychology,64,640-645.
Novak, J. D. and Gowin, D. B.(1984).Learning How to Lear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ggy, L. F. and K. J. Subodh.(1992).Conservation biolog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ature conservation pre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Chapman & Hall, Inc., New York. NY, USA. 507 pp.
Perrins, C. M.(1991), Bird Population Studies:relevance to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xford University express Inco, New York.NY.USA 683pp
Roth, R. E.(1969). Fundamental concept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ducation(K-16).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1, 82A
Stacey, P. B.(1990), Cooperative breeding in bir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co,New York.NY.USA 615pp
Samson, F. B. and Knopf, F. L. editor.(1996). Ecosystem Management: selected reading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New York, NY, USA. 462 pp.
Smith, R. L.(1990). Ecology and field biology (fourth editi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NY, USA. 922 pp.
Sitarz, D., editor.(1993). Agenda 21:the earth summit strategy to save our planet Earth press, Boulder, Colorado, VSA.321pp
Townsend, R. D.(1982).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the domai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cepts.De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3,1492A.
Taylor, P. W.(1986).Respect for the na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J, USA.
UNESCO-UNEP.(1989). Environmental literacy for all. Connect 15(2): 1-2.
UNESCO/UNEP.(1990). Basic concept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nect 15(2):1-4
IUCN/UNEP/WWF.(1980).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 IUCN, Gland, Switzerland. 409pp.
Wilson, E. O.(1988). Biodiversity.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Wilson, E. O.(1992).The diversity of Life. Cambridege Press.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ens, J.A.(1990a). The Ecology of Birds Communities Vol.1.Fundations and Patter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co, New York. NY.USA 539pp
Wiens, J.A.(1990b).The Ecology of Birds Communities Vol.2.Process and variations 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ca, New York. NY.USA 316pp
Wetly, J.C.(1982).The Life of Birds CBS college publishing’s 754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