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09: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英瑋
論文名稱:網路使用對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
指導教授:蕭文蕭文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0
中文關鍵詞:網路使用青少年生活適應網路偏差行為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7
  • 點閱點閱:12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青少年網路使用對其自我認同、人際交友、親子互動及學校/工作等層面的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目的在了解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之現況;比較一般少年與非行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其影響之差異;了解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對其生活適應及偏差行為之可能影響。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南投及高雄共計874名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填答「網路使用狀況調查表」、及自編的「網路使用與生活量表」,並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卡方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青少年多於家中及網咖上網,每日的上網時間多為4-6小時,最常使用網路瀏覽、網路遊戲、電子郵件等,網站類型多以入口網站、遊戲網站、藝術與文學網站、聊天交友網站等為主,重視網路的休閒、遊戲、打發時間、資料取得等用途。網路偏差行為以翹課、與他人發生口角爭執等最常見。
二、一般少年較常於家中上網;使用時數在4-6小時;接觸網路多為三年以上;經常上入口網站、社群網站、遊戲網站等;較常因網路使用與他人發生口角。非行少年多於網咖上網;年資多為兩年以下;在網路瀏覽、聊天室、BBS、網路遊戲等功能花費的時間更多;常上聊天交友網站;重視網路休閒、打發時間之用途;逃學、逃家、及非法獲利的網路偏差行為較多。一般少年於學校/工作適應及量表總得分上顯著高於非行少年。
三、網路使用狀況的不同,對青少年的生活適應有不同影響,其中以自我認同及人際交友部分有較好的得分,親子互動及學業適應則呈現較多負面影響。
四、經常在網咖上網;每日七小時以上的使用時數;接觸網路兩年左右或以上年資;常使用網路瀏覽、線上遊戲、聊天室、色情網站等;常上社群網站;遊戲網站;聊天交友或色情網站等;重視網路的遊戲、打發時間、人際交友及賺錢等用途,上述網路使用情形更易導致青少年網路偏差行為的產生。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各項建議,供教育、輔導人員及家長等,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網路使用、青少年生活適應、網路偏差行為。
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ΠI
目 錄…………………………………………………….……………….. V
表 次…………………………………………………………………… VΠ
圖 次 ……………………………………………………………….……IX
第 一 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7
第三節 名詞解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之現況………………………………..11
第二節 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生活適應相關研究………………..24
第三節 青少年網路使用與偏差行為………………………………..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48
第二節 研究對象……………………………………………………..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50
第四節 研究過程……………………………………………………..55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5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青少年網路使用狀況之分析………………………………59
第二節 一般少年與非行少年之比較………………………………71
第三節 網路使用對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影響………………………97
第四節 網路使用對青少年網路偏差行為之影響………………..113
第 五 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6
第二節 建議………………………………..………………………138
第三節 研究限制……………………………..……………………142
參考資料
中文部分 ……………………………………………………………144
英文部分 ……………………………………………………………150
附錄
附錄一、預試問卷…………………………………….……...………..153
附錄二、正式問卷…………………………………….………………167
表 次
表 2-1 青少年網路使用的相關文獻整理………………………15
表 4-1 上網地點…………………………………………………60
表 4-2 每日上網時間……………………………………………61
表 4-3 上網年資…………………………………………………62
表 4-4 各項網路功能使時間統計量……………………………64
表 4-5 青少年經常上站的類型…………………………………65
表 4-6 網路用同統計量…………………………………………66
表 4-7 青少年網路使用延伸的虞犯行為………………………67
表 4-8 青少年網路非行…………………………………………68
表 4-9 青少年網路喜好度………………………………………69
表4-10生活適應與不同上網地點之描述性統計量摘要表………75
表4-11 生活適應與不同上網地點之描述性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6
表4-12 生活適應與不同上網地點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76
表4-13 生活適應與不同上網時數之描述性統計量摘要表 ……80
表4-14 生活適應與不同上網時數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1
表4-15 生活適應與不同上網時數之多重比較摘要表………… 81
表4-16 生活適應與不同上網年資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85
表4-17 生活適應與不同上網年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6
表4-18 生活適應與不同上網年資之多重比較摘要表…………86
表4-19 各項網路功能使用時間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摘要………89
表4-20 經常上站之網站類型與生活適應之t檢定摘要表....89
表4-21 上網類型與生活適應之t檢定組別統計量摘要......90
表4-22 網路用途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摘要表……………………93
表4-23 網路喜好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摘要表…………………93
表4-24 網路偏差行為與生活適應之t檢定摘要表……………96
表4-25 網路偏差行為與生活適應之t檢定組別統計量………97
表4-26 上網地點與網路偏差行為之卡方檢定…………………99
表4-27 上網時間與網路偏差行為之卡方檢定…………………102
表4-28 上網年資與網路偏差行為之卡方檢定…………………103
表4-29 各項網路功能使用時數與網路偏差行為之t檢定摘要 表…………………………………………………………106
表4-30 上網類型與網路偏差行為之卡方檢定值摘要表………107
表4-31 網路用途與網路偏差行為之t檢定摘要表……………111
表4-32 網路喜好度與網路偏差行為之t檢定摘要表…………112
表 4-33 一般與非行少年上網地點之卡方檢定………………… 115
表 4-34 一般與非行少年每日上網時間之卡方檢定…………… 115
表 4-35 一般與非行少年網路使用年資之卡方檢定…………… 116
表 4-36 一般與非行少年各項網路功能使時間之獨立樣本t檢定118
表 4-37 一般與非行少年網站類型之卡方檢定………………… 119
表 4-38 一般與非行少年網路用途之獨立樣本t檢定………… 120
表 4-39 一般與非行少年網路偏差行為之卡方檢定…………… 122
表 4-40 一般與非行少年網路偏差行為之卡方檢定2……………122
表 4-41 一般與非行少年網路喜好度之獨立樣本t檢定…………123
表 4-42 一般與非行少年網路與生活適應之獨立樣本t檢定……123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4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FIND資策會推廣處(民91)。網路脈動。 [On-line]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1665
NetValue(民91)。台灣網路使用調查。 [On-line]:http://tw.netvalue.com/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民92)。網咖常見之負面議題。[On-line] :http://eteacher.edu.tw/conference
王文科(民8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伯元(民87)。台中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家庭因素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方紫薇(民91)。高低網路沉迷者在自我認同、情緒調整及人際互動上之差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2),p.65-97。
台灣高雄少年法院(民88)。台灣高雄少年法院簡介。高雄少年法院編印,頁7-8。
田秀蘭(民91)。青少年生涯發展中的重要議題及輔導策略 。[On-line]:http://www.ntnu.edu.tw/csd/kao/kao8/6issues/5-3.htm
行政院青輔會編印(民85)。青年生活適應量表之編制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交通部統計處(民90)。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台北:交通部統計處。
向陽基金會(民90)。E世代青少年網咖經驗調查報告。[On-line]: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900627/900627.htm,visit on 2001/6/27
朱美慧 (民89)。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呂貫文(民89)。大學生使用網際網路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以靜宜大學學生為例。靜宜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李相臣(民91)。專文論述 網路犯罪現況與問題研析。民91年11月12日。[On-line]教育部網路知識宣導網:http://211.20.178.26/icct/crime/ReportDisplay.asp?TopicType=4&sno=AEAIAC
李逢堅(民89)。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兒福聯盟:少女網路逃家 每月約10件(民90年6月27日)。聯合晚報,7版。
沉迷電玩,他半夜兩點要「守城」(90年12月17日)。聯合報,9版。
吳姝蒨(民88)。電腦中介傳播通道的虛擬人際關係-探訪「電子佈告欄中情感關係的組成與發展」。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
吳松林、張俊文(民91)。高雄地區非行少年參與網咖活動之調查研究。高雄少年法院。
林玉慈(民88)。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林世欣(民89)。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林美珍(民90)。網際網路使用的心理學面面觀。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主編):e世代心理學(1-18頁)。台北:桂冠。
林育賢(民90)。電玩暴力對學童攻擊行為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周宏(民91)。青少年使用電玩對心理與社會反映之影響。高雄醫學大學行為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林宜隆(民92)。專文論述 我國網路犯罪案例現況分析(上)、(下)。民92年1月6日。[On-line] 教育部網路知識宣導網:http://211.20.178.26/icct/crime/ReportDisplay.asp?TopicType=4&sno=EJJGCM
唐秀麗(民92)。少女網路援助交際行為與生活經驗相關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周榮,周倩(民86)。網路成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 年會學刊,2-12。
周甫亮(民90)。青少年在網咖中的次文化認同建構初探。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施香如(民90)。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通訊,74,p.18-25。
涂喜敏(民91)。新人類相關報導。 [On-line]: http://www.lofaa.org.tw/group/10issue-3.html
孫秀英(民90)。網際網路使用者溝通才能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陳淑湘(民88)青少年休閒生活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休閒同儕關係、休閒活動與休閒無聊感之型態分析。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陳心怡(民90)。虛擬社會:建構、影響,與省思。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主編):e世代心理學(415-429頁)。台北:桂冠。
陳惠玲(民90)。青少年與休閒活動、休閒無聊感之探討。南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添富(91)。網咖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陳嬿竹(民9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屏東。
陳淑惠(民91)。網路的合理使用與網路沈迷之預防。[On-line]:http://eteacher.edu.tw/conference/conf-1.htm
張春興(民8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學岭(民90)。網咖、枉他。[On-line]:http://www.cgmh.org.tw/chldhos/intr/c4f60/Information/%E7%B6%B 2%E5%92%96%E6%9E%89%E5%AE%83.htm
張景然編著(民81)。青少年犯罪學。台北市:巨流。
翁翠萍(2003,4.21)。民間調查:學童查書本資料習慣漸被網路替代。中央社。 [On-line]蕃薯藤新聞網:http://www.yam.com/。
殷德惠、錢玉芬(民90)。網際網路的精神災難。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主編):e世代心理學(141-166頁)。台北:桂冠。
郭欣怡(民87)。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質與網路人際特性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郭良文(民91)。青少年的網咖與電玩。[On-line]:
http://eteacher.edu.tw/conference/conf-1.htm
黃厚銘(民88)。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
黃厚銘(民91)。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教育與社會研究,3,p.65-106。
黃牧仁(民88)。兒童到青少年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
黃紹烈(民89)。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台北。
游森期(民9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游康婷(民9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誤入歧途,法官開恩多從輕量刑!(92年4月30日)。自由時報,南投焦點。
劉焜輝(民74)。青少年不良適應行為。台北:天馬出版社。
劉家儀(民89)。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劉守信(民89)。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劉家儀(民90)。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網路成癮,台灣估計三十萬人達標準(90年12月17日)。聯合報,9版。
蔡美智(民89)。專文論述 談網路犯罪。民89年2月11日。[On-line] 教育部網路知識宣導網:http://211.20.178.26/icct/crime/ReportDisplay.asp?TopicType=4&sno=JMLSHP
蔡珮 (民84)。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為例。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蘇芬媛(民85)。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MUD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蘇益志(民91)。網路世界中的少年虞犯行為。諮商與輔導,196,p.54-55。
廖鐿鈤(2001)。網路入侵---虛擬社區對真實世界的滲透。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鍾郁心(1998)。高中生生活適應及其家庭相關因素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薛雪萍(民89)。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薛秀(民90)。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薛淑如(民91)。青少年母親電腦網路使用與母子(女)互動。國立台灣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薛世杰(民91)。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盧怡秀(民90)。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高雄。
簡信恆(1998)。虛擬社群匿名行為模式研究。東吳大學社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蕭銘均(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況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難以自拔,遨遊網路你上癮了嗎?(92年4月30日)。自由時報,南投焦點。
英文部分
Anderson, K. J. (2001).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50(1),21-3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global.umi.com/pqdweb?Did=000000115923886&Fmt=3&Deli=1&Mtd=1&Idx=22&Sid=1&RQT=309
Arkoff, A. (1968)P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Armstrong, A.G. & Hagel, J.(1997). Net Gain: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Mckinsey and cpmpany.
Bargh, J. A. (2002). Consequences of the Internet for Self and Society: Is Social Life Being Transform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8(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monitor/apr00/linking.html
Bargh, J. A.; McKenna, K. Y. A. & Fitzsimons, G. M..(2002)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monitor/apr00/linking.html
Chen, H.; Wigand, R. T. & Nilan, M.(2000). Exploring Web users'' optimal flow experien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13, 263-28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global.umi.com/pqdweb?Did=000000115923886&Fmt=3&Deli=1&Mtd=1&Idx=22&Sid=1&RQT=309
Clay, R. A. (2000). Is the Internet enhancing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s or leading to greater social isolation? Monitor on psychology, 3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monitor/apr00/linking.html
Erickson, K. G.; Crosnoe, R. & Dornbusch, S. M.(2000). A social process model of adolescent deviance: Combining social control and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perspectives .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9, 395-425.
Giddens, Anthony.(1992).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modern age. C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Gross, E. F.; Juvonen, J.; Gable, S. L. (2002). Internet Use and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monitor/apr00/linking.html
Kaye, B. K.(1998). Yses and gratification of the world wide web:From couch potato to web potato. 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dommunication, 6(1), 21-40.
Kraut, R.; Lundmark, V.; Patterson, M.; Kiesler, S.; Mukopadhyay, T. & Scherlis, W. (1998).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9),1017-31.
LaCorsiere, S. P. (2001). A theory of online social support . ANS, 24(1),60-7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global.umi.com/pqdweb?Did=000000079882866&Fmt=4&Deli=1&Mtd=1&Idx=8&Sid=3&RQT=309
Mann, C. & Stewart, F.(2002).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Pleydon, A. P. & Schner, J. G.(2001). Female adolescent friendship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Adolescence , 36, 189-205.
Roe, K. and Muijs, D. (1998). Children and computer games─a profile of the heavy user.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2), 181-200.
Scherer, K. (1997). College life on-line: Healthy and unhealthy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38(6),655-668.
Sanders, C. E.; Field, T. M.; Diego, M. & Kaplan, M. (2002).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use to depress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5, 237-242.
Suler, J.(1996). 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l.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eatlife.htm.
Suler, J.(1998). 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l.rider.edu/ users/suler/psycyber/adoles.htm.
Stern, S. B.; Smith, C. A.(1999).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parenting: Implications for delinquency intervention. Families in Society,80, 169-181.
Turkle, S.(1995). Life behind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Turkle, S.(1999). Cyberspace and identity.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8(6), 643-648.
Vitaro, F.; Brendgen M. & Tremblay, R. E.(2000). Influence of deviant friends on delinquency: Searching for moderator variable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8, 313-325.
Wolak, J.; Mitchell, K. J & Finkelhor, D. (2002). Close online relationships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7, 441-45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global.umi.com/pqdweb?Did=000000115923886&Fmt=3&Deli=1&Mtd=1&Idx=22&Sid=1&RQT=309
Young, K. S.(1996).Caught in the net:Hoe to recognize the sight of internet addici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Y:John Wiley & Sons.
Young, K. S.(1998). Welcome to the Center for On-line Addiction.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netaddiction.com.
Zimbardo, p,g.(1970). Crowds and Collective Behavior.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eb.ed.ntnu.edu.tw/~minfei/groupdynamicreading-16.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