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美欣(1998) 泥岩裸露地成因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5p.。2. 古明萱(1996) 高粱在鹽分逆境下之生長反應,中華農藝6:7∼13。3. 古明萱(1996) 高粱在鹽分逆境下之滲透調節作用,中華農藝6:15∼25。4. 田永銘、李德河、陳景文(1989)台灣西南部泥岩裸露地坡向因子成因探討,第三屆大地工程學術研究討論會:77∼94。
5. 朱德民(1978) 植物生長與耐鹽性Ⅰ. 植物對鹽分的反應。科學農業26:227∼233。6. 朱德民(1978) 植物生長與耐鹽性Ⅱ. 滲透壓調節作用。科學農業26:292∼298。7. 朱德民(1980) 植物生長與耐鹽性Ⅲ. 鹽腺構造及功能。科學農業28:133∼138。8. 朱德民(1995) 植物與環境逆境,國立編譯館,p.65∼86。
9. 吳安欽(1997) 泥岩地區四種優勢植物對主要環境應力之適應性反應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0p.。10. 吳炳奇、蔡秀隆、朱德民(1994) 玉米對浸水的反應,中華農業氣象1(4):151∼156。11. 林正宏(1988) 玉米、高粱及向日葵對缺水之生理反應與旱馴化作用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植物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4p.12. 林信輝(1987) 三種防風林植物在海岸環境下之生理生態反應,國立中興大學植物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38p.。13. 林信輝、章裕賓(1994) 以SPAD-502葉綠素計做為保育植物活力指標之研究,水土保持學報26(1):55-63。
14. 林信輝(1997) 「八十六年度水土保持植生綠美化計畫-西南部泥岩綠化整治規劃(期末報告)」,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水土保持局,pp.1∼99。
15. 林信輝(1998) 「八十七年度水土保持植生綠美化計畫-西南部泥岩地區綠美化示範及規劃(期末報告)」,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水土保持局,pp.86。
16. 林信輝(1999) 「八十八年度水土保持植生綠美化計畫-不同植被及工法對泥岩坡面保育之研究」,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水土保持局,pp.3∼51。
17. 林信輝、張俊斌(1999)泥岩地區植被建立與生態復育工法之設計,第八屆大地工程學術研討會,pp.1993-2005。
18. 林信輝(2001) 水土保持植生工程,高立圖書有限公司,343p.。
19. 林昭遠(1997) 泥岩地區植生緩衝帶配置之研究,水土保持學報29(3):268∼305。
20. 林昭遠、林文賜(1999) 泥岩地區保育植物耐旱特性之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0(1):59∼64。21. 林彥伯(2000) 泥岩邊坡植生復育材料之探討-鹽地鼠尾粟耐鹽機制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2p.。22. 邱創益(1983) 青灰岩崩塌裸露地植生復原之研究(第一報),屏東農專學報24:191∼208。23. 邱創益(1984) 台灣西南部青灰岩(泥岩)裸露地植生復原之研究(第二報),屏東農專學報25:93∼129。24. 邱創益(1985) 台灣西南部青灰岩(泥岩)裸露地植生復原之研究(第三報),屏東農專學報26:59∼86。25. 金永斌(1984) 台灣西南部泥岩坡地表面防治穩定處理(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報告(NSC73-0414-P006-012)。
26. 范貴珠、許博行、張峻德(1999) 鹽分對欖李苗木水分狀態、葉綠素螢光反應與細胞活性之影響,中華林學季刊32(4):469∼480。27. 高景輝、林安秋(1985) 鹽性與植物生長,科學農業33(11∼12):365∼358。28. 高景輝(1988) 淹水與植物發育,科學農業叢書第13號,科學農業社編印。29. 高齊治(1998) 台灣西南部泥岩地區刺竹之耐旱特性及其對坡面保育功能探討,碩士論文,79p.。30. 張俊斌、黃俊仁、林信輝(1999) 泥岩刺竹林地不同林相處理之土壤沖蝕與植生入侵研究,水土保持學報31(4):199∼213。31. 張俊斌、黃俊仁、林信輝(2000) 台灣西南泥岩地區不同植被對土壤保育之研究,第五屆海峽兩岸水土保持學術研討會(水土資源保育策略與管理)、大陸湖南長沙。
32. 張俊斌、陳意昌、鄧東波、林裕彬、林信輝(2002) 西南部泥岩地景生態變遷之研究,2002中華地理資訊學術研討會。
33. 郭幸榮、劉佳瑜、許世宏(1999) 低海拔闊葉樹種淹鹽水後之症狀及形態適應,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13(3):211∼233。
34. 郭幸榮、郭秀桃(1998) 鹽分對四種台灣原生闊葉樹種之為害,中華林學季刊31(4):361∼376。35. 郭張權(1998)泥岩挖方坡面植生工法之土壤保育功效探討,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6p.。36. 郭魁士(1986) 土壤學,中國書局,p.9∼13。
37. 郭耀綸(1992) 相思樹苗木生理及生長對水分逆境之反應,中華林學季刊25(1):33-44。38. 郭耀綸(1994) 從生理和形態上比較共存之相思樹與蒲姜對乾旱環境之適應,中華林學季刊27(2):37∼54。39. 許玉妹(1995) 蓮霧植株在淹水逆境與根群限制下之生理探討,國立中興大學植物學研究所,博士論文。40. 陳芳瓊(1997) 三種鄉土植物在水分應力下生長活力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9p.。41. 陳明賢(1999) 泥岩地區適生草種耐鹽性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63p.。42. 陳振盛、蘇錦松、李鏐(1989) 泥岩邊坡植生綠化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報告(NSC77-0414-P121-01B)。
43. 陳時祖(1984) 「台灣西南部地區泥岩坡地沖蝕特性之研究(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3∼70號,pp.2∼3。
44. 陳意昌(1994) 高爾夫球場常用草類生長及光合成作用對土壤水分逆境之反應,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3p.。45. 陳燕章(1981) 三種木麻黃耐鹽性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造林組,碩士論文,66p.。46. 曾世昌、郭幸榮、李遠欽(1992) 鹽沫對木麻黃之若干生理為害,中華林學季刊(3):27∼34。47. 游仁正、許博行(1999) 欖李耐鹽性的探討,林業研究季刊21(4):9∼16。48. 湯曜滋(1999) 台灣中低海拔主要闊葉樹種之光合成與用水效率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49p.。49. 黃俊仁(2001) 苦藍盤與冬青菊在泥岩地區之根系特性與水分生理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7p.。
50. 萬鑫森、黃瓊慧(1996) 台灣兩種泥岩礦物成分及其性質之研究,農林學報45(1):55∼62。51. 劉宗烈(1997) 水庫濱水帶優勢植物對間歇式淹水逆境之反應,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8p.。52. 劉壹介(1997) 缺水及鹽處理對冰花生理代謝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植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3. 劉坤樹(1996) 亞熱帶重濕地區主要闊葉樹種之光合成與用水效率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4p。54. 蔡吉豐、朱德民(1998) 高粱孕穗期淹水對葉片糖類代謝的影響,中華農業氣象5(4):181∼192。55. 蔡青園、陳清義(1991) 缺水對樟樹及楓香光合成作用及生理特性之影響,中華林學季刊24(2):47∼57。56. 蔡青園、翁仁憲、陳清義(1990) 缺水對樟樹及楓香光合成作用之影響,中華林學季刊23(2):3∼8。57. 蕭榮福、陳振盛、李鏐(1992) 泥岩邊坡植生技術暨道路邊坡覆層植被建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報告(NSC80-0414-P121-01B)。
58. 顏正平(1993) 水土保持應用草類耐瘠性之研究(三),林業特刊第48號:223∼232。
59. 顏富士(1993) 台灣西南部泥岩區起始裸坡發育過程之研究-台灣西南部泥岩坡地地貌與風化侵蝕之關係三,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81∼57號。
60. 顏富士、吳秋相(1993) 台灣西南部泥岩邊坡發育過程之研究,泥岩邊坡工程研討會論文集,pp.43∼70。
61. Boyer,J.A.(1981)Water deficits and photosynthesis. p.153∼190. In:T.T.Kozlowski, ed. Water deficits and plant growth.Vol. IV Academic press , New York.
62. Flowers,T.J. , P.F.Troke , and A.R. Yeo. 1977. The mechanism of salt tolerance in halophytes.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 28:89∼121.
63. Greenway,H. and R. Munns.(1980)Ann. Rev. P1 Physiol. 31:pp.149∼190.
64. Kozlowski,T.T.(1982) Water supply and tree growth. Part2. Flooding. For. Abstr. 43:145∼161.
65. Kozlowski,T.T. and S.G. Pallardy.(1984) Effect of flooding on water , carbonhydrate , and mineral relations. pp.165∼181. In:T.T.Kozlowski(ed.). Flooding and Plant Growth. Academic Press , Inc.
66. Kramer,P.J.(1983) Water relation of Plants. Academic Press , New York. pp.489.
67. Krampiz,M.J.,K.Klug and H.P.Fock(1984) Rate of photosynthetic CO2 uptake , Photorespiration CO2 evolution and dark respiration in water stressed sunflower and bean leaves. Photosynthetica 8(3):322∼328.
68. Levitt,J.(1980)Responses of Plant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Academic Press , New York. pp.670.
69. Levitt,J.(1985)Relationship of dehydration rate to drought avoidance , dehydration tolerance and dehydration avoidance of cabbage leaves,and to their acclimation during drought-induced water stress .Plant , Cell and Environ . 8:287∼296.
70. Moldau,H(1973)Effects of various water regimes on stomatal and mesophyll conducatances of bean leaves. Photosynthetica 7:1∼7.
71. Saadeddin, R. and Doddema, H. (1986)Anatomy of the Halophyte Arthrocnemum Fruitcosum in Relation to its Physiology. Annuals of Botany 57:531∼544.
72. Shalhevet,J.(1993) Plants under salt and water stress pp.133∼154 In L. Fowden,T. Mansfield, and J.Stoddart, eds. Chapman & Hall.
73. Turner,N.C. and G.J.Burch(1983)The role of water in plant , crop-water Relations. John Wiley and Sons. N.Y. pp.73∼126.
74. Waisel,Y. and Neumann, G.R.(1972)Mechanisms of sodium and rubidium uptake by excised barley roots. Physiologia Plantarum(27):39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