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為止,一般日語學習者,尤其要測驗自己的日文能力時,往往會參加日本文部省認證,最具公信力的「日本語能力試驗」,即一般所謂的日語檢定考。根據資料顯示,在台灣參加此一測驗的人數年年激增,近一兩年來文化大學日文系更以通過2級檢定考為畢業之門檻﹙原欲擬定為1級﹚,此恐將成為趨勢。 當然一般日語學習者最欲挑戰的目標仍在1級檢定的程度。然而一般大學日文系之課程設計上必修之「高級日語」僅止於3年級,而其選用的教科書的內容到底是否能夠因應日語檢定考的標準即成為本論文的問題意識。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將目標鎖定為1級檢定考中的「接續助詞」其理由為1級檢定考中亦包含了2級以下的範疇,且接續助詞對學習者在子句連結及文章閱讀上的理解力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本論認為文字、語彙對漢字圈國家的學習者而言不構成太大的困難﹚,須先聲明的是本論文中所謂的「接續助詞」是沿用趙順文博士的結合價理論,其語群範圍遠超過傳統上被認定的「接續助詞」。 經本論文的研究顯示,光就傳統日文系﹙排除最新設立的應用日語系,因其走仍處於摸索階段﹚的「高級日語」課程中所使用的教材,整體而言要應對1級檢定考中「接續助詞」﹙高度文法中趙博士所謂的「句中型」題形﹚有其困難性。其問題推測為教材的選用上,大多數大學的日文系慣於沿用市售教材,而國內出版社出版之高級程度日語教材青一色為日本方面所開發的,對於「接續助詞」的重視度令人質疑。而就內容而言,日本方面開發的「高級日語」教材多以日本文化或歐美系留學生為中心所設計,直接引用的話,台灣學習者的「主體性」將遭抹滅,對台灣的學習者而言並非一個好現象。故筆者建議教師應多嘗試自主性地編輯製作教材,以兼顧台灣日語學習者的需求與教學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