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4: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景莉
研究生(外文):Chen,Ching-Li
論文名稱:學步兒母親以繪本為媒介的親子互動經驗
論文名稱(外文):The Mother-Child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of the Toddlers’ Mothers via Co-reading Picture Story Books
指導教授:高淑清高淑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ao,Shu-Ch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家庭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其他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1
中文關鍵詞:主題分析法詮釋現象學學步兒母親親子互動經驗繪本
外文關鍵詞: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mother-child interactive experiencespicture story booksthematic analysistoddlers'''' mothe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0
  • 點閱點閱:10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9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1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進入學步兒母親的世界,理解其以繪本為媒介的親子互動經驗。秉持質性研究之詮釋現象學指引,還原經驗現象的本質,並且詮釋其背後的深層意義。
以立意和滾雪球取樣共邀請七位學步兒母親參與本研究,其學步期孩子的年齡自2歲2個月~4歲3個月。根據一般性訪談導引法進行深度訪談,並徵求研究參與者於訪談期間所撰寫的「最喜愛繪本的共讀心得」私人文件,共獲二十一份文本資料,運用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最後與研究參與者進行互為主體同意的檢證,詮釋出學步兒母親以繪本為媒介的親子互動經驗之五個主題,分別為:
主題一:家庭生活是反覆樂章,嘗試繪本,來一段混音變奏
主題二:初見繪本明亮我心;共讀反芻多方發現
主題三:共讀時分離的身,仍有依偎的心,我逐漸理解母子間未說
出的語言
主題四:有形無形的繪本元素,在生活中若隱若現
主題五:再三共讀繪本,不同時空的我,悄然相逢
而且,以上五個主題串聯成為「愛在位移」的歷程。根據研究之發現,提供建言給學步兒母親、家庭教育和研究社群,分別是學步兒母親可從自身出發開始欣賞繪本世界;可提供學步兒母子更多友善的公共空間選擇;可使家庭教育資料更新與提供正負向訊息的平衡;可努力尋覓繪本之外的親子互動經驗;可嘗試以媒介和研究參與者互動;可擴增與學步兒互動的其他家人經驗之研究。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of toddlers’ mothers via co-reading picture story books. Based on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was used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and their deeply hidden meanings.
The researcher adopted general interview guide as the tool to develop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hips with 7 toddlers’ mothers. In addition, participants’ writings regarding to their experiences with children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matic analysis and inter-subjective agreement with these seven participants, five sets of thematic description are identified as follows:
(a)It is like playing some variation in our routine family
life by trying co-reading picture story books with my
children;
(b)Picture story books lighten us at the first sight;
repetitive co-reading with my children brings me
diverse discoveries;
(c)I am getting to understand what we do not speak out,
while we feel the senses of togetherness during co-
reading;
(d)We have experienced the atmospheres full of visible and
invisible parts of picture story books in our family
life;
(e)I encounter myself in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by
co-reading time after time.
Moreover, these five themes above could be a combination as a “love moving on” journe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it is concluded by some suggestions for toddlers’ mothers, family educators and the research community as follows. (a) toddlers’ mothers can start from themselves to enter the world of picture story books; (b) more places with family-friendly design can be created for the toddlers and mothers; (c) child-rearing guides should be updated and balanced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messages; (d) Besides picture story books, more other media can be found and applied to interact with toddlers and mothers; (e) research participants can be invited into the interaction via other media; (f) more researches can be expanded to the experiences of the toddlers’ interaction with other family members, in addition to with their mothers.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表目次……………………………………………………………… viii
圖目次……………………………………………………………… viii
第一章 描繪整體輪廓…………………………………………… 1
第一節 讓門打開的芝麻…………………………………… 2
第二節 心中存疑的問號…………………………………… 3
第三節 研究的時空位置…………………………………… 3
第四節 建立共通的詞彙…………………………………… 4
第二章 砌築背景知識…………………………………………… 6
第一節 繪本邀請人來說…………………………………… 6
一、符號互動論的互動意義…………………………… 6
二、繪本這個符號的社群建構………………………… 8
三、以繪本互動的意向………………………………… 11
第二節 主體生活經驗的改變……………………………… 17
一、家庭發展理論視家庭為整體的成長……………… 17
二、人類發展理論的互為主體發展…………………… 19
第三節 親子互動文本的詮釋……………………………… 27
一、系統思維強調互動的歷程與脈絡………………… 27
二、先前研究親子互動內涵的建樹…………………… 28
第三章 剖析質性研究思維……………………………………… 34
第一節 解釋性科學派典的引領…………………… 34
第二節 沉浸於詮釋現象學的氛圍………………………… 35
第三節 鋪陳研究設計……………………………………… 38
一、主角世界的親近………………………………… 39
二、有意義符碼的收錄……………………………… 40
三、詮釋循環七部曲………………………………… 46
四、不虛構的品質檢證……………………………… 53
第四節 「我」角色的進出穿梭…………………………… 57
第四章 詮釋經驗主題:愛在位移……………………………… 59
主題一 家庭生活是反覆樂章,嘗試繪本,來一段混音變奏59
主題1-1、育子生活繁瑣生悶,轉換空間透氣活絡 60
主題1-2、柴米油鹽樣樣花錢,尋找他處繪本資源 62
主題1-3、套裝知識被迫填塞,隨心挑書自主選擇 65
主題1-4、認知養育求效果,繪本共讀放輕鬆 67
1-5、結語 70
主題二 初見繪本明亮我心,共讀反芻多方發現………… 70
主題2-1、繪本像萬花筒,明亮童心,叫我如何不收藏 70
主題2-2、繪本像萬花筒,母子攜手,開啟不同視界 72
主題2-3、繪本像單面鏡,端詳我的孩子,發展獨特 74
主題2-4、繪本像哈哈鏡,映照我的樣子,幽默釋懷 76
2-5、結語 77
主題三 共讀時分離的身,仍有依偎的心,
我逐漸理解母子間未說出的語…………………… 78
主題3-1、體溫奶味環抱依偎,我們身心都很親近
主題3-2、孩子眼耳舒張,專注於繪本,我的聲音他聽到了
主題3-3、孩子再三央求共讀,我的愛被接納,我的存在有價值
主題3-4、兩個孩子都要共讀,爭執獨享母愛,讓我手忙腳亂擺不平
主題3-5、我因愛而釋手,允許探索和游離,孩子如鴿飛返我心
主題3-6、共讀之後安穩入眠,我的照顧得當,放心擁有自己的時空
3-7、結語 89
主題四 有形無形的繪本元素,在生活中若隱若現………… 90
主題4-1、繪本相關收藏,隨手可得,妝點家屋的一方 90
主題4-2、孩子擷取繪本詞彙,原音重現,成為開懷的生活劇本
主題4-3、孩子延伸繪本主題,增添修改,加深加廣我們的對話
主題4-4、我為繪本發聲,繪本印記媽媽的話 96
主題4-5、繪本從我心到你手,分享繼續擴展蔓延 99
4-6、結語 101
主題五 再三共讀繪本,不同時空的我,悄然相逢………… 101
主題5-1、再三共讀繪本,喚起塵封的童年 102
主題5-2、現在遇見幸福,才知舊時曾有缺憾 104
主題5-3、沿用自己曾與孩子為伍的熟悉經驗 105
主題5-4、放心展露不完美,找到安心的所在 107
主題5-5、我的努力我的愛,在孩子的未來隱約可見 109
5-6、結語 110
詮釋結論……………………………………………………… 111
第五章 延伸研究思辯…………………………………………… 114
第一節 與不在場他者的對話……………………………… 114
一、幼兒母親管教中的母子愛………………………… 114
二、從母子愛到母親自我……………………………… 116
三、親子互動的體驗與洞察…………………………… 128
第二節 對社群進展的建言………………………………… 122
一、學步兒母親可從自身出發開始欣賞繪本世界…… 122
二、可嘗試以媒介和研究參與者互動…… 123
三、可擴增與學步兒互動的其他家人經驗之研究…… 123
四、可努力尋覓繪本之外的互動媒介………………… 124
五、可提供學步兒母子更多友善的公共空間選擇… 124
六、可使家庭教育資料更新並提供正負向訊息的平衡 124
第三節 反思我以研究為媒介的互動……………………… 125
一、我是招募研究參者的活廣告,而研究是自我的發聲器
二、去除研究附帶的專家權威………………………… 126
三、詮釋現象學照亮我唸繪本的方式………………… 126
四、和時間表賽跑曾是我的未竟事宜………………… 128
五、從先前理解到研究後理解的新看見……………… 128
參考書目………………………………………………………… 131
附錄一 徵求研究參與者海報…………………………………… 141
附錄二 研究參與同意書………………………………………… 142
附錄三 本研究主題分析五個版本與改版說明………………… 143
附錄四 參與研究檢證回饋函…………………………………… 149
附錄五 研究參與者檢證主題意見一覽表……………………… 152
附錄六 研究參與者檢證回饋一覽表…………………………… 155
附錄七 研究參與者所提及的繪本書籍、作者、出版社、書店
和圖書館一覽表………………………………………… 156
附錄八 研究參與者所提及的繪本書籍、作者、和圖書館之圖
例………………………………………………………… 158
圖 表 目 次
表目次
表2-1 家庭生命週期與發展任務的第二及三期 19
表2-2 學步期和成人早期之心理社會發展 23
表2-3 親職生涯八階段第一週期 26
表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40
表3-2 本研究實際二次訪談時研究者提出的問題(以Vicky為例)
表3-3 本研究十四訪談時間、地點、在場人員一覽表 44
表3-4 本研究私人文件標題、撰寫方式與字數一覽表 45
表3-5 本研究「敘說文本的抄騰」範例 47
表3-6 本研究「文本的整體閱讀」單次訪談文本之最初印象札記範例
表3-7 本研究「文本的整體閱讀」編碼/摘要/反思範例 49
表3-8 本研究「發現事件與脈絡視框」關鍵詞集聚範例 49
表3-9 本研究「再次閱讀文本」的意義單元與歸納出的主題對照
表5-1 研究參與者共讀繪本時語言使用一覽表 120
表5-2 本研究訪談時母子互動的啟動者與媒介 122
圖目次
圖2-1 本研究的先前理解 33
圖3-1 詮釋現象學重要概念及本研究實踐之對照 38
圖3-2 本研究「分析意義的結構與經驗的重建」各主題之經驗意義
圖3-3 本研究嚴謹性與實施策略之對照 55
圖4-1 詮釋經驗主題:愛在位移 113
圖5-1 共讀繪本的學步兒母親和「尤加利樹上的無尾熊母子」
隱喻圖像對照 130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以仁(2000)。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79-94),台北:師大師苑。
王行恭(2000)。閱讀品味的多樣化與精緻化。文訊月刊,173,42-44。
王萬清(2002,4月)。童書閱讀中的情緒輔導。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王嘉龍(2001)。從教育部發起「全國兒童閱讀週」活動—談家庭親子閱讀活動。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7,8-10。
朱天心(1992)。袋鼠族物語。載於想我眷村兄弟們(頁173-196)。台北:麥田。
余德慧(1994)。從日本式的依愛到中國式的親子愛。載於士居健郎著/黃恒正譯,日本式的愛:日本人依愛行為的心理分析(頁1-11)。台北:遠流。
余德慧(1998)。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本土心理學研究,10,69-115。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21-40。
吳佳娟(2001)。以兒童讀物進行生死教育之成效分析。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幸玲(2001)。親子共讀策略之三:幼兒閱讀。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語文教學及研究中心主辦,親子共讀種籽帶領人培訓課程研習教材(頁76-79)。台北市。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67-198)。高雄:麗文。
吳芝儀、李奉儒 譯(1995)/Patton, M. Q. 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淑琴(1999)。戰後日本幼兒圖畫書研究之動向與內容分析。兒童文學學刊,2,138-150。
吳淑琴(2001)。日本創作故事繪本呈現之兒童形象探討。兒童文學學刊,5,98-113。
吳櫻菁(2002,4月)。圖畫書、童話在幼兒及成人兒童諮商之應用。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宋文理 譯(1980)/Rogers, C. 原著。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台北:桂冠。
李坤珊(2001)。小小愛書人—0~3歲嬰幼兒的閱讀世界。台北:信誼。
李淑容(1996)。美國明尼蘇達州規範幼兒家庭教育方案的法規。社會建設,94,101-103。
李連珠 譯(1998)/Goodman, K. 原著。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裡?台北:信誼。
李惠加(2001)。幼兒及其母親對幻想圖書反應之探討。載於胡森永主編,第五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55)。台北縣:富春。
李惠加(2002)。幼兒及其母親對圖畫書閱讀反應探究(二)。載於丁玟英主編,第六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3-270)。台北縣:富春。
沙依仁(198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載於馮朝霖、簡楚瑛主編,應用心理研究(頁49-76)。台北:五南。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周均育(2002)。兒童圖書館員、父母與幼稚園教師對幼兒閱讀行為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惠玲(1995)。當兒童文學遇見全語文—運用全語文教學法在兒童出版品上的實例。 教育心,8,60-62。
周雅容(1996)。象徵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函。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女性研究實例(頁75-98)。台北:巨流。
周麗端、吳明樺、唐先梅、李淑娟編箸(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99-222)。高雄:麗文。
林芳萍 譯(1999)。/Munsch, R. 文/梅田俊作 圖。永遠愛你。新竹:和英。
林苑玲(1999)。林真美和小大讀書會:專訪林真美。載於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頁85-98),台北:遠流。
林真美(1999a)。走入繪本的世界。載於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頁5-46),台北:遠流。
林真美(1999b)。親子共「讀」繪本。載於國立台中圖書館主辦,親子繪本讀書會研討會實錄。線上檢索日期2001年5月22日,網址:http://www.ptl.edu.tw/read.gp/confrec/9003/35.htm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台北:五南。
林惠雅、劉惠琴(2000)。父母親的面貌。載於林惠雅、劉惠琴、王叢桂主編應用心理研究(頁73-74)。台北:五南。
林儒(2002)。國小閱讀運動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44,52-56。
林麗菊 譯(2001)/Bogdan, R. C., & Biklen, S. K. 原著。質性資料。載於黃光雄主譯/校閱,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157-218)。嘉義:濤石。
邱瓊蓁(2003)。親子共讀繪本歷程之互動與詮釋—以岩村和朗之「十四隻老鼠」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瑞芝(2000)。親子共讀圖畫書之歷程:三歲與五歲組的比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193-208。
南方朔(2000)。童話故事與「共讀」傳統。聯合文學,190,15-17。
柯華葳、游婷雅 譯(2001)/Burns, S., Griffin, P., & Show, C. E.編。踏出閱讀的第一步。台北:信誼。
柳雅梅(2002,4月)。善用親子共讀活動,抒發兒童情緒。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洪慈霙、鄭宗諭(1997)。影響學前兒童閱讀能力的因素及台灣未來的研究方向。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1,72-80。
洪銀杏(2001)。「教師即研究者」之行動研究:故事教學在低年級教室之實施。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曉菁(2000)。說故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詩思 譯(2000)/Marcus, C. C. 原著。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張老師。
徐嘉政、陳薇后(2000)。童書翻譯之文化現象—以繪本的主題選擇為例。兒
郝廣才(1998)。油炸冰淇淋—繪本在台灣的觀察。美育,91,11-18。
高淑貞 譯(1994)/Landreth, L. G. 原著。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台北:桂冠。
高淑貞(1998)。親子遊戲治療。台北:桂冠。
高淑清(2000)。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5-149)。台北:麗文。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6。
高淑清 譯(2001)/Bogdan, R. C., & Biklen, S. K. 原著。質性研究設計。載於黃光雄主譯/校閱,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157-218)。嘉義:濤石。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頁517-576)。台北:學富。
高嘉慧(2002,4月)。讀書治療對情緒障礙兒童輔導的應用。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張文強(1997)。閱聽人與新聞閱讀—閱聽人概念的轉變。新聞學研究,55,291-310。
張君玫 譯(2000)/Denzin, N. K. 原著。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文化。
張康樂 譯(1994)/Schaffer, R. 原著。母親角色:成為孩子的守護神。台北:遠流。
張淑瓊(2001)。書店活潑了閱讀。載於歡喜閱讀(頁63-68)。台北:遠流。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張湘君(1998)。童書的女性角色需要現代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119-122。
張碧如(2002)。插嘴法與兒童哲學思考—以一次說故事的經驗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44,65-71。
張瀞文(2002)。親子共讀魔法DIY。台北:匡邦文化。
教育部(2001)。閱讀四季:親子閱讀指導手冊。
梁秋月(2001)。國小教師、家長與兒童對 Shel Silverstein愛心樹之詮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永佳(1999)。台灣女性之母職實踐。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慧秋(1988)。誰是幸福的人?載於中國人的幸福觀(三版,頁180-188)。台北:張老師。
郭乃菁(2000)。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對教育的啟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8,383-394。
郭恩惠(1999)。兒童與成人對兒童圖畫故事書的反應探究。師大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添財(1991)。當代三種教育思潮:現象學、詮釋學、批判理論及俗方法論在比較教育方法論上的應用,現代教育,3,128-136。
郭麗玲(1994)。幼兒閱讀指導。書苑季刊,22,76-82。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 譯(1991)/Smelser, N. J. 原著。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圖書。
陳盈伶(2001)。幼兒閱讀理解之教學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秋蘭(2002)。英語童書在幼兒教學上的應用。載於丁玟英主編,第六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5-45)。台北縣:富春。
陳美姿(2000)。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景莉(2002,4月)。無聲理解—繪本在兒童中心遊戲治療中。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單德興 譯(1991)/Iser, W. 原著。讀者反應批評的回顧。中外文學,19(12),85-100。
彭桂香(2000)。說故事人與說故事活動研究—以「東師實小故事媽媽團長」為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文昌(2001)。全國兒童閱讀週。社教雙月刊,101,20-22。
曾志朗(2001)。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38,1-4。
童文學學刊,4,174-190。
黃孟嬌 譯(2001)/Susan, E. 原著。孩子說的故事。台北:成長文教基金會。
黃宗堅(1999)。家庭系統的測量與應用。應用心理研究,2,83-110。
黃迺毓(2002)。親子共讀有妙方。台北:宇宙光。
黃迺毓、李坤珊、王碧華(1994)。童書非童書:給希望孩子看書的父母。台北:宇宙光。
黃瑞琴(1993)。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五南。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孝榮(2001)。強化兒童文學研究的水準。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7(4),3。
楊美雪(2000)。繪本童書的性別角色訊息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51,30-36。
楊茂秀 譯(1998)/Lipman, M. 原著。哲學教室。台北:毛毛蟲。
楊茂秀(1998)。討論手冊。台北:毛毛蟲。
楊茂秀(1999)。認識繪本。載於國立台中圖書館主辦,親子繪本讀書會研討會實錄。線上檢索日期2002年6月20日。網址:http://www.ptl.edu.tw/read.gp/confrec/9003/21.htm
楊茂秀(2001)。故事場裡的敘事與實驗。載於兒童文學、閱讀與通識教育論文集,19-34。台東:台東師範學院。
葉麗莉(2001)。希世之聲—文學心理學的一種探索。載於詮釋現象心理學(頁217-268)。台北:心靈工坊。
劉苓莉(1998)。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以青蛙和蟾蜍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惕君(2001)。國小單親學童對父母離異經驗之敘說—現實與繪本之間。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清彥(2002)。烤箱讀書會。台北:宇宙光。
劉慈惠(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
劉慈惠(2001)。現代幼兒母親的教養信念—以大學教育程度者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4,355-405。
劉滌昭 譯(1995)/松居直原著。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
劉鳳芯 譯(2000)/Nodleman, P. 原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台北:天衛。
劉應琳(2001)。閱讀研究:台大BBS Books版愛書人休閒閱讀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佳燕、王佳芬(2002,4月)。圖畫書如何應用在幼兒的情緒教育中。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蔡宜容 譯(2001)/Chambers, A. 原著。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台北:天衛。
蔡淑媖(2001)。從聽故事到閱讀。台北縣:富春文化。
鄭瑞隆 譯(2001)/Bogdan, R. C. & Biklen, S. K. 原著。實地工作。載於黃光雄主譯/校閱,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105-156)。嘉義:濤石。
鄧碧玉 譯(2001)/Unell, B. C., & Wyckoff, J. L. 原著。樂享親職生涯:八階段父母角色的檢視與調整。台北:遠流。
鄧蔭萍(2002)。幼教從業人員如何利用童書進行幼兒之情緒教育—以「媽媽心、媽媽樹」一書為例。論文發表於2002童書與兒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科技大學。
鄧蔭萍、何佩芬(1999)。由兒童死亡概念探討圖畫書中死亡成分的呈現。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11,83-120。
墨高君 譯(1998)/Sawyer, W., & Comer, D. E. 原著。幼兒文學:在文學中成長。台北:揚智。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195-202。
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謝曉雯(2001)。變中找序:初為人父母之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質化研究法。當代社會工作學刊,2,13-32。
魏惠娟(1998)。我國家庭共學方案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羅大佑(2002)。童年。台北:聯合文學。
羅秀容(2003)。台北縣市幼兒母親伴讀狀況及對圖畫書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外文部分
Aldous, J. (1990). Family development and the course: Two perspectives on family change.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52(3), 571-584.
Berk, L. E. (2000). Child Development. (5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Doherty, W. (1995). Boundaries between parent and family education and family therapy:
The levels of family involvement model. Family Relations, 44, 353-358.
Garbarino, J., & Abramowitz, R. H. (1992).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J. Garbarino (Ed.),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pp11-33).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Garbarino, J., & Benn, L. J. (1992). The ecology of childbearing and child rearing. In J. Garbarino (Ed.),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pp133-177).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Hamner, T. J., & Turner, P. H. (1990). Parent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2n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Harkins, D. A., & Koch, P. E. (1994). Listening to maternal story telling affects narrative skill of 5-year-old children.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5(2), p247-258.
Herry, R., & Simpson, C. (2001). Picture books & older readers: A match made in heaven. Teacher Librarian, 28(3), 23-28.
Klein, D. M., & White, J. M. (1996). Famil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Morrow, L. M. (1999). Where to go from here in early literac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ssues in Education, 5(1), 117-119.
Neuman, S. B., & Caperelli, B. J. (1998). Literacy learning: A family matter. Reading Teacher, 52(3), 244-253.
Newman, B. M., & Newman, P. R. (1999).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A psychosocial approach (7th ed.). New York: Brooks/Cole.
Phoenix, A., Woollett, A., &Lloyd, E. (Eds.). (1991). Motherhood: Meanings, practices, and ideologies. Newbury Park, CA: SAGE.
Sayers, J. (1991).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Short, K. G. (2001.10.25). Learning through language. 論文發表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主辦,閱讀歷程與閱讀教學研討會。取於2002年4月7日,自
http://www.tmtc.edu.tw/~kidcen/20011025.htm
Seidman, I. E. (1998).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Teale, W. H., & Sulzby, E. (1989). Emergent literacy: New perspective. In D. S. Strickland & L. M. Morrow(Eds.), Emerging literacy: Young children learn to read and write. (pp. 129-151). Newark, Del: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Van Manen, M. (1997).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ood, M., & Salvetti, E. P. (2001). Project story boost: Read-alouds for students at risk. Reading Teacher, 55(1), 76-84.
Yang, S. M. (楊式美) (1999). Revision bibliotherapy: Definition, functions, and cautions for children. 國民教育研究集刊,7,151-169。
劉鳳芯、柏艾格 (2001). Crossing borders: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English-language picture book market in Taiwan.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NSC89-2411-H-143-00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2. 曾淑賢(民93)。深耕校園閱讀風氣。教師天地,129,29-39。
3.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載於馮朝霖、簡楚瑛主編,應用心理研究(頁49-76)。台北:五南。
4. 張世賢(民74)。政策執行資源投入度之分析。公共行政學報,1,403-
5. 薛茂松(民92年11月)。營造閱讀環境實現書香願景。書香遠傳,6,
6. 吳淑琴(2001)。日本創作故事繪本呈現之兒童形象探討。兒童文學學刊,5,98-113。
7. 許碧勳(民90)。國小中高年級兒童閱讀習慣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
8. 施能傑(民88)。政策執行的要素分析。研考雙月刊,23(4),7-15。
9. 林振春(民90年2月)。全民閱讀與讀書會。社教雙月刊,23-27。
10. 李麗霞(民88)。政策執行人員與政策執行力的探討。研考雙月刊,23-
11. 卜正球(民88)。提升計畫執行力之基本要素分析。研考雙月刊,23-
12. 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質化研究法。當代社會工作學刊,2,13-32。
13.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195-202。
14. 吳淑琴(1999)。戰後日本幼兒圖畫書研究之動向與內容分析。兒童文學學刊,2,138-150。
15.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