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學位論文
1. 吉啟文,1995-01,”台灣地區公有土地撥用制度之研究---有償無償原則之分析”,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 朱膺洲,1997-06,”國營事業單位推動BOT制度問題之研究---以台糖月眉遊樂區為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江青穗,1997-06,”土地開發之財務分析”,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4. 何憲棋,2001-07,”區段徵收制度土地分配方式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5. 吳泓錡,2001-06,”公共建築工程專案管理之研究---以台南市綜合體育場BOT案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6. 吳秉蓁,2000-07,”都市更新容積獎勵對開發時機的影響”,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7. 呂昭宏,1999-06,”捷運聯合開發場站最適基地規模之研究---以台南都會區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8. 汪瀅,1998-01,”台灣新市政開發土地取得最適方式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9. 林奕秀,1998-06,”購物中心開發風險管理之初探”,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0. 邱俊銘,2000-06,”民間參與投資體育館建築模式之研究---以「台南市綜合體育館興建工程」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1. 洪天貺,2000-10,”區段徵收效益評估之研究----以臺灣省實施地區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2. 洪德蒼,2000-06,”高雄捷運BOT專案融資之風險認知與管理---Delphi和AHP法之運用”,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研究所碩士論文。13. 張效通,1999-01,”農地變更工商綜合區開發利得回饋之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14. 梁仁旭,1997-05,”土地稅對土地開發時機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15. 許君毅,1992-06,”我國區段徵收與市地重劃引進容積制度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6. 陳怡雯,1998-06,”區段徵收之政策分析”,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7. 曾瓊慧,2000-01,”公共建設負擔與地方財政:以財政衝擊評估法分析宜蘭縣清水大鎮勞宅開發案”,台灣大學建築及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8. 游佳瑜,1996-06,”工業區最適規模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 游義琦,1999-08,”台灣地區住宅開發經濟規模之探討---建築管制下之成本分析”,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黃勝榮,1986-06,”風險情況下台北市不動產開發投資決策之研究---蒙地卡羅模擬方法之運用”,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1. 葉淑貞,1992-06,”以區段徵收方式取得國宅用地之評估”,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2. 詹益勝,1998-06,”由財務評估觀點探討「建築容積轉移辦法取得公共設施保留地方案」可行性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3. 趙化成,1999-06,”BOT風險管理相關法律問題之探討”,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4. 鍾英理,1998-06,”以區段地價指數改進公告土地現值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蘇玉守,1999-06,”公司型態國營事業土地開發與經營之探討”,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二)期刊論文
1. 丁文拯,1992-10,”現金流量分析所應用的財務比率”,<管理會計>,第22期,p19-21。2. 尤重道,1999-10,”土地徵收補償金與不當得利、代償請求權、危險負擔之法律關係”,<人與地>,第190期,p31-39。3. 王月娥,1999-06,”市地重劃開發時機指標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40期,p1-24。
4. 王志文,1997-06,”台灣地區BOT之投資環境風險”,<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32期,p57-72。
5. 呂宗盈,1996-11,”土地開發面臨用地取得困難之探討”,<人與地>,第155期,p74-83。
6. 李承嘉,1996-01,”區段徵收之問題與對策---民眾了解與補償方式”,<台灣地政>,第一一九期,p5。
7. 卓輝華,1995-03,”土地開發分析方法之應用與檢討”,<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23期,p153-165。
8. 林元興,1993-03,”土地利用的自由經濟與計畫經濟”,<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15期,p1-10。
9. 林元興、黃萬翔,2000-09,”土地開發負擔與回饋機制之課題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45期,p47-74。
10. 林貴貞,2001-01,”國際機構專案計畫的財務分析與經濟分析方法”,<中華技術>,第四十五期,p86。11. 金家禾,1998-07,”土地開發分析方法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22期,p361-397。12. 姚乃嘉,1998-01,”營造公司工程現金流量之預測模式”,<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3期,p397-405。
13. 徐偉初,1998-11,”釐清各級政府權能、解決地方財政困難”,<政策月刊>,第30期,p6-714. 殷章甫,1993-05,”漲價歸公與土地增值稅”,<土地經濟年刊>,第4期,p107-130。15. 張效通,2000-06,”開發負擔與受益回饋之制度經濟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44期,p39-70。
16. 張效通、李瑞麟,1994-12,”市地變更使用衍生利益之回饋分析方法”,<規劃學報>,第21期,p55-75。17. 張泰煌,1998-12,”從美國法論財產權準徵收之救濟”,<台灣大學建築及城鄉研究學報>,第9期,p81-92。
18. 陳愛娥,2000-05,”公共設施保留地的指定與財產權保障”,<台灣法學>,第10期,p107-112。
19. 陳煌銘、1999-02、”論BOT計畫之投資及風險管理策略”、<公營事業評論>,第一期、p19-50。20. 游覃怡輝,1995-06,”孫中山先生「平均地權」的理論和實踐:一個新的試探”,<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13期,p117-161。
21. 黃瓊瑤,2002-01,”現行區段地價查估程序、作法之合理性探討”,<現代地政>,第247期,p14-18。22. 楊淑娟,1999-11,”駕馭風險三步驟”,<天下雜誌>,第222期,p.127。23. 楊澤泉、王欣群,1999-09,”台灣高速鐵路BOT專案計畫的財務規劃與風險管理策略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41期,p31-51。
24. 劉起孝,1998-06,”從土地法第二百零八條之適用論私人興辦公共事業可否申請徵收土地”,<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36期,p17-26。
25. 劉樂安,1993-10,”利用財務分析規避投資風險”,<管理雜誌>,第223期,p3-5。26. 蔡永利,1999-03,”從財務計畫分析區段徵收發還抵價地比例(上)(下)”,<台灣地政>,第159 160期。
27. 蔡明志,2000-03,”風險管理在大眾運輸安全管理管制課題之發展應用”,<運輸計畫>,第29期、頁181-211
28. 鄭明安,1993-07,”公有土地開發利用方式之研究”,<台灣地政>,第89期,p19-25。
29. 鄧家駒,1998-03,”風險管理之理念與執行策略”,<保險季刊>,第51期,p100-113。
30. 謝國松,1995-09,”現金流量分析方法簡介(3)--控制現金進出縮短現金循環”,<會計研究月刊>,第120期,p82-85。31. 謝潮儀、陳俊合,1999-07,”從投資觀點以選擇權及風險貼水理論探討預售屋價格評估之研究’,<土地經濟年刊>,第10期,p89-114。32. 謝靜琪、黃嘉琪,1997-07,”公有土地開發利用評估指標之建立”,<經社法制論叢>,第20期,p243-257。
33. 簡龍鳳,2000-09,”政府對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投資/補貼之研究---考慮建設未具完全自償能力之情況”,<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45期,p191-216。
34. 簡龍鳳,2001-03,”捷運聯合開發場站規模及權益分配之研究---應用交通衝擊與財務均等決策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47期,p35-50。
35. 邊泰明,1980-12,”土地價值與都市環境”,<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06期,p151-162。
36. 邊泰明,1994-05,”土地使用變更與財產權配置”,<土地經濟年刊>,第5期,p189-212。37. 邊泰明,1998-07,”區段徵收與財產權”,<土地經濟年刊>,第9期,p103-124。38. 蘇士哲、2001-04、”多角化經營的風險管理策略”、<技術與訓練>,第26期、p68-75。39. 蘇志超,1992-09,”我國現行法律關於土地徵收補償標準之比較及檢討”,<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13期,p1-12。
三、研究報告
1. 鄧淑敏,2001-10,”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地區實施區段徵收問題之探討(兼談舊聚落之處理)”,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p6-2。
四、書籍
1. 王海山編,1997-07,<科學方法百科>,恩楷股份有限公司。
2. 李瑞麟,1994-10,<都市土地使用規劃>,第三版,茂榮圖書有限公司。
3. 李鴻毅,1999-06,<土地開發論>,中國地政研究所。
4. 林炯垚,1990-02,<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華泰書局。
5. 林英彥,1991-06,<土地經濟學通論>,第四版,文笙書局。
6. 施鴻志,1997-06,<都市規劃>,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 唐富藏,1996-08,<投資計劃評估>,華泰書局。
8. 徐守德、羅榮恆、鄭義,1996-07,<現代財務管理>,華泰書局。
9. 張世賢、陳恆鈞,1997-11,<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的觀點>,商鼎文化出版社。
10. 張麗堂譯,1995-08,<都市與區域規劃>,巨流圖書公司。
11. 馮正民、林楨家,2000-12,<都市及區域分析方法>,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2. 楊松齡,2002-04,<實用土地法精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3. 錢學陶,1990-09,<都市計畫學導論>,茂榮圖書有限公司。
14. 邊泰明,1997-09,<都市土地開發課徵與協商>,華泰書局。
15. 蘇志超,1998-05,<土地問題專論>,中國地政研究所。
五、其他
1. 李宗政、林秀柑,2001-05,”運用自償能力分析風險值(SLR-at-Risk)法於BOT交通建設暨其聯合開發投資決策分析”,2001年全國土地管理與開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陳明燦,2001-12,”我國土地徵收若干問題之探討”,<中國地政研究所六十週年慶論文集>,p443。
二、英文部分(按出版年編列)
1. Willet.,1951,”The Economic Theory of Risk and Insurance”,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iladelphia,p9-10。
2. C.A. Kulp &John W. Hall,1968,:”Casualty Insurance”。
3. Lowrance , W. W,1976,”Acceptable Risk ” ,William Kaufmannm Los Altos,CA,USA。
4. Robert I .Mehr & Emerson Cammack,1980,” Principles of Insurance”。
5. Fredrick G .Crlane,1980,” Insuranc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6. Lenz, M. Jr,1983,”Risk Management”Vo1.I,in “Exposure Identification” Calfornia: Merrit Company,p1。
7. Rescher, N.,,1983”Risk: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Risk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8. Gratt, L. B.,,1987” Risk Analysis or Risk Assessment : a Proposal for Consistent Definitions”,Plenum Press,NY,USA。
9. Wharton, F.,1992,”Risk Management :Basic Concepts and General Principle, Risk Analysis Assessment and Man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