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FIND資策會推廣處(民91)。網路脈動。 [On-line]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1665
NetValue(民91)。台灣網路使用調查。 [On-line]:http://tw.netvalue.com/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民92)。網咖常見之負面議題。[On-line] :http://eteacher.edu.tw/conference
王文科(民8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伯元(民87)。台中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家庭因素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方紫薇(民91)。高低網路沉迷者在自我認同、情緒調整及人際互動上之差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2),p.65-97。台灣高雄少年法院(民88)。台灣高雄少年法院簡介。高雄少年法院編印,頁7-8。
田秀蘭(民91)。青少年生涯發展中的重要議題及輔導策略 。[On-line]:http://www.ntnu.edu.tw/csd/kao/kao8/6issues/5-3.htm行政院青輔會編印(民85)。青年生活適應量表之編制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交通部統計處(民90)。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台北:交通部統計處。
向陽基金會(民90)。E世代青少年網咖經驗調查報告。[On-line]: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900627/900627.htm,visit on 2001/6/27
朱美慧 (民89)。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呂貫文(民89)。大學生使用網際網路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以靜宜大學學生為例。靜宜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台中。李相臣(民91)。專文論述 網路犯罪現況與問題研析。民91年11月12日。[On-line]教育部網路知識宣導網:http://211.20.178.26/icct/crime/ReportDisplay.asp?TopicType=4&sno=AEAIAC
李逢堅(民89)。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兒福聯盟:少女網路逃家 每月約10件(民90年6月27日)。聯合晚報,7版。
沉迷電玩,他半夜兩點要「守城」(90年12月17日)。聯合報,9版。
吳姝蒨(民88)。電腦中介傳播通道的虛擬人際關係-探訪「電子佈告欄中情感關係的組成與發展」。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
吳松林、張俊文(民91)。高雄地區非行少年參與網咖活動之調查研究。高雄少年法院。
林玉慈(民88)。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林世欣(民89)。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林美珍(民90)。網際網路使用的心理學面面觀。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主編):e世代心理學(1-18頁)。台北:桂冠。
林育賢(民90)。電玩暴力對學童攻擊行為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林周宏(民91)。青少年使用電玩對心理與社會反映之影響。高雄醫學大學行為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林宜隆(民92)。專文論述 我國網路犯罪案例現況分析(上)、(下)。民92年1月6日。[On-line] 教育部網路知識宣導網:http://211.20.178.26/icct/crime/ReportDisplay.asp?TopicType=4&sno=EJJGCM唐秀麗(民92)。少女網路援助交際行為與生活經驗相關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周榮,周倩(民86)。網路成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 年會學刊,2-12。
周甫亮(民90)。青少年在網咖中的次文化認同建構初探。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施香如(民90)。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通訊,74,p.18-25。
涂喜敏(民91)。新人類相關報導。 [On-line]: http://www.lofaa.org.tw/group/10issue-3.html
孫秀英(民90)。網際網路使用者溝通才能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陳淑湘(民88)青少年休閒生活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休閒同儕關係、休閒活動與休閒無聊感之型態分析。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陳心怡(民90)。虛擬社會:建構、影響,與省思。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主編):e世代心理學(415-429頁)。台北:桂冠。
陳惠玲(民90)。青少年與休閒活動、休閒無聊感之探討。南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添富(91)。網咖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陳嬿竹(民9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屏東。陳淑惠(民91)。網路的合理使用與網路沈迷之預防。[On-line]:http://eteacher.edu.tw/conference/conf-1.htm
張春興(民8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學岭(民90)。網咖、枉他。[On-line]:http://www.cgmh.org.tw/chldhos/intr/c4f60/Information/%E7%B6%B 2%E5%92%96%E6%9E%89%E5%AE%83.htm
張景然編著(民81)。青少年犯罪學。台北市:巨流。
翁翠萍(2003,4.21)。民間調查:學童查書本資料習慣漸被網路替代。中央社。 [On-line]蕃薯藤新聞網:http://www.yam.com/。
殷德惠、錢玉芬(民90)。網際網路的精神災難。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主編):e世代心理學(141-166頁)。台北:桂冠。
郭欣怡(民87)。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質與網路人際特性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郭良文(民91)。青少年的網咖與電玩。[On-line]:
http://eteacher.edu.tw/conference/conf-1.htm
黃厚銘(民88)。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
黃厚銘(民91)。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教育與社會研究,3,p.65-106。黃牧仁(民88)。兒童到青少年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
黃紹烈(民89)。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台北。游森期(民9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游康婷(民9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誤入歧途,法官開恩多從輕量刑!(92年4月30日)。自由時報,南投焦點。
劉焜輝(民74)。青少年不良適應行為。台北:天馬出版社。
劉家儀(民89)。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劉守信(民89)。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劉家儀(民90)。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網路成癮,台灣估計三十萬人達標準(90年12月17日)。聯合報,9版。
蔡美智(民89)。專文論述 談網路犯罪。民89年2月11日。[On-line] 教育部網路知識宣導網:http://211.20.178.26/icct/crime/ReportDisplay.asp?TopicType=4&sno=JMLSHP蔡珮 (民84)。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為例。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蘇芬媛(民85)。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MUD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蘇益志(民91)。網路世界中的少年虞犯行為。諮商與輔導,196,p.54-55。廖鐿鈤(2001)。網路入侵---虛擬社區對真實世界的滲透。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鍾郁心(1998)。高中生生活適應及其家庭相關因素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薛雪萍(民89)。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薛秀(民90)。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薛淑如(民91)。青少年母親電腦網路使用與母子(女)互動。國立台灣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薛世杰(民91)。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盧怡秀(民90)。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高雄。簡信恆(1998)。虛擬社群匿名行為模式研究。東吳大學社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蕭銘均(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況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難以自拔,遨遊網路你上癮了嗎?(92年4月30日)。自由時報,南投焦點。
英文部分
Anderson, K. J. (2001).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50(1),21-3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global.umi.com/pqdweb?Did=000000115923886&Fmt=3&Deli=1&Mtd=1&Idx=22&Sid=1&RQT=309
Arkoff, A. (1968)P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Armstrong, A.G. & Hagel, J.(1997). Net Gain: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Mckinsey and cpmpany.
Bargh, J. A. (2002). Consequences of the Internet for Self and Society: Is Social Life Being Transform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8(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monitor/apr00/linking.html
Bargh, J. A.; McKenna, K. Y. A. & Fitzsimons, G. M..(2002)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monitor/apr00/linking.html
Chen, H.; Wigand, R. T. & Nilan, M.(2000). Exploring Web users'' optimal flow experien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13, 263-28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global.umi.com/pqdweb?Did=000000115923886&Fmt=3&Deli=1&Mtd=1&Idx=22&Sid=1&RQT=309
Clay, R. A. (2000). Is the Internet enhancing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s or leading to greater social isolation? Monitor on psychology, 3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monitor/apr00/linking.html
Erickson, K. G.; Crosnoe, R. & Dornbusch, S. M.(2000). A social process model of adolescent deviance: Combining social control and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perspectives .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9, 395-425.
Giddens, Anthony.(1992).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modern age. C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Gross, E. F.; Juvonen, J.; Gable, S. L. (2002). Internet Use and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monitor/apr00/linking.html
Kaye, B. K.(1998). Yses and gratification of the world wide web:From couch potato to web potato. 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dommunication, 6(1), 21-40.
Kraut, R.; Lundmark, V.; Patterson, M.; Kiesler, S.; Mukopadhyay, T. & Scherlis, W. (1998).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9),1017-31.
LaCorsiere, S. P. (2001). A theory of online social support . ANS, 24(1),60-7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global.umi.com/pqdweb?Did=000000079882866&Fmt=4&Deli=1&Mtd=1&Idx=8&Sid=3&RQT=309
Mann, C. & Stewart, F.(2002).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Pleydon, A. P. & Schner, J. G.(2001). Female adolescent friendship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Adolescence , 36, 189-205.
Roe, K. and Muijs, D. (1998). Children and computer games─a profile of the heavy user.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2), 181-200.
Scherer, K. (1997). College life on-line: Healthy and unhealthy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38(6),655-668.
Sanders, C. E.; Field, T. M.; Diego, M. & Kaplan, M. (2002).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use to depress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5, 237-242.
Suler, J.(1996). 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l.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eatlife.htm.
Suler, J.(1998). 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l.rider.edu/ users/suler/psycyber/adoles.htm.
Stern, S. B.; Smith, C. A.(1999).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parenting: Implications for delinquency intervention. Families in Society,80, 169-181.
Turkle, S.(1995). Life behind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Turkle, S.(1999). Cyberspace and identity.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8(6), 643-648.
Vitaro, F.; Brendgen M. & Tremblay, R. E.(2000). Influence of deviant friends on delinquency: Searching for moderator variable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8, 313-325.
Wolak, J.; Mitchell, K. J & Finkelhor, D. (2002). Close online relationships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7, 441-45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global.umi.com/pqdweb?Did=000000115923886&Fmt=3&Deli=1&Mtd=1&Idx=22&Sid=1&RQT=309
Young, K. S.(1996).Caught in the net:Hoe to recognize the sight of internet addici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Y:John Wiley & Sons.
Young, K. S.(1998). Welcome to the Center for On-line Addiction.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netaddiction.com.
Zimbardo, p,g.(1970). Crowds and Collective Behavior.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eb.ed.ntnu.edu.tw/~minfei/groupdynamicreading-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