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18: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仕樂
研究生(外文):Yang, Shih-yueh
論文名稱:攻擊-防禦平衡概念的重新思考
論文名稱(外文):Rethinking of Offense-Deffense Balance
指導教授:袁鶴齡袁鶴齡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政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2
中文關鍵詞:攻擊-防禦理論攻擊-防禦平衡地理因素技術因素
外文關鍵詞:Offense-Defense TheoryOffense-Defense BalanceGeographyTechnolo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文意在釐清攻擊-防禦平衡的定義,尋找出影響攻擊-防禦平衡的主要因素,並且進一步企圖解釋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攻擊-防禦平衡,而能對攻擊-防禦平衡的狀態作一適當的陳述。本文以Robert Jervis最初的觀念出發,引進了戰爭論中對於攻擊、防禦的討論,對「攻擊」、「防禦」與「攻擊-防禦平衡」的定義作澄清。本文嘗試以技術因素與地理因素來解釋攻擊-防禦平衡狀態的變動。技術因素包括載臺易毀性、機動力與攔截成本,地理因素則包括正面寬度、地形與距離。
在時間上本文以1914至1991年為研究範圍,其間選取了兩次大戰中在歐洲的西部戰線、東部戰線與義大利戰線,以及第三、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的西奈(Sinai)半島與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等共五個區域,每個區域在時間上前後各選擇一個時段,總共十個案例,來進行比較研究。研究發現,本文的推論獲得十個案例中八個案例的證明,有兩個案例不支持本文的推論,不過這可能是部隊素質與指揮決策兩項因素所致,亦非本文排除的因素所能解釋。由此可見,技術與地理因素對於攻擊-防禦平衡狀態的變動,仍具有相當程度的解釋能力。

This thesis has four purposes. First is to redefine the meaning of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second is to find out what factors influence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third is to explain how these factors influence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and fourth is to describe the status of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appropriately. The thesis bases on Robert Jervis’ “the Offense-Defense Theory” and the arguments of the classic piece “On War.” The author tries to redefine the meaning of “offense”, “defense”, and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In addition, the thesis tries to adopt geographic factor and technologic factor to explain the variance of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Geographic factor contains: width, range, and terrain, and technological factor contains: the vulnerability of fighting platform, mobility, and the cost of intercepting strategic projectile.
The time scope of the thesis is from 1914 to 1991. During this period, the thesis selects the following cases: the western front, eastern front, and Italian front of two World Wars, Golan Heights and Sinai Peninsula in the six-day war and Yom Kippur war. The author finds that eight out of ten cases can support the argument of the thesis. In other words, geographic and technologic factors can fully explain the variance of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3
第三節 章節安排……………………………………………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現實主義中的爭論…………………………………7
第二節 攻擊-防禦理論:攻擊-防禦平衡……………… 14
第三節 影響攻擊-防禦平衡的因素………………………24
第四節 攻擊-防禦區分……………………………………28
第五節 測量攻擊-防禦平衡………………………………30
第六節 認知……………………………………………… 34
第七節 小結……………………………………………… 37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39
第一節 概念的釐清……………………………………… 39
第二節 影響攻擊-防禦平衡的因素………………………42
第三節 研究假設與案例選……………………………… 49
第四章 技術的變………………………………………… 53
第一節 載臺的易毀性…………………………………… 53
第二節 機動力的發展…………………………………… 78
第三節 發射成本與攔截成……………………………… 85
第五章 地理因素與案例研……………………………… 93
第一節 地理因素影響攻擊-防禦平衡的方式………… 93
第二節 地理狀況描述…………………………………… 96
第三節 案例比較…………………………………………101
第六章 結論………………………………………………143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貢獻…………………………………143
第二節 研究限制…………………………………………145
第三節 未來發展方向……………………………………147
參考書………………………………………………………149

參考書目
一、中文
(一)書籍:
王世典編。1990年。《戰甲車設計》。桃園:中正理工學院。
王書君。1992年。《美日海空大戰(上局:聯合艦隊)》。台北:風雲時代。
王曾才。1996年。《西洋近世史》。台北:正中書局。
。1994年。《世界現代史(上)》。台北:三民書局。
。1994年。《世界現代史(下)》。台北:三民書局。
大衛‧梅遜(David Mason)。星光編輯部譯。1995年。《海中之狼U艇》。台北:星光出版社。
大衛‧譚克斯(Davis R. Tanks)。高一中譯。2002年。《美國國家飛彈防禦:政策議題與技術能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丹尼‧派克(Danny S. Parker)。李恕平譯。1997年。《冬日之戰(上)》。台北:麥田出版。
。李恕平譯。1997年。《冬日之戰(下)》。台北:麥田出版。
巴克(A.J. Barker)著。王立田、萬福明譯。2001年。《中途島海戰》。台北:星光出版社。
卡尤斯‧貝克(Cajus Bekker)著。賴吉生譯。1999年。《攻擊高度四千米(上冊)》。台北:麥田出版。
。賴吉生譯。1999年。《攻擊高度四千米(下冊)》。台北:麥田出版。
布萊恩‧菲蒲特(Bryan Philpott)著。李恕平譯。1996年。《空戰英雄》。台北:星光出版社。
比爾‧岡斯頓(Bill Gunston)著。潘彥豪譯。1996年。《二戰轟炸機》。台北:麥田出版。
布魯斯‧奎利(Bruce Quarrie)。曾祥穎譯。2001年。《空降戰史》。台北:麥田出版。
布魯斯‧盧瑟(Bruce Russett )、哈維‧史塔爾(Harvey Starr)。張明澍譯 。關弘昌校定。1995年。《國際政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艾瑞克‧布朗(Eric Brown)著。陳龍華譯。1997年。《德國戰鷹》。台北:麥田出版。
朱貴生等。1995年。《第二次大戰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貝文‧亞歷山大(Bevin Alexander)。許綬南譯。1996年。《未來戰爭:傳統戰爭與游擊戰》。台北:麥田出版。
。張佩傑譯。1995年。《奇襲:史上名將致勝之道》。台北:麥田出版。
何素(Chaim Herzog)。趙繼汾譯。1978年。《第四次以阿戰爭實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克勞塞維茲(C. von Clausewitz)。何華德(Michael Howard)、巴芮特( Peter Paret)英譯。鈕先鍾中譯。1980年。《戰爭論》。台北:軍事譯粹社。
考夫曼(J. E. Kaufmann & H. W. Kaufmann)。勝昕雲 譯。1996年《希特勒的閃擊戰》。台北:麥田出版。
李德哈特(Basil H. Liddell Hart)。鈕先鍾譯。200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上)》。台北:麥田出版。
。鈕先鍾譯。200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下)》。台北:麥田出版。
。鈕先鍾譯。199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一)》。台北:麥田出版。
。鈕先鍾譯。199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二)》。台北:麥田出版。
。鈕先鍾譯。199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三)》。台北:麥田出版。
。鈕先鍾譯。1996年。《戰略論:間接路線》。台北:麥田出版。
。鈕先鍾譯。1994年。《沙漠之狐隆美爾(上)》。台北:星光出版社。
。鈕先鍾譯。1994年。《沙漠之狐隆美爾(下)》。台北:星光出版社。
杜普伊(T. N. Dupuy) 、邦格德(D. L. Bongard) 、安德遜(R. C. Anderson)。 許綬南譯.。1996年。《突出部之役:希特勒的最後一搏(上)》。台北:麥田出版。
。許綬南譯 。1996年。《突出部之役:希特勒的最後一搏(下)》。台北:麥田出版。
安德爾斯將軍(Gen. Wladyslaw Anders)。鈕先鍾譯 。1994年。《希特勒征俄之役》。台北:麥田出版。
林宗達。2000年。《戰區飛彈防禦與台灣安全》。台北:時英出版社。
阿利斯泰爾‧霍恩(Alistair Horne)、大衛‧蒙哥馬利(David Montgomery)著。許綬南譯。1996年。《孤寂的將領》。台北:麥田出版。
阿道夫‧格蘭德(Adolf Galland)著。鈕先鍾譯。1994年。《鐵十字戰鷹》。台北:星光出版社。
英馬諾爾(Jmmanüel)。周修仁譯。1974年。《世界大戰史》。台北:三軍大學。
查爾斯‧梅森哲(Charles Messenger)。王鼎鈞譯。1997年。 《世紀戰雲錄》。台北:麥田出版。
馬丁‧戴維遜(Martin Davidson)、 亞當‧李維(Adam Levy)。曾祥穎譯。1999年。《決定性武器》台北:麥田出版。
馬丁‧克里費德(Martin van Creveld)。鈕先鍾譯。1991年。《科技與戰爭》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馬丁‧凱登(Martin Caidin)著。星光編輯部譯。1995年。《納粹神鷹Bf109》。台北:星光出版社。
袁文靖。1985年。《中東戰爭史》。台北:國際現勢週刊社。
海因茲‧古德林(Heinz Guderian)著。鈕先鍾譯。1994年。《閃擊英雄林(上)》。台北:星光出版社。
。鈕先鍾譯。1994年。《閃擊英雄林(上)》。台北:星光出版社。
烏耶‧費斯特(Uwe Feist)著。姚卿中譯。1996年。《Me109戰鬥機》。台北:麥田出版。
唐納‧卡德威爾(Donald L. Caldwell)著。李恕平譯。1996年。《第二十六戰鬥機聯隊》。台北:麥田出版。
唐納德‧麥金太爾(Donald)著。張俊煥譯。1996年。《雷伊泰灣爭奪戰》。台北:星光出版。
麥克‧卡佛(Michael Carver)編。鈕先鍾編譯。1996年。《二十世紀名將評傳》。台北:麥田出版。
麥克‧史派克(Mike Spick)、巴瑞‧惠勒(Barry Wheeler)著。羅臻譯。1996年。《現代美國戰機》。台北:麥田出版。
約米尼(Antoine Henri Jomini)。鈕先鍾譯。1996年。《戰爭藝術》。台北:麥田出版。
約翰‧英格利希(John A. English)、布魯斯‧哥德蒙森(Bruce I. Gudmundsson)。曾祥穎譯。1999年。《臨陣當先論步兵》。台北:麥田出版。
約翰‧賈奈特(John Garnett)。彭恆忠譯。1991年。《當代戰略(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夏‧費爾德曼(Shai Feldman)。彭恆忠譯。1994年。《科技與戰略》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埃里希‧馮‧曼斯坦( Erich von Manstein)著。鈕先鍾譯。1994年。《失去的勝利(上)》。台北:星光出版社。
寇尼(Gene Gurney)編。黃文範譯。1994年。《鵬搏萬里:偉大的空戰》(台北:麥田出版。
寇唐納‧哥德斯坦(Donald M. Goldstein)、凱瑟林‧狄倫(Katherine V. Dillon)、米契爾‧溫格爾(J. Michael Wenger)著。林光餘譯。1994年。《圖說偷襲珍珠港》。台北:麥田出版。
寇蒂斯‧李梅(Curtis E. LeMay)、比爾‧嚴恩(Bill Yenne)著。林光餘譯。1995年。《B-29超級空中堡壘》。台北:麥田出版。
華特‧勞德(Walter Lord)著。黃文範譯。1994年。《中途島之戰:難以置信的勝利》。台北:麥田出版。
湯瑪士‧柯特勒(Thomas J. Cutler)著。易鶚譯。1995年。《雷伊泰灣之戰》。台北:麥田出版。
湯瑪士‧基尼(Thomas A. Keaney)、艾略特‧柯漢(Eliot A. Cohen)。楊連仲等譯。2001年。《波灣空戰掀起戰爭革命?》。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偉恩‧休斯(Wayne P. Hughes Jr.)。黃俊彥、余忠勇譯。2001年。《艦隊戰術與海岸戰鬥》。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野原茂著。林大維譯。1995年。《圖解世界軍用機史(上)》。台北:麥田出版。
。林大維譯。1995年。《圖解世界軍用機史(下)》。台北:麥田出版。
賀伯特‧羅辛斯基(Herbert Rosinski)原著。米契爾‧辛普森三世(Mitchell Simpson III)編輯。鈕先鍾譯。1987年。《海軍思想的發展》。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亞丹(Avraham Adan)。劉正侃譯。1983年。《一九七三年以埃戰爭親歷記》。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喬治‧佛提(George Forty)。譚天譯。1994年。《戰車指揮官》。台北:麥田出版。
富勒(J.F.C. Fuller)。鈕先鍾譯。1996年。《西洋世界軍事史(卷三上)》。台北:麥田出版。
。 鈕先鍾譯。1996年。《西洋世界軍事史(卷三下)》。台北:麥田出版。
。鈕先鍾譯1996年。《戰爭指導》。台北:麥田出版。
傑斯特‧韋慕特(Chester Wilmot)。鈕先鍾譯。1998年。《歐洲爭奪戰(1反攻大陸)》。台北:麥田出版。
。鈕先鍾譯。1998年《歐洲爭奪戰(2諾曼地之戰)》。台北:麥田出版。
。鈕先鍾譯。1998年《歐洲爭奪戰(3到柏林之路)》。台北:麥田出版。
解力夫。1994年。《中東戰爭》。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鈕先鍾。1992年。《中國戰略思想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97年。《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出版。
。1996年。《孫子三論》。台北:麥田出版。
。1997年。《歷史與戰略》。台北:麥田出版。
。2000年。《戰略家:思想與著作》。台北:麥田出版。
賈克‧史賓塞(Jack Spencer)。楊紫函、高一中譯。2001年。《彈道飛彈威脅手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 譯局。
楊忠翰。1991年。《改變戰爭的武器陸戰篇》。台北:星光出版社。
詹姆斯‧科那(James P. Coyne)。 沈遠、廖埔生、王心宇譯。1994年。《波灣空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詹姆斯‧鄧尼根(James F. Dunnigan)。曾祥穎譯。1998年。《數位化戰士》。台北:麥田出版。
愛德華‧佛拉納根(Edward M. Flanagan)著。王鼎鈞譯。1996年。《閃電:101空中突擊師的波灣作戰》。台北:麥田出版。
滕昕雲。2000年。《「巴巴羅沙」征俄作戰》。台北:真元堂。
。1999年。《西線的勝利》。台北:真元堂。
德國軍事研究學會編。鈕先鍾譯。199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決定性會戰:德國人觀點(上)》。台北:星光出版社。
。鈕先鍾譯。199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決定性會戰:德國人觀點(下)》。台北:星光出版社。
雷蒙德‧托利佛(Raymond F. Toliver)、催佛‧康斯泰堡(Trevor J. Constable)著。王治國、孫敬鑲譯。2000年。《擊落352架敵機》。台北:輕舟出版社。
維爾佛雷德‧羅特(Wilfried Loth)。朱章才譯。2000年。《和解與裁減軍備》。台北:麥田出版。
薄富爾(Andre Beaufre)。鈕先鍾譯。1996年。《戰略緒論》。台北:麥田出版。
應紹基。1986年。《多管火箭概論》。台北:啟新出版社。
羅伯特‧伊克斯(Robert J. Icks)。馬凱南譯。1992年。《世界坦克戰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羅伯‧凱利(Robert E. Kelley)等著。黎承開譯。1996年。《沙漠雄鷹》。台北:麥田出版。
讀賣新聞社主編。孫杰譯。1988年。《航空戰力》。台南:大昆書局。
。孫杰譯。1988年。《裝甲兵團》。台南:大昆書局。
酈能敬、金兆恂編著。1997年。《軍事電子技術概論》。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二)論文
王美文。1992年。〈部署後勤在波灣〉。《全球防衛雜誌》,第16卷第5期,頁105-116。
余紀中。1991年。〈波灣水雷戰記〉。《全球防衛雜誌》,第14卷第5期,頁32-45。
李大中。2000年。〈後冷戰時期美國飛彈防禦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5期,頁17-45。
李曼德。1993年。〈瓜達康納爾戰役(第四部分)〉。《全球防衛雜誌》,第17卷第1期,頁94-103。
阿爾佛雷德‧普萊斯(Alfed Price)著。李恕平譯。1994年。〈雷根斯堡/施韋因富特大轟炸〉《全球防衛雜誌》,第19卷第3期,頁82-89。
高自強。1987年。〈史塔克號巡防艦遭襲事件之檢討〉。《海軍學術月刊》,第21卷第12期,頁29-35。
馬克‧史托克(Mark A. Stokes)原著。2001年。〈中共的軍事太空與傳統戰區飛彈的發展:對台海安全之意涵〉收於蘇珊‧普斯卡(Susan M. Puska)著。吳奇達、高一中、黃俊彥譯。《下下一代的共軍》,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頁133-243。
菲特烈‧寇爾奇施(Friedrich Korkisch)著。姜永俐譯。1998年。〈1944/1945年歐亞二洲之戰略空權〉。《軍事史評論》第5期,頁163-182。
華鳴。1995年。〈戰列艦〉。《全球防衛雜誌》,第20卷第1期,頁80-91。
程嘉文。1994年。〈馬里亞納海戰(第二部分)〉。《全球防衛雜誌》,第19卷第2期,頁82-93。
鄭繼文。1992年。〈向M2挑戰的英國戰士〉。《全球防衛雜誌》,第15卷第2期,頁70-79。
。1993年。〈沙漠之虎M1A1。M1A2〉。《全球防衛雜誌》,第17卷第3期,頁30-43。
粵儒。1993年。〈德國火砲系列─防砲(第二部分)〉。《全球防衛雜誌》,第17卷第6期,頁90-95。
。1994年〈德國火砲系列野戰砲〉。《全球防衛雜誌》,第19卷第3期,頁90-101。
。1995年。〈戰區彈道飛彈暨反制之道〉。《全球防衛雜誌》,第22卷第4期,頁26-33。
賴吉生。1993年。〈西元1888∼1918德國海軍之發展暨戰備整備(第一部份)〉。《全球防衛雜誌》,第17卷第3期,頁85-93
。1993年。〈西元1888∼1918德國海軍之發展暨戰備整備(第二部份)〉。《全球防衛雜誌》,第17卷第4期,頁86-95。
。1993年。〈一次大戰德國U艇作戰紀要〉。《全球防衛雜誌》,第18卷第3期,頁96-102。
顏銘洲。1994年。〈艱苦的義大利戰場(第二部分)〉。《全球防衛雜誌》,第20卷第6期,頁80-89。
。1995年。〈艱苦的義大利戰場(第三部分)〉。《全球防衛雜誌》,第21卷第1期,頁72-79。
二、英文
(一)書籍:
Baldwin, David. eds.1993.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uzan, Barry and R. J. Barry Jones. eds. 1981.Change and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Evaded Dimension.London: Pinter .
Cashman, Greg. 1993. What Causes War?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New York: 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Creveld, Martin van. 1977. Supplying War.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yle. Michael W. and G. John Ikenberry. eds. 1997. New Think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Westview.
Evera, Stephen Van. 1999. Causes of War.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oss, Christopher F. 1996. Jane’s Tank & Combat Vehicle Recognition Guide. Lond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1999. The Military Balance 1999.2000.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vesey, Anthony. 1996. Great Battles of World War I. London: Greenwich Editions.
Maersheimer, John. 1983. Conventional Deterrence.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errett, Bryan. 1992. The Battle Book. London: Arms and Armour Press.
Quester, George H. 1988. Offense and Defens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New Jersey: Transaction.
Rendall, David Alexander. 1995. Jane’s Aircraft Recognition Guide. Lond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Scheibert, Horst. 1989. German Battle Tanks in Color 1934-1945. West Chester: Schiffer Publishing.
Shlapak, David A., David T. Orletsky, Barry A. Wilson. 2000. Military Aspects of the China-Taiwan Confrontation and Options for U.S. Policy. Santa Monica: RAND.
Waltz, Kenneth.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Zacher, Mark W. and Brent A. Sutton. 2001. Governing Global Networks.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論文
Arreguin-Toft, Ivan. 2001. ‘How the Weak Win War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6(1):93-128.
Biddle, Stephen. 2001. ‘Rebuilding the Foundations of Offense-Defense Theor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3(4):741-774.
Christensen, Thomas and Jack Snyder. 1990. ‘Chain gang and passed bucks: predicting alliance patterns in multipola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4(2):137-168.
Epstein, Joshua.. 1989. ‘The 3:1 Rule. the Adaptive Dynamic Model. and the Future of Security Studi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3(4):90-127.
Evera, Stephen Van. 1998.‘Offense. Defense. and the Causes of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2(4):5-43.
Foss, Christopher F. 1993. ‘Export Range Expands,’ Janes Defence Weekly19(26):25-26.
Glaser, Charles L. 1997. ’The Security Dilemma Revisited.’ World Politics 50(October):171-201.
Glaser, Charles L. and Chaim Kaufmann. 1998. ‘What is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and Can We Measure I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2(4):44-82.
Green, Michael J. and Toby F. Dalton. 1999 ‘Asian Reactions to U.S. Missile Defense.’ NBR Analysis11(3):1-52.
Herz, John H. 1950. ‘Idealist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World politics 3(2):157-180.
Hopf, Ted. 1991. ‘Polarity.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and Wa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5(2):475-493.
Jervis, Robert. 1978. ‘Cooperation under the Security Dilemma.’ World Politics 30(January):167-214.
Kupchan, Charles A. & Clifford A. Kupchan. 1995. ‘Th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1):52-61.
Levy, Jack S. 1984. ‘The Offensive/Defensive Balance of Military Technology: A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8(2):219-238.
Lynn-Jones, Sean M. 1995. ‘Offense-Defense Theory and Its Critics.’ Security Studies 4(4):660-691.
Mearsheimer, John. 1989. ‘Assessing the Conventional Balance: The 3:1 Rule and Its Cr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3(4):54-89.
. 1990. ‘Back to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5(1):141-192.
. 1994/95.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3):5-49.
Midlarsky, Manus. 1993. ‘Polarity and International Stabilit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7(1):173-177.
Morrow, James D. 1993. ‘Arms versus Allies: Trade-offs in the Search fo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7(2):207-233.
Peiter, Dan. 1994. ‘Learning. Realism. and Alliances.’ World Politics 46(July):490-526.
Posen, Barry R..1984/85. ‘Measuring the European Conventional Balance: Coping with Complexity in Threat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9(3): 47-88.
Powell, Robert. 1993/94. ‘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he Neorealist-Neoliberal Deb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8(2):313-344.
Schweller, Randall L. 1994. ‘Bandwagoning for Profi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1):72-107.
Shimshoni Jonathan. 1990/91. ‘Technology. Military Advantage. and World War I.’International Security 15(3):187-215.
Taliaferro, Jeffery W. 2000/01. ‘Security Seeking under Anarch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5(3):128-161.
Tellis, Ashley J. 2002.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a Nuclear India,’ Orbis, 46 (1):13-45.
Waltz, Kenneth N. 2000.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5(1):5-41.
(三)網路資料
B-52 Enthusiast: http://members.aol.com/dpoole1272/home/home.htm/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http://www.fas.or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ttp://web.mit.edu/
On War: http://www.onwar.com/
Osprey Publishing: http://www.ospreypublishing.com/
Panzernet: http://www.panzernet.com/
Rand Cooperation: http://www.rand.org/
Spartacus Educational: http://www.spartacus.schoolnet.co.uk/
The Jewish Agency for Israel: http://www.jajz-ed.org.il/
Think Tools: http://www.thinktools.com/
United State Military Academy: http://www.dean.usma.edu/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