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本參考書目分為四大類:壹、古籍部分;貳、現代專著;參、期刊論文;肆、學位論文。
二、古籍部分之編排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為準。
三、現代專著、期刊論文、學位論文依時間先後順序編排。
壹、古籍部分:
經部:
周易注疏 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 台北 新文豐 2001年。
尚書注疏 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
台北 新文豐 2001年。
周禮注疏 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台北 新文豐 2001年。
禮記注疏 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
台北 新文豐 2001年。
爾雅注疏 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台北 新文豐 2001年。
說文解字注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 台北 漢京文化事業 1983年9月。
釋名疏證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 台北 廣文書局 1979年4月。
詩集傳 宋.朱熹撰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台北 商務印書館。
四書集注 宋.朱熹撰 台北 學海出版社 1984年9月。
詩經正詁(上、下) 余培林 台北 三民 1993年10月。
詩經詮釋 屈萬里 台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86年。
史部:
史記會注考證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 台北 洪氏出版社 1982年10月。
後漢書 南朝宋‧范瞱 台北 鼎文書局。
晉書 唐.房玄齡等著 台北 鼎文書局 。
宋書 梁.沈約 台北 鼎文書局。
南齊書 梁.蕭子顯 台北 鼎文書局。
陳書 唐.姚思濂 台北 鼎文書局。
南史 唐‧李延壽 台北 鼎文書局。
三輔黃圖 不著撰人 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8冊 台北 商務印書館。
荊楚歲時記校注 梁‧宗懍著、王毓榮 台北 文津 1992年6月。
高僧傳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年10月。
清嘉錄 清.顧祿撰、王邁點校、薛正興主編 江蘇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9年8月。
園冶 明.計成 台北 廣文書局 1983年12月。
子部:
山海經校譯 袁珂校譯 台北 明文書局 1986年9月。
韓非子釋評第二冊 韓非子著、朱守亮釋評
台北 五南書局 1992年。
論衡集解 漢.王充撰、劉盼遂集解 台北 世界書局 1975年6月。
抱朴子內篇校釋 晉.葛洪著、王明校釋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年3月。
世說新語校箋 南朝宋.劉義慶編撰、徐震堮校箋 台北 文史哲 1989年9月。
顏氏家訓集解 北齊.顏三推撰、王利器集解 台北 明文 1990年3月。
齊民要術校釋 後魏﹒賈思勰原著、繆啟愉校釋 台北 明文書局 1986年1月。
金樓子 梁.蕭繹撰、清.謝章鋌校 京都 中文出版社 1985年5月。
藝文類聚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 京都 中文出版社 1980年12月。
太平御覽 宋.李昉編撰 台北 台灣商務 1992年。
朱子語類 宋.黎靖德編
台北 文津 1986年12月。
淵鑑類函 清聖祖敕撰 台北 新興書局 1960年9月。
集部:
王逸注楚辭 何錡章編 台北 黎明文化 1984年11月。
增補六臣注文選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注 台北 漢京文化事業 1983年9月。
玉台新詠箋註 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 台北 明文書局 1988年7月。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 宋.胡仔纂集 台北 長安出版社 1978年12月。
詩人玉屑 (三冊) 宋.魏慶之 台灣商務 1968年6月。
樂府詩集 宋.郭茂倩編著 台北 里仁書局 1981年3月。
文苑英華 宋.李昉等奉敕編撰 台北 華聯書局 1965年5月。
詩藪 明.胡應麟 台北 廣文書局 1973年9月。
古詩十九首集釋 明.劉履等著、楊家駱編 台北 世界書局 1997年10月。
四庫全書總目 清.永瑢等奉敕編撰(全二冊) 北京 中華書局 1965年6月。
全唐詩 清聖祖御定 台北 明倫出版社 1971年5月。
古詩源 清.沈德潛選輯 台北 台灣商務 1966年8月。
古諺謠 清.杜文瀾輯 台北 新文豐 1986年9月。
薑齊詩話箋注 清.王夫之撰、戴鴻森注 台北 木鐸出版社 1982年4月。
歷代詩話 清.何文煥編撰 台北 漢京文化有限公司 1983年1月。
歷代詩話續編 丁福保輯 台北 木鐸出版社 1983年9月。
文心雕龍讀本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 台北 文史哲 1986年11月。
文心雕龍校釋 梁.劉勰著、劉永濟校釋
台北 正中 1970年7月。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逯欽立輯校(全三冊) 北京 中華書店 1984年12月。
貳、現代專著:
六朝唯美文學 張仁青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70年11月。
楊柳詩話 禚夢庵 台北 台灣商務 1971年。
中古文學史論 王 瑤 台北 長安出版社 1975年。
中國文學論集 徐復觀 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76年 9月。
山水與古典 林文月 台北 純文學出版社 1976年10月。
中國的神話與傳說 王孝廉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77年。
曉風散文集 張曉風 台北 道聲出版社 1977年10月。
樂府詩研究 江聰平 高雄 復文書局 1978年3月。
修辭學 黃慶萱 台北 三民書局 1979年12月 。
中國高等植物圖誌 甘偉松等校定 台北 宏業書局印行 1980年2月。
中國詩學.思想篇 黃永武 台北 巨流 1980年。
中國詩學.鑑賞篇 黃永武 台北 巨流 1980年。
中國詩學.設計篇 黃永武 台北 巨流 1980年。
花與花神 王孝廉 台北 洪範書店 1980年。
魏晉詠物賦研究 廖國棟 台北 文史哲 1980年10月。
美學散步 宗白華 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81年。
藝術的奧秘 姚一葦 台北 開明書局 1979年1月。
彩色學概論 林書堯 台北 三民 1983年8月。
藝術與視知覺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t Amheim)、滕守堯、宋疆源譯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 1984年。
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 台北 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984年3月 。
由隱逸到宮體 洪順隆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4年7月 。
詩與美 黃永武 台北 洪範出版 1984年12月。
中國詩歌研究 羅宗濤 台北 中央文物供應社 1985年。
六朝詩論 洪順隆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85年3月。
中國山水詩研究 王國瓔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6年10月。
中國詩歌美學 蕭 馳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6年11月。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 蔡英俊 台北 大安出版社 1986年5月。
中國傳統建築入門 閻長城、曉鵬 台北 丹青圖書 1987年。
色彩意象世界 李蕭錕審定、呂月玉、張榮森編譯 台北 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7年。
中國詩歌流變史 李曰剛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87年2月。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袁行霈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7年6月 。
心理學與文學 榮 格 北京 三聯書店 1987年11月。
古詩偶句賞析 陳丁祥、肖錫強編 廣西 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華夏美學 李澤厚 台北 時報文化出版 1989年。
六朝美學 袁濟喜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9年8月。
興的起源 趙沛霖 台北 明鏡文化 1989年9月。
詩經語言藝術 夏傳才 台北 雲龍出版社 1990年10月。
中國唯美文學之對偶藝術 張仁青、李月啟編著
台北 明文書局 1991年。
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 侯迺慧 台北 東大圖書 1991年6月。
多維視野中的文化理論 莊鍚昌、顧曉鳴、顧云深等編
台北 淑馨出版社 1992年。
水與水神 王孝廉 台北 三民書局 1992年。
詩歌意象論 陳植諤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年11月。
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 羅宗強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2年11月。
中國歲時禮俗 喬繼堂 台北 百觀出版社 1993年。
青紅皂白 蕭水順 台北 月子房出版社 1994年1月。
古詩今唱﹙12﹚-詠物篇:花落又關情 陳啟佑 台北 月房子出版社 1994年1月。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 王 立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3月 。
中國文學史 葉慶炳 台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4年9月。
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 高丙中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年9月
齊梁詩歌研究 顏采平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4年10月。
中國詩學 陳慶輝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12月 。
中國古代詩歌與節日習俗 韓廣澤、李岩齡編著
台北 百觀出版社 1995年。
中國女性民俗文化 邢俐主編 北京 中國檔案出版社 1995年。
古代詩歌修辭 周生亞 北京 語文出版社 1995年4月。
走向世俗─南朝詩歌思潮 詹福瑞 天津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5年5月。
中國文學主題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 王 立 北京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年8月 。
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 王夢鷗 台北 時報文化出版社 1995年11月。
多情自古傷離別--古典文學別離主題研究 蕭瑞峰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6年6月。
美的歷程 李澤厚 台北 三民 1996年9月。
通古斯--滿語族神話之比較 楊治經、黃任遠合著
台北 洪業文化 1997年。
文化視野中的詩歌 葉 潮 四川 巴蜀書社 1997年5月。
漢魏六朝詩選 余冠英 北京 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7年6月。
齊梁文壇與四蕭研究 胡懷德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7月。
六朝唯美詩學 王力堅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7年7月。
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 童慶炳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10月。
漢魏六朝詩歌語言論稿 王云路 西安 陜西人民教育 1997年11月。
六朝情境美學 鄭毓瑜 台北 里仁書局 1997年12月。
陰鏗與近體詩 趙以武 哈爾濱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5月。
漢魏六朝詩講錄 葉嘉瑩 河北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
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 曹道衡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7月。
中國二十四節氣詩詞鑑賞
王景科主編 山東 山東友誼出版 1998年12月。
詩論 朱光潛 台北 正中書局 1999年3月。
魏晉詩歌的審美觀照 王力堅 台北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年1月。
南北朝文化與詩歌 周唯一 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0年11月。
詩學美論語詩學美境 韓經太 北京 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2001年1月。
朱子《詩經》學新探 黃忠慎 台北 五南書局 2002年1月。
參、期刊論文:
從文學現象與文學思想的關係談六朝「巧構形似之言」的詩(上)、(下)
廖蔚卿 中外文學第3卷第7-8期 1974年。
古典詩中的桃與柳 黃永武 收錄於李殿魁主編:文學論集第2冊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1983年。
先秦文學中楊柳的象徵意義 鍾 玲 收錄於中國古典文學第7集 台灣學生書
局 1985年8月。
論詩經中的楊柳意象 陳新雄 國文學報第15期 1986年6月。
楊柳依依與柳的原型意象 黃維華 江海學刊第2期 1991年。
中國古典詩中「雕紅刻綠」的賞析研究(中)----初探紅綠色彩在詩詞中的視覺意象 許天治 藝術評論第4期 1992年10月。我國古代花木詩的審美情趣與文化意蘊 高愛琴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 1993年。
試論《詩經》中鳥獸草木的價值蘊含 管仁福 北方論叢第123期 1994年。
唐別離詩主題賴以生發的意象 殷 憲 山西大學學報第4期 1995年。
論古代寺院的牙刷-楊枝 林伯謙 東吳中文學報第1期 1995年5月。唐代折柳風俗考略 李 暉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0期 1998年。
古代詩詞中楊柳的十種意象 倪同剛 文史雜誌第2期 2000年。
詩學審美意象論 吳 晟 學術交流第91期 2000年7月。
試論六朝詩歌中的柳意象 劉入云 吉首大學學報第21卷第3期 2000年。
肆、學位論文:
漢魏六朝樂府研究 陳義成 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3年。
六朝時代的建康 劉淑芬 台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1982年。六朝詩發展述論 劉漢初 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4年。詩經中草木鳥獸意象之研究 文鈴蘭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年5月。
六朝園林研究 林敏勝 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1997年。詩經草木意象 陳靜莉 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 1999年2月。
蕭綱宮體詩研究 沈凡玉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年。唐詩中楊柳意象研究 張雅慧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