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余民寧,教育測驗與評量,六版,台北,心理出版社,民國九十年。
[2]郭生玉,心理與教育測驗,第五版,台北,精華書局,民國七十九年。
[3]丁有豫,解月光,計算機補助教育, 129-131頁,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民國76年。
[4]葉建麟,陳登吉,「互動式網路教學環境建置-應用於國民中小學課程」,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資訊學院資訊學程,碩士論文,民國90年。[5]陳騰祥,「S-P表分析理論及其在學習評鑑上教師命題技術的改進態度的效用探討」,彰師大輔導學報,第11期,1-69頁,民國77年。
[6]劉豐銘,「應用專家系統之學習評量診斷策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7]黃桂君,吳裕益,「應用S-P分析模式診斷學生數學計算能力-以聽帳學生分數減法學習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第9期,101-131頁,民國90年。[8]余寧民,陳嘉成,「排序理論在概念結構評量上的應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85-2413-H-004-007,民國85年。
[9]吳慧珉,林原宏,「S-P表理論」,測驗統計簡訊,第35期,7-17頁,民國89年。[10]戴伶娟,「遠據教學之學習評估與適性化教學系統」,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9年。[11]林原宏,「三元計分模式的S-P表理論研究」,台中師院教育統計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2]陳玟秀,「國民中學資源班學生數學科診斷測驗編制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9年。[13]林月仙,吳裕益,「國民小學中低年級數學診斷測驗之發展及其相關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第47卷第2期,1-15頁,民國88年。
[14]游淑芬,「教學互動成效分析評量系統製作」,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15]李盛祖,林世華,「國小數學乘法系列診斷測驗題庫的建立與應用」,師大學報,第44卷第1&2期,55-74,民國82年。
[16]余民寧,「認知診斷測驗的發展趨勢」,教育研究雙月刊,第45期,14-22頁,民國84年。[17]王文科,「診斷測驗處方教學模式的應用」,特教園丁,第7卷第2期,13-18頁,民國80年。[18]Hsin-Yi Wu .“Software based on S-P chart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National science council.NSC86-2511-S-252-001-CL,1998.
[19]Switzer,D. M.,Connell,M.L.“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student response analysis”.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ncil of 1989.San Francisco,CA, March ,1989.
[20]Dinero,T.E.,Blixt,S.L. “Imformation about tests from Sato’s S-P chart”.College teaching.36(3),pp.123-128,1988.
[21]Chacko,I.“S-p chart and instructional decisions in the classroo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 technology.29(3),pp.445-450,1998.
[22]Harnisch,D.L.,Romy,N.(Eds.)“Student problem package on the IBM-PC”.user’s guide,version 1.0.Illinois Univ.,Urbana,1985.
[23]Harnisch,D.L. “A Multilevel evaluation system using student-problem charts”.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The annual meeting of 1987.Washington,DC, April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