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4: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翁明芳
研究生(外文):Ming-Fang Weng
論文名稱:促進國中學生在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科中參與小組討論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Enhancing 7th graders’ group discussion in science and living technology course─ An action research
指導教授:段曉林段曉林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ao-Lin T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0
中文關鍵詞:小組討論科學教學科學學習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group discussionscience teachingscience learning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2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摘 要
本研究旨在利用行動研究中的詮釋性研究法,探討研究者在促進國一學生於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科中參與小組討論,所遭遇的困難及其解決之道,並了解小組討論的實施對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者以自己任教的國一導師班學生為對象,進行為期一學期的研究。期間研究者對國一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重新加以規劃設計,並以小組討論為基本模式進行教學。在四個階段的實施過程中,研究者利用行動研究螺旋式探究及深入情境解決實際問題的特點,在行動中自我反省,尋求實際情境中能促進學生學習之教學方法繼續執行,研究者依據每一時期收集到的相關資料評估實施成效,以作為下一階段改進之依據。資料分析以質性資料為主,量的資料為輔。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促進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的困難包括:1.學生方面:(1)組內人際因素造成小組運作困難;(2)討論技巧的缺乏,事倍功半;(3)小組內學生權力及參與度差異大。2.教師方面:(1)學習任務與課程設計未符合學生程度及需求;(2)教學進度之掌控使教師備感壓力。
(二). 促進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的有效實施方式包括:1. 合宜的分組是影響小組運作成敗的先決條件;2. 教師的適時介入,可提供小組運作必要的協助;3 教師需營造尊重、包容、開放與支持的學習環境;4. 教材設計應符合學生的需求與程度;5. 教學策略應多元化;6. 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真正主角。
(三). 由學習動機問卷的分析結果及學生的學習感受發現,促進學生參與小組討論可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四). 由學生的各項評量表現分析發現,促進學生參與小組討論對學習成效有正面的影響。
(五). 由學生的學習感受問卷分析發現,學生對小組討論有正向而積極的學習感受。
最後,研究者亦針對教師教學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字:小組討論、科學教學、科學學習、行動研究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hich applied the interpretive research method in the action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and resolutions when the researcher prompted the 7th graders to make group discussion i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Life Technology,” and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s of implementing group discussion on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ffectiveness. The action research lasted for one semester.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researcher redesigned the 7th graders’ “Science and Life Technology” course and taught the students via the method of group discuss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4 stages, the researcher employed the methods of spiral exploration and resolving problems in the real situation. Meanwhile, she reflected herself so as to look for a method that can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The researcher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ction based on the data gathered in each stage, and treated it as a reference to enhance improvement in the next stage. In data analysis, qualitative data were the main data sources, while quantitative data were auxiliary.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difficulties of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join group discussion include:
A. for students’ part: (1)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making group discussion hard to keep on; (2) students’ lack of discussion techniques; (3) discrepancy in the group members’ influence and participation level.
B. for teacher’s part: (1) learning task and course design not matching student’s level and need; (2) the control of curriculum pace putting the teacher under pressure.
2.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students joining group discussion include: A. appropriate group allocation, B. teacher’s involvement, C. a respectful, tolerant, open and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created by the teacher, D. course design matching students’ need and level, E. diverse teaching strategies, F. students’ being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3.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questionnaire and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show that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join group discussion can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4. Analysis of each evaluation of students’ performance shows that encouraging group discuss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5. Based on students’ responses to their group discussion experience, it showed that most of students showed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group discussion.
In the end, the researcher also proposes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science teaching and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group discussion, science teaching, science learning, action researc
目 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Ⅲ
目錄……………………………………………………… Ⅴ
圖目錄……………………………………………………… Ⅷ
表目錄……………………………………………………… Ⅸ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小組討論………………………… 8
第二節 實徵性研究………………………………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研究情境與個案的選取…………………… 42
第二節 研究者的背景、理念與角色………………… 47
第三節 資料收集…………………………………… 50
第四節 資料分析………………………………… 54
第五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4
第一節 面臨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64
第二節 促進學生參與小組討論對學習動機之影響................................... 141
第三節 促進學生參與小組討論對學習成效之影響.................................................. 147
第四節 學生對小組討論的感受…………… 1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0
第一節 結論……………………………………… 160
第二節 建議……………………………………… 166
參考文獻…………………………………………………… 168
附 錄……………………………………………………… 177
附錄一 班級結構問卷…………………………………… 177
附錄二 學習感受問卷…………………………………… 178
附錄三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科學習動機問卷………. 179
附錄四 學習單一:當我們同在一起……………………... 181
附錄五 學習單二:認識實驗器材…………………….….. 182
附錄六 學習單三:從太空看家園…………………….….. 185
附錄七 學習單四:地球的歷史……………………….…... 186
附錄八 學習單五:生命的起源…………………….……. 187
附錄九 學習單六:什麼東西啊…………………….……. 189
附錄十 學習單七:奇妙的水溶液…………………….…. 191
附錄十一 學習單八: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193
附錄十二 學習單九:氣圈…………………….……………. 195
附錄十三 學習單十一:生物體的構造……………………... 196
附錄十四 學習單十二:消化…………………….…………. 198
參考文獻
1. 丁惠琪(2000):合作學習應用在國小數學教學之探究。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 王千倖(1996):有效的小組討論教學。師友,353,44-49。
3.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與「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5),31-40。
4.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31-39。
5. 王夕堯(1999):小班教學---創造一個身歷其境的學習環境。文章發表於中區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台中市:私立逢甲大學。
6. 王國華(1995):建構與學習。建構與教學,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7. 王國華(2001):現代教育科技應用於科學教育之探討。建構與教學,16。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8. 王國華、段曉林、張惠博(1998):國中學生對科學教師學科教學之知覺。科學教育學刊, 6(4),363-381。
9. 林文惠(2002):主題式教學中的合作學習行為。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0. 林芬遠、段曉林(1998):國中生物教室口語之探究。科學教育,8,1-18。
11. 林淑美、黃台珠(1999):營造一個促進學生思考的國中生物教室之行動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2. 林清華(1999)。分組討論對國中生學習生物體構造的探討。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十五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理學院。
13. 林孟平(1994):小組輔導與心理治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4. 江南發(1999):學習動機。載於林生傳主編: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15. 朱敬先(1984):團體歷程在教學與輔導上的應用。政大學報, 51,115-138。
16. 沈明珍(1989):討論法在社會科學的應用。教師之友,30(4),15-17。
17. 沈文蓓(1997):小學高年級學生 小組討論之歷程分析。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8. 沈慶珩(2000):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原理與實施。銘傳大學展望新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通識教育組論文集, 157-169。
19. 李平譯(Thomas , A原著)(1997):經營多元智慧。台北:遠流出版社。
20. 李佳玲(1995):國中理化試行合作學習之研究。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1. 李雯婷(1997):國二數學科合作中配對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在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2. 李秀娟 (1999):概念改變教學情境下社會互動的情形。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3. 吳英長(1988):國小學生小組討論運作方法之初探─以萬芳國小為例。台北市:928文化事業公司。
24. 吳英長(1990):討論教學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理論。台北市:復興出版社。
25. 吳宗立(1993):成就動機理論及其相關研究分析。國教園地,44,67-73。
26. 吳幸宜譯(Margaret E. Gredler 原著)(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27. 吳清山,林天祐(1999):行動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27,P66。
28. 周立勳(1992):從團體表現的理論探討分組教學的效果。嘉義師院學報,6,129-156。
29.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30. 周立勳(1995):小組獎勵對國小兒童分組表現的影響。嘉義師院學報,9,175-222。
31. 周立勳(1998):分組合作學習中兒童的情意表現。嘉義師範學報,12,39-72。
32. 邱旻昇 (1998):從期望地位的觀點探討學生在科學小組討論中互動的平等性。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3. 邱美虹、林妙霙(1996):合作學習對國三學生學習地層紀錄地質事件的影響。教育研究資料,4(6),108-128。
34. 金門縣政府(2001):金門縣國民中學鄉土藝術活動教材。金門縣:金門縣政府。
35. 段曉林( 1996):我的教學符合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5。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36. 翁嘉聲(2001):國小數學教學形成群體討論文化之個案研究。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徐新逸(1998):情境教學中異質小組合作學習之實證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6(1),30-52。
38. 夏林清等譯(Altrichter 等著)(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39. 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綱要。http://teach.eje.edu.tw/other/index.php?URL=/9CC/index.php&Num=1
40. 郭生玉(200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書局。
41. 郭重吉(1992 ):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
42. 郭重吉(1995):建構主義與數理教學。建構與教學,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43. 郭重吉、許玫理(1992):從科學哲學觀點的演變探討科學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3,532-560。
44. 郭重吉、江武雄、王夕堯(2000):從理論到實務談建構主義。文章發表於89年度台中縣建構教學觀摩及台中市小班教學研習會。取自http://pei.cjjh.tc.edu.tw/sci-edu/edu_18.htm。
45. 郭重吉(2001):漫談建構主義在數理教學上的應用。建構與教學,16。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46. 郭淑惠(1998):不同團隊組型之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47. 郭郁智(1999):國民中學學生學習策略、批判思考能力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48. 張蕊苓(1999):兒童學習動機內化歷程中的影響因素探討。花蓮師院學報,9,35-59。
49.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50.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4。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51. 張靜嚳(2001):小班教學大家一起來。建構與教學,16。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52.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元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53. 張金淑(1989):合作學習對學習效果之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54. 曹永松:合作學習教學方法與策略之探究。康軒教育網,教育論文輯。取自http://www.knsh.com.tw/edupaper/paper05.asp
55. 曹永松(2001):國中理化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56. 許春蘭(2000):國小自然科實施合作學習對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台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57. 陳昱宏(1999):以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看一位高中生物教室中的合作學習。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十五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理學院。
58. 陳定國譯(Brilhart著)(1984):小組討論的基本原理─如何使小組討論收到實效。品質管制月刊,20(6),39-41。
59. 陳定國譯(Brilhart著)(1984):小組討論的基本原理─如何使小組討論收到實效。品質管制月刊,20(7),33-35。
60. 黃玉(2001):團體動力理論與應用。台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九十學年度領導才能種子教師工作坊。 http://trcgt.ck.tp.edu.tw/Publish/領導才能工作坊/團體動力理論與應用.htm
61. 黃台珠、陳昱宏(2000):以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看一個高中生物教室中的合作學習。科學與教育學報,4,21-60。
62. 黃永結(1989):善用生動活潑的小組討論法於國小班級教學。國教天地,79,35-39。
63. 黃台珠、 Jill M. Aldridge & Barry Fraser (1998):台灣與西澳科學教學環境的跨國研究:結合質性與量的研究方法。科學教育學刊,6(4),343-362。
64.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65. 黃淑菁(2000):不同學習動機類型學生對國中理化教師教學策略之學習感受─個案研究。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66. 黃俊儒 (1999):從社會互動與認知投入的觀點探討理化實驗課中學習機會之分佈。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67.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68. 傅名俐(2000):國民小學數學科合作學習之研究。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69. 游正旭(1998):情境教學合作學習下同儕互動歷程之俗民誌研究。台北縣:私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70. 葉蓉樺(1999):國小高年級自然科學習小組之結構及其互動模式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71. 楊文金(1999):期望觀點對同儕互動的影響分析。科學教育學刊,7(3),217-232。
72. 楊宏珩(1997):行動研究:以高中化學教學試行合作教學為例。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73. 楊宏珩、段曉林(2001):合作學習---高中化學教學之行動研究。科學教育學刊,9(1),55-77。
74. 楊巧玲(2000):問題導向教學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之理論與實際。課程與教學季刊, 3(3),121-136。
75. 蔣佳玲、郭重吉(1997):同儕間科學問題討論中的合作與權力關係。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十三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
76. 蔣佳玲、郭重吉(1999):「同」儕科學討論中的「不同」---小組討論之論述分析。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十五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理學院。
77. 蔣佳玲(1999):從權力的觀點探討學生在小組互動中科學知識的建構。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78. 蔡秀芳(1998):營造學生為主動學習者之合作行動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79. 蔡永巳(1997):國二理化科試行合作學習之合作式行動研究。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80. 劉純興(1998):小組討論的類比學習對物理概念轉變之研究。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81. 臧俊維 (2000):高雄縣高一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對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82. 駱芳美(1983),「團體人數多寡對團體互動的影響力之探討」。輔導月刊,19(2),14-21。
83. 賴美杏 (1999):從小組討論看問題與生物概念的學習。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84. 簡進財、戴寶蓮(1985):國民小學數學科分組思考教學。台北:萬芳國小。
85. 顏瓊芬 (1999):職前生物教師進行開放式科學探究過程之研究。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86. 蘇懿生、林素霞、林明輝、陳石峰、黃台珠(1999):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單的設計與教學。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十五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理學院。
87. Hill, W. F. (1986).Learning through discussion.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
88. Schmidt, J. (2000).Student Interactions within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http://filebox.vt.edu/users/juschmid/research%20proposal.htm
89. Dillow, K., Flack, M. & Peterman, F. (1994).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he Achievement of Female Students. Middle School Journal, 26 (2), 48-51
90. Fuchs, L. S., Fuchs, D., Kazdan, S., Calhoon, M.B., Hamlett, C. L. & Hewlett, S.(2000). Effects of workgroup structure and size on student productivity during collaborative work on complex task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0, 183-212.
91. Slavin,R.E.(1980).Cooperative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50, 315-342.
92. Slavin, R. E.(1984).Students motivating students to excel: cooperative incentive, cooperative task,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5, 53-63.
93. Stevens, R. J. , Slavin, R. E. & Famish, A. M. (1991).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direct instruction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on main idea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3,8-11.
94. Slavin, R. E.(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 , 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82. 駱芳美(1983),「團體人數多寡對團體互動的影響力之探討」。輔導月刊,19(2),14-21。
2. 74. 楊巧玲(2000):問題導向教學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之理論與實際。課程與教學季刊, 3(3),121-136。
3. 73. 楊宏珩、段曉林(2001):合作學習---高中化學教學之行動研究。科學教育學刊,9(1),55-77。
4. 71. 楊文金(1999):期望觀點對同儕互動的影響分析。科學教育學刊,7(3),217-232。
5. 62. 黃永結(1989):善用生動活潑的小組討論法於國小班級教學。國教天地,79,35-39。
6. 61. 黃台珠、陳昱宏(2000):以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看一個高中生物教室中的合作學習。科學與教育學報,4,21-60。
7. 50.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4。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8. 49.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9. 48. 張蕊苓(1999):兒童學習動機內化歷程中的影響因素探討。花蓮師院學報,9,35-59。
10. 45. 郭重吉(2001):漫談建構主義在數理教學上的應用。建構與教學,16。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11. 43. 郭重吉、許玫理(1992):從科學哲學觀點的演變探討科學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3,532-560。
12. 42. 郭重吉(1995):建構主義與數理教學。建構與教學,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13. 41. 郭重吉(1992 ):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
14. 37. 徐新逸(1998):情境教學中異質小組合作學習之實證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6(1),30-52。
15. 35. 段曉林( 1996):我的教學符合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5。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