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01.8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8 21: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鍾秋華
論文名稱:電子載貨證券憑證機構作業實務之研究
指導教授:張志清張志清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航運管理學系
學門:運輸服務學門
學類:運輸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7
中文關鍵詞:電子載貨證券憑證機構憑證機構實務作業基準
外文關鍵詞:Electronic Bill of Lading (EB/L)Certification Authority (CA)Certification Practice Statement (CP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7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全球網際網路用戶至2001年底已達五億人,發展非常迅速,根據國際電訊組織(Internation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在2000年以「數位機會」為題所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網際網路的應用普及率和各國的GDP的正向成長有絕對關聯,換言之,一個國家的網際網路應用普及率愈高,其國家GDP也愈高,顯示網際網路的普及運用與經濟成長有相互之正向影響。反之,若一個國家在網際網路的基礎建設不僅投入不足並缺乏系統性的應用推動策略時,將與電子化整備程度高的國家形成明顯之數位落差,而頓失經濟成長之原動力。
而貿易是一國家之經濟指標,國際貿易貨物之運送90﹪都要靠海運來完,要使國家GDP提高,海運資訊設備電子化、海運各有關產業電子交易化是很重要的一環。從傳統以來,海運運送實務都是靠人工作業,從洽單、攬貨、製作載貨證券,裝卸貨、報關、開信用狀、結關等,往往浪費很多的時間,隨著電子商務之發展,全球貿易趨向電子化,海運實務必須注重電子商務有關系統之建置,透過電子交易可使載貨證券的流程更快速、正確,而憑證機構是其系統建構之核心,本研究是從電子載貨證券憑證機構作業實務之探討相關問題,以期能給予建議,增加海運本身之優勢,提高競爭力,拓展商機。
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has reached 5 billion by the end of 2001.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a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According to a research”Digital Opportunity” submit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n 2002, the rate of Internet appli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a country’s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In other words, the higher the rate of Internet application, the greater the country’s GDP. Conversely. If a country does not have enough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or lacks a strategy for promoting systematic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it will face significant digital difficultiesand may lose the motivity of economic growth.
98﹪of cargo involoved in Taiwan’s internationsl trade are carried by ocean transportation.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 in maritime industries is important for the growth of Taiwan’s GDP. It can replace intensive manpower, which has been used in traditional shipping practices. Much time can be saved during the confirmation of orders, handling goods, producing bills of lading, issuing letters of credit and customs clearance. In case electronic bill of lading system is adopted, the global trends are to upgrad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its operation system and certification practices. It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to shipping industries while issuing electronic bill of lading and engaging in e-commerce.
謝 辭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錄 I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壹章 緒 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研究目的 4
1.3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 6
1.4研究架構與流程 7
第貳章 傳統載貨證券之作業方式 10
2.1 傳統載貨證券之定義 10
2.2載貨證券之性質 10
2.3載貨證券之簽發 12
2.3.1有權請求簽發載貨證券之人 12
2.3.2載貨證券之作成與交付 13
2.4載貨證券之要素 15
2.5載貨證券之功能 15
2.5.1載貨證券在運送上之功能 15
2.5.2載貨證券載在貿易上之功能 16
2.5.3信用狀之內容 18
2.5.4載貨證券係運送物毀損滅失之證明文件 22
2.5.5 從傳統載貨證券至現今電子載貨證券 22
第參章 電子載貨證券之作業方式 23
3.1電子載貨證券之性質 23
3.2國際海事委員會電子載貨證券規則內容 25
3.2.1國際海事委員會 25
3.2.2 CMI電子載貨證券條文概述 26
3.3電子商務示範法 26
3.3.1電子商務示範法制定背景概述 26
3.3.2電子商務示範法條文概述 27
3.4海運實務上實施電子載貨證券之發展及現況 27
3.5電子載貨證券的接受性 30
第肆章 電子簽章法之規定 34
4.1電子簽章法之法律性質 34
4.2電子商務之用 34
4.2.1我國目前航政司E服務功能 36
4.3載貨證券於電子簽章法之適用 37
4.3.1國際間電子簽章趨勢 37
4.3.2美國「全球及國家商務電子簽章法」概述 38
4.4電子簽章法之立法原則 42
4.5電子簽章法於載貨證券適用 44
4.5.1電子載貨證券的優點 44
4.5.2電子載貨證券所面臨之可能問題 45
4.6電子載貨證券未來發展面臨問題 46
4.6.1網路交易安全問題 46
4.6.2加解密、硬體軟體問題 47
第伍章 憑證機構所扮演角色 50
5.1憑證機構設立之要件 51
5.2憑證統計 52
5.3憑證機構的功能 53
5.3.1身分鑑定 55
5.3.2內容完整正確 55
5.3.3防止事後否認即不可否認性 55
5.4憑證機構電子憑證之服務 57
5.4.1憑證機構所應服務之範圍分數如下: 57
5.4.2註冊中心之主要任務 59
5.5我國海運業網際網路電子交易發展現況 60
5.5.1海運航商間電子化之數位落差 61
5.5.2航商業者電子化數位落差之原因 61
5.6憑證機構設立對海運業之利益 62
第陸章 憑證機構之設立標準與監督 64
6.1憑證機構設立之要件 64
6.2憑證機構之設立標準 64
6.2.1憑證規格 64
6.3 憑證實務作業基準憑證實務作業基準 65
6.3.1憑證實務作業基準國際標準 66
6.3.2 憑證實務作業基準的概念 66
6.3.3憑證實務作業基準的功能 68
6.4憑證機構之監督 70
6.4.1建立公開金鑰基礎建設發展 70
6.4.2我國PKI發展現況 71
6.4.3PKI架構 71
6.5憑證機構之風險管理 72
6.5.1 憑證機構的基礎 72
6.5.2網路風險 74
6.6憑證機構與監督 75
6.6.1政府憑證總管理中心 75
6.7憑證機構與相對人之間法律責任 76
6.7.1憑證機構所簽發之電子憑證 76
6.7.2網路犯罪問題探討 77
6.7.3憑證機構與憑證使用者平等地位探討 79
6.8交互憑證 79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82
7.1結論 82
7.2建議 83
附錄 84
附錄一.海運貨主訪談紀錄 84
附錄二.海運航商訪談紀錄 86
附錄三.電子簽章法 88
附錄四.電子簽章法施行細則 92
附錄五. 外國憑證機構許可辦法 94
附錄六:一九九○年國際海事法委員會有關電子載貨證券規則 95
附錄七.UNCITRAL Model Law on Electronic Commerce 1996 106
參考文獻 123
1.呂學錦,「公開金鑰基礎建設與政府憑證管理中心之服務與應用」,研考雙月刊,第二十三卷第一期,59~71頁,民國88年2月。
2.李逸科,「電子簽章憑證機構交互認証議題之因應」,資訊與電腦,第242期,143~147頁,民國89年9月。
3.李逸科,「電子簽章憑證機構交互認証議題之因應」,資訊與電腦,第235期,136~140頁,民國89年2月。
4.李逸科,「行政院及立法院績極進行我國電子簽章法之立法」,資訊法務透析,第十二卷第三期,17~19頁,民國89年3月。
5.林光,張志清著,航業經營與管理,第一版2001,【民90】,台北:航貿經銷。
6.林光,海運學,四版,華泰書局,【民88】。
7.林志峰,應用電子資料交換方式處理載貨證券所生之法律問題,律師通訊,第一七二期,【民83】1月。
8.林素儀,「Internet使用者人口使用者特性與消費習性分析」,資訊工業透析-軟體與應用,民國86年2月。
9.邱錦添,海商法,二版,五南圖書公司,【民87】。
10.周天等合著,網路法律高手,書泉出版社,初版,【民91】4月。
11.周和平,海商法,周氏兄弟出版社,【民88】10月。
12.梁宇賢,兩岸海商法比較導讀,五南圖書公司,【民87】。
13.陳李逸,定期航商電子商務市場區隔與使用意願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6月。
14.陳銘祥,縱論網際網路法律規範,月旦法學雜誌第72期,【民90】5月。
15.陳群顯,電子簽章法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6月。
16.張文傑,海上貨物運送文件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民88】6月。
17.張瓊惠,自當前海運單據法制之發展論我國新休海商法之規定─以電子載貨證券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6月。
18.黃裕凱,21世紀海運電子提單之發展及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
19.黃瓊瑩、陳正鎔,「由數位簽字技術看電子文件的法律效力」,資訊與電腦,第193期,110~116頁,民國85年8月。
20.曾國雄,海商法,作者自行,【民82】。
21.曾國雄,張志清,鍾政棋1997載貨證券理論與實務,【民86】。
22.曾德宜,美國電子簽章法述評,立法院院聞第二十九卷第二期334,【民90】2月出版。
23.楊佳政,「認證中心法律責任研究」,資訊法務透析,27~41頁,民國87年6月。
24.楊佳政,「電子簽章安全機制與網路」,資訊法務透析,28~46頁,民國88年5月。
25.楊仁壽,載貨證券,銀行業對電子提單、電子簽章法的認證,三民書局,【民89】二版。
26.楊仁壽,海商法修正評釋,作者自行,【民79】。
27.楊朝祥,「邁向二十一世紀電子化政府」,研考雙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一期,3~9頁,民國87年2月。
28.楊朝祥,「邁向數位時代的智慧型政府」,研考雙月刊,第二十三卷第一期,3~9頁,民國88年2月。
29.基冠婷,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憑證實務作業基準重要議題淺析。
30.逢震宇,法學新論--論電子商務之法律保護與因應策略,月旦法學雜誌,第80期【90】1月。
31.樊國楨,電子商務高階安全防護:公開金鑰密碼資訊系統安全原理,資策會資訊與電腦,民國86年。
32.顏逸品,「企業內部憑證授權的實際運用」,資訊與電腦,第243期,128~131頁,民國89年10月。
33.盧鄂生、吳啟文,「電子認證與網路安全管理」,研考雙月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21~29頁,民國90年2月。
34.魏啟林,「全面推廣電子化政府邁向資訊行政新紀元」,研考雙月刊,第二十三卷第五期,3~11頁,民國88年10月。
3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之相關法律問題與對策,研究單位-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89】11月。
36.經濟部技術處,2001網際網路應用及發展年鑑,經濟部技術處出版,【民90】。
37.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電子簽章法內容分析與因應課程資料【民91.3月】
38.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中華民國認證委員會、中華民國資訊安全學會,堅實我國資訊安全管理系統稽核作業系列討論會之一公開金鑰基礎建設(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與資訊安全管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製,【民91年3月】。
39.資訊安全論壇,第四期,2002年2月,鈺松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40.Asariotis, R. and Michael Tsimplis, “The proposed US Carriage of Good by Sea Act”【1999】1 LMCLQ 126.
41.Berlingieri,F.”The Hague-Visby Rules and Action in Tort”【1991】107 LQR 18.
42.Bradgate, R.and While, F. “The Carriage of Good by Sea Act 1992”【1993】56 KLR188.
43.Cadwallader, F.J.J.”Incorporating Charterparty Clauses into Bill of Lading”in The Speakers’ Papers for the Bill of Lading Conventions Conference New York, November 29/30 1978. London:Lloyd’s of London Press,1978.
44.CMI.”CMI Uniform Rules for Sea Waybills”in Forms and Precedents 5th ed.vol. 39, Form 27.
45.CMI.”Uniformity of the Law of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in the Nineteen Nineties”【1990】IL DIRITTO MARITTIMO 812.
46.Cooke,etc. Voyage Charters, Lloyd’s of London Press, London,1993.
47.Dockray, M.,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2nd ed., Cavendish Publishing,London,1997.
48.Erik Muthow,The Impact of EDI on Bill of Lading NA global Perspectiv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1997.
49.E.C.E.Working Party on FaciliTATion of Internation Trade Procedures”Measures to Facilitate Maritime Transport Document Procedures:Recommendation No.12,UN/ECE/TRADE/WP.4/INF.61,1979,p.2-3.
50.Gee, S. “The Hague-Visby Rules:Five Years on” in Maritime Law in Bills of Lading. London:Lloyd’s of London Press,1982.
51.Kaplan,G.L.&L.A.Bernstein,”Electronic Signatures in Global and National Commerce Act”,The Secured Lender,Sep/Oct.,2000.;Nettie,R.,” Electronic Signatures Legislation Raises New Question.”,Credit Union Magazine,OCT.,2000.
52.Lioyd’s of London Press. A Guide to the Hague and Hague-Visby Rules─An LLP Special Report. London:Lloyd’s of London Press,1985.
53.Schmitthhoff, ed.,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Some Lebal Problem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Centre for Commercial Law Studies, London.
54.Todd, P. Modern Bill of Lading.London:Collins,1986.
55.UNCTAD/ICC. “UNCTAD/ICC Rules for Multimodal Transport Documents”1991,26 ETL 621
56.Wilson, j.F.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3rd ed.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1998.
57.Yateds, D.ed. Contracts for Carriage of Goods─by Land, Sea and Air. London:Lloyd’s of London Press,1993.
58.http://www.ey.gov.tw
59.http://members.tripodasia.com.tw/holaquetal101/B3.htm
60.http://members.tripodasia.com.tw/holaquetal101/B22.htm
61.http://www.pki.gov.tw/total/
62.http://www.nii.org.tw/cnt/info/Report/20011201-3.htm
63.http://stlc.iii.org.tw/news/901128-1.htm
64.http://www.find.org.tw
65.http://www.pki.gov.tw/ows-bin/gepcgi
66.http://www.tradevan.com.tw/36-com.htm
67.http://www.mtnet.gov.tw/2-2.htm
68.http://www.find.org.tw/0105/property/2001taiwanalmanac.asp91/4/26
69.http://www.tradevan.com.tw/36-com.htm91/4/11
70.http://newcongress.yam.org.tw/NII/index.html
71.http://w3-rdec.gov.tw/mis/egov/egov_program1120.RTF
72.http://www.pki.gov.tw/gcasite/caglossary.htm
73.http://www.rdec.gov.tw/grhome/new page51.htm
74.http://gsnet.gsn.gov.tw/eng/whitepaper/st880126.htm
75.http://www.rdec.gov.tw/home/h_home.htm
76.http://3info.virtualave.net/ database/41msg/854.html
77.http://www.bio-me.com/ chinese/fram/bio-fram.htm
78.http://www.ec. org.tw/service/publish/出版品/電子商業答客問FAQ.doc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