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書 目
一、中文部份
王士峰〈2001〉,生命教育與管理:生命關懷與生活倫理的整合,嘉義,大同商專發行。
王淑俐〈1994〉,生涯計畫與時間管理,臺北,南宏出版社。
王溢嘉譯〈1989〉,生命與科學對話錄,臺北,野鵝出版社。
王麗香譯〈1997〉,小松正衛著,死亡的真諦:從容迎接死亡的睿智,台北,東大
發行。
米建國〈2001〉,自由的弔詭和自殺,國立成功大學校刊,197期,頁23-25。
何福田策畫主編〈2001〉,生命教育論叢,臺北,心理出版社。
余淑娟〈2001〉,國小學童的死亡教育課程設計及其實施成效研究 ,國立台南
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東權等人〈主編〉〈1983〉,跨越生命的藩籬:佛教生死學,高雄,佛光出版。
吳迎春〈2003〉,後 SARS 時代的經營管理 ,天下雜誌,275期,頁38-39。宋偉航譯〈1999〉,Stephen Levine著,如果只有一年:若只剩一年可活,你要做
些什麼,台北,立緒文化出版。
李遠哲等著〈1999〉,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臺北,聯經。
洪瑜堅譯〈1997〉,Eric E.Rofes等著,與孩子談死亡,台北,遠流文化出版。
紀潔芳〈2000〉,兒童生死教育教學之探討-兼談教學資源之運用,彰化,
國立彰化師大圖書館。
紀潔芳〈2001〉,生命教育人力資源與教學資源目錄─第一階段報告 ,彰化,
國立彰化師大圖書館。
紀潔芳〈2002〉,國中融入式教學活動之啟示 ,台中縣九十一年度青少年輔導
計畫國中認輔制度「主題輔導工作坊」研習手冊。
徐大偉〈1995〉,死亡教育的認識及其在輔導上的應用,輔導與諮商,第114期,頁16-18。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利中〈2002〉,與生命有約,青少年自殺防治工作:一個從生命教育開始,以
生命教育結尾的工作,防治青少年自殺與生命教育研討會-論文資料暨研討會手冊,頁170。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張淑美策畫主編〈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淑美總校閱〈2001〉,Alfons Deeken著,王珍妮譯,生與死的教育,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教育部〈2001〉,生涯發展教育:教學資源手冊,台北,教育部編印。
陳文苓〈2002〉,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站介紹,台中縣九十一年度生命教育工作研習會研習手冊。
陳芳玲〈2002〉,青少年的自殺預防與諮商,防治青少年自殺與生命教育研討
會─論文資料暨研討會手冊,頁47-48。
陸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
學生死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出版。
曾煥棠〈1999〉,生死學課程對護生某些臨終照護行為影響之探討,中華心理
衛生學刊,第12期,頁1-21。
曾煥棠〈1999〉,護理學生生死態度之信念探討,醫護科技學刊,第1期,頁162-178。
曾煥棠、林綺雲、林慧珍、傅綢妹〈1998〉,生死學教學對護理學生生死態度的
影響,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1期,頁49-68。
湯俊湘〈1994〉,保險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程宜安〈1998〉,從「老莊生死觀」探討國小兒童的死亡教育,屏東師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博〈2000〉,臺灣人的生死學,台北市,常民文化出版。
黃天中〈1992〉,死亡概論11,台北,業強出版。
黃有志〈2001〉,殯葬改革概論,高雄市,貴族企業出版。
黃松元〈1979〉,死亡教育:學校衛生教育中一項爭論的課題,中等教育,三卷6期,頁12-13。
黃松元〈1983〉,怎樣和兒童談死亡教育,兒童教育,11期,頁12-17。
黃松元〈1988〉,我國臺灣地區中小學死亡教育課程之發展,衛生教育論文集刊,2期,頁136-149。
趙可式、沈錦惠合譯〈1983〉,Viktor E.Frankl著,活出意義來,台北,光啟出版。
趙可式〈2002〉,防治青少年自殺與生命教育,防治青少年自殺與生命教育研
討會─論文資料暨研討會手冊。
慈濟教師聯誼會〈2001〉,生命的美學,台北,靜思文化出版。
鄔佩麗〈2000〉,危機與契機:校園問題行為輔導手冊,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出版。
蔡明昌〈1995〉,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高師大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鄧運林〈2001〉,國中小死亡教育課程建構, 生命教育論叢,頁285-287。
劉明松〈1997〉,死亡教育對國中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高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鍾春櫻〈1992〉,死亡教育對護專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彰師大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羅隆錚等〈2001〉,九年一貫課程:家長手冊,台北,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
蘇完女〈1991〉,死亡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兒童死亡態度的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釋慧開〈2002〉,「生死學」到底研究些什麼內容?生死學通訊,7期,頁1-5。
釋慧開〈2002〉,e世紀的生死觀─現代人的生死課題,台中縣九十一年度青少年輔導計畫國中認輔制度「主題輔導工作坊」研習手冊。
釋慧開〈2002〉,青少年自殺之原由與防治,防治青少年自殺與生命教育研討
會─論文資料暨研討會手冊。
饒夢霞〈2001〉,序言,國立成功大學校刊,197期,頁2-3。
二、英文部分
Brent, S. B. & Speece, M. W. (1996).“The development of concept of death among Chinese and U. S. children 3-17 years of age : from binary to “fuzzy” concepts ?” Omega,33 (1), 67-83.
Caplan, G. (1964). Principles of preventive psychiatry. New York: Basic Books.
Combs,D.C.(1981). The Effects of Death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s on Death Anxiety and Death Acceptance. Death Education, 5 , 75-81
Corr, C. A. Nabe,C. M. & Corr, D.M. (1977). Death and dying, life and living . Washington, D. C. International. Thomason.
Corr,C. A. (1978). A Model Syllabus for Death and Dying Courses. Death Education, 1,433-457
Crase, D. (1978). The Ne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Education, 1, 423-31.
Crase, D. (1982). Death education’s quest for maturity. (ERIC NO. ED214489)
Fairchild, T. N. (ed.) (1986) . Crisi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school-based helpers.ringfield, I11.: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Fink, S. (1967). Crisis and motivation : A theoretical medol.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Vol.48, (592-597).
Gibson, A.B., & Bobert, P.C.,& Buttery , T.J. (1982). Death education : A concern For the living. (ERIC NO. ED215948)
Haas,M.E.(1991).The young child’s need for death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ice No.ED 332 801〉
Knott, J. E. (1979) . Death Education for all. In H. Wass(ed). Dying: Facing the Facts. Washington, D.C. : Hemisphere.
Kulber-Rose E.(1969) On Death and Dying . New York : Macmillan .
Speece, M. W. &Brent, S. B. (1984) .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A revire of three componcents of a death concept. Child Development, 55 , 1671-1686.
Speece, M. W. &Brent, S. B. (1992). The acquisition of a mature understanding of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Death studies,16,211-229.
Speece, M. W. &Brent, S. B. (1993). “Adult” conceptualization of Irreversibility :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Death studies, 17, 203-224.
Speece, M. W. &Brent, S. B. (1996).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In C. A. Corr & D. M. Corr(Eds). Handbook of childhood deadh and Bereavement(pp29-50). NY: Springer Pub. Com., Inc.
Wass, H. Berareo, F. M. & Neimeyer, R. A. (1988). Dying: Facing the Facts. WH: Hemisphere Pub. Cor.
Wass,H. (1983), Death education in the home and schoo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23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