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17: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柯秉劭
研究生(外文):PingShaw Ko
論文名稱:民進黨政府改造工程之研究──以行政院組織架構調整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Ben Administration''s Governmental Refor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roposals for the Organization Restructuring of the Executive Yuan
指導教授:江大樹江大樹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ng, Ta-s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6
中文關鍵詞:台灣政府改造民進黨新中間路線總統府政府改造委員會
外文關鍵詞:TaiwanReinventing GovernmentDDPnew middle roadGovernment Reform Commission or Government Reform Committe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5
  • 點閱點閱:9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自一九九○年代以來,奠基於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政府改造運動(Reinventing Government)成為世界各國行政革新的主要議題。我國順應這股政府改造潮流,一九九八年一月由前行政院長蕭萬長頒布的「政府再造綱領」,即服膺於企業型政府理念,企圖以精簡行政組織等措施,大幅提高政府部門之運作效率,達到國家競爭力的提升。二○○○年台灣總統大選期間,總統候選人陳水扁提出了「政府再造」及「新中間路線」(new middle road)作為民進黨的準執政論述,亦預告未來的改革將有別於以往企業型政府的觀點。二○○○年三月十八日台灣完成首次的政黨輪替,而民進黨政府的上台亦宣告對於過去政府推動的改造方向略作修正,以資源整體運用的新視野來規劃政府改造事宜。
本文主要採取歷史結構的觀點,分析台灣政黨輪替以來,民進黨政權所推動的中央政府的改造工程。作者的基本假設為:一是政府改造工程深受國家政經情勢所制約;二是在後冷戰時代下,台灣處在社會結構轉型及全球化下的不適應,進入二○○○年更以劇烈的型式呈現,民進黨政府民進黨認為政府改造那些問題應受到重視,及其背後的理由。基本上,先從國家治理的觀點切入政府改造議題,探討民進黨政府的政府改造論述,接著從政府改造的觀點探討行政院組織改造的思考方向,以組織設計的觀點來分析二○○二年行政院院會通過,送交立法院審議之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的內容;最後,從前面的分析研究中,歸納總結我國未來行政院組織改造的建議方向。
From 1990’s ago, Reinventing Government which is basic on new public management become a main issue of the world administration revolution. Taiwan isn’t avoid it, so at January 1998 from past-administration Wan-Chang Hsiao afford“the essential points of Reinventing Government”is depend upon ideal, and enhance effective of government sector. During 2000’s election of President, Shui-Pien Chen afford“Reinventing Government”and“ new middle road”, is different from past ideal of business-like government.
With the ending of“Cold War”, the whole world experienced some major transformations that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s and structure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 Taiwan, from the past to now,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always deeply influent by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hanging. This essay examines these difficult situations in the processions of Taiwan’s re-invention of government since 2000, try to figure out what is reengineering argues for a complete reconfiguration of organizations and a continuous effort to fine-tune in order to achieve a high-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An organization that continually learns from it’s experiences and can meet the changes in it’s environment must be adaptable not merely in minor incremental ways, but must also be capable of transforming itself when necessar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文獻探討………………………………………………………6
第三節、研究途徑與分析架構…………………………………………16
第四節、研究範圍、方法與限制………………………………………19
第二章、 國家治理與政府改造之相關理論……………………………20
第一節、國家治理觀點的演進…………………………………………20
第二節、組織變遷與政府改造…………………………………………40
第三節、組織設計的觀點………………………………………………47
第三章、 二○○○年台灣政黨輪替後之國家治理與政府改造…52
第一節、台灣當前公共行政運作之政經系絡…………………………52
第二節、民進黨的政府改造過程………………………………………60
第三節、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之版本演進與比較…………………68
第四節、小結……………………………………………………………76
第四章、 民進黨政府行政院組織架構調整案之內容剖析…………79
第一節、組織改造的目標與原則………………………………………79
第二節、業務性機關……………………………………………………84
第三節、幕僚性機關……………………………………………………93
第四節、獨立性機關……………………………………………………99
第五節、小結…………………………………………………………103
第五章、 民進黨政府組織改造之政策評估…………………………104
第一節、改造工程之總體評估………………………………………104
第二節、個別組織調整方案之評估…………………………………117
第三節、小結…………………………………………………………126
第六章、 結論………………………………………………………………128
第一節、研究發現……………………………………………………129
第二節、政策建議……………………………………………………133
第三節、結語與展望…………………………………………………136
參考書目……………………………………………………………………140
附錄…………………………………………………………………………152
附錄一:解嚴以來政府改造大事紀(一九八七年至二○○三年)……152
附錄二:台灣、日本、美國、芬蘭四國中央政府組織建制之比較……174
附錄三:民眾對於政府組織改造的意向調查……………………………176
表目錄
表1-1:IMD國家競爭力報告中「政府效率」的排名(一九九六至二○○三年)…4
表1-2:OECD國家的政府再造措施…………………………………………7
表2-1:傳統官僚型模的正負功能…………………………………………21
表2-2:英、美、日、紐、澳政府改造的經驗……………………………26
表2-3:依預期改變政府狀態為標的所區分的三種觀點…………………28
表2-4:傳統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的比較………………32
表2-5:組織概念的比較……………………………………………………40
表2-6:首長制與委員制的優、缺點比較…………………………………47
表2-7:首長制與委員制的功能向度比較…………………………………47
表3-1:政府改造委員會「議題研究分組」分工表………………………63
表3-2:民國七十七年(一九八八)至民國九十一年(二○○二)行政院組織法各階段研修版本比較………………………………………………68
表4-1:二○○二年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之業務調整…………………82
表4-2、各國休旅、運動行政機關…………………………………………91
表5-1:行政院組織架構調整現行版本之比較……………………………114
表5-2、行政院組織調整建議對照表………………………………………123
圖目錄
圖1-1:本研究架構圖………………………………………………………17
圖3-1:民進黨推動政府組織改造之流程運作圖…………………………66
一、中文書目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行政院組織與職掌」,http://www.ey.gov.tw/web/ey2000-1-03.htm#org-1。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行政院沿革」,http://www.ey.gov.tw/web/ey2000-1-01.htm。
行政院研考會,http://www.rdec.gov.tw/home/。
行政院研考會,1998,各國行政革新策略及措施比較分析。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研考會主編,2000,行政院組織法(八十七年)研修報告。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研考會,2001a,「行政院長參加全國行政革新會議閉幕致詞」,http://www.rdec.gov.tw/govpakt/show.asp?Id=m0 5&show=1。
行政院研考會,2001b,「全國行政革新會議議題說明及總結報告」,http://www.rdec.gov.tw/govpakt/show.asp?id=ml 990。
行政院研考會,2001c,海洋白皮書。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研考會,2002,行政院組織調整說帖。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王旭統,2000,「新政府『政府再造』的新取向」,人事月刊,第三十一卷,第四期,2000.10,頁20-26。
王明倫,2000,戰後台灣行政革新與政府再造之政治經濟分析(1945~2000)。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業立,2003,「政黨政治的困境與出路」,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再造公與義的社會與理性空間」研討會,2003.3.15-16,台北,頁43-49。
石世豪,2003,「傳委會平地起樓」,中國時報,2003/4/21,第十五版。
丘昌泰,1999,「政府與市場:從行政科學典範變遷論『小而能政府』的建立」,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一期,頁35-87。
丘昌泰,2002a,「政府再造不要淪為『官方說法』」,中國時報,2002/3/31,第十五版。
丘昌泰,2002b,「評行政院政府再造的思維困境與突破之道」,收錄於蘇永欽主編,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185-193。
史美強,2000,「從政府再造觀點探討政府管理現代化問題」,現代化研究,第二十三期,頁2-21。
行政革新專題報導(上),2001,自由時報,2001/3/5,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mar/8/r-admin1.htm。
行政革新專題報導(下), 2001,自由時報,2001/3/6,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mar/8/r-admin2.htm。
「行政院組織重組績效評估及檢討」座談會,2002,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2002.6.5,台北。
行政院版「中央政府機關組織基準法草案暨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草案之評析」座談會,2002,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2002.6.18,台北。
「行政院組織調整員工權益保障方案(草案)研擬簡述」,2002,公務人員月刊,第六十九期,頁13-17。
朱雲漢,2003,「市場、國家與全球治理機制的重新磨合」,中國時報,2003/5/12,第十五版。
朱雲鵬,2002,「與其坐而等,不如起而行」,中國時報,2002/11/11,第十五版。
朱鎮明,2000,「衝突乎?融合乎?:從自由主義分析新公共行政的內涵The Content of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A Perspective of Liberalism」,中國行政評論,第九卷,第四期,頁133-154。
朱鎮明,2002,「政策管理與組織設計:評行政院組織改造方案『政策統合觀』」,收錄於蘇永欽主編,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195-210。
江大樹,1991,「從蒙藏委員會到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家政策雙週刊,第十八期,頁5-7。
江大樹,1996a,「調整組織架構激勵文官士氣」,國家政策雙週刊,第一三O期,頁18-19。
江大樹,1996b,「政府再造應有新思維與大行動」,理論與政策季刊,第三十八期,頁34-55。
江大樹,1998,「中央政府組織體制之調整」,國策專刊,第四期,頁9-11。
江大樹,2003,「台灣政黨輪替後的政府再造工程:續階改革或第二波寧靜革命?」,東吳政治學報,第十六期,頁27-48。
江明修,1996,「再造社群政府」,理論與政策,第十二卷,第二期,頁39-40。
江明修,1998,「我國行政革新之政治社會分析:歷史的再省思」,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二期,頁55-99。
江明修、許文傑、梅高文,2002,「各國行政改革之比較及其對我國之啟示─面對千禧年政黨輪替後的新思維」,中國行政,第七十一期,頁97-132。
江岷欽、劉坤億,1995,「企業型政府的省思:從美國行政革新經驗談起」,人事行政,第二十五卷,第四期,頁34-45。
江岷欽,1996,「企業型政府的理念與行政革新」,政策月刊,第十八期。
江岷欽,1997,「企業型政府與工作簡化:美國『全國績效評鑑委員會』成功經驗之啟示」,經濟情勢暨評論,第二卷,第四期,頁61-73。
江岷欽、劉坤億,1998,「紐西蘭政府再造之經驗分析」,行政院研考會、台北大學公行系主辦,跨世紀政府再造學術研討會。
江岷欽、劉坤億,1999,企業型政府:理念、實務、省思。台北:智庫。
江岷欽,1999,「政府再造的省思」,游於藝雙月刊,第十五期,頁4。
江靜玲,2002,「英國大罷工 考驗布萊爾『第三條路』」,中國時報,2002/7/31,第十一版。
余至美,2002,威權轉型後台灣地區政府再造之政治經濟分析:1987-2002。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亞力,1983,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
呂育誠、陳恆鈞、許立一譯,Davic H. Rosenbloom and Robert S. Kravchuk著,2002,行政學:管理、政治、法律的觀點(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台北:學富。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1995,行政學(一)。台北:空大。
吳定,1996,公共政策(全)。台北:華視文化。
吳定,2000,「政府再造與政策制定」,人力發展月刊,第八十三期,頁18-23。
吳明儒,2003,「社區發展組織的反省與出路─以美國社區發展法人(CDC)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公共事務學系、地方行政研究中心主辦,政治大學地方政府研究中心協辦,第二屆地方發展策略研討會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國際會議廳,2003.4.26。
吳春來,1991,行政院與立法院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互動關係之研究─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容明講,蕭演彥整理,2002,「政府改造的過去與未來」,中興學術文化講座演講文稿,2002.9.18,台北:福華文教會館。
吳瓊恩,2001a,行政學。台北:三民。
吳瓊恩,2001b,「當前台灣公共行政的政治系絡」,中國行政評論,第十卷,第二期,頁1-36。
何美玥,2002,「我國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國家文官培訓所編輯,T&D飛訊論文集粹。台北:國家文官培訓所,頁541-560。
何榮幸,2002,「黨政同步 將強化機制」,中國時報,2002/12/11,第三版。
何鴻榮,1997,「行政重組的成因和原則之解析──兼論行政院組織法修訂的動力和應有的方向」,立法院院聞,第二十五卷,第一期,頁65-81。
李允傑,2002,「立委選後政黨政治發展之研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10號。
李伯岳,1996,「從組織發展學評析行政革新方案」,國家政策雙週刊,第一三○期,頁16-17。
李英明、陳華昇,2001,「全球化、本土化與區域競爭─對台灣政治版圖重組的深層解讀」,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0-077號。
李宗勳,2001a,「從『新公共服務』及『組際學習』新視野檢視台北市社區、學區安全聯防行動方案」,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0-043號。
李宗勳,2001b,「落實經發會共識應優先調整政府的角色與職能」,中華日報,2001/9/3,第二版。
李宗勳,2002,「政府改造 兩個版本 一樣政治」,聯合報,2002/3/19,第十五版。
李宗勳,2003,「『全球化』、『社會資本』下的政府再造─兼論海峽兩岸政府職能之轉換」,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2-011號。
李威儀譯,毛思迪(Steven W. Mosher)著,2001,中國新霸權。台北:立緒。
林水波、張世賢,1984,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水波主編,1999a,政府再造。台北:智勝。
林水波主編,1999b,組織理論。台北:智勝。
林水波、莊文忠,1999,「民主行政觀的政府再造策略」,人事行政,第一二八期,頁6-29。
林水波,2002a,「政院組織轉型的政策分析(上)」,公務人員月刊,第七十二期,頁18-26。
林水波,2002b,「政院組織轉型的政策分析(下)」,公務人員月刊,第七十三期,頁18-25。
林水波,2002c,「組織改造的導向及陷阱」,國家文官培訓所編輯,T&D飛訊論文集粹。台北:國家文官培訓所,頁489-501。
林水波、何鴻榮,2002,「黨政關係健全化」,群策會主辦,群策會國政研討會─邁向「正常國家」,2002.10.19-20,台北。
林碧堯,2001,「新政府『小破而立』的頭一年」,台灣教授協會,論壇通訊,2001年夏季刊,http://taup.yam.org.tw/comm/comm0105/t012.htm。
林鍾沂、程中平,2002a,「從政府改造理論評議行政院組織再造方案」,國立政治大學主辦,張金鑑教授百齡誕辰紀念會暨學術研討會,2002.11.16,台北:政大公企中心。
林鍾沂、程中平,2002b,「行政院組織重整方案之檢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憲政(析)091-088號。
周旭華譯,Poter E.著,1998,競爭力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台北:天下。
邱志淳,2002,「論中共後十六大行政改革」,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內政(評)091-316號。
「政府改造座談會」,2002,聯合報主辦,2002.4.7,台北。
施正鋒,2002a,「陳水扁政府兩年」,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72號。
施正鋒,2002b,「改組後的民進黨 類似政策會」,聯合報,2002/7/21,第十五版。
施能傑,1996,「決策能力是行政改革的重點」,國家政策雙週刊,第一三O期,頁10-11。
施能傑,2003,「文官體制改造與政府競爭力」,台灣智庫主辦,台灣經濟戰略研討會,2003.2.22-23,台北:福華文教會館,頁219-254。
胡念祖,1993,我國海洋事務專責機構之設計與定位。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胡念祖,1997,海洋政策:理論與實務研究。台北:五南。
段宜康,2002,「政策搖擺 將失民心」,中國時報,2002/11/20,第十五版。
柯文娟,2002,心智障礙者老年安養護組織模式探討:以台北市機構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台灣智庫政府改造論壇,2001,「政府改造的目標與策略」,台灣智庫通訊,創刊號,頁7-9。
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2a,「台灣智庫對新內閣的期許」,台灣智庫通訊,第二期,頁1-2。
財團法人台灣智庫政府改造建言,2002b,「組織再造,提升國家競爭力」,台灣智庫通訊,第二期,頁2-3。
徐小波、雷曼(Prof Lehmann),2002,「新全球競爭時代的新挑戰對台灣的影響」,時代基金會、外交部、歐洲經濟暨自由智庫(Evian Group)主辦,「亞洲產經圓桌論壇」,2002.11.8,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徐永明,2001,「政黨政治兩條戰線:重組與解組」,中國時報,2001/1/2,第十五版。
徐聯恩譯,Hampden C. & Trompenaars A.著,1998,國家競爭力:創造財富的價值體系。台北:智庫。
翁興利,1996,「行政革新應建立客觀的評估標準」,國家政策雙週刊,第一三O期,頁12-13。
翁興利,1998a「行政院組織再造之研究」,政策月刊,第三十九期,頁7-10。
翁興利,2000,「政黨輪替後對政府再造之期許」,考銓,第二十三期,頁48-55。
孫本初、郭昇勳,2000,「公私部門合夥理論與成功要件之探討」,考銓,第二十二期,頁95-108。
孫本初、劉坤億、范祥偉,2000,「英、紐、澳、美四國政府再造經驗對我國的啟示」,考銓,第二十四期,頁2-32。
孫同文,1998,「治理能力與行政革新」,行政院研考會、台北大學公行系主辦,跨世紀政府再造學術研討會。
孫同文,1999,「治理能力與行政革新─香港行政革新的經驗與啟示」,暨大學報,第三卷,第一期,頁237-262。
孫同文,2002a,「行政院組織調整之評估-技術的取向」,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53號。
孫同文,2002b,「政府再造與府際關係」,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主辦,前瞻新世紀:兩岸三地的府際關係學術研討會,2002.5.18,台北。
高希均、石滋宜,1996,競爭力手冊。台北:天下。
高希均,1998,新台灣人之路。台北:天下。
馬永成、陳其邁譯,布萊爾著,1999,顛覆左右─新世代的第三條路。台北:時報。
「從行政革新會議看內閣改組─談打造知識型政府之願景」座談會實錄,2001,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2001.3.1,台北。
「從憲政體制看政府再造」座談會,2002,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中華日報社主辦,2002.4.11,台北。
郭進隆譯,Peter M. Senge著,1994,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台北:天下。
陳水扁,2001,世紀首航。台北:圓神。
陳世哲,1989,行政機關重組之研究─我國行政院組織法修訂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民強,2002,「網通普及催生國家通訊傳委會」,中國時報,2002/5/14,第十五版。
陳金貴,1999,「政府再造與公共職責的探討」,考銓,第十八期,頁58-73。
陳貞如,1999,戰後日本行政改革之政治經濟分析:1945-2000。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進郁,1994,「行政院組織法」修正過程之研究─由政治生態環境看修法過程之演變 ( 1987-1993。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聰憲,1992,政治遷台後中央行政機關組織結構變遷之生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秀媛譯,彼得‧杜拉克著,2002,杜拉克精選:社會篇。台北:天下。
黃南淵,2002,「政府再造,為何獨漏『國土建設部』?」,自由時報,2002/4/12,第十五版。
黃煥榮,2002,「知識經濟時代組織設計的新思維」,收錄於蘇永欽主編,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211-225。
黃榮志,1998,公共組織慣性之實證研究─以中央行政機關為研究對象。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志,2000,「從『組織慣性』談我國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再造之新思維」,研考雙月刊,第二十四卷,第三期,頁76-82。
黃錦堂,2002,「政府再造的憲法原則」,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1-014號。
許士軍,2003,「層級組織嚴密嗎?」,經濟日報,2003/5/2,第三十六版。
許文傑、郭修發,2003,「地方永續發展與策略選擇─宜蘭縣觀光發展策略分析」,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主辦,第二屆地方發展策略研討會,2003.4.26,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四○六會議室。
許立一,1997,「政府能力弱化之分析論及其改革策略」,人力發展,第四十五期,頁9-14。
許立一,2002a,「政治操作的後現代性之反思:以提升社會資本與促進公共對話為改革策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75號。
許立一,2002b,「行政組織再造之探討」,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1-055號。
許世雨,2000,「美國新政府運動發展與問題之探討」,華岡社科學報,第十四期,頁131-155。
許宗力,2000,「國家機關的法人化─行政組織再造的另一選擇途徑」,月旦法學雜誌,第五十七期,頁26-39。
許毓圃,2002,「荒腔走板的政府改造」,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1-018號。
曹俊漢、陳朝政,2001,「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表現之比較」,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0-007號。
張亞中,2000,「全球治理:主權與權力的解析」,問題與研究,第四十卷,第四期,頁2-3。
張新琦譯,大前研一著,2003,力用中國(China Shift)。台北:天下。
張潤書,1998,行政學。台北:三民。
陸以正,2002,「組織精簡 不等於政府改造」,聯合報,2002/3/18,第十五版。
彭文賢,1986,系統研究法的組織理論之分析。台北:聯經。
彭台臨,2002,「運動發展與文化建設組織調整方向之探討」,行政院研考會,國家政策季刊,創刊號,頁115-144。
彭錦鵬,2001,「行政院再造 宜設立『十五』個部」,中國時報,2001/10/26,第十五版。
彭錦鵬,2002a,「政府再造應宏觀果斷」,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內政(評)091-090號。
彭錦鵬,2002b,「政府再造應宏觀果斷」,中國時報,2002/5/4,第十五版。
詹中原,1997,政府再造:革新「行政革新」之理論建構。台北:考試院。
詹中原主編,1999,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詹中原,2000,「執政權的基石-政黨的政治哲學與政策路線」,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字第089-008號。
詹中原,2001,「政府再造與國家發展」,研習論壇月刊,第七期,頁3-5。
詹中原,2002a,「企業精神政府的設計與限制」,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1-005號。
詹中原,2002b,「西敏寺政府再造與第三條路的黃昏」,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憲政(評)091-144號。
詹中原,2002c,「國家政策定位與施政績效」,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1-057號。
詹守忠,2002,「國民黨的執政準備」,中國時報,2002/12/24,第十五版。
葉俊榮,1999,「政府再造與制度興革:以環境影響評估為例」,經社法制論叢,第二十三期,頁1-29。
葉俊榮,2002a,「政府改造 從理念出發」,中國時報,2002/3/27,第十五版。
葉俊榮,2002b,「行政院組織改造的目標、原則及推動機制」,行政院研考會,國家政策季刊,創刊號,頁1-22。
楊幼蘭譯,Michael Hammer and James Champy著,1997,改造企業:再生策略的藍本(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台北:牛頓。
楊幼蘭譯,James Champy著,2003,跨組織再造(X-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台北:天下。
鄒景雯,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
管碧玲,1991a,「建立堅強的科技行政主管機關─科技部」,國家政策雙週刊,第十八期,頁3-5。
管碧玲,1991b,「建構理性與前瞻的環境部」,國家政策雙週刊,第十八期,頁2-3。
鄭武國譯,紀登斯著,1999,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台北:聯經。
劉毓玲譯,Osborne & Gaebler著,1993,新政府運動。台北:天下。
潘東傑譯,Charles Handy著,2002,大象與跳蚤-預見組織與個人的未來(The Elephant and the Flea)。台北:天下。
蔡茂寅,2002,「政策統合機關、獨立機關定位及設立原則探討」,行政院研考會,國家政策季刊,創刊號,頁23-38。
蔡增家,2002,「美日的衝突與日本面臨的困境」,聯合報,2002/2/18,第十五版。
總統府經發會,http://www.president.gov.tw/2_special/index.html。
總統府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總結報告,http://www.president.gov.tw/2_special/index.html。
總統府政府改造委員會,http://www.president.gov.tw/2_special/index.html。
總統府政府改造委員會第一次幕僚會議新聞稿,2001/10/22。
總統府政府改造委員會第一次委員會議新聞稿,2001/10/25。
總統府政府改造委員會第二次委員會議新聞稿,2002/1/14。
總統府政府改造委員會第七次幕僚會議新聞稿,2002/3/24。
總統府政府改造委員會第三次委員會議新聞稿,2002/3/30。
總統府政府改造委員會第四次委員會議新聞稿,2002/4/21。
總統府政府改造委員會第七次委員會議新聞稿,2002/10/27。
薛曉源,2002,「全球化與社會資本」,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主辦,「經濟全球化與兩岸地方治理論壇」研討會,2002.9.20-21,花蓮。
鍾穎盛譯,H. Ceorge Frederickson著,1997,「新政府運動與新公共行政的評較」,警學叢刊,第二十七卷,第六期,頁171-182。
魏啟林,2000,「我國組織再造工作展望」,立法院院聞,第二十八卷,第三期,頁15-19。
聶文娟,1994,公共組織變遷理論之建構─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立智,1988,行政院組織之研究─現階段各部會架構的檢討與建議。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全政,1991,「修正行政院組織法的基本邏輯與方向」,國家政策雙週刊,第十六期,頁2-3。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
蕭全政,1995,台灣新思維:國民主義。台北:時英。
蕭全政,1996,「國家發展與行政革新」,國家政策雙週刊,第一三O期,頁2-3。
蕭全政,1998,「政府再造與企業家精神」,行政院研考會、台北大學公行系主辦,跨世紀政府再造學術研討會。
蕭全政,1999a,「政府再造與企業家精神」,暨大學報,第三卷,第一期,頁321-336。
蕭全政,1999b,「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威權體制的變遷:戒嚴後的台灣」國際研討會。
蕭全政,2000,「政權移轉與政府再造」,國策專刊,第十五期,頁9-11。
蕭全政、管碧玲、江大樹,2001,「行政院組織調整芻議」,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五期,頁191-208。
蕭峰雄,1997,「提升國家競爭力的理論與實踐」,理論與政策,第十一卷,第三期,頁45-47。
蕭新煌,2002,「日本第三波行政改革 可借鏡」,中國時報,2002/11/24,第十五版。
蕭萬長,1998,「政府再造的做法與展望─『革命實踐研究院國家發展研究班第五期』演講」,研考雙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三期,頁3-9。
龔明鑫,2003,「提升產業競爭力之挑戰與對策」,台灣智庫主辦,台灣經濟戰略研討會,2003.2.22-23,台北:福華文教會館。
二、報紙新聞資料
工商社論,2002,「行政院組織改造的迷思」,工商時報,2002/3/21,第二版。
工商社論,2002,「政府組織再造後,廣電業務何去何從?」,工商時報,2002/9/1,第二版。
工商社論,2003,「推動NCC三法是當務之急」,工商時報,2003/4/22,第二版。
于國華,2002,「政府再造方案 文化體育部爭議最多」,民生報,2002/5/13,第二版。
中央日報,2002/4/7,第四版。
中時晚報,1998/4/22,第二版。
中時晚報,1998/4/22,第二版。
中時晚報,2002/3/28,第二版。
中時晚報,2003/4/22,第二版。
中國時報,1992/2/28,第二版。
中國時報,1993/12/9,第二版。
中國時報,1996/7/5,第四版。
中國時報,1997/1/28,第四版。
中國時報,1998/3/20,第一、二版。
中國時報,1999/11/16,第四版。
中國時報,2000/2/23,第一版。
中國時報,2000/7/23,第一版。
中國時報,2001/8/15,第四版。
中時社論,2001,「以前瞻的革新理念做好政府改造工程」,中國時報,2001/10/27,第二版。
中國時報,2001/10/26,第二版。
中國時報,2002/2/17,第十版。
中國時報,2002/3/10,第十三版。
中國時報,2002/3/25,第二版。
中國時報,2002/3/28,第三版。
中國時報,2002/3/31,第一版。
中國時報,2002/4/15,第二版。
中國時報,2002/4/16,第二版。
中國時報,2002/4/22,第二版。
中國時報,2002/5/4,第二版。
中國時報,2002/5/26,第二版。
中國時報,2002/7/13,第十版。
中國時報,2002/7/31,第十版。
中國時報,2002/9/11,第二版。
中國時報,2002/11/19,第二版。
中國時報,2002/11/24,第一版。
中國時報,2002/11/25,第三版。
中國時報,2002/12/18,第一版。
王拓,2002,「國會再不改革 廢掉算了!」,中國時報,2002/12/25,第十五版。
中國時報,2002/12/28,第三、四版。
中國時報,2003/1/19,第十一版。
中國時報,2003/3/6,第十一版。
中國時報,2003/3/13,第六版。
中國時報,2003/4/21,第三版。
中國時報,2003/5/28,第十一版。
民生報社評,2002,「『政府改造』顯已失焦」,民生報,2002/3/27,第二版。
民生報社評,2002,「釐清博物館的歸屬問題」,民生報,2002/6/5,第二版。
民生報社評,2002,「勿對傳播與文化掉以輕心」,民生報,2002/8/26,第二版。
自立晚報,2002/3/30,第一版。
老包專欄,2002,「調整節奏的里程碑」,新台灣新聞周刊,第三二六期,2002.6.20。
南方朔,2003,「創造性破壞與熊彼得思想」,經濟日報,2003/6/29,第二十三版。
黃如萍,2002,「電信市場生變 消費權益待正視」,中國時報,2002/12/18,第三版。
張鐵志,2003,「金權政治的兩種模式」,中國時報,2003/6/13,第十五版。
雀榕,2002,「改造 彷彿走味的咖啡」,中國時報,2002/4/1,第十五版。
經濟日報社論,2003,「公共建設BOT政策豈能開倒車」,經濟日報,2003/5/30,第二版。
經濟日報訊,2003,「大前研一力用中國 中國經濟狂奔 將引爆亞洲危機」,經濟日報,2003/3/31,第十版。
鄭益浚,2002,「獨派位移 泛綠左右區隔漸明」,中國時報,2002/8/11,第三版。
劉進興,2002,「台灣新中間路線的展望」,中國時報,2002/4/16,第十五版。
聯合報,1993/3/3,第一版。
聯合報,1998/1/3,第二版。
聯合報,2001/2/27,第一版。
聯合報,2001/10/26,第一版。
聯合報,2002/3/25,第二版。
聯合報,2002/3/26,第二版。
聯合報,2002/4/15,第二版。
聯合報,2002/7/14,第十版。
聯合報,2002/9/1,第一版。
聯合報,2003/4/14,第六版。
聯合報,2003/4/21,第二版。
聯合報,2003/4/23,第二版。
聯合報,2003/5/3,第六版。
聯合報,2003/5/13,第A14版。
聯合報,2003/5/19,第六版。
聯合報,2003/5/25,第四版。
聯合報,2003/6/7,第A11版。
聯合報,2003/6/8,第一版。
賴洪毅,2002,「七項主軸 牽動美國對華政策走向」,中國時報,2002/12/19,第十版。
蕭萬長,2003,「本土化、民主化與全球化──台灣政策動向」,聯合報,2003/3/29,第十五版。
顧忠華,2003,「全球化浪潮下的大反挫」,中國時報,2003/5/6,第十五版。
三、英文書目
Bourdieu, Pierre. 1992,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nhardt, R. B. & Denhardt, J. V. 2000,“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Nov/Dec, 60/6.
Drucker, Peter F. 1995,“Really Reinventing Government,”Atlantic Monthly, No.2, 49-61.
Farazmand, Ali. 1999,“Globaliza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9/6.
Farnham D. and Horton S. 1996,“Managing the New Public Services,”Macmillan Press LTD.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Giddens, A. 1999, 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s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 London: Profile Books.
Goodsell, Charles T. 1993,“Reinvent Government or Rediscover I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3/1.
Gore, Al. 1993, From Red Tape to Results: 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 and Cost Less. Washington, D. C.: USGPO.
Hannan Michael T. and Freeman John 1984,“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2: 149-164.
Hood, C. 1991,“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69/1: 3-19.
Hoy, Wayne K., and Cecil G. Miskel.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3rd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Hughes, Owen E. 1998, 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2nd ed. London: Macmillan.
IMD,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1992-2002.
Kamensky, John M. 1996,“Role of the ‘Reinventing Government’ Movement in Federal Management Reform,”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6/3: 247-255.
Keidel, Robert W. 1994,“Rethinking Organization Design,”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8/4: 12-27.
Kettl, D. F. 1998, Reinventing Government: A Fifth-Year Report Card.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
Kettle, Donald F. 1995,“Building Lasting Reform: Enduring Questions, Missing Answers,”in Donald F. Kettle and John J. Dilulio, Jr.(eds.)Inside the Reinvention Machine: Appraising Governmental Refor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9-83.
Lin, Nan. 2000,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UK: Cambridge Uni. Press.
Long, N. 1949,“Power and Administr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 9: 257-264.
Marin, Bernd and Renate Mayntz (eds.) 1991, Policy Networks: EmpiricalE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Inc.
Nye, Joseph S. and Donahue, John D.(eds.)2000,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e.
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http://www.oecd.org/EN/home/0,,EN-home-0-nodirectorate-no-no-no-0,FF.html。
Osborne, D. and Gaebler, T. 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Reading, MA: Addison-Weslay.
Osborne, D. and Plastrik, P. 1997, Banishing Bureaucracy: The Five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Peters, B. Guy and Savoie, Donald J. 1994,“Civil Service Reform: Misdiagnosing the Pati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4/5: 418-425.
Pfeffer, J. 1992,“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on Intercorporate Relations,”in M. S. Mizruchi and M. Schawartz,(eds.)Intercorporate Relations: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Busine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Pollitt, C. 1990, Managerialism and the Public Service: The Anglo-American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Putnam, Robert D., 2000,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Rosenbloom, D. 1998,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N. Y.: McGraw-Hill.
Savoie, D. J. 1995, Globalization and Governance. In Governance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ed. B.G. Peters and D. J. Savoie.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Stillman II, R. J. 1996,“The Refounding Movement in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From ‘Rabid’ Anti-Statism to ‘Mere’ Anti-Statism in the 1990s” Administrative Theory & Praxis, 17/1: 29-45.
Ulrich, B. 1998, Was ist Globalishierung?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WEF,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1996-2002.
Wamsley, G. L., and Wolf, J. F. 1996,“Introduction: Can a High-Modern Project Find Happiness in a Postmodern Era?”In G. L. Wamsley, & J. F. Wolf (Eds.), Refounding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 Modern Paradoxes, Postmodern Challenges. Thousand Oaks, C. A.: Sage: 1-3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旭統,2000,「新政府『政府再造』的新取向」,人事月刊,第三十一卷,第四期,2000.10,頁20-26。
2. 丘昌泰,1999,「政府與市場:從行政科學典範變遷論『小而能政府』的建立」,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一期,頁35-87。
3. 史美強,2000,「從政府再造觀點探討政府管理現代化問題」,現代化研究,第二十三期,頁2-21。
4. 朱雲漢,2003,「市場、國家與全球治理機制的重新磨合」,中國時報,2003/5/12,第十五版。
5. 朱鎮明,2000,「衝突乎?融合乎?:從自由主義分析新公共行政的內涵The Content of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A Perspective of Liberalism」,中國行政評論,第九卷,第四期,頁133-154。
6. 江大樹,1996a,「調整組織架構激勵文官士氣」,國家政策雙週刊,第一三O期,頁18-19。
7. 江大樹,1996b,「政府再造應有新思維與大行動」,理論與政策季刊,第三十八期,頁34-55。
8. 江大樹,1998,「中央政府組織體制之調整」,國策專刊,第四期,頁9-11。
9. 江大樹,2003,「台灣政黨輪替後的政府再造工程:續階改革或第二波寧靜革命?」,東吳政治學報,第十六期,頁27-48。
10. 江明修,1996,「再造社群政府」,理論與政策,第十二卷,第二期,頁39-40。
11. 江明修,1998,「我國行政革新之政治社會分析:歷史的再省思」,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二期,頁55-99。
12. 江明修、許文傑、梅高文,2002,「各國行政改革之比較及其對我國之啟示─面對千禧年政黨輪替後的新思維」,中國行政,第七十一期,頁97-132。
13. 江岷欽、劉坤億,1995,「企業型政府的省思:從美國行政革新經驗談起」,人事行政,第二十五卷,第四期,頁34-45。
14. 江岷欽,1996,「企業型政府的理念與行政革新」,政策月刊,第十八期。
15. 江岷欽,1997,「企業型政府與工作簡化:美國『全國績效評鑑委員會』成功經驗之啟示」,經濟情勢暨評論,第二卷,第四期,頁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