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宇(2002),資產證券化的組織法則,實用月刊,第325期,30-34。方燕玲,我國金融資產證券化之架構及應考量之問題,會計研究月刊,第191期,34-36。李儀坤(2000),先進國家證券化之會計與稅制,信用合作,第65期。李淑慧(2002,6,22),新聞詞彙-SPT&SPC,經濟日報(台北),2版。
邱潤容(1998),銀行實務,台北:三民書局。
周君銓(1995),銀行會計,台北:卓鑫淼發行。
林安紜(1998),應收帳款管理業務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蕙真(2001),中級會計學上冊,台北:證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洪清和(2001),中級會計學上冊(7版),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338-349。
洪國賜(1999),中級會計學上冊(7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500-514。
陳鳳英(2002,6,23),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三讀通過,工商時報(台北),6版。
殷乃平(2002,6,23),金融資產證券化創造新債券市場,經濟日報(台北),2版。
張道周(2000),應收帳款管理契約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張順宗(2001),銀行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研討,今日合庫,第322期。張勝三(1995),金融證券化與會計處理,財稅研究。姚正吾(2001),論資產證券商品之法律性質,全國律師,31-36。黃金澤(1997),金融資產移轉與美國125號公報,會計研究月刊,第137期,91-103。
黃桂洲(2001),金融資產證券化與會計處理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董浩雲(1987),應收帳款收買業務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賀力行,林少斌,由美國抵押擔保債券探討我國金融資產之可行性,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6卷第4期,民國89年4月。
楊陳松(2001),從應收帳款融資談起,會計師會訊,27-34。
新聞快訊(2001),會計研究月刊,第183期。
廖咸興,李阿乙(2001),金融資產證券化與債券市場的擴大(上),實用稅務,第314期。廖咸興,李阿乙(2001),金融資產證券化與債券市場的擴大(下),實用稅務,第315期。廖咸興,李阿乙(2001),資產證券化簡介與在台灣發展前景,貨幣市場雙月刊,第五卷第四期,1-15。蔡朝安,林沛君(2001),從實務及法律探討資產證券化,全國律師。鄭惠蓉(2001),資產證券化有關資產移轉-真實買賣之探討,全國律師,23-30。鄭丁旺(2001),中級會計學上冊(7版),台北:著者發行。
鄭丁旺(2002),中級會計學下冊(7版),台北:著者發行。
劉紹樑(1992),談資產證券化之法律問題,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16期。戴興鉦(2001),金融資產證券化之會計與稅務淺論,全國律師,5卷11期,37-46。二、英文部分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FASB), FAS 76. Extinguishment of Debt. December 1983.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FASB), FAS 77.Reporting by Transferors for Transfer of Receivables with Recourse. December 1983.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FASB),FAS 125.Accounting for Transfers and Servicing of Financial Assets and Extinguishments of Liabilities. December 1996.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FASB),FAS 140 .Accounting for Transfers and Servicing of Financial Assets and Extinguishments of Liabilities.,December 2000.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IASC), IAS 39.Financial Instruments: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March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