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7: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夙雯
研究生(外文):Su-Wen Cheng
論文名稱:全面品質管理在特殊教育專業團隊適用性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Applicability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in Special Education Team Professions
指導教授:林玉霞林玉霞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Hsieh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特殊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8
中文關鍵詞:全面品質管理特殊教育專業團隊特殊教育學校
外文關鍵詞:Total Quality ManagementSpecial Education Team Professions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1
  • 點閱點閱:7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研究以文獻探討、問卷調查及訪談方式,進行全面品質管理在特殊教育專業團隊適用性之探究。根據237份有效問卷分析及5位團隊成員的訪談,獲得結論如下:
一、專業團隊之全面品質管理包含共同承諾、顧客滿意、持續改善、合作參與、事先預防、彼此授權、教育訓練、溝通協調等八個層面。
二、不同性別的專業團隊成員,在全面品質管理之整體認同度與可行性上,看法一致。
三、不同職務與服務年資的專業團隊成員,在全面品質管理之各層面認同度與可行性上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年齡的專業團隊成員,在全面品質管理整體認同度沒有差異,但在整體可行性有顯著差異。
五、專業團隊運作,應重視彼此授權、合作參與、顧客服務滿意及溝通協調。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為專業團隊、專業團隊成員及未來研究提出進一步建議。
The present research utilized literatures, surveys, and interviews to delve into the applicability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in special education team professions. The target population for this study was 1377 members in 15 residential school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237 members of team professions. Five subjects’ interview data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problems for the applicability of TQM. The results as followings:
1. TQM of team professions is dissected into eight components, namely, Mutual Agreement, Customer Satisfaction, Sustaining Improvement, Corpo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Prior Prevention, Mutual Empowerment, Training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mpromise.
2. Different genders of team members depict the same consensus and applicability in TQM.
3. Different job titles and years in service of team members demonstrate different consensus and applicability in TQM.
4. Different ages of team members show no different, but significant in applicability, in TQM
5. .The operation of team professions emphasize on Mutual Empowerment, Corpo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Compromise.
The conclusions also provide the suggestion for schools of special education, members of team profess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ii
表目次……………………………………………………………………iv
圖目次……………………………………………………………………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專業團隊的發展與形成…………………………………………………..11
第二節 專業團隊的運作特質與模式……………………………………………..26
第三節 全面品質管理的意涵與沿革……………………………………………..40
第四節 全面品質管理理論基礎與實施原則……………………………………..48
第五節 專業團隊運作與全面品質管理之相關研究……………………………..6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76
第二節 研究對象…………………………………………………………………..77
第三節 研究工具…………………………………………………………………..84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8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9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樣本基本資料與描述性統計分析………………………………………….9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專業團隊成員,對於團隊實施全面品質管理之認同度結果分析…………………………………………………………….………..9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專業團隊成員,對於團隊實施全面品質管理之可行性結果分析…………………………………………………………………….119
第四節 專業團隊之運作現況分析………………………………………………...1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66
第二節 建議………………………………………………………………………..169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175
外文部分……………………………………………………………………………182
附錄
附錄一 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之全面品質管理預試問卷…………………………..187
附錄二 協助本研究問卷編製的專家學者………………………………………..192
附錄三 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之全面品質管理調查問卷之項目分析結果………..193
附錄四 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之全面品質管理正式問卷…………………………..194
附錄五 訪談大綱…………………………………………………………………..198
表 次
表2-1美國有關專業團隊的身心障礙者法案………………………………………17
表2-2我國有關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之相關法案……………………………………20
表2-3各學者提出的團隊運作特質歸納表…………………………………………28
表2-4各種專業團隊運作模式之比較………………………………………………39
表2-5全面品質管理發展過程表……………………………………………………47
表2-6各學者之品質管理理論比較…………………………………………………52
表2-7教學新舊典範的比較…………………………………………………………60
表2-8國內學者對於特殊教育專業團隊的實證研究摘要…………………………63
表2-9國內學者對於全面品質管理應用在教育上的實證研究摘要………………66
表2-10專業團隊運作特質與全面品質管理實施原則對照表……………………..75
表3-1本研究母群體之分部情形……………………………………………………80
表3-2正式問卷回收情形一覽表……………………………………………………81
表3-3研究樣本背景資料……………………………………………………………82
表3-4個案訪談背景資料、訪談時間與地點………………………………………83
表3-5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之全面品質管理調查問卷表之信度分析………………87
表3-6正式問卷內容領域與試號編配表……………………………………………88
表4-1本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析表…………………………………………………95
表4-2不同背景變項之團隊成員,在全面品質管理整體認同度與可行性所得之
平均數與標準差………...……………………………………………………97
表4-3 專業團隊成員,在全面品質管理之各層面認同度與可行性所得之平均數
與標準差.……………………………………………………………………...99
表4-4 性別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整體認同度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00
表4-5 性別變項在全面品質管之各層面認同度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02
表4-6 職務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整體認同度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03
表4-7 職務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各層面認同度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04
表4-8 年齡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整體認同度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09
表4-9 年齡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各層面認同度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10
表4-10 服務年資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整體認同度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12
表4-11 服務年資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各層面認同度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13
表4-12 不同背景變項的專業團隊成員,對於團隊實施全面品質管理之認同度
結果一欄………………………………...………………………………….117
表4-13性別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整體可行性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20
表4-14性別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各層面可行性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21
表4-15職務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整體可行性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23
表4-16職務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各層面可行性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24
表4-17年齡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整體可行性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28
表4-18年齡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各層面可行性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29
表4-19服務年資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整體可行性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33
表4-20服務年資變項,在全面品質管理之各層面可行性上,所獲得的結果分析.134
表4-21不同背景變項的專業團隊成員,對於團隊實施全面品質管理之可行性結
果一欄...……………………….……………………………………………138
圖 次
圖2-1在特殊教育中提供相關服務的流程………………………………………...18
圖2-2形成團隊的基礎……………………………………………………………...27
圖3-1研究架構圖…………………………………………………………………...78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教育部(1984,1997)。特殊教育法。
教育部(1997)。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教育部(1998)。特殊教育法實行細則。
教育部(1999)。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及助理人員遴用辦法。
教育部(1999)。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設置與實施辦法。
王天苗(1994)。啟智教育工作的省思─朝向人性化、本土化的發展。特殊教育,50,5-14。
王天苗(1999):迎向二十一世紀的障礙者教育。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迎千禧談特教,(1-26頁)。台北市。
王天苗、蕭夙娟(1998)。國中小啟智班實施專業整合之意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131-150。
王文霖(2002)。高級中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令宜(1995)。教育創新的推廣與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以淡江大學實施全面品質管理體系之個案為例。台北: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克捷(2000)。五位品管大師的理論進化。載於中國生產力中心主編,全面品質保證手冊(頁11-23)。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王麗玲(2002)。「專業團隊合作」之意義、法源、發展與任務。線上檢索日期:2002年9月15日。
網址:http://www.tmd.tp.edu.tw/sysmaintain/user/upload/new_page3~Lilin.htm
林宜玄(2001)。我國科技大學實施全面品質管理策略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天祐(1997)學校家長關係。載於吳清山等撰,有效能的學校。(頁141-160)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俊成(1999)。國民小學實施全面品質管理方法之研究:可行方法、實施現況與改善途徑。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文雄(1997)。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經營。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42(12),12-16。
江煒堃(2003)。特殊教育專業團隊運作現況及需求之研究。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汪益譯(1991)/Agyayo, R.(1990)著。品管大師--戴明博士。台北:聯經。
吳亭方、孟令夫(2000)。相關專業服務團隊。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頁559-592)。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思達(2000)。高職學校全面品質管理系統建構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思達、鍾南峰、柯偉煜(2001)。戴明(Deming)的全面品質管理理論對學校教育的啟示。中正高工學報,第一期,106-125。
吳清山(1996)。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1994)。全面品質管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刊,3,1-28。
吳煥烘(1996)。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領導。教師之友,37(2),15-21。
李春安(1994)。高級工、商業職業學校行政主管全面品質管理態度與學校組織與學校關係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新鄉(1993)。國小教師教育專業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傳政(2000)。品質的趨勢。載於中國生產力中心主編,全面品質保證手冊(頁3-8)。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李傳政、張志強、張麗娟(2000)。全面品質保證。載於中國生產力中心主編,全面品質保證手冊(頁271-396)。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徐世輝(1999)。全面品質管理。台北:華泰。
徐長安(2002)。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行政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麗鳳(1997)。全面品質管理理論及其在我國國民小學實施可行性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煜凡(2002)。全面品質管理(TQM)應用於警察教育之可行性研究─以中央警察大學為例。台北: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曹定人(2003)。領導與團隊營建。線上檢索日期:民92年2月15日。網址:
http://nova.ame.ntu.edu.tw/~dsfon/Dingren/溝通/團隊營建.htm.
曹健齡(2000)。全面品質管理。載於中國生產力中心主編,全面品質保證手冊(頁255-267)。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黃久芬(1996)。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旭鈞(1994)。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全面品質管理」信念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誌坤(1998)。全面品質管理在國民小學班級經營適用性之研究。屏東:屏東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鈕文英(1998)。「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設置與實施辦法」之制訂研究。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淡江大學(2002)。人際溝通導論。線上檢索日期:民92年2月15日。網址:http://mis.im.tku.edu.tw/~rex14a/p&p/chapter1.html
張金鑑(1985)。管理學新論。台北:五南。
張春興(1997)。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家宜、莊淇銘(2000)。『未來教育』與全面品質管理。北縣教育,35,14-17。
張振成(1998)。全方位品質管理與學校領導。中縣教育,49,45-50。
張清楚(1997)。學校行政溝通與協調。載於吳清山等撰,有效能的學校。(頁85-102)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萬助(2002)。全面品質管理在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榮華(2001)。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主編,九十學年度示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223-250)。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彭懷真(1998)。團隊高績效。台北:希代。
彭瓊瑤(2002)。國民中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宗明(1997)。嘉義市公、私立中小學實施全面品質管理可行性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淙富(1999)。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志揚(1997)。技職教育之全面品質管理。技術及職業教育月刊,42(12),28-34。
蔡昌原(2002)。國小啟仁班實施專業團隊服務模式之行動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明華(2001)。國民小學運用團隊型組織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斐文(2003)。啟智學校教師參與專業團隊合作之基本能力的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蒿子馨(1995)。教育行政管理與領導。台北市:連禾。
閻自安(1998)。全面品質管理在班級經營上的運用。教育研究資訊,6(5),120-141。
閻自安(2000)。台灣地區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決策與校長領導方式、教師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玫君(2001)。國民小學全面品質文化、組織型態、策略規劃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昭銘(2003)。國民小學特殊教育全面品質管理與資源班教師教學自我效能之關係。彰化: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師榕(1997)。國民小學級任教師全面品質管理特質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櫻桃(2002)。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人員輔導工全面品質管理信念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久永(1992)。全面品質經營。台北: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
戴久永(1996)。TQM與教育。管理雜誌,267,87-89。
謝文全(1987)。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
鍾長生(1997)。高效能的學校經營∼談全面品質管理。技術及職業教育月刊,42(12),17-19。
鍾國文(1999)。全面品質管理(TQM)在教育上應用之探討。南亞學報,19,217-240。
顏秀雯(2001)。以教師為個案管理員的專業團隊運作--以一個國小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宏財(1997)。國民小學教師全面品質管理信念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譚家瑜譯(1995)/ Zenger, J. H., White, E. M., Hurson, K. L., Perrin, C.(1993)著。卓越領導─組織專業團隊,引爆企業變革。台北:遠流。
外文部分
Abelson, M. A., & Woodman, R. W. (1983). Review of research on team effectiveness: Implications for teams in school.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2, 125-136.
Anderson, N. B., Hawkins, J, & Hamilton, R. J. (1999). Effects of transdisciplinary teaming for students with motor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 34(3), 330-341.
Bailey, D. B. (1984). A triaxial model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m and group process. Journal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51, 17-25.
Bakken, L., & Clark, F. L. (1998).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any Joys, some surprises, and a few worms. 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46(4),154-157.
Barrie, O. C. (1995). Challenges of interagency collaboration: serving a young child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Phys Occup Ther Pediatr, 15, 89-109.
Carpenter, S. T., King-Sear, M. E., & Key, S. G. (1998). Counselors+ education + families as a transdisciplinary team= more effective inclus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12(1), 1-9.
Coben, S. S., Thomas & Carol, C. (1997).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onsultation and collaboration: development interactive team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y. 30(4), 427-432.
Crosby, P. B. (1984). Quality without tears: the art of hassle-free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Deming, W. E. (1993). The Economics for industry, government, education. Cambrige: MIT Press.
David, T. H. (1996). A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and consulting model: the inner workings and future challeng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consultation, 7(1), 79-85.
Dule, K., Korner, H., Williams, J., & Carter, M. (1999). Delivering therapy services for students with high support needs: Perceptions of roles, priorities and best practice.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4(3), 243-263.
Erickson, R., Ysseldyke, James E. T., Martha L. (1998). Inclusive assessments and accountability systems: tools of the trade in educational reform.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1(2), 4-9.
Farrer, E., & Hampel, R. (1987). Social services in American high schools. Phi Delta Kappan, 69, 297-303.
Feigenbaum, A. V. (1991). Total Quality control.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Friend, M. (2000). Myth and Misunderstanding about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Journal of Remedial & Education, 21(3), 130-133.
Golightly, C. J. (1987). Transdisciplinary training: A step forward in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10, 126-130.
Gutkin, Terry B. (1996). Core elements of consultation service delivery for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 Remedial & Special Education, 17(6), 333-340.
Idol, L., Nevin, A., & Paolucci-Whitcomb, P. (1994).Collaborative consultation(2nd ed.). Austin, TX: PPO-ED.
Juran, J. M. (1986). The quality trilogy.. Quality Process, 19(8), 19-24.
Kabler, M. L., & Carlton, G. R. (1982). Educating exceptional students: A comprehensive team approach. Journal of Theory in to practice, 21(2), 88-96.
Kaczmarek, L., Pennington, R., & Goldstein, H. (2000). Trans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a center-based team functioning mode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treatmen of children, 23(2), 156-172.
Kaiser, S. M. & Woodman, R. W. (1985).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and group decision-making techniques: Possible to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4, 457-470.
Katzenbach, J. R., & Smith, D. K.(1994). The wisdom of teams : creating the high-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napp, M., Turnbull, B., & Shilds, P. (1990). New directions for educating the children of poverty. Leadership, 48(2), 4-8.
Laycock, Virginia K., Gable, Robert A. (1991). Alternative structures for collaboration in the delivery of special services.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35(4), 15-18.
Lim, C., & Adelman, H. S. (1997). Establishing school-based collaborative teams to coordinate resources: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Social Work in Education, 19(4), 166-178.
Lyon, S., & Lyon, G. (1980). Team functioning and staff development: A role release approach to providing integrated educational services for severely handicapped student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everely Handicapped, 5, 250-263.
Maeroff, G.. (1993). Building teams to rebuild schools. Phi Delta Kappan, 74, 512-519.
Mclesky, J., Henry, D., & Hodges. (1998). Inclusion: Where is it happening?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1 (1), 4-10.
Oglegtree, B. T., Bull, J., & Drew, R. (2001). Team-based services delivery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v, 36(3), 138-145.
Palfrey, J. S., Singer, J. D., Raphael, E. S., & Walker, D. K. (1990). Providing therapeutic service to children in special educational placement: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services provision of Public Law 94-142in five urban school districts. Pediatrics, 85, 518-525.
Pfeiffer, S. I. (1980). The school-based interprofessional team: Recurring problems and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18, 389-394.
Pfeiffer, S. I. (1981). The problem facing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As perceived team member.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18, 330-333.
Phillips, V., & Mccullough, L. (1990). Consultation-based programming: Instituting the collaborative ethic in schools. Exceptional Children, 56, 291-304.
Rapport, M. J. K. (1995). Laws that shape therapy services in education environments. Phys Occup Ther Pediat, 15, 5-32.
Sallis, E. (199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age.
Schmoker, M., &Wilson, R.(1993). Transforming schools through total quality education. Phi Delta Kappan,74, 389-395.
Sholtes, P. R., Joiner, B. L., & Streible, B. J. (1996). The Team Handbook. (2nd ed). Madison WI: Joiner Associate.
Smith, G. M.(1995).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Thomas, C. C., Correa, V. I., & Morsink, C. V. (1995). Interactive teaming: Consula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special programs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Merrill.
Thomas, C. C., Correa, V. I., & Morsink, C. V. (2001). Interactive teaming: Enhancing programs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3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