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舉要
(一)工具書
沈柔堅主編 (1989),雄獅中國美術辭典,第二版,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才郎主編 (1982),雄獅西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二) 專書
Heinrich, Wolffin著(1987),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Wilhelm Worringer著(1994),魏雅婷譯,藝術風格的心理學《抽象與移情》 (《Abstraktion und Einfuhlung》),台北:揚智文化。
中國工筆畫(上卷、下卷) (2000),湖南美術出版社。
中國工筆畫大展─金牌獎得者作品集 (1995),福建美術出版社。
中國工筆畫當代女畫家精品選 (1995),福建美術出版社。
中國工筆畫當代精英畫家作品集(一),(1995),福建美術出版社。
中國書畫1人物 (1987),台北:光復書局。
王 琢 編 (1991),李可染畫論,台北:華正書局。
王伯敏 (1966),中國繪畫史,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王伯敏 (1997),中國繪畫通史(上、下),台北:東大股份有限公司。
王秀雄 (1975),美術心理學,高雄:三信出版社。
王定理 (1993),中國繪畫顏色的運用與製作,台北:藝術家出版。
王菊生 (1998年5月),中國繪畫學概論,第一版,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王德年 (1994),中國人物畫技法,第一版,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
王慶生 (1992),繪畫─東西方文化的衝擊,台北:淑馨出版社。
田麗卿 (1993),閨秀─時代─陳進,台北:雄獅美術圖書公司。
白一畫集 (1999),湖南美術出版社。
石守謙 (1992),台灣美術全集2─陳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石守謙 (1996),風格與世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安海姆R.Arnheim著 (1976),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師圖書公司。
朱自清等著 (2002),名家談藝術,台北:牧村圖書公司。
朱利安‧羅賓遜 (1999),薛絢譯,美學地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池澤康郎 (1982),蔣渝譯,人體美學,台北:地景出版。
何家英現代工筆人物畫 (2000),天津楊柳青畫社。
何恭上 (1988),中國歷代名畫精選,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
何恭上主編,沈以正撰文(1984),歷代美人畫選,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何懷碩 (1981),風格的誕生,台北:大地出版社。
何懷碩 (1997),近代中國美術論集─藝海鉤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何懷碩 (1998),創造的狂狷,台北:立緒出版社。
何懷碩編 (1980),文學與象徵中的女性,台北:百科文化。
余秋雨 (1990),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允晨文化。
吳文彬 (1994),傳統人物畫法,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呂佛庭 (1988),中國畫史評傳,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李 湜 (1998),談中國古代女性繪畫,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
李復興 (1986),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圖書。
李澤厚 (1996),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
李霖燦 (1974),中國畫史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李霖燦 (1987),藝術欣賞與人生,台北:雄獅美術圖書公司。
李霖燦 (1992),中國美術史稿,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沈以正 (1984),人物畫法123,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佘 城 (1987),人物畫概述,中國書畫1人物,台北:光復書局。
周昭坎 (1995),中國巨匠美術叢刊─潘玉良,台北:錦繡出版社。
宗白華 (1981),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邱燮友、劉正浩注釋 (2000),新譯《千家詩》,初版四刷,台北:三民書局。
金維諾 (1984),中國美術史論集,台北:文民書局。
阿諾德‧豪澤爾Arnod Hauser著(1990),居延安譯 ,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出版社。
俞 崑 (1984),中國繪畫類編,台北:華正書局。
俞劍華 (1936),中國繪畫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徐 改 (1993),中國古代繪畫,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徐書城 (1963),繪畫美學,台北:人民出版社。
神林恆道,潮江宏三,島本浣編 (1996),潘橎譯,藝術學手冊,《Handbuch der Kunstwi ssenschaft》),台北:藝術家。
袁金塔 (1987),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台北:藝風堂。
高木生 (1992),中國繪畫思想史,台北:東大股份有限公司。
高居翰James Cahill (1984),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雄師圖書公司。
高居翰James Cahill (1999),中國繪畫史,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健生(H.W.JANSON) (1980),曾堉、王寶連譯,西洋藝術史─2中國藝術《HISTORY OF ART》PART TWO,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出版。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 (2002),東方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張安治 (1995),墨海精神,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梁秀中六十回顧展 (1994),台灣省立美術館。
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集 (1999),廣東:嶺南美術出版社。
許禮平主編 (1994),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張大千-仕女》,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
郭繼生 (1986),籠天地於形內─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郭繼生 (1997),美感與造型,台北:聯經出版。
陳師曾 (1986),中國人物畫之變遷─中國書畫論集,台北:華正書局。
陳淑鈴 編 (2000),台灣東洋畫之探源,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陳進畫譜 (1996),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傅抱石 (1988),中國繪畫理論,台北:華正書局。
斐利蘭德 (1989),梁春生譯,藝術與鑑賞,台北:遠流出版社。
曾得標著、林之助鑑修 (1994),膠彩畫藝術,台北:印刷出版社。
馮曉 (1993),中西藝術的文化精神,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黃光男 (1992),藝海微瀾,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
黃光男 (1993),宋代繪畫美學析論,台北:漢光文化出版社。
黃光男 (1994),人生寄情─藝術與理想,收錄於美術叢論57《生活藝術‧藝術生活》,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黃光男 (1994),表裡如一之美─由人品與畫品談起,收錄於美術叢論42《生活美學》,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黃光男 (1997),爾我相忘、靜觀魚忙─陳進畫境,收錄於史物叢刊17《悠閒靜思─論陳進藝術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 (1998),台灣畫家評述,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黃光男 (1999),台灣水墨畫創作與環境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 (2001),文化掠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當代風華─現代水墨精品選 (2000),台北:傳承藝術中心。
葉 朗 (1992),現代美學體系,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葉 朗 (1996),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葛 路 (1987),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
董欣賓、鄭奇 (1998),中國繪畫六法生能論,江蘇省:江蘇美術出版社。
熊傳薪 編 (2001),楚國‧楚人‧楚文化,台北:藝術家。劉文潭 (1991),現代美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奇俊 (2001),中國歷代畫派新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劉昌元 (1986),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劉芳如 (1988),中國人物畫技法,台北:藝風堂出版社。劉芳如 (1995),近代繪畫選論,蒲思棠譯,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劉思量 (2001),中國美術思想新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劉振源 (1997),世紀末藝術,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劉振源 (1999),雅諾婆藝術,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蔣 勳 (1986),美的沉思,台北:雄獅美術。
蔣兆和全集上下卷(1993),第一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鄭正慶 (1993),中國水墨人物畫筆墨之研究,台北:新中國出版社。
魏惠筠 (1999),女人體寫生工筆畫技法,第一版,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
蘇珊‧朗格Susanne Langer著(1991),劉大基等著,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三)期刊
王玉立 (1995),雙玉交輝專輯─潘玉良《藝術家》245期,台北:藝術家出版社,頁208-218。
王家驥 (1999),中國繪畫中的人物再現《藝術家》288期,台北:藝術家出版社,頁378-379。
石守謙 (1992),人世美的紀錄者─陳進畫業研究,《藝術家》203期,頁247-359。余清勳 (1994),台灣閨秀陳進與其人物畫之研究,《史學叢刊》20期。頁1-35。
吳文彬 (1994),中國仕女畫,《故宮文物月刊》,1卷12期,頁139-150。李 渝 (1978),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女性形象,《雄獅美術》85期,頁9-23。
李霖燦 (1986),中國的仕女畫,雄獅美術187。沈以正 (1996)),工筆重彩在美術發展中的重要,《美育》72期,頁84。沈以正 (2000),工筆重彩繪畫在現時代的新認知,《現代美術》雙月刊90期,台北市立美術館,頁45-51。周昭坎 (1995),中國巨匠美術叢刊─潘玉良,台北:錦繡出版社。
林育淳 (1996),中國巨匠美術周刊─陳進,台北:錦繡出版75期。
金維諾 (1988),隋唐時期的繪畫藝術《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2》,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徐文琴 (1993),台灣繪畫中女性形象的觀照,《現代美術》50期,頁25-35。徐悲鴻,中國畫改良論,《徐悲鴻藝術文集(上冊)》
莊伯和 (1980),陳進的繪畫藝術,《雄獅美術》,109期,頁21-51。
陳綬祥 (1995),顧愷之,《中國美術巨匠週刊》026,編號126,錦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陸蓉之 (1993),中國女性藝術的發展與啟蒙,《藝術家》214期,頁267-275。陸蓉之 (1998),戰後台灣女性藝術家創作風格之簡析,《藝術家》274期,頁250-257。單國強 (1981),古代仕女畫瑣談,故宮博物院院刊12。
趙雅博 (2000),繪畫中的人像問題,《現代美術》,91期,頁48-55。劉曦林 (1994),徐悲鴻,《中國美術巨匠週刊》013,編號113,錦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樓家本 (1987),談「重彩畫」,《中國畫論》,台北:駱駝出版社。
蔣 勳 (1995),常玉與潘玉良,《雄獅美術296期》,台北:雄獅圖書公司,頁79-83。
(四) 論文部份
呂建德 (1994),天地.人.現代情─現代環境空間與人物畫創作,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李倫景 (2001),人物畫創作表現研究─都市心像系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慧蓉 (1998),水墨人物畫中的社會性與人文試探─城市掠影創作研究,師大美研所碩士論文。洪千玉 (2000),戲與迷思─女性圖像之心理意涵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孫翼華 (1998),花鳥畫的象徵意義─羽毛系列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黃士純 (1998),唐代繪畫中婦女造型與審美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劉芳如 (1983),民初中國人物畫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芳 (1997),日治時期台灣東洋畫家的女性題材畫作研究,國立師大美研所碩士論文。謝靜玫 (2001),女性心靈脈動─謝靜玫膠彩畫的創作理念與風格,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聶蕙雲 (1995),仕女畫的美感造型之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