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15: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秀真
論文名稱:《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業論研究
指導教授:羅宗濤羅宗濤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系所名稱:宗教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宗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表業無表業十善業異熟業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01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   要
  業論是佛教教理或概念中一個極重要的課題,它關涉吾人的解脫與輪迴。業的因果法則貫通古今,如是因、如是果,縱經百千劫,業果亦不失。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是社會道德的基礎,業論對人類與社會提供相當的功用,更是佛教教理中的重要思想。
  本論文研究目的是嘗試釐清部派佛教業論的流變:一、《大毘婆沙論》註解《發智論》時,是否全然採用《發智論》的思想,抑是納入其它思想。二、部派佛教承襲多少原始佛教的業論思想。三、從同本異譯的《發智論》與《八犍度論》中,研探不同地區的思想變化。
  因此,本論文以部派佛教的《大毘婆沙論》「業蘊」作為研究範圍。首先說明研究動機、範圍與方法。其次,正本清源的釐清從《吠陀》、《奧義書》、《阿含經》部派等時期,分析業的時代意義。再者,分別從「業蘊」中的十業道、無表業、異熟業等三個主軸議題,來論述《大毘婆沙論》中的業論特色。再經由原典的比對研究,將《大毘婆沙論》、《發智論》、《八犍度論》業蘊的內容與形式作精細縝密的比對,探本溯源地釐清《大毘婆沙論》之中的業論思想流變。
  研究成果列示如下:一、理出《大毘婆沙論》業論的思想脈絡與特色。二、《大毘婆沙論》「業蘊」的廣大論義,並非專屬於迦濕彌羅系的思想,尚還融合西方師、外國師、犍陀羅諸論師等的思想編纂而成,亦可謂是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諸論師的集體論著。三、從轉業思想而言,部派佛教的業論是極具「人間性」。
關鍵字:1.業 2.表業 3.無表業 4.十善業 5.異熟業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8
  一、 研究範圍…………………………………….……………..8
   (一)《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8
   (二)《阿毘達磨發智論》………………………………… 12
   (三)《阿毘曇八犍度論》…………………………。…….15  
二、研究方法………………………………………............16
第二章 業論的開展………………………………………….….….17
 第一節 佛教之前印度的業論……………………………….…...17
 一、吠陀時期………………………………………………….…18
 二、梵書時期………………………………………………….…20
 三、奧義書…………………………………………………….…21
 四、耆那教…………………………………………………….…24
   (一)耆那教的成立………………………………...………24
   (二)耆那教的教理………………………………….………24
 第二節 原始佛教的業論…………………………………...……27
 第三節 部派佛教的業論 ………………………………….…….33
  一、業的定義…………………………………………….......33
  二、業的種類與特色………………………………………...…36
 第四節 本章小結……………………………………………....…40
第三章 《大毘婆沙論》業思想…………………………..….……42
 第一節 十業道……………………………………………….……42
  一、十善業、十惡業……………………………………….……43
  二、業與業道……………………………………………….……52
  三、業可轉、業不可轉……………………………………….…56
 第二節 無表業………………………………………………….…63
  一、無表實有論……………………………………………….…64
  二、無表招果功能…………………………………………….…68
  三、隨心轉無表……………………………………………….…74
  四、無表的困境………………………………………………….81
 第三節 異熟業…………………………………………………….85
  一、異熟因果…………………………………………………….85
  二、有漏、無漏………………………………………………….90
  三、有為、無為…………………………………………….……92
 第四節 本章小結……………………………………………….…96
第四章 相關原典的比對研究……………………………………...99
 第一節 《發智論》、《八犍度論》、《大毘婆沙論》教相關係的比     對……...........................................99
 第二節 《發智論》、《八犍度論》、《大毘婆沙論》比較的結果與分    析..............................................112
  一、惡行納息………………………………………….……… 112
  二、害生納息………………………………………….……….118
  三、表無表納息………………………………………….….…122
  四、自業納息…………………………………..………….….130
 第三節 本章小結……………………….…………………...…137
第五章 結論………………………………………….…………….139
參考書目................................................143
參 考 書 目
一、 原始經典
(一) 中文原典
北傳經典(大正新脩大正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
《長阿含.眾集經》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一冊,No.1。
《大集法門經》施護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一冊,No.12。
《梵網六十二見經》支謙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一冊,No.21。
《中阿含.達梵行經》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一冊,No.26。
《願經》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一冊,No.26。
《鸚鵡經》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一冊,No.26。
《分別善惡報應經》天息災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一冊,No.81。
《雜阿含》求那跋陀羅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冊,No.99。
《增一阿含》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冊,No.125。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法賢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冊,No.126。
《大般若婆羅密多心經》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六冊,No.220b。
《佛說琉璃王經》竺法護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十四冊,No.513。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二冊,No.1421。
《四分律》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二冊,No.1428。
《十誦律》弗若多羅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三冊,No.1435。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義淨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三冊,No.1442。
《大智度論》鳩摩羅什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五冊,No.1509。
《集異門足論》舍利子說,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六冊,No.1536。
《法蘊足論》大目乾連造,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六冊,No.1537。
《品類足論》世友造,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六冊,No.1542。
《八犍度論》迦旃延子造,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六冊,No.1543。
《發智論》迦多衍尼子造,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六冊,No.1544。
《大毘婆沙論》五百阿羅漢造,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七冊,No.1545
《阿毘曇毘婆沙論》五百羅漢釋,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
二八冊,No.1546。
《舍利弗阿毘曇論》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八冊,No.1548。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尊婆須蜜造,僧伽跋澄等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八冊,No.1549
《雜阿毘曇心論》法救造,僧伽跋摩等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八冊,No.1552。
《入阿毘達磨論》塞建陀羅造,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八冊,No.1554。
《俱舍論》世親造,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九冊,No.1558。
《順正理論》眾賢造,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九冊,No.1562。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眾賢造,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九冊,No.1563。
《中論》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64。
《大乘成業論》天親菩薩,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三一冊,No.1610。
《成實論》訶梨跋摩造,鳩摩羅什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三二冊,No.1646。
《異部宗輪論》世友撰,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四九冊,No.2031。
《大唐西域記》玄奘譯,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五一冊,No.2087。
《出三藏記集》釋僧佑撰,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五五冊,No.2145。
《眾經目錄》隋翻經沙門及學士等撰,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五五冊,No.2147。
《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唐代明佺等撰,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五五冊,No.2153。
《開元釋教錄》崇福寺沙門智昇撰,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五五冊,No.2155。
南傳經典
《漢譯南傳大藏經》‧《長部.等誦經》(三)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5。
《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狗行者經》(二)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3。
《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二)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3。
《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四)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
《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一)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
《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二)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
《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四)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
《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三)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3。
《漢譯南傳大藏經》‧《法集論》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6。
《漢譯南傳大藏經》‧《清淨道論》(三)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8。
(二)日文原典
《國譯一切經》毘曇部(七),東京,株式會社大東出版社,1975。
《國譯一切經》毘曇部(十二),東京,株式會社大東出版社,1975。
《國譯一切經》毘曇部(十三),東京,株式會社大東出版社,1975。
《國譯一切經》毘曇部(十八),東京,株式會社大東出版社,1975。
《國譯一切經》毘曇部(二五),東京,株式會社大東出版社,1975。
《國譯一切經》毘曇部(二十六),東京,株式會社大東出版社,1975。
二、 專書
(一)中文資料
中村元主編,葉阿月譯《印度思想》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4。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
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
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佐佐木現順著,周柔含譯《業的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余萬居譯,武邑尚邦著《無我的研究》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四)山東,齊魯書社出版,1991。
李世傑《原始佛教哲學史》台北,法藏講堂,1994。
林煌洲譯,Surendranath dasgupta著《印度哲學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
徐梵澄《五十奧義書》,台北,中國瑜伽出版社,1995。
徐梵澄譯《五十奧義書》.《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台北,華宇出版社,1987。
悟殷法師《部派佛教》法界出版社,台北,2001。
高師宇譯,彼得.對格爾著《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張曼濤主編〈佛家業論辨析〉《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佛教根本間題研究》(五四)台北,1978。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叢刊》54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1978。
張澄基《佛學今詮》台北,慧炬出版社,1983。
許洋主譯,水野弘元著,《印度的佛教》台北,法爾出版社,1998。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劉欣如譯,三枝充悳著《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大出版社,1998。
(二)日文資料
Taranatha著,寺本婉雅譯《印度佛教史》京都,佛教研究,1928(昭和3)。
三枝充悳《初期佛教の思想》東京,東洋哲學研究所,1978。
大谷大學佛教學會編《業思想の研究》京都,文榮堂書店,1975。
山口益《世親の成業論》京都,法藏館,1975(昭和50)。
中村元《ウパニシャツトの思想》,東京,春秋社,1998。
中村元《ことばの形而上學》東京,岩波書局刊行,1957(昭和32)。
木村泰賢《小乘佛教思想論》第五卷,東京,大法輪閣,1995(平成7)。
木村泰賢《印度六派哲學》東京,大法輪閣,1995(平成7)。
木村泰賢《印度宗教哲學史》東京,大法輪閣,1994(平成6)。
木村泰賢《阿毘達磨論の研究》東京,大法輪閣,1995(平成7)。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東京,大法輪閣,1995(平成7)。
水野弘元《佛教教理研究》,東京,春秋社,1997。
加藤純章《經量部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89。
平川彰〈原始佛教の認識論〉《講座佛教思想───論理學》第二卷,東京,理想社,1982。
平川彰《原始佛教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64(昭和39)。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二),東京,岩波書店,1965(昭和40)。
寺本婉雅《根本佛教緣起觀一行の中道實踐哲學》東京,國圖刊行會,1981(昭和56)。
舟橋一哉〈佛教における業論展開の一側面〉《業思想の研究》京都,文榮堂書店,1975(昭和50)。
舟橋一哉〈佛教における業論展開の一側面───原始佛教からアビタルマ佛教へ〉《業思想の研究》京都,文榮堂書店,1975(昭和50)。
舟橋一哉〈關於阿含中緣起の面〉《原始佛教思想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83(昭和58)。
舟橋一哉《俱舍論の原典解明》京都,法藏館,1987(昭和62)。
舟橋一哉《業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81(昭和56)。
西義雄《阿毘達磨佛教の研究》,國書刊行會,1975(昭和50)。
佐佐木現順《業論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90。
佐藤密雄譯著《論事附覺音著》,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1(平成3)。
赤沼智善《佛教教理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81(昭和56)。
和 哲郎《原始佛教の實踐哲學》,東京,岩波書店刊行,1971(昭和46)。
河村孝照《阿毘達磨論書の資料的研究》東京,日本學術振興會,1974(昭和49)。
荻原雲來《荻原雲來文集》下冊,東京,荻原博士紀念會,1938(昭和13)。
渡邊楳雄《有部阿毘達磨の研究》京都,臨川書店,1989(平成元年)。
雲井昭善編〈原始經典における業熟異の究明〉《業思想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9(昭和54)。
福原亮嚴《有部阿毘達磨論書の發達》京都,永田文昌堂,1965。
福原亮嚴《業論》,京都,永田文昌堂,1982。
三、期刊論文
(一) 中文資料
林煌州《奧義書輪迴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p.100-108。
童瓊慧《龍樹對說一切有部業思想的評破----以中論第十七「觀業品」為論述重點》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p.73-91。
楊琇惠在《阿含經業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1,p69-85。
釋會忍〈心意識之初探───說一切有部為中心〉《2000年第十一屆佛學論
文聯合發表會》 法鼓山中華佛研究所,2000年,頁1-18。
(二)日文資料
三友健容〈アビダルマ佛教における無表業論の展開(四)───順正理論における無表業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6卷.第2號,1978(昭和53),p.364-368。
三友健容〈アビダルマ佛教における無表業論的展開〉《大崎學報》第129號,1976(昭和51),p.119-141。
中村元〈十善の成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2期,1971(昭和46),p.9-14。
水野弘元〈業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二卷.第二號,1954(昭和29),p.110-120。
加藤宏道〈業と業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6卷.第2期,1978(昭和53),p.148-149。
加藤宏道〈說一切有部における意業道〉《佛教學研究》第35號,龍谷大學佛教學會,1979(昭和54),p.47-66。
加藤精神〈有部の無表色に對する近代學者の誤解を匡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一卷.第二號,1953,p.211-213。
舟橋一哉〈有漏學上無漏業─親鸞の罪福信に關連して 〉《大谷學報》第47卷.第4號,p.1-11。
舟橋一哉〈宿業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四卷‧第二號,1956(昭和31),p.152-155。
舟橋一哉〈無表と生果の功能──加藤神博士の『有部の無表色に對する近代學者の誤解を匡す』を讀み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二卷.第二號,1954,P.289-291。
河村孝照〈俱舍論 における無表色關する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1卷第2號,1963,p.241-245。
長尾雅人〈安慧の識轉變說について〉《宗教研究》新九之五號,p.119。
四、工具書
(一) 中文資料
印順、呂澂合編《印順、呂澂佛學辭典》台南縣,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2000。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佛光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
赤沼智善《漢巴四部阿含互照錄》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4。
荻原雲來編纂《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
(二) 日文資料
水野弘元編《パーリ語辭典》東京,春秋社,1999。
水野弘元編《南傳大藏經總索引》大阪,東方出版社,1986年。
水野弘元編集《佛典解題事典》東京,春秋社,1998。
平川彰編《佛教漢梵大辭典》東京,凸版印刷株式會社,1997。
高崎直道《佛教.インド思想辭典》東京,春秋社,1987。
望月信亨編《望月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36。
鎌田茂雄、河村孝照等合編《大藏經全解說大事典》東京,雄山閣出版社株會社,1998(平成1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邦雄〈論身心靈三層次的生命諳立之道〉《鵝湖》91年4月。
2. 王邦雄〈孔孟儒家的生死智慧〉《北縣教育》89年3月。
3. 王邦雄〈論儒道二家身心靈的修養與成長之道〉《宗教哲學》89年9月。
4. 巨克毅〈當代天人之學研究的新方向─反省與重建〉《宗教哲學》85年1月。
5. 江雪蓮〈道德義務的他律性和自律性〉《哲學與文化》83年11月。
6. 沈清松〈對應快速科技發展的道德教育之人類學基礎〉《哲學與文化》74年6月。
7. 李杜〈由先秦儒者說到當代新儒者對天到形而上問題的瞭解〉《哲學與文化》80年6月。
8. 邱黃海〈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陳述〉《鵝湖學誌》第二十一期。民87。
9. 岑溢成〈「生之為性」釋論〉《鵝湖學誌》第一期。民77。何淑靜〈論孟子「盡心知性以知天」如何可能〉《鵝湖學誌》第七期。民80。
10. 高柏園〈孟子思想中「逆覺體證」之二義及其發展〉《淡江學報》。85年2月。
11. 高柏園〈儒道思想對中國現代化的可能貢獻〉《現代化研究》高。89年4月。
12. 高柏園〈論牟宗三先生「逆覺體證」義之運用〉《鵝湖月刊》86年1月。
13. 高柏園〈墨子與孟子對戰爭的態度〉《鵝湖》80年12月。
14. 高柏園〈佛教教育中的終極關懷與現實關懷〉《中國佛教》80年9月。
15. 袁保新〈孟子道性善的釐清與辯證〉《鵝湖學誌》8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