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3 23: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田俊賢
論文名稱:海耶克的自發性秩序思想之研究
指導教授:陳顯武陳顯武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自發性秩序自我生成的秩序擴展的秩序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3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在社會科學中,針對很多個體的行動之無意識的後果如何形成爲秩序的研究,經常被稱之爲「自發性秩序」研究.自發性秩序的理念是海耶克思想的重要核心概念之一,海耶克認爲可用「自我生成的秩序(self-generating order)」、「自我組織的秩序(self-organizing order)或「人類合作的擴展秩序(the extended order of human cooperation)」等術語代替.海耶克指出古典自由主義或古典政治經濟學派對自由市場的自我調節(self-regulating)及價格體系功能的觀察是「自發性秩序」觀念的開啟及最重要的推動力量.自發性秩序的研究並不僅僅局限於經濟現象。深刻影響著海耶克自發性秩序思想,也是二十世紀第一位有系統的探究並建立「自發性秩序」概念思想之傑出化學家邁克‧博蘭尼(M. Polanyi),他明白指出,根據自然科學研究,揭示了從人類行動的非計劃的結果中是如何形成秩序,而科學的秩序並不是、也不可能是「計劃出來」的.甚至在今天的生物科學、系統科學或以研究複雜現象之學科,皆以研究這種自我維持秩序的高度複雜的進化形式,而對這類問題的研究有著形形色色的名稱,如自我生產 (autopoiesis)、操控論(cybernetics)、原狀穩定(homostasis)、自發性秩序(spontaneous order)、自我組織(self-organisation)、協同學(synergetics)、系統論(system theory)等等,如此之多自發性秩序的研究之領域已達到高度發展水平。相較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中除經濟學領域外,誠如海耶克認爲「自發性秩序」這個觀念具有更廣泛的適用範圍,道德、宗教、法律、語言、書寫、貨幣、市場以及社會的整個秩序,都是自發的社會秩序。
本論文第一章之緒論:指出本論文的動機、意義、文獻分析、問題意識、研究方法、內容、限制與論文結構。第二章為追溯自發性秩序思想的淵源,討論「自發性秩序」意義、古典經濟學派、古典自由主義及蘇格蘭啟蒙運動思想家所開創「自發性秩序」思想觀念以及奧地利學派創始者孟格爾的思想是如何影響海耶克思想。第三章繼續追溯影響海耶克的自發性秩序的思想,其中特別予以專章介紹的是博蘭尼的觀點,這裡我們以博蘭尼對於自發性秩序所代表的兩篇論文為出發,一篇是<集中指導的範圍>,另一篇<管理社會事物的可能性>,看看博蘭尼是用怎樣的觀察與切入點,清晰並詳盡的分析自發性秩序的意義及其優點 。在追溯自發性秩序及梳理其概念後,第四章為前兩章的深化,將焦點放「自發性秩序」論述所隱涵的方法立場上的預設,其中將之分為兩大面向,一是知識方法論上,另一是價值選擇上,前者的重心放在海耶克的哲學、方法論及認識論,後者則是針對自由主義,尤其是海耶克所信奉的「自由至上的分析及其與「自發性秩序」的關聯,在自由主義的思維及對自由理念的捍衛下,「自發性秩序」已成為其價值預設下的必要選擇。第五章為海耶克自發性秩序理論發展的成熟及運用實踐,我們將焦點放在「自發性秩序」的框架----法律或是說「規則」,探討規則的意義,其與「大社會」運作之關係及制度條件,著重自發性秩序與規則。第六章為結論,在檢視與分析討論海耶克自發性秩序的思想後,適時對於「自發性秩序」思想予以評價,並就前引Gray對於「自發性秩序」之批判,而為進一步之探討。

第一章 導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2
第一項 海耶克的「自發性秩序」思想於當今學術上的意義……………..…02
第二項 對於「自發性秩序」研究之意義……………………………………...03
第三節 文獻探討……………………………………………………………..……05
第一項 海耶克作品分析……………………………..…………………………05
第二項 關於二手文獻分析………………………………………………..……05
第四節 自發性秩序的意義及其問題意識………………………………………..07
第一項 自發性秩序之意義……………………………………...………..…….07
第二項 問題意識…………………………………………………...…….….….08
第五節 研究方法、內容及限制…………………………………………………..10
第一項 研究方法……………………………………………………………..…10
第二項 研究內容……………………………………………………………..…11
第三項 研究限制……………………………………………………………..…12
第二章 自發性秩序的思想淵源(一)--從蘇格蘭啟蒙運動到孟格爾…………..15
第一節 孟德維爾…………………………………………………….……………..15
第二節 休姆……………………………………………………………….………..21
第三節 亞當史密斯與自發性秩序………………………………………...………28
第四節 弗格森與自發性秩序……………………………………………...………31
第五節 孟格爾…………………………………………………...…………………38
第三章 自發性秩序的溯源(二)─博蘭尼的觀點………….………..……….…45
第一節 集中指導的範圍………………………………………….……..…………45
第一項 合作秩序……………………………………………….……..…………45
第二項 自發秩序與合作秩序的比較….……..…………………………………48
第二節 管理社會事務的可能性……………………………….………..…………52
第一項 自發性秩序的體系之實質描述……………….…………..……………52
第二項 形式的分析……….………..……………………………………………61
第四章 關於自發性秩序的預設…………………………………………..…….…69
第一節 海耶克的社會科學的立場………………………………..………..……69
第二節 結果至上主義、自然主義……………………...……………….....……73
第三節 個人主義與主觀主義…………………………………………..…..……75
第四節 自由主義…………………………………….……………………...……76
第一項 自發性秩序預設的切入點─自由主義….………………….…..……76
第二項 自由主義的發展簡史.……………………………………….…..……77
第三項 對自由主義之闡釋……………………………………..…..…………84
第四項 自由主義與自發性秩序………………………………..…..…………86
第五項 自由主義的正義觀與自發性秩序……………..…………..…………88
第五章 法律、規則與自發性秩序………………….………………....…………91
第一節 規則意義與類型…………………………….…………..…....…………91
第二節 規則和秩序…………………………………….……………..…………95
第三節 規則和社會進化…………………………….…………....…..…………101
第四節 綜合評論…………………………………….………………..…………107
第六章 對自發性秩序思想之評價……………….………………………………111
第一節 學術界對於海耶克自發性秩序的評價……….………..………………111
第二節 格雷對自發性秩序的評價…………………….…………..……………112
參考文獻……………………………………….….……………..…..……………117
附錄………………………………………….……………………………….……123
附錄一:海耶克作品─按年代排序
附錄二:專書與論文集收錄之文章
參考文獻
中文
博士論文
何信全,海耶克自由理論研究,指導教授:朱堅章、林鐘雄,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1988 。
碩士論文(按年代先後)
郭振雄,從海耶克假說到動物本能:競爭性實驗市場的徑轉換,指導教授:陳樹衡,政治大學經濟學研究所,1992。
劉以理,海耶克自由經濟思想之初探,指導教授: 張維邦,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 1995。
胡聲安,個人、國家與經濟自由:海耶克政經理論之探討,指導教授:黃金茂,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1995。
曾萬煌,海耶克法律思想之研究,指導教授::楊奕華,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1997。
鄭淑芬,海耶克論自由與法治,指導教授:苑舉正,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1998。
專書(按年代先後)
海殷光等,海耶克和他的思想,台北傳記文學,1969。
周德偉,海耶克學說綜述,台北正中,1977。
陳奎德,海耶克,台北三民,1997。
謝宗林、吳惠林,海耶克的貨幣思想與政策主張,臺北三信文教基金會,1997。
洪鎌德,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台北揚智,1997。
洪鎌德,21世紀社會學,台北揚智,1998。
洪鎌德,當代政治經濟學,台北揚智,1999。
梁小民,海耶克經濟思想述評,遠流,, 1999。
文章(按年代先後)
林毓生,海耶克教授、學術工作者的兩個類型,收錄於思想與人物,聯經,1983。
費景漢,談海耶克[F. A. von Hayek]的學術貢獻,經濟前瞻,1992.7。
夏道平,海耶克[F. A. von Hayek]未實現的一個最後願望--其中有知識分子必要的一項認知,經濟前瞻,1992.7。
蔣碩傑,海耶克[F. A. von Hayek]與凱因斯[J. W. Keynes]的貨幣理論,經濟前瞻,1992.7。
施建生,海耶克[F. A. von Hayek]與凱因斯[J. M. Keynes] ,經濟前瞻,1992.7。
吳惠林,一代思想大師海耶克[F. A. von Hayek]的生平﹑學術生涯及貢獻,經濟前瞻,1992.7。
湯慎之,追念海耶克[F. A. Hayek]在經濟思想上的傑出貢獻,中國經濟,1992.7。
傅鏗,僭妄的理性與卑微的自由--海耶克[F.A. Hayek]的自由主義理念,二十一世紀,1992.12。
楊小凱,我所了解的海耶克[F. A. Hayek]思想,經濟前瞻,1993.10。
廖彥忠,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自發秩序說」之初探,美歐月刊,1994.6。
余桂霖,論海耶克[F. A. Hayek]的自由與法治思想,復興崗學報,1994.12。
謝宗林,道德與財產權--從海耶克[F. A. Hayek]的「不要命的自負」這本書談起,經濟前瞻,1995.7。
石元康,自發的秩序與無為而治,收錄於當代自由主義理論,聯經,1995。
黃春興 干學平,強制性健康保險制度--是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一貫的主張,抑是矛盾﹖(上中下),經濟前瞻,1996.9、1996.11、1997.1。
石慧瑩,海耶克與老子自由思想之比較,社會文化學報,1998.12。
鄧正來,哈耶克社會理論的研究,收錄於自由與秩序,南昌市,江西教育,1998。
鄧正來,知與無知的知識觀:哈耶克社會理論的再研究(上)(下)社會理論學報,1998.秋、1999春。
吳惠林,幽闇不彰的奧地利學派,當代,1999.6。
黎一皋,論海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 的超立法原理,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999.6。
陳國棟,從<蜜蜂寓言>到乾隆聖諭─傳統中西經濟思想與現代意義,當代,142期。
謝宗林,經濟自由化與市場秩序,經濟前瞻,1999.7。
石元康,海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論自由與法治,二十一世紀,1999.12。
鄧正來,法律與立法二元觀,海耶克法律理論之研究,北京三聯,2000。
洪鎌德,從體系論到自生的法律--盧曼法律社會學的析評,美歐季刊,2001.3。
江宜樺,當代兩種自由主義之爭,收錄於自由民主的理路,聯經,2001.6。
英文文獻
Acton H. B. [and others],Agenda for a free society : essays on Hayek's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London : Published for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by Hutchinson, [1961]
Barry, Norman P, Hayek's social and economic philosophy,Macmillan, 1979.
Crowley, Brian Lee., The sel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y : liberalism i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F.A. Hayek and Sidney and Beatrice Webb,Oxford [Oxfordshire] : Clarendon Press, 1987.
Fleetwood, Steve, Hayek's political economy : the socio-economics of order,Routledge, 1995.
Gamble, Andrew,Hayek : the iron cage of liberty,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1996.
Gray,John,Hayek on liberty, Oxford B. Blackwell, 1986,1998.
Hoy, Calvin M.,A philosophy of individual freedom :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F.A. Hayek,Greenwood Press, 1984.
Jack Birner and Rudy van Zijp (ed.),Hayek, co-ordination and evolution : his legacy in philosophy, politics, 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Routledge, 1994.
Keller, Michael A.,Hayek's Theory of justice : a study of justification,Thesis (Ph.D)--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1986.
Kley, Roland,Hayek'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Kukathas, Chandran ,Hayek and modern liberalism,Oxford [England] : Clarendon Press, 1989.
Kurt R. Leube and Albert H. (ed.),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reedom : essays in honor of F.A. Hayek,Philosophia Verlag, c1985.
O'Driscoll, Gerald P.,Economics as a coordination problem : the contributions of Friedrich A. Hayek,Menlo Park, Calif. : Institute for Humane Studies, c1977.
Petsoulas, Christina,Hayek's liberalism and its origins : his idea of spontaneous order and the Scottish enlighenment,Routledge, 2001.
Rowland, Barbara Mehl,Ordered liberty and the constitutional framework :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Friedrich A. Hayek,New York : Greenwood Press, 1987.
Saulnier, Raymond Joseph,Contemporary monetary theory; studies of some recent theories of money, prices, and produ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38]
Sciabarra, Chris Matthew,Marx, Hayek, and utopia,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1995.
Shearmur, Jeremy,Hayek and after : Hayekian liberalism as a research programme,Routledge, 1996.
Stepehn F. Frowen (ed.) , Hayek the economist and social philosopher : a critical retrospect,St. Martin's Press, 1995.
Wood, John Cunningham and Woods ,Ronald N. (ed.),Friedrich A. Hayek : critical assessments,Routledge, 1991.v1-v4
德文文獻
Papke,Gerhard (ed.),Wissen,Freiheit und Ordnung.-----Beitraege zu Werk und Wirkung F.A.Hayek(Hrsg) ,2000,<知識、自由與秩序---海耶克思想論集>,黃冰源、越瑩、馮興元、梁晶晶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湯慎之,追念海耶克[F. A. Hayek]在經濟思想上的傑出貢獻,中國經濟,1992.7。
2. 吳惠林,一代思想大師海耶克[F. A. von Hayek]的生平﹑學術生涯及貢獻,經濟前瞻,1992.7。
3. 施建生,海耶克[F. A. von Hayek]與凱因斯[J. M. Keynes] ,經濟前瞻,1992.7。
4. 蔣碩傑,海耶克[F. A. von Hayek]與凱因斯[J. W. Keynes]的貨幣理論,經濟前瞻,1992.7。
5. 夏道平,海耶克[F. A. von Hayek]未實現的一個最後願望--其中有知識分子必要的一項認知,經濟前瞻,1992.7。
6. 費景漢,談海耶克[F. A. von Hayek]的學術貢獻,經濟前瞻,1992.7。
7. 傅鏗,僭妄的理性與卑微的自由--海耶克[F.A. Hayek]的自由主義理念,二十一世紀,1992.12。
8. 楊小凱,我所了解的海耶克[F. A. Hayek]思想,經濟前瞻,1993.10。
9. 廖彥忠,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自發秩序說」之初探,美歐月刊,1994.6。
10. 余桂霖,論海耶克[F. A. Hayek]的自由與法治思想,復興崗學報,1994.12。
11. 謝宗林,道德與財產權--從海耶克[F. A. Hayek]的「不要命的自負」這本書談起,經濟前瞻,1995.7。
12. 黃春興 干學平,強制性健康保險制度--是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一貫的主張,抑是矛盾﹖(上中下),經濟前瞻,1996.9、1996.11、1997.1。
13. 石慧瑩,海耶克與老子自由思想之比較,社會文化學報,1998.12。
14. 鄧正來,知與無知的知識觀:哈耶克社會理論的再研究(上)(下)社會理論學報,1998.秋、1999春。
15. 吳惠林,幽闇不彰的奧地利學派,當代,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