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10: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宋一芬
論文名稱:國民中學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運作與功能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Functions and Operation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of Junior High Schools
指導教授:陳聰文陳聰文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6
中文關鍵詞:國民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運作組織功能
外文關鍵詞:junior high school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organization operationorganization fun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3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現行國民中學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組織、運作與功能的情形,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對課程發委員會組織、運作與功能等看法的差異情形。俾能提供教育行政單位及學校在推行九年一貫課程組織運作的參考,進而有效提高國民中學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效能。
本研究以台灣省中部五縣市之國民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422人為對象,研究的方法係採用問卷調查法及半結構式的訪談法。研究工具是研究者自編的「國民中學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運作與功能之調查問卷」,所得資料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分析,其中複選部份以百分比型態來作分析,單選部份則以卡方考驗 (Chi-square test) 來分析。個案訪談受訪者計20位,採半結構式訪談,並將訪談結果作一歸納,期能藉由問卷調查為主,個案訪談為輔,以質量並行的方式,使研究結果更臻於詳實。
本研究綜合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的結論
一、課程發展委員會的設立型態應以常設機構為主,並依臨時重大事件 之需,成立任務編組以協助之。
二、課程發展委員會在學校中的定位及隸屬層級以在校務會議之下,與 學校其他的各種委員會平行較為適當。
三、課程發展委員會的成員人數應視學校規模大小而訂定較為理想,並以領域教師代表、學校行政人員代表、年級教師代表、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代表、家長會代表等成員組織較具代表性。
四、課程發展委員會的組織成員應具備課程發展、課程設計、課程評鑑、課程審查、課程領導等專業能力。
五、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之產生方式由學校校務會議遴選最為理想。委員的任期制度,以任期一年、任滿一任、得連任一次最為適當。
六、課程發展委員會應由校長擔任召集人最為適宜,其主要優點為組織功能較能充分發揮。亦即校長是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運作最具影響力的人。
七、課程發展委員會的五項主要職掌 (應發揮的功能) 依序為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審查各學習領域課程計畫、擬訂學期 (年) 學校課程計畫、決定各學習領域之學習節數與彈性學習節數、擬訂選用教科用書辦法。
八、課程發展委員會應扮演發展與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的角色、統整的角色、審查的角色、溝通與協調的角色、評鑑的角色。
九、課程發展委員會應每兩個月召開一次定期會議,必要時得由召集人召集臨時會議。有效會議的決議方式為委員三分之二 (含) 以上出席,出席委員二分之一 (含) 以上同意。
十、課程發展委員會之會議紀錄除機密之決議須保密外,如為一般事項之決議紀錄應對外公開。
十一、課程發展委員會應編列經費,以利組織之運作及功能之發揮。
十二、目前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運作時,就參與人員而言,最大的阻力是來自教師。最大的困境是組織功能未充分發揮,其次依序為組織定位不明、人員專業性及代表性不足、組織職掌不明、組織結構不當。
十三、對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未來的期許與展望為提升教師課程發展、設計與評鑑的專業能力,整合社區資源以利組織運作與功能之發揮,建立獎勵制度與遴聘制度以激勵課程發展員會成員之士氣與意願。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分別對教育主管單位、國民中學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事項。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urren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of junior high school with respect to its organization, operation and functions. The discrepancies in background variables to its members are also compared. It aims to offer reference to education authorities and schools when carrying out the Nine-Year Conjunction Curriculum 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mittee.
Th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at two levels─quantity and quality. It is first conduct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investigating 422 subjects from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members in five counties of central Taiwan. The collected data are analyzed with SPPS, a software of social science statistics. The results of the multiple choices questions are shown by percentage while the single choice questions are examined by Chi-square test. Meanwhile, a semi-construction interview is applied with twenty case studies to support this study in quality aspect.
The findings drawn from both research methods are as follows:
1.The institution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should be permanent and operated by teams with different duties.
2.The statu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in a school is proper to be subordinate to the School Administrative Affairs Meeting and collateral to other councils of schools.
3.The ideal number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member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module of the school and consisted of selected teachers of learning domains, school administrators, grade teachers, experts or scholars of relevant fields and parents.
4.The members of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should be specialized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yllabus design, evaluation, examination and conduct.
5.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members should be elected in the School Administrative Affairs Meeting. The service term is preferred to be one year and can be renewed once through the election.
6.The principle should serve as the chairman of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so that enable the organization to work functionally.
7.The five main functions of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in orders are developing school centered curriculum, examining syllabus of every learning domains, planning academic year syllabus, deciding the number of classes to each learning domains and flexible learning and drawing up the regulations of selecting textbooks.
8.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should play the roles of developing and raising the quality of school teaching, integrator, examiner, communicator, coordinator and evaluator.
9.The regular meeting of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is expected once every two months. When needed, a provisional meeting can be held by the chairman. The resolutions reached by half of the attendance, which is over two third members, are valid.
10.The minutes of reached resolutions to general affairs are open to the public except for confidential ones.
11.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should chart a budget to benefit the organization’s operation.
12.The current and main obstacle of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in terms of it members is from teachers. The most difficult position is that its functions are not fully elaborated. The others are the indefinite status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lack of special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its member, the unclear assigned duties and the inappropriate composition of the Committee.
13.The prospects to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in the future are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in developing, designing and assessing syllabus; integrating communities’ resources to function the organization; establishing the reward and election system to encourage the members.
With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the study offers the suggestions to the relevant education authorities, schools and other researchers.
目 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Ⅳ
目  錄 Ⅵ
表  次 Ⅷ
圖  次 ⅩⅧ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運作的立論依據 9
第二節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政策背景 17
第三節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內涵分析 25
第四節 我國現行國民中學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運作情形 39
第五節 國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經驗探討 5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8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8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8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6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89
第六節 研究過程 9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問卷調查之分析與討論 91
第二節 訪談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161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91
第二節 建議 20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207
西文部分 212
附錄
附錄一 國民中學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運作與功能之調查問卷
(建構專家內容效度用) 215
附錄二 國民中學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運作與功能之調查問卷
(正式問卷) 227
附錄三 訪談大綱 235
附錄四 推薦函 237
附錄五 推薦函 239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二十一世紀教育願景─全人教育 溫馨校園 終身學習。台北市:教育部,民91年8月20日,取自:
http://www.edu.tw/minister/edu21.htm
丁志權(民85)。英國中小學學校管理委員會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10,頁231-259。
王文科(民83)。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王文科(民86)。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的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及比較教育學會主編: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頁67-86。台北:師大書苑。
王如哲(民88)。比較教育。台北:五南。
石偉平(民87)。國際與比較教育專題研究。台北:商鼎。
吳文侃、楊漢清(民81)。比較教育學。台北:五南。
吳明烈(民86)。邁向共同的願景:學校組織。載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頁197-211。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民83)。美國教育組織與行政。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佑(民88)。教育名詞:學校本位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28,頁28。
吳清基(民78)。教育與行政。台北:師大書苑。
李子建、黃顯華(民85)。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李坤崇(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試辦與推動工作國中組學校經營研發輔導手冊(1)。台北:教育部。
李奉儒(民85)。英國教育改革機構、法案與報告書。收錄於黃正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頁77-105。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民8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5W1H。康軒,42,頁42-49。
李錫津(民87)。新世紀學校本位之課程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頁3-22。台北:揚智。
林佩璇(民8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佩璇(民90)。台灣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與理念。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六),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18。台北:教研學會。
林清江主編(民83)。比較教育。台北:五南。
林清江、蔡清田、李興亞、鄒靜宣(民86)。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共同原則之研究,頁8-22。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林貴美(民80)。法國教育制度。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偉人(民88)。淺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教之友,51 (2),頁3-12。
林寶山(民80)。美國教育制度及改革動向。台北:五南。
施良方(民86)。課程理論。高雄:麗文。
洪福財(民8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中小學教師的角色。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1),頁6-12。
香港的課程發展。民91年8月5日,取自:http://www.cdc.hk/1998/info/webcurriculum/yoadmap 1998. htm
高新建(民8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多樣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頁63-77。台北:揚智。
秦夢群(民8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莫禮時著,陳嘉琪、溫霈國譯(民85)。香港學校課程的探討。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陳木金(民90)。學校本位的課程統整與主題教學。台北:揚智。
陳伯璋(民90)。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台北:師大書苑。
張文軍譯(民88)。各國課程比較研究。台北:揚智。
張清濱(民90)。學校教育改革-課程與教學。台北:五南。
張煌熙(民85)。九○年代美國聯邦的教育改革。載於黃正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頁1-20。台北:師大書苑。
張嘉育(民88)。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嘉育(民8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銳(民84)。以「學校中心的管理」推行開放教育。載於尤清主編:台北縣教育改革經驗,頁310-330。高雄:復文。
張德銳(民84)。教育行政研究(第二版)。台北:五南。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教育部(民87)。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游淑燕(民81)。國民小學教師課程決定權取向及其參與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高博銓合譯(民90)。校長的課程領導。台北:學富。
程介明(民85)。教育改革在香港。載於黃正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頁315-323。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民82)。教育參與權之合理性探索-以英國教育改革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之教育改革,頁265-282。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民88)。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黃光雄、楊龍立(民89)。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
黃昆輝(民82)。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政傑(民74)。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政傑(民80)。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主編(民85)。各國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86)。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顯華(民86)。以學校為本位課程發展性質的探究。載於黃顯華編:強迫普及學校教育:制度與課程,頁227-23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黃嘉雄(民87)。評析英國學校自主管理政策。國教學報,10,頁135-163。
黃嘉雄(民90)。學校本位管理制度比較研究。台北:五南。
曾燦金(民85)。美國學校本位管理及其在我國國民小學實施可行性之研究。台北市立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思偉、沈姍姍(民85)。比較教育。國立空中大學。
楊思偉(民88)。日本教育。台北:商鼎。
楊龍立(民90)。學校為本課程-設計與探討。台北:五南。
蔡伸章 (民83)。未來的衝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劉力(民82)。走向以學校為本位的課程發展模式:香港的課程改革計畫及其所帶來的困境。外國教育資料,4,頁20-25。
蓋浙生(民88)。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蓋浙生(民91)。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鄭燕祥(民90)。學校效能及校本管理發展的機制。台北:心理。
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民87)。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台北:揚智。
謝文全(民85)。各國教育改革之綜合比較,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頁223-251。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民88)。落實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國民教育,39 (4),頁2-7。
歐用生(民90)。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用生、楊慧文(民87)。新世紀的課程改革。台北:五南。
鍾啟泉(民80)。現代課程論。台北:五南。
顏明福(民88)。英國學校管理委員會在我國中小學實施之可行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西文部分
Bacchus, K. & Others. (1991). Curriculum reform:Quality in basic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5833)
Blenkin,G.V. & Kelly, V. (1998). The Concept of a Development Curriculum. In J. Moyles & L. Hargreaves (1998). The Primary Curriculum — Learning from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 RKP.
Bowers, C. A. (1997). The culture of denial.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rady, L. (199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4th ed.). N.Y.: Prentice Hall.
Brady, L. (1995).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Can they coexist?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10 (1), 47-54.
Caldwell, B. (2000)(張熒書譯)。學校自主經營的理念與實踐,學校本位經營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頁1-2。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
Campbell, J. (1989). The 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 Some 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in primary school. In Margaret Preedy. Approaches to Curriculum Management, 62-77.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Cohen, D. (1991). Australia,In Lewy, Arieh .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226-228. Oxford: Pergamon Press.
Cox, T,;Evans, J. & Sanders, S. (1991). How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view the national curricrlum in one lea. Educational Review, 43 (3).
Cox, T,;Evans, J. & Sanders, S. (1992). How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view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1 year on. Educational Review, 44 (1), 19-29.
Craig, A. (1980). Teacher perceptions of curriculum autonom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90498)
Eggleston, J.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London: RKP.
Hannaway, J. (1993). Decentralizing in two school districts : Challenging the standard paradigm. ln.J.Hannaway & M. Carnoy (Eds.). Decentralization and school improvement : Can we fulfill the promise? (135-16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ee, J. Y. (2001). School reform initiatives as balancing acts: Policy variation and educational convergence among Japan, Korea, 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 9 (13), 1-14.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 The Falmer Press.
Marsh, C. & Morris, P. (Eds) (199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Mulder, M. (1991). Deliberation in curriculum conference.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6 (4), 325-339.
OECD.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OECD.
Oliva, P. F. (1992).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3rd ed.). N. Y.:Harper-Collins.
Sabar, N. (1985).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flections from an international seminar.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7 (4), 452-454.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Paul Chapman.
Whiteman, N. C. (1999). The Japanese middle schools: A reflection on practices, issues and trend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409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楊艾俐(民87年8月)。全球自我提升熱:智慧的歡愉。天下雜誌,201期。
2. 李忠謀、林美娟、吳正己(民87)。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之建置。資訊與教育,68,21-28。
3. 李世忠(民81)。從電腦教學到超媒體。教育資料集刊,17,303-322。
4. 呂翠夏(民82)。方案教學與傳統教學之比較。國教之友,3(45),18-21。
5. 王正芬(民86)。網路大學開啟學習方便之門。通訊雜誌,42,102-105。
6. 歐用生(民88)。落實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國民教育,39 (4),頁2-7。
7. 顏榮泉(民84)。媒體發展與遠距學習。視聽教育雙月刊,37(4),12-19。
8. 陳年興、王敏煌(民86)。全球資訊網上教材製作輔助工具之研發。隔空教育論叢,9,77-104。
9. 黃嘉雄(民87)。評析英國學校自主管理政策。國教學報,10,頁135-163。
10. 楊國賜(民82)。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我國成人教育政策。成人教育,11,3-9頁。
11. 楊叔卿(民89)。迎接二十一世紀的「艾麗絲」:網際網路輔助教育的理念。教學科技與媒體,50,2-11。
12. 陳年興(民84)。WWW加速Internet成為第四大媒體。網路通訊雜誌社,46,36-39。
13. 張靜嚳(民85)。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3,76-88。
14. 張基成(民86)。開發思考與創造之知識建構工具與認知學習環境之探討:電腦的革新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33,第36-45頁。
15. 孫春在(民84)。超媒體網路與遠距合作式電腦輔助學習。教學科技與媒體,21,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