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1987):大學科學叢書(6)地形學,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裕宗(1990):台灣東北海域水團分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53頁。亞太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1):臺中港南填方區(I)圍堤工程及航道浚深拓寬工程環境監測報告書,124頁。
林正平(1996):三貂灣及其外海流況之初探,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20頁。林佳興(1996):海岸雷達遙測臺灣東北海域之流況,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洋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00頁。范光龍(1980):臺灣東北海域之上升流現象,Taiwan.Acta Oceanogr.Taiwanica,NO.11,pp.105-117。
胡健驊、方天熹(1999):北部核能電廠及核能四廠附近海域之生態調查(物理因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280頁
胡健驊、方天熹(2000):1998年至2000年8月北部核能電廠及核能四廠附近海域之生態調查(非生物因子)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環境保護處,500頁。
胡健驊、方天熹(2000):北部核能電廠及核能四廠附近海域之生態調查(非生物因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200頁。
胡健驊(2000):海洋科技博物館近岸海域之波浪與海、氣象及海底地形之關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64頁。
胡健驊(2000):海洋科技博物館近岸海域之海潮流,國立臺灣海洋大學,64頁。
胡健驊(2001):基隆河員山子分洪計畫環境影響評估,海域海潮流之調查與分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33頁。
胡健驊(2001):基隆市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實施計畫和平島污水處理廠(第一期)新建工程代辦作業海洋放流影響研究海上調查研究工作,國立臺灣海洋大學,98頁。
冠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馬祖海水淡化海域之環境評估調查,100頁。
陳奇珍(1973):海洋學(上),大中國圖書公司,203頁。
陳先彧(2001):潮流演變的研究 基隆海域個案應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洋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80頁。
黃將修、邵廣昭、程一駿、扈治安、胡健驊、方天熹、羅文增(2001):北部核能電廠及核能四廠附近海域之生態調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500頁。
載仁華(1998):台灣北部的流場與黑潮的擺動,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43頁。
劉文俊(1996):臺灣的潮汐,劉文俊,283頁。
劉倬騰、白書禎(1987):當黑潮轉向時台灣北部的海洋鋒面,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研究報告,No. 18,pp. 49—61。
蘇仲卿、洪楚璋、江永棉、譚天錫、羅進宗、張崑雄、李信徹、張湘電(1979):臺灣北部核能電廠附近海域之生態研究綜合報告,中央研究院國際環境科學委員會中國委員會,56頁。
蘇仲卿、洪楚璋、江永棉、譚天錫、張崑雄、李信徹、張湘電(1979):臺灣北部核能電廠附近海域之生態研究執行報告,中央研究院國際環境科學委員會中國委員會,54頁。
蘇仲卿、洪楚璋、江永棉、譚天錫、張崑雄、李信徹、張湘電(1983):臺灣北部核能電廠附近海域之生態研究執行報告,中央研究院國際環境科學委員會中國委員會,74頁。
蘇仲卿、江永棉、陳忠信、譚天錫、張崑雄、卲廣昭、陳汝勤、黃哲崇、朱鐵吉、范光龍(1999)台灣北部核能電廠附近海域之生態研究調查報告集,中央研究院國際環境科學委員會中國委員會,民國八十年至八十七年。
Chern, C.—S.(1984):On the vertical wtructure of tidal currents at the northern offshore of Taiwan,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 NO. 15, pp.1-12.
Chern, C.—S.(1986):On the vertical wtructure of tidal currents at the northern offshore of Taiwan(II),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 NO. 16, pp.27-35.
Chern, C.—S., and J. Wang(1989):On the Water Masses at Northern Offshore AreaTAiwan, 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 NO.22, pp.14-30.
Chern, C.—S., and J. Wang(1993):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Summertime Circulation at North of Taiwan., Acta, Oceanogra. Taiwanica, No. 31, pp.44—53.
Donald W. Pritchard,(1948):Streamlines from a discrete vector field:with application to ocean currents, Journal of Marine Research., VII, 3, 296—304.
Yin F.(1973):Preliminary Study of Cold Water Mass Near N.N.E. of Taiwan. Acta. Oceano. Taiwanica, No. 3, P157—180.
Hsueh, Y., J. Wang, and C.—S. Chern,(1992):The Intrusion of the Kuroshio Across the Continental Shelf Northeast of Taiwan,J.Geophys.Res.,97,14323—14330.
Open University, 1989: Waves, Tides, and Shallow-Water Processes, Pergamon Press, Elmsford, New York, 102-104.
Tang, T. Y., Y. Hsueh, Y. J. Yang, and J. C. Ma,(1998):Continental Slope Flow Northeast of Taiwan, J. Phys. Oceanogr., 29, 1353—1362
Uda, M., and A. Kishi, (1974):Cyclonic cold eddies along the edge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in relation to the genesis and passage of cyclones, I. Waters north of Taiwan, The Kuroshio III, Proceedings of the 3rd Symposium, Bangkok, Thailand, 1972, P19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