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以仁(2000)。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79-94),台北:師大師苑。
王行恭(2000)。閱讀品味的多樣化與精緻化。文訊月刊,173,42-44。王萬清(2002,4月)。童書閱讀中的情緒輔導。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王嘉龍(2001)。從教育部發起「全國兒童閱讀週」活動—談家庭親子閱讀活動。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7,8-10。朱天心(1992)。袋鼠族物語。載於想我眷村兄弟們(頁173-196)。台北:麥田。
余德慧(1994)。從日本式的依愛到中國式的親子愛。載於士居健郎著/黃恒正譯,日本式的愛:日本人依愛行為的心理分析(頁1-11)。台北:遠流。
余德慧(1998)。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本土心理學研究,10,69-115。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21-40。吳佳娟(2001)。以兒童讀物進行生死教育之成效分析。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幸玲(2001)。親子共讀策略之三:幼兒閱讀。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語文教學及研究中心主辦,親子共讀種籽帶領人培訓課程研習教材(頁76-79)。台北市。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67-198)。高雄:麗文。
吳芝儀、李奉儒 譯(1995)/Patton, M. Q. 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淑琴(1999)。戰後日本幼兒圖畫書研究之動向與內容分析。兒童文學學刊,2,138-150。吳淑琴(2001)。日本創作故事繪本呈現之兒童形象探討。兒童文學學刊,5,98-113。吳櫻菁(2002,4月)。圖畫書、童話在幼兒及成人兒童諮商之應用。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宋文理 譯(1980)/Rogers, C. 原著。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台北:桂冠。
李坤珊(2001)。小小愛書人—0~3歲嬰幼兒的閱讀世界。台北:信誼。
李淑容(1996)。美國明尼蘇達州規範幼兒家庭教育方案的法規。社會建設,94,101-103。
李連珠 譯(1998)/Goodman, K. 原著。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裡?台北:信誼。
李惠加(2001)。幼兒及其母親對幻想圖書反應之探討。載於胡森永主編,第五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55)。台北縣:富春。
李惠加(2002)。幼兒及其母親對圖畫書閱讀反應探究(二)。載於丁玟英主編,第六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3-270)。台北縣:富春。
沙依仁(198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載於馮朝霖、簡楚瑛主編,應用心理研究(頁49-76)。台北:五南。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周均育(2002)。兒童圖書館員、父母與幼稚園教師對幼兒閱讀行為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周惠玲(1995)。當兒童文學遇見全語文—運用全語文教學法在兒童出版品上的實例。 教育心,8,60-62。
周雅容(1996)。象徵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函。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女性研究實例(頁75-98)。台北:巨流。
周麗端、吳明樺、唐先梅、李淑娟編箸(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99-222)。高雄:麗文。
林芳萍 譯(1999)。/Munsch, R. 文/梅田俊作 圖。永遠愛你。新竹:和英。
林苑玲(1999)。林真美和小大讀書會:專訪林真美。載於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頁85-98),台北:遠流。
林真美(1999a)。走入繪本的世界。載於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頁5-46),台北:遠流。
林真美(1999b)。親子共「讀」繪本。載於國立台中圖書館主辦,親子繪本讀書會研討會實錄。線上檢索日期2001年5月22日,網址:http://www.ptl.edu.tw/read.gp/confrec/9003/35.htm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台北:五南。林惠雅、劉惠琴(2000)。父母親的面貌。載於林惠雅、劉惠琴、王叢桂主編應用心理研究(頁73-74)。台北:五南。
林儒(2002)。國小閱讀運動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44,52-56。林麗菊 譯(2001)/Bogdan, R. C., & Biklen, S. K. 原著。質性資料。載於黃光雄主譯/校閱,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157-218)。嘉義:濤石。
邱瓊蓁(2003)。親子共讀繪本歷程之互動與詮釋—以岩村和朗之「十四隻老鼠」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金瑞芝(2000)。親子共讀圖畫書之歷程:三歲與五歲組的比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193-208。
南方朔(2000)。童話故事與「共讀」傳統。聯合文學,190,15-17。柯華葳、游婷雅 譯(2001)/Burns, S., Griffin, P., & Show, C. E.編。踏出閱讀的第一步。台北:信誼。
柳雅梅(2002,4月)。善用親子共讀活動,抒發兒童情緒。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洪慈霙、鄭宗諭(1997)。影響學前兒童閱讀能力的因素及台灣未來的研究方向。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1,72-80。洪銀杏(2001)。「教師即研究者」之行動研究:故事教學在低年級教室之實施。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洪曉菁(2000)。說故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徐詩思 譯(2000)/Marcus, C. C. 原著。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張老師。
徐嘉政、陳薇后(2000)。童書翻譯之文化現象—以繪本的主題選擇為例。兒
郝廣才(1998)。油炸冰淇淋—繪本在台灣的觀察。美育,91,11-18。高淑貞 譯(1994)/Landreth, L. G. 原著。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台北:桂冠。
高淑貞(1998)。親子遊戲治療。台北:桂冠。
高淑清(2000)。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5-149)。台北:麗文。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6。高淑清 譯(2001)/Bogdan, R. C., & Biklen, S. K. 原著。質性研究設計。載於黃光雄主譯/校閱,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157-218)。嘉義:濤石。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頁517-576)。台北:學富。
高嘉慧(2002,4月)。讀書治療對情緒障礙兒童輔導的應用。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張文強(1997)。閱聽人與新聞閱讀—閱聽人概念的轉變。新聞學研究,55,291-310。張君玫 譯(2000)/Denzin, N. K. 原著。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文化。
張康樂 譯(1994)/Schaffer, R. 原著。母親角色:成為孩子的守護神。台北:遠流。
張淑瓊(2001)。書店活潑了閱讀。載於歡喜閱讀(頁63-68)。台北:遠流。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張湘君(1998)。童書的女性角色需要現代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119-122。
張碧如(2002)。插嘴法與兒童哲學思考—以一次說故事的經驗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44,65-71。張瀞文(2002)。親子共讀魔法DIY。台北:匡邦文化。
教育部(2001)。閱讀四季:親子閱讀指導手冊。
梁秋月(2001)。國小教師、家長與兒童對 Shel Silverstein愛心樹之詮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莊永佳(1999)。台灣女性之母職實踐。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莊慧秋(1988)。誰是幸福的人?載於中國人的幸福觀(三版,頁180-188)。台北:張老師。
郭乃菁(2000)。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對教育的啟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8,383-394。
郭恩惠(1999)。兒童與成人對兒童圖畫故事書的反應探究。師大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郭添財(1991)。當代三種教育思潮:現象學、詮釋學、批判理論及俗方法論在比較教育方法論上的應用,現代教育,3,128-136。郭麗玲(1994)。幼兒閱讀指導。書苑季刊,22,76-82。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 譯(1991)/Smelser, N. J. 原著。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圖書。
陳盈伶(2001)。幼兒閱讀理解之教學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秋蘭(2002)。英語童書在幼兒教學上的應用。載於丁玟英主編,第六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5-45)。台北縣:富春。
陳美姿(2000)。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景莉(2002,4月)。無聲理解—繪本在兒童中心遊戲治療中。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單德興 譯(1991)/Iser, W. 原著。讀者反應批評的回顧。中外文學,19(12),85-100。
彭桂香(2000)。說故事人與說故事活動研究—以「東師實小故事媽媽團長」為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曾文昌(2001)。全國兒童閱讀週。社教雙月刊,101,20-22。曾志朗(2001)。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38,1-4。
童文學學刊,4,174-190。
黃孟嬌 譯(2001)/Susan, E. 原著。孩子說的故事。台北:成長文教基金會。
黃宗堅(1999)。家庭系統的測量與應用。應用心理研究,2,83-110。黃迺毓(2002)。親子共讀有妙方。台北:宇宙光。
黃迺毓、李坤珊、王碧華(1994)。童書非童書:給希望孩子看書的父母。台北:宇宙光。
黃瑞琴(1993)。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五南。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孝榮(2001)。強化兒童文學研究的水準。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7(4),3。
楊美雪(2000)。繪本童書的性別角色訊息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51,30-36。楊茂秀 譯(1998)/Lipman, M. 原著。哲學教室。台北:毛毛蟲。
楊茂秀(1998)。討論手冊。台北:毛毛蟲。
楊茂秀(1999)。認識繪本。載於國立台中圖書館主辦,親子繪本讀書會研討會實錄。線上檢索日期2002年6月20日。網址:http://www.ptl.edu.tw/read.gp/confrec/9003/21.htm
楊茂秀(2001)。故事場裡的敘事與實驗。載於兒童文學、閱讀與通識教育論文集,19-34。台東:台東師範學院。
葉麗莉(2001)。希世之聲—文學心理學的一種探索。載於詮釋現象心理學(頁217-268)。台北:心靈工坊。
劉苓莉(1998)。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以青蛙和蟾蜍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惕君(2001)。國小單親學童對父母離異經驗之敘說—現實與繪本之間。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清彥(2002)。烤箱讀書會。台北:宇宙光。
劉慈惠(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劉慈惠(2001)。現代幼兒母親的教養信念—以大學教育程度者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4,355-405。劉滌昭 譯(1995)/松居直原著。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
劉鳳芯 譯(2000)/Nodleman, P. 原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台北:天衛。
劉應琳(2001)。閱讀研究:台大BBS Books版愛書人休閒閱讀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佳燕、王佳芬(2002,4月)。圖畫書如何應用在幼兒的情緒教育中。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蔡宜容 譯(2001)/Chambers, A. 原著。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台北:天衛。
蔡淑媖(2001)。從聽故事到閱讀。台北縣:富春文化。
鄭瑞隆 譯(2001)/Bogdan, R. C. & Biklen, S. K. 原著。實地工作。載於黃光雄主譯/校閱,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105-156)。嘉義:濤石。
鄧碧玉 譯(2001)/Unell, B. C., & Wyckoff, J. L. 原著。樂享親職生涯:八階段父母角色的檢視與調整。台北:遠流。
鄧蔭萍(2002)。幼教從業人員如何利用童書進行幼兒之情緒教育—以「媽媽心、媽媽樹」一書為例。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鄧蔭萍、何佩芬(1999)。由兒童死亡概念探討圖畫書中死亡成分的呈現。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11,83-120。墨高君 譯(1998)/Sawyer, W., & Comer, D. E. 原著。幼兒文學:在文學中成長。台北:揚智。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195-202。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謝曉雯(2001)。變中找序:初為人父母之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質化研究法。當代社會工作學刊,2,13-32。魏惠娟(1998)。我國家庭共學方案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羅大佑(2002)。童年。台北:聯合文學。
羅秀容(2003)。台北縣市幼兒母親伴讀狀況及對圖畫書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外文部分
Aldous, J. (1990). Family development and the course: Two perspectives on family change.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52(3), 571-584.
Berk, L. E. (2000). Child Development. (5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Doherty, W. (1995). Boundaries between parent and family education and family therapy:
The levels of family involvement model. Family Relations, 44, 353-358.
Garbarino, J., & Abramowitz, R. H. (1992).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J. Garbarino (Ed.),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pp11-33).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Garbarino, J., & Benn, L. J. (1992). The ecology of childbearing and child rearing. In J. Garbarino (Ed.),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pp133-177).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Hamner, T. J., & Turner, P. H. (1990). Parent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2n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Harkins, D. A., & Koch, P. E. (1994). Listening to maternal story telling affects narrative skill of 5-year-old children.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5(2), p247-258.
Herry, R., & Simpson, C. (2001). Picture books & older readers: A match made in heaven. Teacher Librarian, 28(3), 23-28.
Klein, D. M., & White, J. M. (1996). Famil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Morrow, L. M. (1999). Where to go from here in early literac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ssues in Education, 5(1), 117-119.
Neuman, S. B., & Caperelli, B. J. (1998). Literacy learning: A family matter. Reading Teacher, 52(3), 244-253.
Newman, B. M., & Newman, P. R. (1999).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A psychosocial approach (7th ed.). New York: Brooks/Cole.
Phoenix, A., Woollett, A., &Lloyd, E. (Eds.). (1991). Motherhood: Meanings, practices, and ideologies. Newbury Park, CA: SAGE.
Sayers, J. (1991).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Short, K. G. (2001.10.25). Learning through language. 論文發表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主辦,閱讀歷程與閱讀教學研討會。取於2002年4月7日,自
http://www.tmtc.edu.tw/~kidcen/20011025.htm
Seidman, I. E. (1998).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Teale, W. H., & Sulzby, E. (1989). Emergent literacy: New perspective. In D. S. Strickland & L. M. Morrow(Eds.), Emerging literacy: Young children learn to read and write. (pp. 129-151). Newark, Del: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Van Manen, M. (1997).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ood, M., & Salvetti, E. P. (2001). Project story boost: Read-alouds for students at risk. Reading Teacher, 55(1), 76-84.
Yang, S. M. (楊式美) (1999). Revision bibliotherapy: Definition, functions, and cautions for children. 國民教育研究集刊,7,151-169。
劉鳳芯、柏艾格 (2001). Crossing borders: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English-language picture book market in Taiwan.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NSC89-2411-H-14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