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為清初大儒,被視為清代考據之學的開山祖師。顧炎武強調通過考文、知音,以求明經、明道,而後能經世救民。顧炎武兼採漢宋之學,對清代的影響極大。學術研究範圍的開展、研究舉證的方式,及「通經致用」、「明道救世」等觀點,對清代以考據為主的學風奠下基礎。然則對顧炎武的研究往往忽略其對經學的探討,此部份應可深入研究,俾對顧炎武的學術有更詳盡的了解。 從《日知錄》、《顧亭林文集》考察顧炎武對《詩經》的探討,可以發現:一、強調通經致用的觀點;二、重詩旨的探討勝於字詞辨析;三、對史實、地理詳加探究;四、重詩教正人心;五、舉政詳實。 顧炎武對《詩經》討論的篇章雖不多,對《詩經》基本問題的論述頗具特點。所論的篇章亦頗能啟發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