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5 11: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宗毅
論文名稱:從開放系統理論看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組織變革──以中華電信為例
指導教授:林鍾沂林鍾沂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0
中文關鍵詞:民營化開放系統中華電信電信自由化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2
  • 點閱點閱:10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自一九八○年代初期開始,便出現抨擊公務部門規模與能力的聲浪。但相當矛盾地,政府(特別是政府的官僚體系)一方面雖然飽受人民的批評,另一方面卻又被要求要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公務部門在社會中整體角色的概念正面臨挑戰,而改變管理公務部門的方式,便成為這種挑戰下的直接結果。
民營化之趨勢讓公營事業組織不得不面臨重大之組織變革。如果從開放系統理論之觀點來解釋,環境乃是所有組織的外在系統,組織與外在環境之間形成一種「輸入─轉換─輸出」的互動關係而彼此影響。各種外在環境的因素,諸如一般社會環境中的文化環境、科技環境、教育環境、政治環境、法律體制、天然資源、人口特質、社會環境等,以及特殊任務環境中的顧客因素、供應者因素、競爭者因素、社會政治因素、技術因素等,在在都有可能,以各種程度不同的影響力,成為組織系統變遷與調適的動力來源。從以上的觀點延伸,公營事業從事民營化的組織變革,必定也是受到外在環境系統的影響所致。本論文的重點,就是要從開放系統理論的觀點出發,分別從新右派理論的影響、全球化的趨勢、實用主義的考量,以及國家政策的走向等等面向來分析這些外在環境如何地影響公營事業,促使其從事民營化的組織變革。除此之外,開放系統理論也告訴我們,在環境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形下,「環境─組織」關係並非單向,組織也不是一個消極的系統,只能被動地回應外在的影響力。在分析過影響公營事業從事民營化組織變革的外環境力之後,本研究將策略管理的角度,檢視公營事業機構的管理者,在面對外來資訊並進行處理的系統轉換過程中,是否具有前瞻的視野盱衡情勢,輸出足以維繫組織存續的決策。
過去廿年來,世界各國的電信傳播產業,在新右派潮流以及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之下,電信自由化與民營化是難以抵擋的大勢所趨。而在八○年代中期,隨著美國AT&T電信龍頭的解體,以及英、日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成功的例子,我國也在八○年代中期開始思考電信自由化的走向,逐漸將我國的電信產業帶入自由市場機制的規範當中。我國的電信自由化歷程,一如美、英、日等國的經驗,首先經過電信相關法規的修訂,將電信經營權脫離政府行政監督的角色,以公司的型態經營;而後又逐步將國營的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所獨占的業務,釋放給民間業者加入競爭;最後,則是透過中華電信官股的釋股,達成中華電信的民營化。本文就以「中華電信」作為本研究之個案,來探討公營事業民營化的前因、過程與後果。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5
一、 研究架構…………………………………………………………5
二、 研究方法…………………………………………………………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一、 研究範圍……………………………………………………7
二、 研究限制……………………………………………………7
第五節 名詞界定………………………………………………………8
一、 民營化………………………………………………………8
二、 系統………………………………………………………13
三、 開放系統…………………………………………………15
第二章 民營化的開放系統意涵……………………………………17
第一節 民營化之類型、觀點與因素………………………………17
一、 民營化之類型……………………………………………17
二、 民營化理論之政治經濟觀點…………………………21
三、 建立公營事業的理由……………………………………25
四、 造成民營化之因素………………………………………26
第二節 一般系統理論與開放系統…………………………………30
一、 一般系統理論……………………………………………31
二、 開放系統理論……………………………………………36
第三節 民營化的開放系統意涵……………………………………49
一、 系統輸入面:外環境因素的影響………………………49
二、 系統轉換面:組織的界線與管理階層的策略管理………50
三、 系統輸出面:策略管理的決策產出……………………52
第三章 外環境因素的影響…………………………………………54
第一節 全球化趨勢…………………………………………………54
一、 全球化的面向……………………………………………55
二、 資本主義的世界社會……………………………………57
三、 小結─加入WTO後中華電信所面臨的挑戰……………58
第二節 實用主義考量………………………………………………61
一、 起源與發展………………………………………………62
二、 名稱與意義………………………………………………63
三、 實用主義的特色…………………………………………64
四、 實用主義的「商人哲學」…………………………………65
五、 小結─政府之民營化政策與中華電信的企業化經營…68
第三節 新右派理論影響……………………………………………69
一、 起源與發展………………………………………………70
二、 理論基礎…………………………………………………71
三、 小結─全球電信自由化之潮流…………………………80
第四節 國內政策走向………………………………………………86
一、 國內民營化政策之演變…………………………………86
二、 近年我國電信政策之改革………………………………92
第四章 中華電信民營化之進程……………………………………100
第一節 電信開放業務之進程………………………………………101
一、 第二類加值業務…………………………………………101
二、 (九百兆赫)數位式低功率無線電話業務(CT2)……102
三、 行動電話及呼叫器………………………………………103
四、 行動數據通訊業務………………………………………105
五、 中繼式無線電業務………………………………………106
六、 衛星通訊網路業務………………………………………107
七、 固定通訊網路業務………………………………………108
第二節 中華電信公司之組織變革…………………………………109
一、 法源基礎…………………………………………………109
二、 組織架構與部門執掌……………………………………112
第三節 中華電信之釋股過程………………………………………116
一、 中華電信之釋股規劃……………………………………116
二、 第一階段之釋股過程……………………………………118
三、 第二階段之釋股過程……………………………………125
第四節 中華電信民營化與員工權益保障…………………………126
一、 法源基礎…………………………………………………126
二、 民營化之溝通宣導………………………………………129
第五章 中華電信的SWOT分析………………………………………132
第一節 中華電信的機會與威脅……………………………………132
一、 加入WTO的衝擊…………………………………………132
二、 業務開放面臨競爭………………………………………138
第二節 中華電信的優勢與弱勢……………………………………145
一、 國營身份的優勢與弱勢…………………………………145
二、 既有業者的優勢與弱勢…………………………………151
第六章 中華電信的政策產出………………………………………160
一、 組織目標與價值…………………………………………160
二、 組織技術…………………………………………………164
三、 組織結構…………………………………………………169
四、 組織管理過程……………………………………………173
第七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175
一、 研究發現…………………………………………………175
二、 研究建議…………………………………………………178
【附錄】訪談記錄……………………………………………………182
受訪者一……………………………………………………………………182
受訪者二……………………………………………………………………192
受訪者三……………………………………………………………………195
受訪者四……………………………………………………………………201
參考文獻………………………………………………………………206
表次
表1-1 民營化系統解釋矩陣………………………………………………11
表2-1 民營化之類型及方式………………………………………………18
表2-2 一般(社會)環境之環境因素……………………………………41
表2-3 特殊(任務)環境之環境因素……………………………………43
表3-1 已移轉民營之事業…………………………………………………90
表3-2 行政院核定修正公營事業民營化時程表…………………………91
表4-1 中華電信總公司各部門之業務執掌……………………………114
表4-2 中華電信各分支機構之業務執掌………………………………115
圖次
圖1-1 本研究之架構………………………………………………………5
圖2-1 環境力影響組織之過程……………………………………………44
圖3-1 囚徒困境示意圖……………………………………………………74
圖4-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組織架構圖……………………………113
一、 中文書籍部分: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江岷欽、林鍾沂。1999,公共組織理論,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朱建民。1997,實用主義─科學與宗教的融會,台北:台灣書店。
吳定。1996,公共政策(全),台北:華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沈宗瑞等譯,David Held et al.著。2001,全球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林鍾沂、林文斌譯,Owen E. Hughes著。1999,公共管理新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林鍾沂。2001,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周添城編。1999,台灣民營化的經驗,台北:中華徵信所。
施顏祥。1997,民營化之路─公營事業民營化理論與實務探索,台北:作者自印。
高宣揚。1987,實用主義概論,台北縣:仰哲出版社。
孫治本譯,Ulrich Beck著。1999,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潤書。1998,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師孟等。1992,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台北:澄社報告。
詹中原。1993,民營化政策─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之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羅慎平譯,Patrick Dunleavy & Brendan O’Leary著。1994,國家論─自由民主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二、 中文論文部分:
吳青倫。1995,我國電信事業民營化之規劃評估,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容芳。1999,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模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金龍。1996,我國大眾捷運系統營運組織民營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 中文期刊部分:
王文宇。1998,「政府、民間與法律─論公營事業民營化的幾個基本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36期:頁26∼38。
李煥仁。1996,「我國電信自由化之國際比較及未來調整方向」,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9卷第3期:頁53∼58。
李煥仁。1997,「我國電信自由化面臨的重要課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0卷第1期:頁21∼27。
李煥仁、張翠雲。1996,「電信自由化下服務之公平性與效率化─專訪交通部毛次長治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9卷第3期:頁11∼14。
李煥仁、唐秀真。1996,「電信自由化與我國電信市場未來之發展─專訪電信總局陳局長堯」,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9卷第3期:頁15∼18。
侯夙芳。1998,「淺述系統理論」,警學叢刊,第29卷第3期:頁245∼256。
高凱聲。1997,「電信自由化理論和實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19期:頁37∼65。
馬家應、Josef C. Brada。1998,「世界各國民營化之概述」,主計月報,第86卷第4期:頁84∼85。
陳金貴。1989,「私有化初探」,行政學報,第21期:頁51∼64。
陳聽安。1990,「論私有化」,財稅研究,第22卷第3期:頁30。
曾銘深。1997,「談國外電信事業自由化的經驗」,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 19卷第3期:頁48∼52。
黃漢棟。1999,「中華電信公司民營化之進程」,主計月報,第525期:頁75∼81。
顏良恭。1990,「民營化與公共行政」,紀念張金鑑先生行政學術研討會論文(政大公企中心):頁1∼5。
蘇美麗、柏松齡。1994,「電信自由化與民營化的省思」,通訊雜誌,第17期:頁66∼76。
四、 中文網站部分:
朱志強。1999,「中華電信矢志邁向國際化與多角化」,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0/11。
何定為。1996,「新版電信法棄獨占就自由化」,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08/16。
何瑞光。2000,「邁向第三代行動通訊的關鍵─GPRS」,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何瑞光。2000,「電信、資訊、視訊網路整合趨勢」,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沈高毅。2000,「電信業者的競爭與共生思維」,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吳瑩潔。2001,「衛星通訊市場蓬勃發展」,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2/19。
呂懿慧。2000,「大陸加入WTO之後的衝擊與挑戰」,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彼得潘。1999,「固網開放政策受WTO入會牽制」,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0/11。
彼得潘。2000,「中華電信真正永續經營之道」,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彼得潘。2001,「全球不景氣下的兩岸電信佈局」,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2/19。
高凱聲。2000,「3G發展及執照發放之省思」,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高凱聲。2000,「加入WTO對產業的影響與因應措施」,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張益祥。1998,「固網開放之省思」,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09/02。
陳世文。1999,「迎合時代需求的電子商務」,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08/15。
陳永裕。2000,「廿一世紀電信大趨勢」,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陳義昇。1999,「整合性電信服務觀念的興起」,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08/15。
譚建勳。1994,「全球電信自由化熱潮(上)(下)」,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07/01。
中華電信網站:http://www.cht.com.tw/int03.html ,取用日期:2001/11/06。
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與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http://www.cepd.gov.tw/industry/goverment.htm#1 ,取用日期:2001/06/24。
法源法律網網站:http://www.lawbank.com.tw/ ,取用日期:2001/08/17∼2002/01/18
中時電子報網站:http://news.chinatimes.com/ 。取用日期:2001/08/04∼2002/01/12。
東森新聞報網站:http://www.ettoday.com ,取用日期:2001/08/04∼2002/01/12。
聯合新聞網網站:http://www.udnnews.com/NEWS/ ,取用日期:2001/08/04∼2002/01/12。
五、 原文部分:
Abrams, R. (1980)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unleavy, Patrick and O’Leary, Brendan (1987) Theories of the State: The Politics of Liberal Democracy,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Drucker, Peter F. (1969) 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Giddens, A. (1993)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Kast, Fremont E. and Rosenzweig, James E. (1985)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New York, N.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Ken, Calvin (1987) Enterpreneurship and the Privatizing of Government, New York, N.Y.: Ouorum Books.
Kolderie, Ted (1986) “Two Different Concepts of Privatiz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3 (4): 285-292.
Michels, R. (1959) Political Parties, New York: Dover, oringinally published 1915.
Niskanen, W. (1978) “Competetion among Government Bureaus”, in Buchanan, J. M. (ed.) The Economics of Politics, London: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Ostrom, V. (1974) The Intellectual Crisis in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labam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Pirie, Madsen (1988) Privatization: Theory, Practice and Choice, Hants, England: Wildwood House.
Salamon, Lester J. ed. (1989) Beyond Privatization: The Tools of Government Action, Washington, D.C.: Urban Institute.
Savas, Emanuel S. (1987) Privatization: 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 Ghatham, N.J.: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Inc.
Sill, D. L. ed. (1968)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Vol. 15, N.Y.: Macmilla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瑩潔。2001,「衛星通訊市場蓬勃發展」,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2/19。
2. 蘇美麗、柏松齡。1994,「電信自由化與民營化的省思」,通訊雜誌,第17期:頁66∼76。
3. 何瑞光。2000,「電信、資訊、視訊網路整合趨勢」,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4. 何瑞光。2000,「邁向第三代行動通訊的關鍵─GPRS」,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5. 黃漢棟。1999,「中華電信公司民營化之進程」,主計月報,第525期:頁75∼81。
6. 陳聽安。1990,「論私有化」,財稅研究,第22卷第3期:頁30。
7. 陳金貴。1989,「私有化初探」,行政學報,第21期:頁51∼64。
8. 高凱聲。1997,「電信自由化理論和實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19期:頁37∼65。
9. 侯夙芳。1998,「淺述系統理論」,警學叢刊,第29卷第3期:頁245∼256。
10. 王文宇。1998,「政府、民間與法律─論公營事業民營化的幾個基本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36期:頁26∼38。
11. 譚建勳。1994,「全球電信自由化熱潮(上)(下)」,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07/01。
12. 陳永裕。2000,「廿一世紀電信大趨勢」,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13. 張益祥。1998,「固網開放之省思」,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09/02。
14. 高凱聲。2000,「加入WTO對產業的影響與因應措施」,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
15. 高凱聲。2000,「3G發展及執照發放之省思」,通訊雜誌(網路版),http://www.grandsoft.com/ ,取用日期:200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