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份
一、書籍
1. 于宗先,「蛻變中的台灣經濟」,三民書局,台北,民國82年。
2. 朱柔若,「社會變遷中的勞工問題」,揚智文化事業,台北,民國87年。
3. 李美枝,「社會心理學」,大洋出版社,台北,民國73年。
4. 李序增,「管理心理學」,哈佛企管顧問公司,台北,p.127,民國81年。
5.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合譯,「組織行為學」,華泰書局,台北,民國84年。
6. 吳若予,「戰後台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 業強出版社,台北,pp.189-200,民國81年。
7. 吳若予,「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的政治經濟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務,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台北,民國90年10月。
8. 吳秉恩,「組織行為學」,華泰書局,台北,民國82年。
9. 吳定,「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天一圖書公司,台北,pp.291-292,民國85年。
10. 吳萬益、林清河,「企業研究方法」,華泰圖書出版公司,台北,民國90年。
11. 林鍾沂,「公共事務的設計與執行」,幼獅文化,台北,民國80年。
12. 林鍾沂,「行政學」,三民書局,台北,民國90年。
13.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聯經出版社,台北,pp.138-149,民國89年。
14. 周添城,「民營化的方式與釋股-台灣民營化的經驗」,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民國88年1月。
15. 施顏祥,「民營化之路:公營事業民營化理論與實務探索」,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台北,民國86年。
16. 姜占魁,「行政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第3版,台北,民國85年。
17. 洪鎌德,「當代政治經濟學」,揚智文化事業,台北,民國88年。
18. 徐聯恩,「企業變革系列研究」,華泰書局,台北,民國85年。
19. 郭崑謨,「管理概論」,三民書局,台北,民國79年。
20. 許士軍,「管理學」,東華書局,台北,民國82年。
21. 陳師孟等著,「解構黨國資本主義」,澄社,台北,民國80年。
22. 張春興,「心理學」,東華書局,台北,民國78年。
23. 張玉山、鄭義,「公營事業民營化與員工競爭力提升」,亞太經濟整合與我國勞工競爭力提昇策略研究會,民國85年。
24. 詹中原,「民營化政策-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之分析」,五南圖書,台北,p.5、p.102,民國82年。
25. 楊國樞等,「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東華書局,台北,p.51,民國78年。
26. 管歐,「中華民國憲法論」,增訂初版,三民書局,台北,民國83年。
27. 黃俊英等,「公營事業民營化問題與對策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民國84年。
28. 劉鳳文、左洪疇,「公營事業的發展」,聯經出版社,台北,民國73年。
29. 劉常勇、熊映梧主編,「兩岸公營事業管理與政策」,華泰書局,台北,民國85年。
30. 鄧東濱,「管理技巧-員工問題之診斷與處理」,格致管理顧問公司,民國77年。
31. 謝長宏,「管理新論」,中興管理顧問公司,台北,民國67年。
32. 謝安田,「企業管理」,五南圖書公司,台北,pp.218-220,民國71年。
33. 蘇伯顯,「領導與組織」,國家出版社,台北,民國67年。
二、學位論文
1. 丁月琴,「國營事業民營化員工溝通策略」,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8年。2. 王宗坤,「公營事業民營化與員工職業疏離的相關性-以高高屏三縣市彰化銀行員工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0年。3. 王莉雅,「我國電信服務業因應WTO國際化要求」,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1年。4. 江建良,「情境因素與產品涉入對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78年。5. 呂德明,「我國電信事業民營化員工權益保障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7年。6. 呂世模,「中華電信員工對民營化組織溝通、變革的認知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長途及行動通信分公司為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7. 李春南,「電信產業購併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學程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7年。8. 李士陞,「台灣固定網路開放對中華電信競爭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
9. 杜新偉,「組織變革中員工反應態度的調查研究-以中華電信公司民營化變革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8年。10. 何偉聖,「價格調整上限管制下電信廠商價格策略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市話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0年。11. 沈志豐,「台灣行動電話需求體系之推估與產業競爭策略分析」,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1年。12. 林子儀,「國家從事公營事業之憲法基礎及界限」,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72年。13. 林大景,「公營事業因應民營化政策進行多角化經營之規劃參考模式的初期先導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14. 林珠燕,「員工對民營化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態度之研究-以台糖公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0年。15. 林承樺,「中鋼民營化過程中公司統制及績效之評估」,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16. 吳安平,「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過程中公務員之困境與省思」,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0年。
17. 胡治民,「中油公司因應自由化、民營化之競爭策略研究-分析層級程序法之應用」,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3年。18. 柯愷瑜,「影響組織變革抗拒因素之探討」,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0年。19. 徐秀暉,「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0年。20. 徐淑敏,「台灣地區公營事業民營化的研究-經濟面與政策面之實證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0年。21. 徐正屏,「員工對民營化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南區分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0年。22. 孫本初,「機關組織更新之研究,著重在用比較方法來評估計劃式的組織更新效果」,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3年。23. 陳金貴,「組織變革中員工抗拒改革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已出版碩士論文,民國67年。24. 陳孔淵,「國營事業員工對轉型民營化態度之探討-以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25. 陳明男,「國營事業民營化前後經營績效比較-中國鋼鐵公司為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0年。26. 陳嘉慧,「電信自由化:中華電信民營化」,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0年。27. 陳明德,「以資訊處理觀點探討顧客關係管理之成效-以中華電信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1年。28. 陳烈甫,「民營化組織變革中員工反應態度及離職意願之調查研究-台電公司員工之觀點」,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1年。29. 張淑芬,「民營化移轉方式之選擇-兼評我國公營事業移轉民營之上市政策」,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2年。30. 張肇宏,「組織精簡策略對留任員工組織行為影響之相關性研究」,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31. 張霖城,「中華電信公司民營化員工權益之探討」,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0年。32. 張應中,「從制度面探討電信自由化過程共用電信設施之管理課題」,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1年。33. 莊美珠,「民營化對象與執行策略選擇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8年。34. 鄔繼明,「中華電信公司在ADSL市場上所具有的競爭優勢及競爭策略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8年。35. 楊櫻花,「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勞資爭議問題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律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0年。36. 楊雨堯,「國營事業民營化與員工組織行為之間關係的研究-以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1年。37. 廖修品,「電信民營化政策中公、私部門互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38. 黃穎隆,「國營企業員工對組織變革的認知與支持因素之研究-以中國石油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7年。39. 黃福松,「固網開放後台灣國際電信市場發展趨勢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學程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40. 葉雅倩,「省營事業機構人員精簡方案對留任員工組織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5年。41. 劉家源,「公營事業民營化策略與員工態度之研究-以中國石油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8年。42. 劉文生,「公營事業民營化演變過程中策略契合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8年。43. 蔡文濱,「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員工權益問題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2年。44. 簡宏江,「台北縣國小教師對開放教育政策的抗拒及其因應策略」,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7年。45. 魏淑台,「企業文化與民營化知覺對公營事業民營化關係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90年。46. 顏孫猛,「固網開放下中華電信公司競爭策略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三、期刊、雜誌
1. 王良行,「上海貿易事件的數量分析」,興大歷史學報,第6期,pp.1-6,民國85年。
2.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電信月刊」,民國88年1月至92年6月。
3.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九十年度經營策略與營運計畫」,台北,民國90年3月。
4. 中華電信產業工會,「中華電信產業工會月刊」,台北,第9期,民國91年,第11~13期,民國92年。
5. 立法院圖書資料室,「公營事業民營化(上輯)」,立法報章資料專輯,第53輯,民國85年7月。
6. 立法院圖書資料室,「公營事業民營化(中輯)」,立法報章資料專輯,第54輯,民國85年7月。
7. 立法院圖書資料室,「公營事業民營化(下輯)」,立法報章資料專輯,第55輯,民國85年7月。
8. 石齊平、蔡妙珊,「公營事業民營化-論公經濟部門最適比例問題」,財稅研究,第22卷第3期,p.50,民國79年5月。
9. 司徒達賢,「臺灣國營事業的出路-民營化」,經濟前瞻,pp.116-119,民國84年3月。10. 行政院新聞局,「行政院公報」,第3卷第40期,民國86年10月。
11. 行政院主計處,「國營事業移轉民營前後績效比較」,主計月報,第86卷第1 期,民國87年7月。
12. 江丙坤,「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回顧與展望」,主計月報,第84卷第3期,pp.18-22,民國86年。13. 江丙坤,「公營事業民營化與全民優惠釋股」,理論與政策,第44期,民國86年9月。14. 江岷欽、劉坤億,「企業型政府的省思─從美國行政革新經驗談起」,人事月刊,第25卷第4期,pp.34-45,民國88年。15. 江岷欽,「企業型政府」,智勝文化事業公司,台北,民國88年。
16. 李煥仁、吳穎飛,「我國電信事業自由化與民營化問題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6期,民國83年6月。
17. 李煥仁,「我國電信自由化之國際比較及未來調整方向」,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9卷第3期,pp.53-58,民國85年。
18. 李煥仁,「我國電信自由化面臨的重要課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0卷第1期,pp.21-27,民國86年。
19. 李慰遲,「民營化探源」,公營事業民營化快訊,第3期,p.23,中山大學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研究室,高雄,民國84年。
20. 邢瑩,「台灣電信簡史」,中國電信百週年紀念專輯,交通部電信總局,民國70年。
21. 邱毅,「變與不變之間-中華電信的危機」,經濟前瞻,第53期,民國86年9月。22. 邱毅,「中華電信的企業再造」,經濟前瞻,第60期,pp.122-125,民國87年11月。23. 邱毅,「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影響與建言」,經濟前瞻,第63期,pp.122-125,民國88年5月。24. 呂榮海,「民營化與員工權益」,勞資關係月刊,第157期,民國84年5月。25. 呂德明,「中華電信公司民營化之探討」,中華電信月刊,第32卷,第6期,pp.39-42,民國87年6月。
26. 林忠正等著,「台灣地區公營事業民營化的考量與檢討」,中國論壇,第30卷第9期,pp.7-9,民國79年。27. 林哲岳、張秉熙,「台灣地區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具體作法」,產業金融季刊,第87期,交通銀行企劃部編印,民國84年6月。28. 林振裕,「公營事業民營化與勞資關係問題」,中國勞工,第970期,民國86年7月。29. 林倩如,「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員工權益補償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21期,民國87年1月。30. 洪淑珍,「中華電信釋股民營,活力四射」,遠見雜誌,p.180,民國89年4月。
31. 胡仲英,「公營事業民營化-世界趨勢與我國經驗」,主計月報,第84卷第三期,p.26,民國86年9月。32. 胡仲英、鄭素珍,「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之執行檢討」,研究報導季刊,第40期,民國86年10月。
33. 高寶華,「國營事業民營化研究-執行上的困難及可行途徑」,國立台北商專學報,第40期,民國82年6月。
34. 高凱聲,「電信自由化理論和實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19期,pp.37-65,民國86年。35. 高凱聲,「我國電信的走向與願景」,通訊雜誌,第52期,pp.28-34,民國87年5月。
36. 翁嘉禧,「我國現階段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的評析」,台灣經濟,第193期,pp.14-33,民國82年。
37. 陳金貴,「私有化初探」,行政學報,22期,pp.51-64,民國78年。38. 陳朝威,「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問題與探討(上)」,中華工程雜誌,第271期,民國80年6月。
39. 陳朝威,「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問題與探討(下)」,中華工程雜誌,第272期,民國80年7月。
40. 陳堯、劉崇堅,「民營化對電信事業經營管理的影響」,經社法制論叢,第9期,民國81年1月。41. 陳堯、劉崇堅、李嘉凌,「我國電信事業改制後因應自由化、民營化之競爭策略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11期,民國82年1月。42. 陳堯,「我國電信事業之現況與展望」,局務簡訊,第28卷第12期,交通部電信總局編印,民國83年12月。
43. 陳瑞德,「公營事業民營化的問題探討」,研考報導季刊,第24期,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82年7月。44. 張玉山、王家龍,「民營化員工權益補償與優惠認股方案」,台灣經濟金融月刊,民國86年8月。
45. 張淑昭、吳志正、劉文生,「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策略、組織結構與管理程序之研究-以中華電信為例」,長榮學報,第5卷第2期,pp.85-106,民國90年。46. 黃昌宏,「交通事業員工面臨民營化的態度與權益規劃之探討」,交通建設,第39卷第1期,民國79年1月。47. 黃旭男,「我國電信自由化-政策之形成、規劃、實施與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5期,pp.192-216,民國79年。48. 黃殿偉,「我國民營化政策的探討」,立法院院聞,第20卷第11期,民國82年。49. 黃殿偉,「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民國87年。
50. 黃俊英,「公營事業民營化問題與對策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民國83年9月。
51. 黃財源,「機關體轉化為企業體機制建構之探討-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的企業再造工程」,企銀季刊,第20卷第3期,民國86年1月。52. 黃財源,「臺灣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理論與現況」,研考雙月刊,第22卷第1期,pp.58-66,民國87年。53. 黃漢棟,「中華電信公司民營化之進程」,主計月報,第525期,pp.75-81,民國88年9月。54. 潘偉華,公營事業評論,第1卷第1期,民國87年。
55. 劉玉珍、徐敏富,「公營事業民營化之釋股策略規劃」,公營事業評論,第1卷第1期,pp.123-183,民國87年。56. 劉常勇,「企業化經營才是民營化的真正目的」,公營事業民營化快訊,第2期,中山大學管理學術研究中心,民國84年1月。
57. 鄭承宗譯,大田英內,「亞洲公營事業的民營化」台北市銀行月刊,第23卷第6期,pp.45-56,民國81年。
58. 鄭勝龍,「國營事業民營化與員工權益」, 人事月刊,第17卷第3 期,民國82年9月。59. 鄭勝龍,「從民營化談員工工作權問題」,主計月報,第84卷第3期,pp.45-48,民國86年9月。60. 鄭溫清,「經濟部推動所屬公營事業民營化之歷程與期望」,主計月報,第84卷第3期,pp.36-42,民國86年9月。61. 蔡文濱,「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員工權益問題基本探討」,財稅研究,第25卷第3期,pp.29-39,民國82年5月。
62. 薛琦、林永壽,「中華民國公用事業民營化之進程與管制架構之規劃」,自由中國之工業,第87卷第7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民國86年7月。63. 薛琦,「民營化政策的回顧與展望」,現代化研究,第28卷,pp.48-63,民國90年。四、相關網站
1. 中時電子報網站:http://news.chinatimes.com/
2. 中華電信企業資訊網站:http://www.cht.com.tw/;http://web.cht.com.tw/
3. 中華電信工會網站:http://www.ctwu.org.tw/
4. 中華電信研究所網站:http://web.chttl.com.tw/
5. 交通部電信總局網站:http://www.dgt.gov.tw/
6. 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與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http://www.cepd.gov.tw/industry/government.htm#1
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頁:http://www.cepd.spring.org.tw/mission/private
8.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datas.ncl.edu.tw/
9. 國家圖書館期刊索引影像系統:http://www2.read.com.tw/
10.電腦報:http://ithome.com.tw
五、其他
1. 中華開發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電信民營化公股釋出規劃案期中報
告」,民國86年9月。
2.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陳堯、呂學錦,「讓我們攜手迎向電信新紀元-致公司同仁的一封公開信」,民國86年。
3.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陳堯、呂學錦,「讓我們乘風破浪濟滄海-八十七年春節致公司同仁的公開信」,民國87年。
4.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說明書」,台北,民國89年8月。
5.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電信2000年報」,台北,民國90年1月。
6.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電信2001年報」,台北,民國91年3月31日。
7.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電信統計要覽」,台北,民國91年5月。
8. 中華電信研究所,「電信事業與研究發展簡報」,91年6月3日。
9. 中華電信產業工會,「中華電信產業工會報導」,台北,民國89年至92年。
10. 中華電信產業工會,「中華電信工會快訊」,台北,民國92年。
11. 毛治國,「讓中華電信成為『投資人、客戶與員工的價值創造者』-我們的新世紀願景」,民國89年12月25日。
12. 毛治國,「中華電信企業文化的再造」,民國90年3月8日。
13. 交通部電信總局,「電信白皮書」,pp.4-33,民國84年。
14. 交通部電信總局,「電信自由化政策白皮書」,民國86年12月。
15. 交通部電信總局,「交通部電信總局年報」,民國90年。
16. 交通部電信總局,「電信白皮書」;台北,民國91年。
17. 高孔廉,「公營事業民營化策略探討論文集」,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台北,民
國78年。
18. 許志義、王京明、鄭德珪,「電力科技進展下電力管制改革之研究」,行政院科技19. 顧問組,民國85年12月。
20. 薛琦,「民營化後事業公股股權及經營權管理之政策規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部門計畫處一九九八年度委託研究報告,民國87年。
貳、英文部份
1. Aaker, D.A.,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New York : John Wiley and
Sons,1988.
2. Andrew,K.R.,Business Policy,Irwin:Homewood,1965.
3. Andrew,K.R.,The concepts of Corporate Strategy,Homewood,
III:Irwin,p.13,1987.
4. Angle,H.L. and Perry,J.M.,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26,pp.1-14,1981
5. Ansoff,I.H.,Corporate Strategy,New York:McGraw-Hill,1965.
6. Bailey,R.W, Uses and Misuses of Privatization,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36(3):138-152.,1986.
7. Beesley,M.E.,Privatization,Regulation and Deregulation,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ffairs,New York:Routledge,1992.
8. Cameron,K. S.,"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33,No.2, ,p.197, Summer ,1994.
9. Cowan,Gray L.,Privatiz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GREENWOOD Press,1990.
10. Cummings,Thomas G.& Huse E.F.,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St.Paul,Minn,West,1989.
11. Dewitt R.L.,The Structural Consequences of Downsizing,Organization Science,Vol.4,No.1,pp.30-40.,Feb.1993.
12. Drucker,Peter F.The Age of Discontinuity,New York,N.Y.:Harper & Row,1969.
13. Drucker,P.,People are Our Greatest Asset,Management,New York:Harper & Raw,Publishers,1973.
14. Duncan T.,Integrated Marketing? It’s synergy. Advertising Age, Mar.8,22,1993.
15. Ettlie,J.E. & Reza,E.M.,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and Process Innov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35,No.4,pp.795-827,1992.
16. George,C.T.& Joanne,F.K.,Strategic HR management is vital, Personnel Journal,1994.
17. Goodwin Watson,Resistance to change,in Gerald Zaltman eds.,Process Phenomenon of Social Change N.Y.:Wiley,pp.117-131,1973.
18. Grand,J.L.& R.Robinson,Privati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85.
19. Hanks,S.H.,Privatization and Development,San Francisco, California: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1987.
20. Hellrigel,D.& Slocum,J.W., Management,(6 th ed),Addison Wesley Pulishing Co.,New York,1994.
21. H.John Bernardin & Joyce E.A.Russell,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y McGraw-Hill,Inc.,1993.
22. Hodge,B.J.& Johnson,H.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N.Y.:John Wiley & Sons,pp.432-433,1970.
23. Hodgetts,R.M.,Organizational Behavior: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1.
24. Hrebiniak,L.G.Effects of Job level and Participation on employee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influe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pp.649-662,1974.
25. Hutchinson,J.C.,"An examination of individual level effects of downsizing in a foodservice organization,"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Viginia Polytechu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Blacksburg,VA.,p.98,1994.
26. Juliet D’Souza and William L.Megginson,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Privatized Firms during the 1990s,The Journal of Finance,VOL.LIV,No.4,August 1999.
27. kamerman,S.B.& A.J.Kahn,Privati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28. Kay,John Mayer,Colin & Thompson David Privatization & Regulation- the UK Experience,CLARENDON Press,1986.
29. Ken,Calvin,Enterpreneurship and the Privatizing of Government,New York,N.Y.:Ouorum Books,1987.
30. Klein,S.M.,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Organizational Chang,Chang Management,pp.26-29,Jan-Feb.,1994.
31. Klein,K.J.Sorra,J.S.,The Challenge of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
32. Kolderie,Ted, Two Different Conceps of Privatiz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3(4):285-292,1986.
33. Kotter,J.P.and Schlesingerr,L.A.:Choosing Strategies for Change Harvard Review,pp.106-114,1979.
34. Kramer,Ralph M.,Privatization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M.E.Sharpe Press,1993.
35. Leavitt,Harold J.,Applied Organization Change in Industrial. In J.G.March(eds.)Handbook of Organization,Chicago:Rand McNally, pp.144-167,1976.
36. Lewin,Kurt, Forces Behind Food Habits and Methods of Change,Bulletion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08,pp.35-65,1947.
37. Lewin,K.,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New York:Harper & Row,1951.
38. Lippitt,R.,Watson,J.& Wesley B.,Dynamics of Planned Change,New York,Harcourt,Brace & World,Inc.,pp.129-143,1958.
39. Macavory,P.W.et.al.,Privatization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second printing,1990.
40. Michal MeJatrik,Privatization,Foreign Investmen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EU-ACE Research Project,1999.
41. Mosher,Frederick,Government Reorganization:Case and Commentary,Indianapolis:Bobbs-Merrill Company,Inc.,1967.
42. Nadler,D.A.,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Hand book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N.J., pp.358-369,1987.
43. Nadler,D.A.,Concep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tategies,Tactics,Analyses,Harper & Row, Publishers,New York,pp.490-494,1989.
44. Pirie,Madsen,PRIVATIZATION Theory,Practice and Choice,Wildwood House Ltd.Press,1988.
45. Porter,M.E.,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0.
46. Ramamurti,Ravi(ed.),Privatization and Control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EDI DEVELOPMENT STUDIES,1992.
47. Reitz,H.Joseph,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Homewood,Illinois:Richard D.Irwin,Inc.,pp.196-197,1981.
48. Remanadham,v.v.,Privatization in the U.K.,London:Routledge,1988.
49. Robbins,Stephen P.,Organizational Behavior,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Englewood Cliffs,1993.
50. Robert K.Yin,Case study Research,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Inc. pp.10-13,1994.
51. Rogers,E.M.,Diffusion of Innovat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
52. Rosenberg,Deanne,Eliminating Resistance to Change,Security Management,Vol.37,No.1,pp.20-21,1993.
53. Salamon,Lester J.ed.,Beyond Privatization:The Tools of Government Action,Washington,D.C.:Urban Institute,1989.
54. Savas,E.S.,Privatization: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Chatham,N.J:Chatham House Publishers,Inc.,1987.
55. Scott J.,Bankruptcy,Secured Debt,and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e,Vol.32,No.1,pp.11-20,March,1977.
56. Senge,P.M.,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N.Y.:Dounbleday,1990.
57. Sherman,Bohlander & Snell.,Managing Human Resources,10th ed.,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1996.
58. Society of Telecom Executives,Liberalization,Privatization & Regulation:What Future for British Telecom?London:Society of Telecom Executives,1983.
59. Starr,Paul,Privati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60. Stephen A. W. Drew,"Downsizing to Improve Strategic Position",Management Decision,Vol.32,No.1,1994,6.
61. Stewart D.W.,Market-Back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rograms:A Change in Paradigm and a Focus on Determinants of Success.,Journal of Research,p.37,pp.147-153, 1996.
62. Tepper,B.J.,et al.,Test of a Justice-Based Model of Subordinates’ Resistance to Downward Influence Attempts,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1998.
63. Tomasko,R.M.,Downsizing-Reshaping the Corporation for the Future New York: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p.200,1990.
64. Van Horn,Carl E.,The Myths And Realities of Privatization,in William T.Gormley ed.,Privatization And Its Alternatives,Madison, Wisconsi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0.
65. Vickers J.& G.Yarraw,privatization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New York:Kluwer Academic,1989.
66. Walton & Deming & W.Edwards,Deming Management Method,Amazon,1999.
67. Watson,Goodwin,Resistance to Change,In Gerald Zaltman(eds), Process Phenomen of Social Change,New York,Wiley,pp.117-131,1973.
68. Watson,S.R.and Freeling,A.N.S.,Comment on Assessing Attribute Weights by Ratio,Omega,Vol.11,No.1,1983.
69. William.L. Megginson, Robert C. Nash,and Matthias Van Randenborgh,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Newly Privatized Firms:An International Empirical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Finance,Vol49,pp.403-452,1994.
70. William.L. Megginson,Corporate Finance Theory,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 Inc.,1995.
71. Zaltman,Gerald & Philip C.Burger.,Marketing Research:Fundamentals & Dynamics,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