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3.239.4.127) 您好!臺灣時間:2022/08/16 04:09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祁敏
研究生(外文):
CHI, Ming
論文名稱:
我國海難救助制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
張志清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
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
運輸服務學門
學類:
運輸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海難救助
、
港口國管制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1
點閱:416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5
摘要
海上航運對世界經貿發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海運會受到不可控制的自然界氣象變化及多種人為因素的影響,亦具相當的風險。海難事故除了遭致人命財產損失外,又常因燃料油或相關貨載的溢出,造成資源豐富的海洋環境受到污染,將是人類重大的損失。因此,維護海運安全、防止海水污染一直是世界海事組織關心的焦點,也是各海運國家應該共同關心、承擔的一項責任。
由於人類科技日漸昌明,海上交通日趨頻繁,近年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合作開發,地球環境永續經營保護觀念的興起,海上救助工作已經由不可能成為可能,而且可以減少其發生率,等於是對挽救人命、財物及更加珍惜海洋環境做出有利的貢獻。
海難事件一般有三個層次,首重預防,其次是海難事故的救助,末段的善後及事件檢討。本研究是針對“我國海難救助制度”與先進海運國家海難救助制度的良窳作比較分析研究,配合實務上的應用,對應興應革事項,作出結論與建議,如能對航運界及相關行業人士提供一些減少海難損失的參考方法。則是本研究最大的期望與收穫。
Abstract
Carriage by sea alway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and trade. Ocean shipping, however, would be affected by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that beyond our control and failed factors of human being. Undoubtedly there are certain risks on voyage, and sea disasters could cause serious casualty and loss of property. Similarly, abundant resources in the sea are polluted dramatically by spill of oil and chemical cargoes. In view of the above, it is obvious that carriage by sea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live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carriage and to prevent sea pollution not only become the spotlights all over the world but shall be a responsibility of every one.
The more frequently the sea transportation executes, the more possibility of accidents that may occur. Fortunately, owing to that human technology makes positive progress day by day, and to the ideal of glob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alvage has been practiced and possible. Meanwhile, the reduction of casualty can also be deemed a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lives, property and precious sea resources.
It must never be forgotten that casualties occur usually without warning and that a prompt and effective response may be required anywhere in the world.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levels to prevent serious accidents from happening frequently. First, relevant precautions shall be put in order efficiently. In addition, contingency plans and handling procedures must be completed precisely and expeditiously. Furthermore, to mop up the final parts of the salvage and to hold inquests 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shall also be emphasized.
This essay is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ur local salvage system and that of other modern countries. By applying the research consequences to practice can we obtain some conclusions and make suggestions. It shall be my best acquirement if this research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pertaining to the reduction of salvage loss to this Industry.
目 錄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1.2 研究範圍 2
1.3 研究方法 2
1.4 研究流程 4
第2章 文獻回顧 5
2.1 概述 5
2.2 加強我國海域油污及災害處理能力之研究 6
2.3 港口國管制規定對我國海運與港埠管理之影響因應對策 12
2.4 2000年亞太區港口國管制年報 21
2.5 海上交通系統 32
2.6 海上人命安全新領域 35
第3章 我國海難救助制度之探討 46
3.1 海難救助法規之探討 46
3.2 海難救助組織 53
3.3 海難救助作業分析 58
3.4 海難救助契約及報酬之決定 70
第4章 各國海難救助制度分析 ..78
4.1 1989年海難救助公約分析 78
4.2 日本海難救助制度 91
4.3 美國海難救助制度 100
4.4 英國海難救助制度 110
第5章 結論與建議 119
5.1 結論 119
5.2 建議: 120
參考文獻 125
附錄一 128
表目錄
表1.英國海事海員案件死亡(1962-1988)------------------------37
表2.1990-1998年間散裝貨輪死亡海員國籍調查-----------------41
表3.1986-1999年拼裝渡輪災難---------------------------------------43
表4.開放登記制度背面的真實國名 ---------------------------------------------44
表5.我國海商法與海難救助公約對「無效果即無報酬原則」
規定比較表-----------------------------------------------------------82
表6.我國海商法與海難救助公約對報酬金額之決定比較表-----83
表7.我國海商法與海難救助公約對不得請求報酬之規定比
較表------------------------------------------------------------------83
表8.我國海商法與海難救助公約對有契約之救助之規定
比較表---------------------------------------------------------------86
表9.我國海商法與海難救助公約對軍艦或公務船舶救助
報酬之規定比較表------------------------------------------------87
表10.我國海商法與海難救助公約對軍艦或公務船舶救助
報酬之規定比較表------------------------------------------------88
圖目錄
圖1.研究流程圖-----------------------------------------------------------4
圖2海上災難救護委員會組織圖-------------------------------------56
圖3台北飛航情報區----------------------------------------------------58
圖4.日本國海上保安廳所轄機構位置圖----------------------------9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1. 1989年海難救助國際公約IMO 1989.04
2. 2000年勞伊茲救助契約
3. 中國航海技術服務社「加強我國海域油污及災害處理能力之研究」82.01
4. 中國驗船中心「1974年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之研究」,68.06
5. 中華民國海運研究協會「國際安全管理章程與港口國管制對漁貨運搬船之管理研究,90.12
6. 中華民國海運研究發展協會「國際海事組織有關全球海上遇險及安全系統(GMDSS)之決議案」,78.11
7. 中華民國海運研究發展協會叢書8130,「全球海上遇險及安全系統(GMDSS)與海上搜救出(SAR)系統之研究」民國81年6月。
8. 方穎芝、吳佳貴--「港口國初探」海運月刊88.09
9. 交通部,海商法修正草案(含總說明)民國84年7月。
10. 交通部,海商法修正草案參考資料民國83年6月。
11. 交通部運研所「海上搜索與救助人力訓練制度之研究」,89.08
12. 交通部運研所「船上油污染應急計畫及因應對策之研究」,82.11
13. 吳東明、陳坤宗「英國海難救助體制之探討」,90.12
14. 周和平,海商法,周氐兄弟出版社,民國88年10月。
15. 邱展發「海運索賠實務」長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89.07
16. 邱啟舜,「1994年SOLAS修正案對現成貨船之影響」,中華民國海運研究協會,91.01
17. 建立台灣海域海上搜索與救助之規劃研究,89.05
18. 施智謀,海商法,初版,作者自行,民國68年。
19. 張志清--海運學報第八期「我國海商法對海難救助規定之適用性研究-兼論1989年海難救助公約及2000年勞伊茲標準格式海難救助合之內容」
20. 陳彥宏「海難搜救之強化」
21. 彭銘淵「新編海事法規」五南圖書出版公司87.02
22. 曾國雄,海商法,作者自行,民國82年。
23. 曾國雄、張志清「海商法--海上救助」航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89.07
24. 楊仁夀,海商法論,作者自行,民國79年。
25. 葉世燦,海難搜救之強化,海上執法及災害救護學術研討會,1998年
26. 劉宗榮,海商法,作者自行,民國95年。
貳、英文部分
1. ANNUALreportonmaritimesafety1998edition
2. AnnualReportOnPortStateControlinTheAsia-AcificRegion2000
3. Baptist, C. Salvage Operation, 1st ed. Butler & Tanner, London,1978
4. COSPAS-SARSAT System Date. COSPAS-SARSAT Secretariat , NO. 12, June, 1991.
5. GeoffreyBrice─MaritimeLawofSalvage
6. Gores, J.N. Marine Salvage, David & Charles, London,1972.
7. LIFEBOAT rescue boat and survival suit requireme of SOLOS chapterIII. Safety at sea, NO.208, 1986.7
8. Phillips, N., Merchant Shipping Act 1995--An Annotated guide, Lloyd''s of London Press, 1996.
9. Rudolph, "Negligent Salvage; Reduction of Award Forfeiture of Award or Damage?"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 Commercil Quarterly, 1976.
10. Shipping Management(II)─September2001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國際商港水域航行安全性及海事事故分級制度之研究
2.
我國海難搜救體系之研究
3.
臺灣周遭海域船難事故分佈研究
4.
契約救助下海難救助之研究
5.
政府機關從事海空難事件救助經費分擔及求償之研究-以華航五二五空難為例-
6.
國內外撈救營運現況之探討及發展台灣撈救業之策略分析
7.
我國海域海難救助法制規範與實踐程序之研究
8.
我國海難救助契約相關問題之研究
9.
海洋物理與海洋環境之相關資訊應用於台灣海域救難工作之研究
1.
[20] 吳聰能, 陳文慶, “高速應答比例電磁閥應用於材料試驗機之研究”, 機械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九期, pp. 343-346, 2000年9月號.
1.
我國海域海難救助法制規範與實踐程序之研究
2.
我國海難搜救體系之研究
3.
我國海難救助契約相關問題之研究
4.
海難救助之研究
5.
我國海岸巡防機關執行海難救助機制之研究
6.
我國海上救難法制規範與機制運作之研究
7.
契約救助下海難救助之研究
8.
台灣海域擱淺船舶海難救助作業之研究
9.
我國海難救助體系:民間搜救資源整合規劃之研究
10.
強化我國海難搜救制度之探討
11.
台灣國際商港水域航行安全性及海事事故分級制度之研究
12.
我國搜救責任區內海難分析與搜救效率之研究
13.
建構兩岸聯合海難救助機制-以金門、廈門地區為例
14.
海難救助之研究-以兩岸海商法關於海難救助之規範為中心
15.
從我國海商法觀點論海難救助制度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