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5 02: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柯文吉
研究生(外文):Win-Ji Ko
論文名稱: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調查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n the Survey for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指導教授:張昇鵬張昇鵬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特殊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9
中文關鍵詞: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美術資優教育美術班
外文關鍵詞: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middle schoolart-gifted educationart-gifted cla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1
  • 點閱點閱:7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論文名稱: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調查之研究
頁數:199頁
校(院)所組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行政碩士班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一學年度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指導教授:張昇鵬博士
研究生:柯文吉
論文提要內容: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美術班教師與高中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之看法與差異情形。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九十一學年度任教於台灣地區中等學校美術班之教師。有效樣本為國中美術班教師138人與高中美術班教師85人。研究工具為自編之「美術資優教育之意見調查問卷」,將所得資料進行量的分析。
本研究發現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各向度的意見分析如下:
一、 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的整體意見同意度高。
二、 在「教育目標」該向度的意見上,高中美術班教師同意度略高於國中美術班教師。
三、 在「教育政策」該向度的意見上,國中美術班教師同意度略高於高中美術班教師。
四、 在「教學課程教材」該向度的意見上,國中美術班教師同意度略高於高中美術班教師。
五、 在「師資進修與需求」該向度的意見上,高中美術班教師同意度略高於國中美術班教師。
六、 不同地區、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服務年資、不同學歷、不同特教背景及不同職務的國中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均持同意的看法。
七、 不同地區、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服務年資、不同學歷、不同特教背景及不同職務的高中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均持同意的看法。
根據研究發現及結論,研究者提供若干建議,供教育單位、中等學校美術班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美術資優教育、美術班
The Research on the Survey for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Advisor: Dr. Sheng-Peng Chang
Investigator: Win-Ji Ko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iscuss the survey for teachers of the art-gifted class in middle school and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opinions of junior high school and senior-high school teachers of the art-gifted classes.
The valid sample consisted of 138 junior-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85 senior-high school teachers. All of them are teaching the art-gifted classes in middle school. The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included “The Survey of Art-gifted Education” and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quanti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middle school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he art-gifted education.
2.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high school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the agreement on “the goals of education” than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3.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have more acceptance on “education policy” than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senior-high school.
4.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have more acceptance on “teaching materials,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than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senior-high school.
5.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high school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the agreement on on “the advanced study for teachers and the teachers’ needs ” than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6.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have the agreement on the opinion for art-gifted education, regardless of their location, sex, age, years of teaching, administrative work and special education background difference.
7.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high school have the agreement on the opinion for art-gifted education, regardless of their location, sex and age, years of teaching, administrative work and special education background difference.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uggestions could be studied by the educators, and art-gifted clas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the teachers of art-gifted class in middle school,
art-gifted education, art-gifted class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1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美術資優的定義………………………… 15
第二節 我國美術資優教育現況…………………… 36
第三節 美術資優教育的相關研究………………… 6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3
第二節 研究樣本………………………………… 7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8
第四節 研究程序………………………………… 84
第五節 資料處理………………………………… 8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個人相關資料分析… 89
目 次
第二節 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的 看法……………………………………… 95
第三節 國中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看法之差異情形……………………………………… 105
第四節 高中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看法之差異情形……………………………………… 117
第五節 國中與高中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看法之差異情形……………………………… 129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43
第二節 建議……………………………………… 148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152
二、英文部分…………………………………………… 157
表 次
表2-1 資優觀念發展趨向之歷史演進表……………………… 21
表2-2 國內學者對特殊才能之論述摘要表…………………… 23
表2-3 國內學者對美術資優學生之特質分析表……………… 28
表2-4 國外學者對美術資優學生之特質分析表……………… 32
表2-5 我國美術資優教育的發展歷程……………………… 36
表2-6 美術教育思潮的轉變…………………………………… 40
表2-7 美術資優教育之教育目標論述………………………… 41
表2-8 國內外學者對入學鑑定的建議………………………… 48
表2-9 美術班學生推薦項目表………………………………… 49
表2-10 現行國中美術班的美術教學類別節數表……………… 53
表2-11 現行高中美術班的美術教學類別節數表……………… 53
表2-12 美術科教師特殊教育專門科目及學分表……………… 59
表3-1 九十一學年度設有美術班之中等學校分佈情形……… 76
表3-2 研究樣本、抽樣人數、回收份數、回收率、有效份數及有效率…… 77
表 3-3 預試樣本、取樣人數、有效樣本及有效率…………… 80
表3-4 「美術資優教育之意見調查」量表預試分析及選題 81
表3-5 學者專家意見調查名冊表…………………………… 83
表4-1 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背景資料分析…………………… 90
表4-2 全體中等學校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的看法分析 96
表4-3 全體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在「教育目標」意見的看法分析………………………………………………………… 98
表4-4 全體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在「教育政策」意見的看法分析……………………………………………………… 100
表4-5 全體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在「教學課程教材」意見的看法分析…………………………………………………… 102
表4-6 全體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在「師資進修與需求」意見的看法分析………………………………………………… 104
表4-7 不同地區的國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變異數分析……………………… 106
表4-8 不同性別的國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 108
表4-9 不同年齡的國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變異數分析……………………… 109
表4-10 不同教學年資的國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變異數分析…………………… 111
表4-11 不同學歷的國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 112
表4-12 不同特教背景的國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變異數分析………………… 114
表4-13 不同職務的國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變異數分析……………………… 116
表4-14 不同地區的高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變異數分析……………………… 118
表4-15 不同性別的高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 120
表4-16 不同年齡的高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變異數分析……………………… 121
表4-17 不同教學年資的高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變異數分析………………… 123
表4-18 不同學歷的高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 125
表4-19 不同特教背景的高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變異數分析………………… 126
表4-20 不同職務的高中美術班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意見得分之變異數分析……………………… 128
表4-21 全體中等學校教師在「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整體與各分量表得分之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 130
表4-22 全體中等學校教師在「教育目標」分量表意見得分之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 131
表4-23 全體中等學校教師在「教育政策」分量表意見得分之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 133
表4-24 全體中等學校教師在「教學課程教材」分量表現況得分之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 134
表4-25 全體中等學校教師在「師資進修與需求」分量表現況得分之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 135
圖 次
圖2-1 Renzulli 資優三環定義圖解…………………………… 18
圖2-2 Gagné資優與特殊才能的區辨模式……………………… 20
圖3-1 研究架構圖……………………………………………… 74
圖3-2 研究進度圖……………………………………………… 84
附錄一 專家評閱問卷意見單…………………………………… 161
附錄二 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調查之研究正式問卷………………………………………………… 167
附錄三 「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調查問卷」各向度分層面題目初稿…………………………… 171
附錄四 「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調查問卷」各向度分層面題目正式題目……………………… 176
附錄五 「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的意見調查問卷」不同向度開放問卷意見…………………………… 180
附 錄 次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毛連塭(民85)。資優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資料集刊第21輯-資優教育專輯,1-12。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王文科(民81)。國民中學資優班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叢書第二輯之七。
王文科(民85a)。亟待調整的資賦優異教育師資的培育策略。載於開創資優教育的新紀元,51-66。國立台灣師大特教系編印。
王文科(民85b)。資優教育師資。輯於教育部民國八十五年全國資優教育會議手冊,29-44。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編印。
王木榮(民79)。「中區國小資優教育第三階段實施成果報告」編者序。
台灣省立台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叢書第二十三輯。
王木榮(民90)。提昇身心障礙兒童鑑定正確率之我見。特殊教育論文集,157-169。國立台中師院特教中心印行。
王振德(民80)。我國資優教育相關問題及教學狀況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8,249-264。
王麗雁(民90)。再論電腦輔助的美術教學。2001年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110-111。
台北市立建安國小(民89)。美術班的主題統整教學實作研究。台北市立建安國民小學美術班編印。
台北市教育局(民88)。台北市立藝術學校藝術類科課程規劃(音樂組)公聽會會議手冊。
江正吉(民76)。漫談美術資優兒童教育-以身為教育工作者的實際教學心得。資優教育季刊,25,39-40。
吳月娟(民87)。國小資優班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武典(民86)。資優教育向誰看齊。資優教育季刊,62,1-10。
李建興(民77)。中小學藝能科資優教育的意見與展望。青少年兒童福利學刊,11,28-43。
李祖壽(民79)。 資優教育季刊。31。1-12
李琛玫(民85)。國中一般能力資優生、美術資優生與普通生之視覺空間認知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宜潔(民91)。國小美術班家長與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燕卿(民74)。三度空間觀察法教學對國小美術資優班學生的繪畫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華國(民88)。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
林仁傑(民78)。美術資優教育學術研究之社會功能。美育月刊,2,25-31。
林仁傑(民80)。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美術科學習成效之評量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林仁傑(民85)。中美兩國美術資優教育實施近況之比較與問題研究。教育資料集刊第21輯-資優教育專輯,221-256。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林仁傑(民86)。美術人才之培育與文化傳承-我國美術資優教育問題探討與因應策略。美育月刊,84,1-16。
林仁傑(民90)。美術資優學生特質檢核、能力鑑定與生涯發展之規劃。九十年度台灣區國民中學美術班教學觀摩會研習手冊,14-21。宜蘭縣立東光國民中學編印。
林仁傑(民91 )。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台灣地區美術資優教育所面臨的打擊。九年一貫課程與資優教育座談會會議手冊,4-3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編印。
洪羽田(民76)。談國中音樂科創造性教學暨鄉土民謠才藝教學。資優學生創造力與特殊才能,328-353。台北:心理
倪再沁(民80)。「經濟的」美術教育--台灣美術教育的批判。雄獅美術,243,178-186。
孫若澂(民74)。怎能不憂--一位美術資優班教師的心聲。資優教育,15,26。
陳昭儀等譯(民84)。了解創意人。台北:心理。
陳昭儀(民88)。藝術才能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手冊,177-182。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編印。
教育部(民76)。「特殊教育教師登記及專業人員進用辦法」。中華民國七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教育部(76)參字第33961號令訂定發布。
教育部(民78)。國民中小學美術班教材大綱(試用本)。教育部國教司編印。
教育部(民87a)。教育部八十七年國民小學美術班評鑑報告。教育部特教小組編印。
教育部(民87b)。「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十月十九日,教育部台(87)特教字第八七一一五六六九號。
教育部(民88a)。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教育部台(八八)參字第八八0七0四五七號令訂正發布。
教育部(民88b)。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學生入學鑑定參考原則。教育部台(八八)參字第八八0七0四五七號令訂正發布。
教育部(民90)。九十學年度特殊教育年報。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編印。
郭為藩、陳榮華等(民77)。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郭淑娟(民85)。國中美術班畢業生第一個十年追蹤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淑娟(民86)。國中美術班畢業生追蹤調查結果及建議。美育月刊,84,26-32。
郭禎祥(民89)。藝術欣賞課程教師手冊--中學美術篇。台北:美術館。
郭禎祥(民90)。2001年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開幕致詞。2001年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12-14。
郭靜姿(民75)。資賦優異與特殊才能之區別。測驗與輔導雙月刊,74,1369-1371。
郭靜姿(民83)。資賦優異學生的鑑定問題探討。資優教育季刊,53,1-9。
郭靜姿(民85)。資賦優異學生的鑑定與教育安置。教育資料集刊,21,1-18。
張昇鵬(民84)。資賦優異學生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思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黃迺毓(民80)。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彭竹君(民90)。多元文化藝術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國安(民86)。我國高級中學美術資優教育(美術班)意見。美育月刊,84,17-25。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編印。
曾國安(民88)。美術資優教育的問題與對策。明倫學報,3,69-76。
曾淑容(民89)。資賦優異和特殊才能。輯於新特殊教育通論,295-333。台北:五南。
楊淑媖(民90)。中部地區國小美術班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詹秀美(民88)。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創造思考教學實施狀況的比較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3,653-674。
蔡典謨(民86)。資源整合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4,6-10。
蔣家唐(民83)。資優生的認知發展特質暨成功資優教師之教學風格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報,9,223-256。
簡志雄(民86)。台北市國民小學美術資優教育簡介--以台北市民族國民小學為例。美育月刊,84,33-41。
簡志雄(民88)。以智慧、熱忱、創意,啟迪心智、美化心靈─台灣區美術班教學觀摩暨學術研討會活動簡介。台灣區八十七學年度國民小學美術班教學觀摩暨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4-7。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編印。
蘇郁惠(民87)。藝術資優教育的新走向--由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之草案談起。國教世紀,183,17-21。
二、英文部分
Blaikie, F. (1994). Values inherent in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secondary studio art in North America: Advanced placement, arts propel, and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4), 237-248.
Boughton, D. (1996). Reconsidering issues of assessment and achievement standard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8(4), 199-213.
Clark, G. A., & Zimmerman, E. D. (1983a). At the age of six, I gave up a magnificent career as a painter: seventy years of research about identifying students with superior abilities in the visual art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7(4), 180-184.
Clark,G.A., & Zimmerman, E.D. (1983b). Identifying artistically students. School Arts, 83(3), 26-31.
Clark,G.A., & Zimmerman, E.D. (1988). View of family background and school interview with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2(4), 340-346.
Clark,G.A., & Zimmerman, E. D. (1992). Issu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identification of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in the visual arts.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Clark,G.A.,& Zimmerman,E.D.(1994). Programm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gifted and talented in the visual arts.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Clark, G.A., & Zimmerman, E.D. (1995). You can’t just scribble: Art talent development. Education Forum, 59(4), 400- 408.
Clark, G.A., & Zimmerman, E.D. (1998). Nurturing the arts in programs for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Phi Delta Kappan, 79 (10), 746-751.
Clark, G.A. (2001). Identifying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in four rural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1 InSEA-ASIAN regional congress arts. Humanity Technology Program,62-63。
Culop, A. (2001). Empowering visual arts teacher judgement in technology induced changes. 2001 InSEA-ASIAN regional congress arts. Humanity Technology Program, 82-83。
Eisner, E.W. (1972). Educating artistic visual. New York: Harper & Row.
Ellis, N. (1989). Will the gifted blossom?School Arts, 88(9), 19-22.
Ellis, N. (1996). The picture of success: Teaching the talented in visual arts in Singapore. Gifted Child Today Magazine, 19(6), 22-25.
Gagné, F. (1993). Constructs and models pertaining to exceptional human abilitie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69-87.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Howley, A., & Howley, C.B., & Pendarvis, E.D. (1986). Teaching gifted childre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Canada: Little & Brown.
Hurwitz, A. (1983).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in art a guide to program planning. Davis Publications, Inc.
Hurwitz, A., & Day, M. (1995). Children and Their Art (6th ED.). Harcourt Brace Cllege Publishers.
Lowenfeld, V., & Brittain, W. L. (198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8th ED.). New York:Macmillan.
Marland, S. (1972).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Report to Congress by the U.S. 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Meier, N.C. (1941). Studies of the psychology of art. Bloomington.
Parsons, M.J. (1999). What we learn through art: habits of mind and multiplicity. The Prospects of Art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Art Education, 76-91. Tichung: Taiwan Museum of Art.
Penney, S., & Wilgosh, L. (2000). Fostering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s when children are gifted. 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14(3), 217-229.
Renzulli, J. S. (1978). What makes giftedness? Re-examining a definition. Phi Delta Kappan, 60, 180-184.
Renzulli, J. S. (1986). The three-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creative productivity. In R. J. Sternbergy & J. Davidson (EDS)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New York: Cambridge.
Ross, P.O. (ED.) (1993). National excellence: A case for developing American talent. Washington, D. C.: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zekely, G.E. (1982). Art partnership network: A supportive program for artistically gifted childre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1), 59-66.
Wolfe, P. (1997). A really good art teacher would be like you, Mrs.C.:A qualitative study of a teacher and her artistically gifte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8(4),232-245.
Zimmerman, E.D. (1994). Making a difference: differentiated curriculum units by teachers in the 1993 artistically talented program. Indian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
Zimmerman, E.D. (1998). Further commentary: Response to Burton’s survey of current research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9(2), 187-189.
Zimmerman, E.D. (2001). Blending multicultural, community-based, and global approaches to teaching intercultural art education. 2001 InSEA-ASIAN regional congress arts. Humanity Technology Program, 61-6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蘇郁惠(民87)。藝術資優教育的新走向--由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之草案談起。國教世紀,183,17-21。
2. 簡志雄(民86)。台北市國民小學美術資優教育簡介--以台北市民族國民小學為例。美育月刊,84,33-41。
3. 蔣家唐(民83)。資優生的認知發展特質暨成功資優教師之教學風格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報,9,223-256。
4. 蔡典謨(民86)。資源整合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4,6-10。
5. 曾國安(民88)。美術資優教育的問題與對策。明倫學報,3,69-76。
6. 曾國安(民86)。我國高級中學美術資優教育(美術班)意見。美育月刊,84,17-25。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編印。
7. 郭靜姿(民85)。資賦優異學生的鑑定與教育安置。教育資料集刊,21,1-18。
8. 郭靜姿(民83)。資賦優異學生的鑑定問題探討。資優教育季刊,53,1-9。
9. 郭淑娟(民86)。國中美術班畢業生追蹤調查結果及建議。美育月刊,84,26-32。
10. 倪再沁(民80)。「經濟的」美術教育--台灣美術教育的批判。雄獅美術,243,178-186。
11. 林仁傑(民86)。美術人才之培育與文化傳承-我國美術資優教育問題探討與因應策略。美育月刊,84,1-16。
12. 林仁傑(民85)。中美兩國美術資優教育實施近況之比較與問題研究。教育資料集刊第21輯-資優教育專輯,221-256。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13. 林仁傑(民78)。美術資優教育學術研究之社會功能。美育月刊,2,25-31。
14. 李建興(民77)。中小學藝能科資優教育的意見與展望。青少年兒童福利學刊,11,28-43。
15. 吳武典(民86)。資優教育向誰看齊。資優教育季刊,6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