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書 目
甲、專書論著
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神話》(The Power of Myth),台北立緒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六月一刷。
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台北立緒文化,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初版三刷。
下村作次郎著 邱振瑞譯:《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三月初版二刷。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著,余萬居譯,收錄於尹建中編輯:《臺灣山胞各族傳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民國八十三年四月。
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山海文化雜誌社)編印,《原住民文化工作者田野應用手冊(三)》,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
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編:《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國八十九年初版。
巴蘇亞‧博伊則努(浦忠成)著:《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臺原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六月一版三刷。
方群、施慧如編:《第二屆臺灣省文學獎新詩、短篇小說得獎作品集││眾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民國八十九年三月。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故事》,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八月。
王夢鷗:《文學概論》,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二年八月再版。
王鍾陵:《中國前期文化││心理研究》,四川重慶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第一版第一刷。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瓦歷斯‧諾幹:《番刀出鞘》,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六月三刷。
田哲益:《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武陵出版社,民國九十年四月。
田雅各:《情人與妓女》,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七月初版
田雅各:《最後的獵人》,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初版四刷。
田雅各:《蘭嶼行醫記》,台中晨星出版社,二000年二月二刷。
伊能嘉矩:《台灣蕃政志》,台北南天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二刷。
江桂珍著:《大地子女││台灣原住民概述》,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九十年初版。
行政院文建會編:《八十三年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民國八十三年。
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台灣布農族的生命祭儀》,台北臺原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八月初版。
佛斯特(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修訂版),志文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 。
何星亮:《龍族的圖騰》,香港中華書局,一九九三年。
余萬居譯,尹建中編:《臺灣山胞各族傳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民國八十三年四月。
利革拉樂‧阿:《淡穆莉││部落手札》,台北女書文化,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初版。
利格拉樂‧阿:《紅嘴巴的VuVu》,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利格拉樂‧阿:《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二月。
吳錦發編,下村作次郎監譯:《悲情の山地││台灣原住民小說選》,東京田書店,一九九二年十一月。
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常民文化,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刷。
李亦園等:《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民國八十五年三月。
李春青:《文學價值引論》,雲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刷。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大安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二月一版。
李福清:《從神話到鬼話》,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二刷。
李維斯陀:《神話學:裸人》,台北立緒文化,民國八十七年二月初版二刷。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二000年初版。
孟祥森譯:《西雅圖的天空:印地安酋長的心靈宣言》,台北雙月書屋,一九九八年一版。
岡崎郁子著,葉笛譯:《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一月初版。
娃利斯‧羅干:《泰雅腳蹤》,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年七月初版。
洪炎秋:《文學概論》,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岡出版部,民國六十三年十月三版。
洪銘水:《台灣文學散論》,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韋勒克、華倫合著,王夢鷗、許國衡合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志文出版社,二000年十月再版。
夏本‧奇伯愛雅:《雅美族的社會與風俗》,台北臺原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八月初版。
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的神話》,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二月三刷。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聯合文學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五月初版。
夏曼‧藍波安:《黑色的翅膀》,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四月初版。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張老師出版社,民國八十年七月一版。
孫大川:《山海世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二000年四月初版。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二000年四月初版。
孫大川:《神話之美││台灣原住民之想像世界》,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八十年七月一版。
孫大川主持:《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系列座談實錄報告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八十五年初版。
宮本延人著,魏桂邦譯:《台灣原住民族》,台北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二月四刷。
浦忠成:《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台北臺原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一版一刷。
浦忠成:《庫巴之火》,台北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初版。
涂公遂:《文學概論》,台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初版。
婁子匡編,韓逋先採錄:《民俗文學篇‧臺灣山胞神話》(複印本),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叢書,台北東方文化書局,民國四十九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初版。
張郇慧:《雅美語參考語法》,台北遠流出版社,二000年三月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六月三刷。
莫渝、王幼華編註:《苗栗文學讀本(四)││燃燈記》,苗栗縣文化局,民國九十年十二月。
許功明:《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板橋稻鄉出版社,民國九十年七月再版二刷。
許琇禎:《臺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九十年五月初版。
陳其南:《文化結構與神話》,台北允晨文化,民國七十五年二月三版。
陳奇祿:《屏東霧台魯凱族的家族和婚姻》,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九月初版二刷。
陳奇祿:《臺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九月初版二刷。
陳建憲:《神話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五月。
陳炳良、王宏志合譯:《神話即文學》,台北東大書局,民國七十九年二月初版。
陳英雄:《域外夢痕》,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初版。
陳國鈞:《人類文化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七年二月再版。
陳國鈞:《台灣土著始祖傳說》,台北東方文化書局,民國六十二年。
鹿憶鹿編:《中國民間文學‧台灣原住民神話傳說》,台北里仁書局,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初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初版。
曾建次:《祖靈的腳步:卑南族石生支系口傳史料》,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六月一版。
森丑之助:《台灣蕃族圖譜》,台北南天書局,一九九四年。
游霸士‧撓拾赫:《天狗部落之歌》,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
游霸士‧撓拾赫:《赤裸山脈》,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四月初版。
黃鈴華主編:《21世紀台灣原住民文學》,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出版,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初版。
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八十八年四月初版。
黃應貴主編:《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元月初版四刷。
奧威尼‧卡露斯:《野百合之歌》,台中晨星出版社,二00一年二月初版。
奧威尼‧卡露斯:《雲豹的傳人》,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七月。
葉石濤:《展望臺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版。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再版。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初版三刷。
達西烏拉彎:《台灣的原住民賽夏族》,台北臺原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鈴木質:《台灣蕃族風俗志》,台北武陵出版社,一九九二。
臺灣省文獻會編:《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臺灣省文獻會出版,民國八十七年。
舞鶴:《思索阿邦、卡露斯》,元尊文化,民國八十六年初版。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九月一刷。
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台北雄獅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元月六版一刷。
潘秋榮:《小米‧貝珠‧雷女:賽夏族祈天祭》,板橋市台北縣文化局,民國八十九年初版。
鄭元慶等編:《與鹿共舞││臺灣原住民文化》(二)(三),台北光華雜誌社,民國八十四年二月。
霍斯陸曼‧伐伐:《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板橋稻鄉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初版。
霍斯陸曼‧伐伐:《玉山的生命精靈》,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初版。
霍斯陸曼‧伐伐:《那年我們祭拜祖靈》,台中晨星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十月初版。。
霍斯陸曼‧伐伐:《黥面》,台中晨星出版社,二00一年二月初版。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自立晚報出版,民國七十六年初版。
魏飴:《小說鑑賞入門》,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八年六月初版。
乙、期刊論文
下村作次郎 〈台灣原住民文學緒論〉,《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八期,民國八十二年。
瓦歷斯.諾幹 〈看到彩虹橋了嗎?〉,《聯合文學》第十四卷第十二期,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白茲‧牟個那那 〈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民國九十年八月二十一日。
朱國珍整理 〈焦點座談:文學的未來〉,《聯合文學》第九十六期,一九九二年十月。
朱雙一 〈「原」汁「原」味的呈現││略論田雅各的小說創作〉,《山海文化》第十八期,民國八十七年三月。
江桂珍著 〈試論泰雅族之身體紋飾〉,《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九期,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利革拉樂‧阿 〈騷得過火││參加「日本台灣原住民族交流會」三周年活動紀實〉,《台灣日報副刊》,民國八十六年一月六││十五日。
吳家君 《臺灣原住民文學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宋澤萊 〈第二波鄉土文學〉(一九八0││一九九七)介紹〉,《台灣新文學》第九期,一九九七年秋冬季號。
宋龍生 〈卑南族卑南(南王)部落的形成和發展〉,《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民國八十五年三月。
岡崎郁子著,葉笛譯 〈拓拔斯││非漢族的台灣文學上〉,《文學台灣》第十九期,一九九六年夏季號。
東年 〈小說應是論本體而非論智識〉,《聯合文學》第九卷第一期(總第九十七期)一九九二年十一月。
林照真 〈失聲的吶喊││原住文學面臨母語流失難題〉,《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六日。
邱貴芬 〈原住民女性的聲音:訪談阿〉,《中外文學》第二十六卷第二期,一九九七年七月。
封德屏主編 《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一)》,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洪銘水 〈台灣原住民作家的山海情││自然生態觀的原型〉,《台灣自然生態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編,二00一年三月。
胡耐安、劉義棠 〈阿里山區曹族概述〉,《政大學報》第六期,民國五十一年。
孫大川 〈原住民文學的困境〉,《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
孫大川口述,李瑛採訪整理 〈文學的山海 山海的文學〉,《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雙月刊》第九期。
徐正光、宋文里主編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論文集》,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系,民國七十八年。
根阿盛 〈朝山〉,《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民國九十年七月十五││二十二日
根阿盛 〈雷女〉,《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廿五、廿六期合刊,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浦忠成 〈原住民的月亮神話〉,《國文天地》第一六卷第四期,民國八十九年九月。
張素真整理 〈台灣文學理論先驅││葉石濤先生台灣師大人文講席側記〉,《國文天地》,十七卷八期,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張碧慧記錄 〈南島新世界座談會紀實││划著船尋找希望〉,聯合報副刊,民國九十年十一月十三日。
郭祐慈 《當今臺灣相關原住民少年/兒童小說呈現原住民形象探討》,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陳正希 〈台灣矮人的故事││又名殲矮記〉,《台灣風物》,第二卷第一、二期。
陳芳明 〈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第十五卷第十期,一九九九年八月。
陳國鈞 〈花蓮吉安鄉的阿美族〉,《大陸雜誌》十四卷八期,民國四十六年。
彭瑞金 〈台灣文學應以本土化為首要課題〉,《文學界》第二期,民國七十一年四月。
彭瑞金記錄 〈傾聽原聲││臺灣原住民文學討論會〉,《文學臺灣》第四期,一九九二年九月。
葉石濤 〈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第十四期,民國六十六年五月。
葉石濤 〈原住民文學的定義與定位〉,《文學台灣》第四期,一九九二年九月。
廖炳惠 〈「文學台灣五十年」會議紀要〉,《科學發展月刊》第二十六卷第十一期,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
劉斌雄 〈蘭嶼雅美族喪葬一例〉,收於《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八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國四十八年。
劉斌雄採訪,董瑪女口譯 〈雅美族口傳文學資料檔案翻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一》,民國八十四年。
魏貽君 《另一個世界的來臨││原住民運動的理論實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