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及參考書目
一、書籍∕文章
王玉峰,《玉茗堂批評焚香記》,全明傳奇〈中國戲劇研究資料第一
輯〉,臺北:天一出版社,民國72年。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人書局,民國85年。
王安祈,《劇本研讀(五)》,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民國85
年。
王禎和記錄,〈談國劇在電視上演出面臨的問題─訪俞大綱先生〉,
收入《俞大綱全集─論述卷(二)》,臺北:幼獅,民國76年。
白行簡,〈李娃傳〉,收入《傳奇小說選》,葉楚傖主編。臺北:正
中書局,民國77年,頁65-74。
石君寶,〈李亞仙花酒曲江池雜劇〉,收入《元曲選》,臺北:宏業
書局,民國71年,頁263-276。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詩學箋註(Poetics)》,姚一葦譯註,十
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82年。
李漁,〈閒情偶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七冊,北京:中
國戲曲研究院,民國48年。
汪協如校,〈亂彈腔 擋馬〉,收入《綴白裘 十一集 卷三》,臺北:
台灣中華書局,頁176-182。
林鋒雄,〈清末民初(1898-1919)的戲曲新風尚〉,收入《中國戲劇史
論稿》,臺北:國家出版社,民國84年,頁137。
林鋒雄,〈俞大綱先生著作敘論─代跋〉,收入《俞大綱全集─論述
卷(二)》,臺北:幼獅,民國76年,頁799。
邱秀文記錄,〈曲高和寡談崑曲〉,收入《俞大綱全集─論述卷(二)》,
臺北:幼獅,民國76年。
俞大綱,《俞大綱全集─論述卷(一)(二)》,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
司,民國76年。
俞大綱,《俞大綱全集─劇作卷》,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
76年。
姚一葦,〈從平劇的特質看新繡襦記〉,收入《戲劇論集》,臺北:
臺灣開明書店,民國58年,頁226-232。
姚一葦,《戲劇原理》,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1年。
施叔青,〈看俞大綱先生的「王魁負桂英」〉,收入《西方人看中國
戲劇》民國65年。
段彩華,〈李亞仙〉、〈王魁負桂英〉,收入《國劇故事第三集》,臺
北:文建會,民國81年,頁1-51。
董康纂輯,《曲海總目提要》,臺北:新興書局,民國56年。
陸侃如、馮沅君,《南戲拾遺》,臺北:進學書局,民國58年。
陳怡真,〈立雪再生來─懷念俞大綱老師〉,收入《燈火下樓臺─俞
大綱先生紀念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6年,
頁89-101。
郭小莊,〈令人難忘的俞老師〉,收入《燈火下樓臺─俞大綱先生紀
念文集》,臺北:聯經,民國66年,頁53-58。
明․無名氏編,《歌林拾翠》,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3年。
葉文可記錄,〈談國劇藝術特質〉,收入《俞大綱全集─論述卷(二)》,
臺北:幼獅,民國76年,頁763。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上)》,臺北:大鴻圖書公司,民國
87年。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民國80年。
趙熙,川劇《情探》,收入《香宋詩詞鈔》臺北:正中書局,民國
55年,頁179-185。
歐陽予倩,《人面桃花》,收入《歐陽予倩全集》第二卷,北京:中
國戲劇出版社,民國69年,頁75-102。
劉開榮,〈傳奇小說中的戀愛主題所反應的階級矛盾(上)(李娃傳
與鶯鶯傳)〉,收入《唐代小說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民
國53年,頁103。
錢南揚,《宋元南戲百一錄》,臺北:進學書局,民國58年。
應平書記錄,〈地方戲劇會沒落嗎?〉,收入《俞大綱全集─論述卷
(二)》,臺北:幼獅,民國76年,頁723。
薛近兗,《繡襦記》,全明傳奇〈中國戲劇研究資料第一輯〉,臺北:
天一出版社,民國72年。
魏海敏,《水袖與胭脂─魏海敏的舞臺生涯》,臺北:商周文化,民
國85年。
二、期刊論文
王安祈,〈競賽戲和我的因緣〉,《表演藝術》第三十六期,民國84
年10月,頁44-47。
江錦群〈俞著「李亞仙」劇本與胡演劇場效果之比較〉,《中國戲劇
集刊》第二期,民國69年10月,頁97-100。
吳達芸,〈試論幾本由李娃傳改編的戲劇〉,《現代文學》第41期,
民國59年10月,頁262-285。
林鋒雄,〈傳統與創造─寫在「中國戲劇週」之前〉,《中國戲劇集
刊》,第一期,民國67年12月,頁56-57。
林鋒雄,〈新繡襦記的戲劇結構〉,《中國戲劇集刊》,第一期(民國 67年12月,頁49-50。
周郎,〈聯演看郭小莊演出〉,《國劇月刊》第一四四期,民國77年
12月,頁8-9。
段彩華,〈俞著「王魁負桂英」的鑑賞〉,《幼獅文藝》第三十三卷 第三期,民國60年3月,頁65-67。
菊隱,〈惜乎!惜乎!臺視國劇社解散─臺視國劇二十五年〉,《國
劇月刊》。第一四三、一四四期,民國77年11月及77年12
月,頁8-12及頁42-45。
廖玉蕙,〈痴與負─談唐傳奇〈李娃傳〉的愛情〉,《聯合文學》,第 十五卷第四期,民國88年2月,頁47-48。
三、學位論文
王吳瑄,〈俞大綱劇作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民國88年12月。
吳儀鳳,〈王魁故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民國84年6月。
陳莉莉,〈元雜劇中女性意識之研究─婚戀關係〉,中國文化大學藝 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劉先昌,〈論軍中劇隊在台灣京劇史上的影響-以陸光國劇隊為析
論範圍〉,(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
年)
羅文華,〈百花公主故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四、剪報資料
林鋒雄,〈新繡襦記的戲劇結構〉,《中國時報》,民國68年4月12
日,第12版。
哈公,〈讀俞大綱編「李亞仙」〉,《中央日報》,民國57年11月18
日,第9版。
魏子雲,〈讀俞編「新繡襦記」衍論(上)(下)〉,《中央日報》,民國
58年4月8日及9日,第11版。
五、錄影帶
《李亞仙─新繡襦記》,胡陸蕙演出,臺視出版,民國76年。
《王魁負桂英》,郭小莊演出,郭小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民
國76年。
《人面桃花》,郭小莊演出,臺視國劇社出版,民國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