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目
丁迺庶編。《中華文化復興論文集》。台北:五洲出版社,民國57年。
中華學術院台灣研究所、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編號22。台北:中華學術院台灣研究所、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6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與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孔府檔案選編》。上冊。北京:中華書局,民國71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三輯文化》。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民國80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一編文化(二)》。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民國83年。
清‧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共2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2年。
王光祈。《中國音樂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63年。
王宇清。《中國服裝史綱》。增修新版。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服務處(聯絡處),民國83年。
王宇清。《歷代祭孔君臣樂舞衣冠考》。台北:王元久,民國88年。
王見川、李世偉。《台灣的宗教與文化》。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8年。
王夢鷗註釋。《禮記今註今釋》。共2冊。修定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4年。
內政部統計處。《中華民國內政統計應用名詞定義》。台北:內政部統計處,民國85年。
仇德哉編。《台灣之寺廟與神明》。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72年。
孔令朋。《孔裔談孔》。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民國87年。
清‧孔令貽彙集。《聖門禮誌》。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80年。
清‧孔尚任。《聖門樂誌》。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80年。
孔德懋。《孔府內宅軼事》。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80年。
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台北:鐘鼎文化出版公司,民國56年。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丙種)。上冊。台北:中華書局,民國47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藝術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民國70年。
清‧江日昇。《台灣外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4年。
明‧朱載堉。《樂律全書》。共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
明‧李之藻。《頖宮禮樂疏》。共2冊。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民國59年。
李天民、余國芳。《中國舞蹈史》。台北:大卷文化有限公司,民國89年。
李天民、余國芳。《台灣傳統舞蹈》。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民國90年。
李宗侗註釋。《春秋左傳今註今釋》。第7版。共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李美燕。《中國古代樂教思想》。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民國87年。
何培夫。《台南孔子廟釋奠之美》。台南:台南市文廟管理委員會,時間不詳。
吳瑞雲、謝慶沛。《台北孔廟》。台北市大同區大龍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資源專輯(一)。再版。台北:台北市大龍國小百週年校慶籌備會,民國85年。
吳瑞雲。《釋奠樂舞》。台北市大同區大龍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資源專輯(二)。台北:大龍國民小學,民國85年。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再版。台北:銀華出版部,民國80年。
清‧金之植、宋金弘編。《文廟禮樂考》。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80年。
林尹註釋。《周禮今註今釋》。第2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3年。
馬上雲。〈第六章 祭典音樂〉。《彰化縣音樂發展史論述稿》。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民國86年。
南投藍田書院管理委員會編製。《南投藍田書院簡介》。南投:南投藍田書院管理委員會,時間不詳。
南京工學院建築系、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曲阜孔廟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民國76年。
柳肅。《禮制與建築》。中國建築第3冊。台北:錦繡出版公司,民國90年。孫鎮東編。《中國紀念節日手冊》。台北: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6年。
高文、范小平編。《中國孔廟》。成都:成都出版社,民國83年。
高建軍。《家規禮儀》。孔子家族全書。第3冊。瀋陽:遼海出版社,民國88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民國82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民國87年。
清‧高拱乾。《台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民國74年。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全台首學資料彙編》。台南:台南文化中心,民國86年。
許常惠編。《彰化縣音樂發展史論述稿》。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民國86年。
陳玉秀。《雅樂舞的白話文-以「樂記」為例,探看古樂的身體》。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3年。
陳萬鼐。《清史樂志之研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67年。
陳萬鼐。《朱載堉研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81年。
教育部文化局編,《中華文化之復興(蔣總統文告暨訓詞)》。台北:教育部文化局,民國60年。
張勝彥等。《台灣開發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7年。
明‧陳鎬。《闕里志》。山東:山東友誼書社,民國78年。
張蕙慧。《中國古代樂教思想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0年。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4年。
康原編。《影像中的彰化》。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民國89年。
黃文博。《台灣民俗田野現場實務》。台北:常民文化出版,民國88年。
黃文陶編。《中國歷代及東南亞各國祀孔儀禮考》。嘉義:嘉義縣文獻委員會,民國54年。
明‧黃佐。《南雍志》。共4冊。台北:偉文圖書公司。民國65年。
黃得時編。《台灣的孔廟》。再版。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民國76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民國83年。
明‧黃儒炳。《續南雍志》。共3冊。台北:偉文圖書公司,民國65年。
傅朝卿、廖麗君。《全台首學台南市孔子廟》。台南: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民國89年。
董金裕。《至聖先師孔子釋奠解說》。第3版。台北: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民國86年。
清‧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66年。
劉清河、李銳。《先秦禮樂》。台北:雲龍出版社,民國84年。
劉鳳學《倫理舞蹈「人舞」研究》。台北:現代舞蹈研究中心,民國57年。
清‧蔣元樞。《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民國72年。
關山情編。《台灣三百年》。台北:戶外生活雜誌,民國70年。
謝冰瑩等。《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5年。
閻韜。《孔子與儒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4年。
清‧藍鍾瑞。《文廟丁祭譜》。山東:山東友誼書社,民國78年。
清‧龐鍾璐。《文廟祀典考》。共2冊。台北:中國禮樂學會,民國66年。
二、中文期刊(特刊)
台南市文廟管理委員會編。《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二五二四週年誕辰釋奠大典特刊》。台南:台南市文廟管理委員會。民國63年。
王廣生。〈中國古代舞蹈形式與精神的探索(上)-律呂精義舞譜之研究〉。《藝術學報》。第34期。民國72年10月。頁267-324。王廣生。〈中國古代舞蹈形式與精神的探索(下)-律呂精義舞譜之研究〉。《藝術學報》。第35期。民國73年10月。頁299-333。尹德民。〈孔子廟庭祀典故事之二-孔里、孔林、孔宅與歷代孔子廟稱〉。《台北文獻》。直字第124期。民國87年1月。頁71-80。
尹德民。〈孔子廟庭祀典故事之四--祀孔釋奠禮原〉。《台北文獻》。直字第127期。民國88年 3月。頁33-48。
杜美芬、李朝麟編。《台北市慶祝孔廟落成70週年暨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50週年釋奠特刊》。台北: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民國89年。
俞大綱。〈傳統與創新〉。《中國一周》。第947期。民國57年6月。頁22-24。
美國第四屆祭孔大典委員會編。《美國第四屆祭孔大典專輯》。美國:美國第四屆祭孔大典委員會。時間不詳。
高雄市政府孔子廟管理委員會編。《高雄市紀念孔子誕辰特刊》。高雄:高雄市政府孔子廟管理委員會。民國70年。
莊本立。〈祭孔禮樂及佾舞〉。《美國第四屆祭孔大典專輯》。時間不詳。
陳玉秀。《儒家樂教原創精神對當代藝術(舞蹈)的價值-由「雅樂舞身體實驗」談起》。第一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下冊抽印本。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民國86年6月。頁329-357。
陳萬鼐。〈中國上古時期的音樂制度(西元前11世紀至前221年)-試釋「古樂經」的涵義〉。《東吳文史學報》。第4期。民國71年。頁35-70。陳萬鼐。〈雍穆和平-西周時期的音樂文化〉。《故宮文物月刊》。第86期。民國79年6月。頁20-36。張洋培。〈孔夫子的生日舞會〉。《故宮文物月刊》。第1卷第6期。民國72年 9月。頁69-75。
日‧黑澤隆朝。〈台南孔子廟之樂舞〉。《東洋音樂學會創立30週年紀念論文集》。時間不詳。頁21-60。
廖麗君。〈孔廟在台灣〉。《大地地理雜誌》。第126期。民國87年9月。頁62-90。
廖麗君。〈孔廟滄桑兩千年〉。《大地地理雜誌》。第126期。民國87年9月。頁74-90。
黃典權。〈台灣釋奠儀注考〉。《大成至聖先師孔子2524週年釋奠大典特刊》。民國63年9月。頁56-64。
漢寶德。〈彰化孔廟的修復〉。《漢聲雜誌》。第10期。民國70年5月。頁93-100。三、碩士論文
王秀美。〈韓國文廟雅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4年6月。廖麗君。〈台灣孔子廟建築之研究-廟學制的影響及廟學關係的變遷〉。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7月。
趙麗雲。〈周舞十議〉。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6年5月。
賴錫中。〈台灣《十三音》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民國79年6月。蘇麗玉。〈台灣祭孔音樂的沿革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3年6月。四、中文報紙
中央日報。《中央日報》,民國46年9月29日,第3版。
王瑞伶。〈祭孔急剎車學生傻眼〉。《聯合報》,民國90年9月29日,第17版。
包喬晉。〈高雄祭孔取消八佾舞〉。《聯合報》,民國86年9月29日,第13版。
李清貴。〈清晨祭孔樂生昏倒送醫無大礙〉。《青年日報》,民國89年9月29日,第9版。
洪瑞琴。〈破例 府城祭孔 女性擔綱〉。《自由時報》,民國90年9月29日,第7版。
翁秀絹。〈屏東祭孔佾舞從缺〉。《台灣新聞報》,民國89年9月29日,第11版。
張仁豪。〈孔廟春祭夜貌開放好熱鬧〉。《聯合報》,民國90年4月23日,第20版。
陳昭楨。〈六佾舞祭孔各地歡慶教師節〉。《中央日報》,民國90年9月29日,第20版。
陸子初。〈八佾舞祭孔北市首例〉。《中央日報》,民國90年9月29日,第13版。
黃詢衡。〈祭孔 八佾舞雅樂舞有分教〉。《中時晚報》,民國90年9月28日,第4版。
曾耿輝。〈祭孔 張博雅任首位女正獻官〉。《台灣新聞報》,民國90年9月29日,第12版。
程發軔。〈孔子誕辰考證的回憶與展望〉。《中央日報》,民國62年9月29日,第10版。
湯學新。〈桃園民眾搶拔智慧毛〉。《中華日報》,民國90年9月29日,第23版。
鄞鳳蘭。〈祭孔子典禮細雨綿綿〉。《民眾日報》,民國87年9月29日,第23版。
鄭世裕。〈北市八佾舞獻祭引發爭議〉。《自由時報》,民國90年9月29日,第7版。
蔡德昌。〈省垣祭孔大典 張博雅擔任正獻官〉。《台灣時報》,民國90年9月29日,第5版。
五、影音資料
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台北孔子廟導覽光碟》。孔子誕辰二五五○週年紀念特輯。台北: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民國89年。
金卡多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曲阜訪孔府〉。《大陸尋奇》。建築藝術系列二。台北:金卡多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時間不詳。
林勇成。《彰化孔子廟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50週年釋奠習儀》。台北:林勇成,民國89年。
林勇成。《台北孔子廟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50週年釋奠習儀》。台北:林勇成,民國89年。
林勇成。《台南孔子廟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50週年秋祭釋奠》。台北:林勇成,民國89年。
彰化縣政府民政局。《祭孔大典 八佾舞》。彰化:彰化縣政府民政局,民國85年。
六、訪談紀錄
伍曼麗。〈訪問釋奠禮樂改進之問題〉。民國90年5月24日。
莊本立。〈訪問釋奠禮樂改進之問題〉。民國90年5月8日。
七、網路資料
南瀛逍遙遊(2000)。 http://old.tnhg.gov.tw/tainan/two/B-4.htm。
台中市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資訊網(2000)。 http://www.tccg.gov.tw/孔廟忠烈祠/孔廟.htm。
台北市孔廟全球資訊網(2001)。 http://ct.taipei.gov.tw。
佾舞(2000)。 http://www.taconet.com.tw/te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