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19: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盛勳
研究生(外文):Zhou, Shen Xun
論文名稱: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Emo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a in Classroom Guida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Self-concept, and Life Adjustment for the 6t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孟瑛如孟瑛如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輔導教學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84
中文關鍵詞:班級輔導情緒教育課程情緒智力自我概念生活適應
外文關鍵詞:Classroom GuidanceEmo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aEmotional IntelligenceSelf-ConceptLife Adjust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18
  • 點閱點閱:417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5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0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其目的:設計情緒教育課程,以為班級實施情緒教育之運用;探討實驗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在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立即與延宕效果;探討實驗課程對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與性別是否有交互作用,是否因性別不同而有差異;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為未來班級實施情緒教育與輔導之參考。
本研究之對象為新竹縣山風國小(化名)六年級65名兒童(實驗組33名;控制組32名),為配合現實與客觀環境,採非隨機準實驗控制組前後測、追蹤測不等組設計,逕以研究者施教班級為實驗組;考量性別、年資、學經歷、教學合作、教學/非教學時間互動、人格特質等,於同學年揀擇條件相若之男性老師為控制組教師,並以其所擔任班級為控制組。實驗組由研究者於輔導、團體活動時間進行為期二個月之「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控制組則在該段時間如常進行一般教學,未施予實驗課程之積極處理。
本研究之主要研究工具,計有:王春展(民88)之兒童情緒思維自陳量表;吳裕益、侯雅齡(民89)之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吳新華(民85)之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課堂學習單;回家功課;心靈點滴回響曲;給家長的問卷。於量表部份,將所得資料進行二因子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瞭解實驗處理之輔導效果;於學習單、回家功課、問卷與心靈點滴回響曲部分,進行質性統整,撰成「小荳荳的聆聽」、「小荳荳的心靈點滴回響曲」。
茲就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摘述如下:
一、「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具正向效果,大致不因性別不同而有差異。而在「情緒自我概念」立即效果及「人際情緒智力」延宕效果上呈現差異,根據實驗組與控制組男、女生在上項之平均得分,發現實驗課程對女生尤具正向輔導效果,突顯課程除適於一般班級教學,更適於女生的發展任務與需求。
二、「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兒童情緒智力提昇、自我概念增進和生活適應改善,具有正向輔導效益。實驗組在人際情緒智力、整體情緒智力、情緒自我概念及整體自我概念上,顯著優於控制組,具立即與延宕效果;在生活適應正面影響因素及整體生活適應上,顯著優於控制組,具立即效果。
三、「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兒童情緒智力提昇、自我概念增進和生活適應改善,其效果大致不受性別變項而有所差異。惟在「家庭自我概念」延宕效果上呈現差異,根據實驗組男、女生在上項平均分數,發現實驗課程對男、女生皆具增進作用,尤對女生的增進更大。
最後,綜合本研究之文獻探討、研究結果與討論,及研究者之心得,按研究援用推論之限制及後續研究之建議,於末章歸結本研究之建議,以為未來班級實施情緒教育與輔導,及後續研究之指參。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mediate and follow-up effects of Emo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a(EEC)in classroom guida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Concept, and Life Adjustment” for the 6t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major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1. to develop a set of programs of EEC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nd to discuss if it is possible to put them into the tutoring groups in the classroom;2. to explore the immediate and follow-up effects of EEC on the improvemen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Concept, and Life Adjustment”
; 3.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guidance.
The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of a 2*2 pretest-posttest, follow-up test with non-equivalent group was adopted in the study. The experimental samples were the two classes of the students at grade 6 from Kuan-Hsi Elementary School in Hsinchu County. The subjects by non-random assignment were divided into two squads: 33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squad and 32 students in control squad. The experimental squad was consisted of 19 boys and 14 girls who received the EEC in the classroom; the control squad was consisted of 20 boys and 12 girls who received no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but received the general curricula. The experimental squad had EEC with 20 units for 21 periods(about 840 mins)in two months. Researcher himself handled the teaching of EEC for the stud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squad.
The major instruments were Self-Report Scales of Children’s Emotional Thinking, Children’s Self-Concept Inventory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Children’s Life-Adjustment Inventory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y were used to conduct pretest, posttest, and follow-up measure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Independent-Sample One-Wa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d Independent-Sample Two-wa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The experimental squad with EEC approximately had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ve effects on Self-Report Scales of Children’s Emotional Thinking, Children’s Self-Concept Inventory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Children’s Life-Adjustment Inventory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immediate and follow-up effects in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squad. But there were interactive effects with significant variance in immediate effects of “Emotion Self-Concept ” and in follow-up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squad.
(2)The experimental squad with EEC approximately had positive and constructive effects in the pretest-posttest and follow-up test on Self-Report Scales of Children’s Emotional Thinking, Children’s Self-Concept Inventory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Children’s Life-Adjustment Inventory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squad. The experiment squad had immediate and follow-up effects on Interpersonal Emotional Intelligent、Emotional Intelligent、Emotional Self-Concept and Self-Concept in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squad. The experiment squad also had immediate effects on Positive Influence Factors and Life Adjustment in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squad.
(3)In experiment squad, the boys approximately had no significant immediate and follow-up effects in Self-Report Scales of Children’s Emotional Thinking, Children’s Self-Concept Inventory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Children’s Life-Adjustment Inventory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comparing with the girls.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follow-up effects in Family Self-Concept between the boys and the girl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above and combining the finding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the implications of EEC for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guidance in elementary school were discussed,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were proposed.
致謝辭 …………………………………………………………………………Ⅰ
中文摘要…………………………………………………………………………Ⅱ
英文摘要…………………………………………………………………………Ⅲ
目錄 …………………………………………………………………………Ⅳ
表次 …………………………………………………………………………Ⅵ
圖次 …………………………………………………………………………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8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情緒教育之探討與理論探究.…………………………………….. 13
第二節 班級輔導之探討與理論探究.…………………………………….. 20
第三節 情緒智力之探討與理論探究……………………………………… 27
第四節 自我概念之探討與理論探究…..………………………………….. 40
第五節 生活適應之探討與理論探究……..……………………………….. 50
第六節 情緒教育課程相關實徵研究與輔導效果之探討………………… 5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實驗相關安排….…………………………………….. 73
第二節 研究設計……………………..…………………………………….. 7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6
第四節 實驗課程……………………..…………………………………….. 80
第五節 資料處理……………………..…………………………………….. 82
第六節 實施程序……………………..…………………………………….. 8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實驗處理前受試組別統計量之結果與討論……………………… 87
第二節 「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之立即效果與討論……………….. 88
第三節 「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之延宕效果與討論……………….. 102
第四節 實驗組學生與家長之回饋與討論………………………………… 116
第五節 「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之課程與實施討論……………… 13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6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151
英文部分…………………………………………………………………….. 158
附錄
附錄一 兒童情緒思維自陳量表……………..………………………… 165
附錄二 「兒童情緒思維自陳量表」之使用同意書…………………… 168
附錄三 課堂學習單……………………………………………………… 169
附錄四 回家功課………………………………………………………… 210
附錄五 給家長的一封信~關於情緒課程……………………………… 228
附錄六 給小朋友的一封信~叮嚀與祝福……………………………… 229
附錄七 給家長的一封信~叮嚀與祝福………………………………… 230
附錄八 給家長的問卷~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結束了!………… 231
附錄九 心靈點滴回響曲………………………………………………… 232
附錄十 課程實施計畫表………………………………………………… 240
附錄十一 實驗課程教案…………………………………………………… 244
附錄十二 小荳荳的心靈點滴回響曲……………………………………… 264
附錄十三 小荳荳的聆聽─爸媽的心靈觀想……………………………… 282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秀(民90)。班級輔導活動之評鑑。載於 吳武典與金樹人等人,班級輔導活動設計指引。台北市:張老師。
王如敏(民91)。品格教育教學對國小資優學生情緒適應行為與人際溝通能力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春展(民86)。兒童情緒智力發展的影響因素與因應對策。教育資料文摘,41(5),164-187。
王春展(民88)。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海捷(民87)。情緒管理策略對國小高攻擊兒童攻擊行為、情緒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清龍(民80)。自我概念與其相關因素對國中生違規行為的預測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財印(民89)。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淑芬(民80)。保護管束少年之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淑俐(民86)。如何協助中小學生解除「心有千千結」的情緒困擾-從預防青少年自殺談起。台灣教育,559,19-23。
王煥琛(民90)。情緒與生命教育問題之研討。台灣教育,608,10-19。
毛連塭(民85):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台北市:五南。
台南師範學院幼教中心譯(民80)。完整學習。台北市:五南。
江文慈(民86)。情緒智力(EQ)的再解析。諮商與輔導,136,2-8。
江文慈(民88)。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朱文雄(民79)。班級經營之系統化與人性化。台灣省國民小學新進教師教學參考手冊,215-224。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
沈鈺珍(民91)。「理情U型自尊」團體方案對國小低自尊兒童自尊、理性思考、情緒智力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長珠(民86)。心理團體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余紫瑛(民89)。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論文。
吳宗立(民86)。團體動力在班級輔導的應用。學生輔導,51,112-117。
吳武典(民81)。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市:張老師。
吳武典與金樹人(民90)。班級輔導活動設計指引。台北市:張老師。
吳竺穎(民86)。家庭因素父母親教養方式與內外控信念對國小學童自我觀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美玲(民85)。國中補校學生自我觀念、對教師教學行為的知覺與數學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盈瑩(民89)。情緒教育融入國小國語科之教學研─以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素倩(民75)。班級團體之社會學考察。輔仁學誌,18,378-404。
吳清山、林天祐(民87)。教育名詞----情緒智能。教育資料與研究,20,59。
吳清山(民91)。班級經營的基本概念。載於 吳清山等人,班級經營(頁6)。台北市:心理。
吳淑玲(民88)。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淑敏(民88)。成長團體經驗對大學生情緒智慧之影響。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0,113-135。
吳裕益、侯雅齡(民89)。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
吳新華(民80)。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4,199-253。
吳新華(民82)。小朋友快樂嗎?: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國教之友,44(3),27-36。
吳新華(民80a)。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4,p199-253。
吳新華(民80b)。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編製報告。台南師院學報,24,p125-160。
吳新華(民82a)。適應的概念分析。初等教育學報,6,p169-188。
吳新華(民82b)。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國教之友,44(3),p27-36。
吳新華(民83)。國小學童班級適應、學習方法之效率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台南師院學報,27,p31-73。
吳新華(民85)。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
吳新華(民85)。兒童適應問題。台北市:五南。
吳毓瑩(民85)。情緒智力的構念─想法與方向。教育資料與研究,19,11-17。
吳錦松(民82)。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黃埔學報,25,103-110。
吳麗娟(民74)。理情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理性思考、情緒穩定與自我尊重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麗娟(民85)。讓我們更快樂─理性情緒教育課程。台北市﹕心理。
吳麗娟(民89)。輔導活動教師因應九年一貫課程變革之道:以人本態度推展人本教育,並向外和其他領域統整之。測驗與輔導,161,3369-3373。
吳耀明 (民87)。現實治療取向班級輔導活動對國小兒童生活適應及生活態度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耀明 (民89)。國小教師班級經營與兒童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4,115-144。
吳櫻菁(民76)。合理情緒教育對國小高年級學生之應用效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金燮(民86)。解析EQ的成份:談兒童後設情緒的培養。現代教育論壇,3,158-164。
呂俊甫(民80)。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台北市:商務。
呂俊甫(民86)。EI、EQ情緒智慧和情緒教育。台灣教育,559,9-11。
李坤崇(民84)。其實您不懂我的心─談如何及早發現適應欠佳兒童。國教之友,47(2),p24-34。
李坤崇(民87)。班級團體輔導。台北市﹕五南。
李孟儒(民90)。台南縣國民中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自殺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美娟(民90)。 國小學童對輔導需求之調查研究--以高年級學童為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隆(民85)。兒童的生活壓力、堅毅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玉章(民83)。情緒與成才:健康情緒是成才的動力。台北縣﹕新雨。
周天賜(民77)。情意教學目標的理論及其評量方法。中國測驗學會年刊,35,
167-179。
周佑玲(民91)。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
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金春(民80)。兒童理解多重情緒的能力ㄧ對兩種情緒同時存在的理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周麗玉(民86)。輔導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載於劉焜輝主編,輔導原理與實務。台北市:三民。
林本喬(民84)。多重模式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兒童學習表現及身心適應之輔導效果。嘉義師院學報,9,91-173。
林忻慧(民82)。現實治療對高中學生心理成熟度與適應能力之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宏恩(民79)。高中高職學生不同問題解決能力與生活適應之差異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彥妤、郭利百加譯(民80)。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Derlega, V. .J.& .Janda, L. H.原著)。台北市:桂冠。
林清山、張春興(民7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林淑華 (民91)。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麗純譯(民85)。學生攻擊行為─預防與管理(Arnold , P. G., Berj, H., & Jane, C. C. 原著, 1994)。
柯永河(民60)。現代生活與心理衛生。台北市:水牛。
侯雅齡(民87)。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1),11-23。
胡慧宜(民88)。國小兒童情緒適應行為與情緒感受經驗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伶玫(民86)。兒童情緒覺察能力及真實性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惠玉(民89)。建立孩子心理的自我輔導系統。嘉縣國教,35,43-46。
范姜郁美(民84)。禪坐訓練方案對國小學生注意力與生活適應的影響。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若和(民76)。價值澄清團體對國小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
洪若和(民84)。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徐大偉(民81)。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情緒困擾兒童理性思考、情緒反應、生活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大偉(民82)。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情緒困擾兒童情緒反應之效果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2,6,143-155。
徐大偉(民89)。國小學生生氣情緒及生氣情緒管理團體方案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徐高鳳(民80)。情感教育課程對國小兒童自我概念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民90)。台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唐淑華(民89)。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志麟(民83)。團體表現負面效果之探討─社會閒散現象的分析。教育研究,38,48-59。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莊素芬譯(民88)。情緒發展與EQ教育(M. C. Hyson原著,1993)。台北市:桂冠。
許慧玲(民72)。溝通分析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寶玉(民81)。兒童混合情緒概念的發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曹中瑋(民86)。情緒的認知與掌控。學生輔導通訊,51,26-39。
章淑婷(民82)。幼兒情緒教育之探討。幼兒教育學報,2,139-165。
郭為藩(民85)。自我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郭俊賢、陳淑惠譯(民88)。多元智慧的教與學(Linda C., Bruce C. & Dee, D 原著, 1996)。台北市:遠流。
郭修廷(民89)。發展取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兒童情緒困擾與自我概念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怡筠(民90)。親師合作,教導出高 EQ 的下一代。學生輔導,72,44-53。
張秋華(民88)。合理情緒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尊、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編著(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局。
張春興(民79)。從情緒發展理論的演變論情意教育。師大教育心理學報,23,1-12。
張春興(民79)。以情意教育挽救今日教育校園危機。高市文教,34,29-33。
張春興(民80)。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 (民8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民85)。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美惠譯(民85)。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D. Goleman原著)。台北市:時報。
張美惠譯(民86)。EQ測驗書:你的EQ及格嗎?(R. K. Cooper & A. Sawaf原著,原書名Executive 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台北市:時報。
張莉莉(民81)。團體輔導對國中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富湖(民91)。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中學生情緒智力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
張雅惠(民87)。團體輔導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
張進上(民76)。社會心理學自我論之分析。台南師專學報,20,157-190。
張進上(民84)。陪他一段─如何協助適應困難的學生。國教之友,47(2),19-23。
張進上(民88)。輔導理念與課程設計。台北市:五南。
(民90)。情緒的12堂課。台北市:聯經。
陳木金(民87)。談美感教育與情感教育。北縣教育,22,4,24-28。
陳世芳(民90)。國小國語課本負向情緒的調整策略之內容分析─以三、四、五年級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李稠(民72)。國小兒童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0,93-100。
陳秀蓉(民90)。怎麼實施情緒教育增進教師輔導與管教效能。學生輔導,75,8-9。
陳彥穎(民90)。國小高年級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芬(民85)。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姿(民89)。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雪靜(民88)。認知因素對國小兒童生氣情緒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密桃(民68)。國中教師對教師角色的自我觀念與其對教學及學生態度的關係。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刊,1,285-323。 
陳貴龍(民76)。國民小學學生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輔導學報,10,121-141。
陳雅貞(民88)。情緒教育團體方案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騏龍(民90)。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
陳韻如 (民83)。理情團體諮商對國中人際孤立學生理性思考、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厚美 (民90)。靜思語教學對提升國小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朝霖(民86)。盡天地情性,參天地化育─論EQ與生命實踐。哲學雜誌,19,4-15。
黃月霞(民78)。情感教育與發展性輔導─「情育課程」對兒童「態度」與「學業成績」的影響。台北市:五南。
黃正鵠(民73)。精神分析基本理論。高雄市:復文。
黃光明(民76)。社經地位、產序、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臺南師專學報,20,213-253。
黃金梅(民91)。學習輔導方案對國小兒童學業成就與自我概念之影響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素菲(民86)。情緒的本質、功能及處育。學生輔導通訊,51,74-79。
黃淑芬(民87)。國小兒童自尊發展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進南(民89)。班級輔導─理論與實務。高雄。復文。
黃進南(民89)。導師對班級輔導活動應有的認識。學生輔導,67,78-85。
黃進南(民89)。情緒管理課程教學與成長對學生情緒穩定性之輔導效果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119-162。
黃德祥(民85)。教育的心理學基礎。載於王文科等著教育概論(171-207)。台北市:五南。
黃麗花(民90)。生命教育方案對學童攻擊行為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靜珊(民86)。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碧玲(民89)。國中生性別、年級、父母教育程度、批判思考與情緒智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恆山譯(民85)。情緒心理學(K. T. Strongman原著)。台北市:五南。
游乾桂(民90)。解心書Ⅱ。台北市:聯合文學。
曾秋琪(民87)。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低學業成就生學業自我概念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娉妍(民87)。情緒教育課程對提升國小兒童情緒智慧效果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路君約(民75)。少年人格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賈馥茗(民57)。自知與大學生生活之調適。國立師範大學學報,13,95-145。
詹志禹、林邦傑、謝高橋(民85)。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合分析。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詹馨(民73)。適應的性質初探。國教世紀,2,6-7。
楊中芳(民81)。回顧港台自我研究:反省與展望。載於高尚仁、楊中芳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台北:遠流。
楊蕙芳(民86)。EQ的迷思。教師之友,38(5),22-28。
楊錦登(民88)。論述生活適應。菁莪,11(3),41-47。
溫世頌(民79)。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鄭玄藏(民90)。團體輔導員倫理守則。載於 吳武典/金樹人等著(民90)班級輔導活動設計指引(頁148)。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鄭惠文(民89)。讓孩子學會當情緒的主人~從情緒管理教育談起。教師之友,41(3),61-65。
鄭惠丹譯(民90)。情緒地雷(伊凡斯&柯翰合著)。台中市:晨星。
鄭黛麗(民82)。臺北市國小二年級語言障礙學生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熊嚥(民86)。如何推動國小「輔導活動」課程。研習資訊,14(5),57-65。
廖鳳池(民82)。小學班級輔導活動的實施。諮商與輔導,88,38-41。
廖鳳池(民88)。班級輔導活動的教學模式。學生輔導,64,36-47。
趙曉美(民90)。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用生(民82)。社會科學教育研究(第七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永元(民77)。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念比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春男(民90)。情緒管理團體輔導對國小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清芬(民89)。國小學生批判思考、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焜輝(民74)。師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劉焜輝(民86)。輔導原理與實務。台北市:三民。
劉遼萍(民86)。教室生活與情緒教育。現代教育論壇,3,174-177。
潘正德(民86)。團體動力學。台北市:心理。
潘幸山(民87)。班級團體的發展與經營。教育實習輔導,4(3),58-61。
潘淑滿(民87)。班級可用的團體活動。載於台南師範學院主編,班級學生輔導手冊─問津與渡口。
蔡明富(民83)。書法治療對國小過動兒童問題行為與自我概念輔導效果之研
  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秀玲、楊智馨(民88)。情緒管理。台北市:揚智文化。
蔡姿娟(民88)。國中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德輝(民82)。少年犯罪原因與輔導策略。訓育研究,32(3),1-8。
賴保禎、張利中、周文欽、張德聰、劉家年(民88)。健康心理學。台北縣:空中大學。
盧雪梅(民78)。台北市國民小學提早入學資賦優異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怡君(民9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瑞玲(民91)國小學童情緒調整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茂發(民73):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7,99-120。
鍾聖校(民86)。從理性感性「溝通」到「統整」的必要之路。研習資訊,15(3),56-59。
鍾鳳嬌(民78)。母親就業、性別角色、事業觀、生活滿意度與國中生性別角色、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晨志(民86)。你是EQ高手嗎?。台北市﹕時報。
戴晨志(民88)。人際溝通高手。台北市﹕時報。
謝水南(民84)。情意教育的特質與教學策略。北縣教育,6,18-22。
謝淑玲(民79)。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高焦慮兒童理性思考、焦慮發反應、自我概念及內外控信念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美惠(民88)。論情意教學與社會智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40-44。
魏俊華(民76)。不同教育安置下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心理特質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若映(民75)。班級輔導活動之評鑑。測驗與輔導雙月刊,79,1492-1495。
魏麗敏(民85)。情緒管理內涵與基本技巧。情緒智慧(EQ)教育研討會。國立台中師範學院主辦,台中。
羅芝芸(民88)。兒童認知風格、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婉麗(民90)。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
二、英文部分:
Adams, H. E.(1972).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York: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 (1979). "ASCA Position Statement", The
School Counselor, 26(3), 270-273.
Arkoff, A(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Averill, J. R.(1983).Studies on anger and aggression: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emo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8, 1145-1160。
Averill, J. R. (1994). Emotions unbecoming and becoming. In P. Ekman, & R. J.
Davidson, (Ed.). The nature of emotion: Fundamental questions(pp.265-269).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ndura, A.(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122-147.
Bandura, A.(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ergin, J. J., Miller, S. E., Bergin, J. W., & Koch, R. E.(1990). The effects of a comprehension guidance model on a rural school’s counseling program.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25(1), 37-45.
Bernad, H. W. & Fulllmer, D. W.(1970). Principles of Guidance: A basic text. Inter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Bernet, M.(1996).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mponents and Correl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8 535)
Bessell, H & Ball, G.(1972). Human Development Program: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 Activity Guide. San Diego, Calif: Human Development Training Ins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48 697)
Boarine, A.(1985).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racken, B. A.(1996). Handbook of self-concept: Developmental, social,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New York: Wiley.
Brown, G. I.(1971). Human teaching for human lea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confluent education.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Brown, K., Covell, K., & Abramovitch, R.(1991). Lottery winners and accident victims: Age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37,273-287.
Bukowski, W. & Hoza, B.(1989). Popularity and friendship: Issues in theory, measurement and outcome. In T. J. Berndt & D. W. Ladd(Eds.), Peer relationships in Child Development(pp. 15-45). New York: Wiley.
Buck, R.(1976). Huma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Buck, R. (1991). Motivation, Emotion and Cognition: A Developmental-interactionist view. In K.T. Strongman (Ed.). International view of studies on Emotion, 1, 101-142. Chichester: Wiley.
Buck, R., Losow, J. I., & Murphy, M. M. (1992). Social facilitation and inhibi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 962-968.
Byrne, D. (1974). An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Burns, R. B. (1979). The self concept. New York: Longman.
Burns, R. B.(1984).The self-concept in Theory,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3rd.Ed).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Inc.
Carlson, E. A., et al.(1999). Early Environmental Support and Elementary School Adjustment as Predictors of School Adjustment in Middl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Research, 14(1), 72-94. Retrieved Jan, 1999, from http//www.sagepub.com
Calsyn, R. J., Pennell, C., & Harter, M.(1984). Are affective education programs more effective with girls than with boys?.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19,132-140。
Cattell, R. B. (1950). Personality: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and factual study. New York: McGraw-Hill.
Combs, A., & Snygg, D.(1959). Individual behavior: A perceptual approach to
behavior. New York: Harper&Brothers.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 J.: Charles Scribner’s Sons.
Cooper, R. K., & Sawaf, A.(1997). Executive 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 New York: Grosset/Putnam.
Crawnford, J. et al.(1992). Emotion and gender: Constructing meaning from memory. New York: Sage.
Darrigrand, G., & Gum, M.(1973).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methods of developmental guidance on the self-concept, peer relationships, and school attitude of second-grade children. In G. Miller(Ed.), Addition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evaluated. St. Paul, MN: Minnesota Dept. of Education.
De Beauport, E. & Diaz, A. S.(1996). The three faces of mind: Developing your ment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intelligence. Wheaton. Illinois: Quest Books.
Dinkmeyer, D. C.(1970).Developing understanding of self & others. Circle Pines, MN: American Guidance Service.
Dusek, J. B.; Danko, M.(1994). Adolescent Coping Styles and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Child Rearing.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9(4),412-426. Retrieved Oct, 1994, from http// www.sagepub.com
Dupont, H., Gardner, D., & Brody, D.(1974). Toward affective development. Circle Pines, MN: American Guidance.
Dupont, H.(1979). Affective development: Stage & sequence. In, R. L. Mosher, Adolescents’ development & Education, Berkeley, Calif, McCutchen.
Dworetzky, J. P. (1985) . Psychology. 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Co.
Elder, L.(1997). Critical thinking: The key t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 , 21(1), 40-41.(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 580 204)
Elias, M. J., Tobias, S. E. & Friedlander, B. S.(2000). Raising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Teenagers: Parenting with Love, Laughter, and Limit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47 901)
Ellison, L.(2001). The Personal Intelligence: Promot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47 117)
Erikson, E. H.(1963).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E. H.(1972). Eight ages of man. In C. S. Lavatelli; &F. Stendler(Eds.), Reading in Child Behaviour and Child Development. San Diego, C. A.: Harcourt Brace Jovanvich.
Fabian, H.(2000). Small Steps to Starting Scho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 8(2), 141-153. Retrieved Jun, 2000, from http//www.carfax.co.uk
Fairchild, H. P.(1977).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 related sciences.
Fitts, W. H.(1965). The manual of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 Nashville, Tenness:Counselor Recordings and Tests.
Forsyth, D. R.(1990). Group dynamics.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Freud, S. (1961). Some psych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anatomical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scenes. London: Hogarth. (Originally published, 1925).
Gable, S.(1999). “The Heart of Parenting: Raising an Emotional Intelligent Child, ” by John Gottman with John Declaire. Book Review.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4(4),575-578. Retrieved, 1999, from http//www.elsevier.com
Gardner, H.(1983). Frame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Kornhaber, M. L., & Wake, W. K.(1996). Intelligence: Multiple perspectiv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Gazda, G. M. (1984). Group Counseling: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3rd ed.). New York:Allyn & Bacon.
Gibbs, N.(1995). The EQ Factor. Time,146(5),24-31.
Goleman, D.(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 Bantam Books.
Greenspan, S.I.(1989).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K. Field et al.(Eds.), Learning and education: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Inc.
Gumaer, J. (1986). Working in group with middle graders. The School Counselor, january, pp230-238.
Hamachek, D.(2000). Dynamics of Self-Understanding and Self-Knowledge: Acquistion, Advantages, and Relation t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8(4).
Hattie, J.(1992). Self-concept. Hillsdale, NJ: Erlbaum.
Harter, S. (1990).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child; Obtaining self-reports from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oston: Allyn & Bacon.
Harter, S.(1998). 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presentations. In W. Damon, N.
Eisenberg(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ume 3: Social, emotion,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pp. 553-617). New York:John Wiley&Sons, Inc.
Hatfield, E., Cacioppo, J. T., & Rapson, R. L.(1994). Emotional Contagion. New York: Cambridge.
Hettema, B. J.(1979).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of social networks: A multiply method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7(3), 263-277.
Hurlock, E. B. (1974).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Hyson , M.C.(1994).The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Building an
Emotion-centered curriculu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Ivey , A. E., & Alschuler, A. S.(1973).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 prime function
of counselor, Personnel & Guidance Journal, 51,586-691.
Izard, C. E.(1979). Emotion as motivation: an evolutionary-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R. A. Dienstbier(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1978 Vol. 26: Human emotion(pp. 163-200).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James, W. (1890).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John & Wiley R. D.,(1998). Putt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o work﹕Successful
leadership is more than IQ. Boston﹕Butterworth -Heinemann.
Jourard, S. M.(1974). The self and healthy personality. New York: Macmilliam.
Kaplan , P. S. , & Stein ,J.(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California:Wadsworth , Inc.
Keat, D. B., Logan, W. L., Malechi, D., McDuffy, L. & Selkowitz, L.(1973). The mak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erson: His need for an affective curriculum. Unpublished manuscripts,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Kelly, G.A. (1991).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New York: Routledge.
Keys, S. G., Jacobs, G, & Celotta, B.(1990). Communicating about feelings: A classroom guidance approach for rural, disadvantaged students. The School Counselor, 37, 192-198.
Kleinginna, P. R., Jr., & Kleinginna, A. M. (1981). A categorised list of emotional definitions, with suggestions for a consensual definition. Motivation & Emotion, 5(4), 345-379.
Knaus, W. J.(1977). Rational-emotive education. In A. Ellis & R. Grieger(Eds.), Handbook of rational-emotive therapy(pp.398-408).New York: Springer.
Kraft, R. J. & Sakofs, M. (1985).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Boulder, CO: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Lawrence, D.(1988). Enhancing Self-Esteem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St
Edmundsbury Preess.
Lazarus, R. S. (1991). Emotion and adaptation.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zarus, R. S. & Lazarus, B. N. (1994). Passion and Reason: Making Sense of
Our Emo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eper, R. W. (1970). ‘Feelings and emotions’, in M. D. Arnold(Ed.) Feelings and Emotions: The Loyola Symposium.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 pp.151-68.
Len A. F.(1988).Classroom Management: Empowering Teacher-Leaders. Columbus: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P13.
Leventhal, H. (1982). The integration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A view from the
perceptual-motor theory of emotion. In M. S. Clarke & S. T. Fiske(Eds.). Affect and Cogni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Lewis, M., Sullivan, M. W., & Vasen, A.(1987). Making faces: Age and emotion differences in the posing of emotional express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 690-697.
Limbacher, W.(1973).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Dayton, OH: Pflaum.
Lucas County School District & Division of Educational Services.(1986). Early Identification Guidelines: Suburban Model. Cloumbus: Ohio State Dept. of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20 700)
Mahoney, G.(1990). A national study of mother’s perceptions family-focused early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 14(2),133-146.
Marsh, H. W.(1990b). A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model of self-concep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 77-172.
Mayer, J. D.(1986). How mood influences cognition. In N. E. Sharkey(Ed.), Advances in cognitive science(Vol. 1). Chichester, England: Ellis Horwood.
Mayer, J. D., & Salovey, P.(1993).The intellig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17, 433-442。
Mayer, J. D. & Salovey, P.(1997).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P. Salovey &
D. J. Sluyter(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pp.3-31). New York: Basic Books.
Mayer, J. D., Perkins, D. M., Caruso, D. R., & Salovey, P.(2001). Emotion Intelligence and Giftedness. Roeper Review, 23(3), 131-137.(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 626 403)
Meed, G. H.(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ore, Y. R., & Harbeson, C. A.(1986). Program for Affective Development: Lexington County School District One. Curriculum Guide. Lexington, SC: Lexington School District 1.(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5 104)
Morris, W. N.(1992).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mood in affective systems.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Mosher, R.L., & Sprinthall, N. A.(1971).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 means to promote personal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y 2(4), 8-9.
Newman, R. S.(2000). Social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Adaptive Help Seeking: The Role of Parents, Teachers, and Peers. Developmental Review, 20(3), 350-404. Retrieved Sep, 2000, from http//www.academicpress.com/dr
Payne, W. L.(1985). A study of emotion: Developmen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integration, relating to fear, pain and desir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on for experiment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Peters, R. S.(1970). ‘Feelings and emotions’, in M. D. Arnold(Ed.) Feelings and Emotions: The Loyola Symposium.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 pp.187-204.
Piaget, J.(1967). Six psychological studies. New York: Vintage Book.
Piaget, J. (1962). The relation of affectivity to intelligence i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26, 129-137
Piaget, J.(1986). Intelligence and affective: Their relationships during child development. Palo Alto, Calif: Annual Reviews.
Plutchick, R.(1984). A General Psychoevolutionary Theory. In K. Scherer, Hillsdale, & P. Ekman(Eds.), Approaches to emotion(pp.197-219). Hillsdale, NJ: Erlbaum.
Pringle, M. K.(1974). The needs of children. London: Hutchinson.
Profyt, L., & Whissell, C.(1991).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facial
expression of emotion :Ⅰ.Voluntary creation, of emotion-face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73, 199-202。
Rogers, C. R. (1959).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In S, Koch (Ed.), Psychology: A study of science, formulations of the person in the social context. 3, 122-128, New York: Mcgraw-Hill.
Russell, J. A.(1989). Measures of emo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Ryback, D.(1998). Putt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o work﹕Successful
leadership is more than IQ. Boston: Butterworth -Heinemann.
Saarni, C.(1999). A Skill-Based of Emotional Competence: A Developmental Pes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30 678)
Salovey, P., & Mayer, J. D.(1990). Emotion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 185-211.
Salovey, P., & Mayer, J. D.(1993).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regulation of feelings. Applied & Preventive Psychology, 4, 185-211.
Salovey,P., Hsee. C., & Mayer, J. D.(1993).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
self-regulation of affect. In D. M. Wegner and J. W. Pennebaker(Eds.), Handbook of mental control(pp.125-277).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Scott, V.(1999). Time and Civility: Sounding Board. 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186(1),43-44. Retrieved, January, 1999, from http//www.asbj.com
Shapiro, L. E.(1997). How to raise a child with a high EQ.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Shavelson, R. J.,Hubner, J. J.,& Stanton, G.C.(1976).Self —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6(3),407-441.
Shaw, M. C., & Goodyear, R.K.(1984).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s on primary prevention. The Personnel & Guidance Journal 62(8), 444-445.
Sheldon, C., & Morgan, C.(1984). The child development specialist: A prevention
program . The Personnel & Guidance Journal, 62(8),470-474.
Sherif, M., & Cantril, H. (1966). The psychology of Ego-Involvements. New York:
Willey.
Shertzer, B., & Stone, S. C.(1981). Fundamentals of Guidance.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Simmons, S. & Simmons, J. C. (1997). Measur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The groundbreaking guide to applying the principle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rligton, Texas﹕The Summit Publishing Group.
Steiner, C. & Perry, P.(1997). Achieving emotional literacy: A personal program
to increase your emotional life in the early years. New York: Avon Books
Stipek, D., de la Sota, A., & Weishaupt, L.(1999). Life Lessons: An Embedded Classroom Approach to Preventing High-Risk Behaviors among Pre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Research, 14(1),72-94. Retrieved Jan, 1999, from http//www.sagepub.com
Stufft, W. D.(1996). Assessing Your Emotional IQ. Professional Notes. Teaching Music, 4(1),42-43.
Sullivan, H. S.(1953)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iorton.
Tallent,N.(1978).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understanding ourselves and others. New York: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Inc.
Tran, V.(1998). The Role of Emotional Climate in Learning Organisations. Learning Organisations ,5(2), 99-103. Retrieved, 1998, from http//www.mcb.co.uk
Valas, H. (2001). Learned Helplessnes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Effects of age, Gende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Scandia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1),71-90. Retrieved, Mar , 2001, from http//www.carfax.co.uk
Wadsworth, B. J. (1984). 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Development. New York: Longman Inc.
Weinsteint, G., & Fantini, M. D.(1970). Toward humanistic education: A
curriculum of affect. New York: Praeger.
Weisinger, H. D.(1998).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t work﹕The Untapped edge for succes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hissell, C. M., Nicholson, H.(1991). Children’s freely produced synonyms for seven key emotion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72, 1107-1111.
Wylie, R. C.(1974). The self-concept: A review of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nd measuring instruments. Lincoln, NE: Buros Institute of Mental Measurements.
Wylie, R. C.(1979). The self-concept: Vol. 2: Theory and Research on selected topics . Lincoln, NE: Buros Institute of Mental Measurements.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秀(民90)。班級輔導活動之評鑑。載於 吳武典與金樹人等人,班級輔導活動設計指引。台北市:張老師。
王如敏(民91)。品格教育教學對國小資優學生情緒適應行為與人際溝通能力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春展(民86)。兒童情緒智力發展的影響因素與因應對策。教育資料文摘,41(5),164-187。
王春展(民88)。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海捷(民87)。情緒管理策略對國小高攻擊兒童攻擊行為、情緒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清龍(民80)。自我概念與其相關因素對國中生違規行為的預測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財印(民89)。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淑芬(民80)。保護管束少年之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淑俐(民86)。如何協助中小學生解除「心有千千結」的情緒困擾-從預防青少年自殺談起。台灣教育,559,19-23。
王煥琛(民90)。情緒與生命教育問題之研討。台灣教育,608,10-19。
毛連塭(民85):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台北市:五南。
台南師範學院幼教中心譯(民80)。完整學習。台北市:五南。
江文慈(民86)。情緒智力(EQ)的再解析。諮商與輔導,136,2-8。
江文慈(民88)。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朱文雄(民79)。班級經營之系統化與人性化。台灣省國民小學新進教師教學參考手冊,215-224。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
沈鈺珍(民91)。「理情U型自尊」團體方案對國小低自尊兒童自尊、理性思考、情緒智力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長珠(民86)。心理團體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余紫瑛(民89)。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論文。
吳宗立(民86)。團體動力在班級輔導的應用。學生輔導,51,112-117。
吳武典(民81)。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市:張老師。
吳武典與金樹人(民90)。班級輔導活動設計指引。台北市:張老師。
吳竺穎(民86)。家庭因素父母親教養方式與內外控信念對國小學童自我觀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美玲(民85)。國中補校學生自我觀念、對教師教學行為的知覺與數學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盈瑩(民89)。情緒教育融入國小國語科之教學研─以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素倩(民75)。班級團體之社會學考察。輔仁學誌,18,378-404。
吳清山、林天祐(民87)。教育名詞----情緒智能。教育資料與研究,20,59。
吳清山(民91)。班級經營的基本概念。載於 吳清山等人,班級經營(頁6)。台北市:心理。
吳淑玲(民88)。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淑敏(民88)。成長團體經驗對大學生情緒智慧之影響。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0,113-135。
吳裕益、侯雅齡(民89)。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
吳新華(民80)。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4,199-253。
吳新華(民82)。小朋友快樂嗎?: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國教之友,44(3),27-36。
吳新華(民80a)。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4,p199-253。
吳新華(民80b)。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編製報告。台南師院學報,24,p125-160。
吳新華(民82a)。適應的概念分析。初等教育學報,6,p169-188。
吳新華(民82b)。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國教之友,44(3),p27-36。
吳新華(民83)。國小學童班級適應、學習方法之效率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台南師院學報,27,p31-73。
吳新華(民85)。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
吳新華(民85)。兒童適應問題。台北市:五南。
吳毓瑩(民85)。情緒智力的構念─想法與方向。教育資料與研究,19,11-17。
吳錦松(民82)。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黃埔學報,25,103-110。
吳麗娟(民74)。理情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理性思考、情緒穩定與自我尊重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麗娟(民85)。讓我們更快樂─理性情緒教育課程。台北市﹕心理。
吳麗娟(民89)。輔導活動教師因應九年一貫課程變革之道:以人本態度推展人本教育,並向外和其他領域統整之。測驗與輔導,161,3369-3373。
吳耀明 (民87)。現實治療取向班級輔導活動對國小兒童生活適應及生活態度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耀明 (民89)。國小教師班級經營與兒童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4,115-144。
吳櫻菁(民76)。合理情緒教育對國小高年級學生之應用效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金燮(民86)。解析EQ的成份:談兒童後設情緒的培養。現代教育論壇,3,158-164。
呂俊甫(民80)。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台北市:商務。
呂俊甫(民86)。EI、EQ情緒智慧和情緒教育。台灣教育,559,9-11。
李坤崇(民84)。其實您不懂我的心─談如何及早發現適應欠佳兒童。國教之友,47(2),p24-34。
李坤崇(民87)。班級團體輔導。台北市﹕五南。
李孟儒(民90)。台南縣國民中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自殺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美娟(民90)。 國小學童對輔導需求之調查研究--以高年級學童為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隆(民85)。兒童的生活壓力、堅毅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玉章(民83)。情緒與成才:健康情緒是成才的動力。台北縣﹕新雨。
周天賜(民77)。情意教學目標的理論及其評量方法。中國測驗學會年刊,35,
167-179。
周佑玲(民91)。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
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金春(民80)。兒童理解多重情緒的能力ㄧ對兩種情緒同時存在的理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周麗玉(民86)。輔導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載於劉焜輝主編,輔導原理與實務。台北市:三民。
林本喬(民84)。多重模式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兒童學習表現及身心適應之輔導效果。嘉義師院學報,9,91-173。
林忻慧(民82)。現實治療對高中學生心理成熟度與適應能力之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宏恩(民79)。高中高職學生不同問題解決能力與生活適應之差異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彥妤、郭利百加譯(民80)。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Derlega, V. .J.& .Janda, L. H.原著)。台北市:桂冠。
林清山、張春興(民7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林淑華 (民91)。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麗純譯(民85)。學生攻擊行為─預防與管理(Arnold , P. G., Berj, H., & Jane, C. C. 原著, 1994)。
柯永河(民60)。現代生活與心理衛生。台北市:水牛。
侯雅齡(民87)。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1),11-23。
胡慧宜(民88)。國小兒童情緒適應行為與情緒感受經驗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伶玫(民86)。兒童情緒覺察能力及真實性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惠玉(民89)。建立孩子心理的自我輔導系統。嘉縣國教,35,43-46。
范姜郁美(民84)。禪坐訓練方案對國小學生注意力與生活適應的影響。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若和(民76)。價值澄清團體對國小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
洪若和(民84)。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徐大偉(民81)。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情緒困擾兒童理性思考、情緒反應、生活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大偉(民82)。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情緒困擾兒童情緒反應之效果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2,6,143-155。
徐大偉(民89)。國小學生生氣情緒及生氣情緒管理團體方案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徐高鳳(民80)。情感教育課程對國小兒童自我概念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民90)。台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唐淑華(民89)。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志麟(民83)。團體表現負面效果之探討─社會閒散現象的分析。教育研究,38,48-59。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莊素芬譯(民88)。情緒發展與EQ教育(M. C. Hyson原著,1993)。台北市:桂冠。
許慧玲(民72)。溝通分析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寶玉(民81)。兒童混合情緒概念的發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曹中瑋(民86)。情緒的認知與掌控。學生輔導通訊,51,26-39。
章淑婷(民82)。幼兒情緒教育之探討。幼兒教育學報,2,139-165。
郭為藩(民85)。自我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郭俊賢、陳淑惠譯(民88)。多元智慧的教與學(Linda C., Bruce C. & Dee, D 原著, 1996)。台北市:遠流。
郭修廷(民89)。發展取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兒童情緒困擾與自我概念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怡筠(民90)。親師合作,教導出高 EQ 的下一代。學生輔導,72,44-53。
張秋華(民88)。合理情緒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尊、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編著(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局。
張春興(民79)。從情緒發展理論的演變論情意教育。師大教育心理學報,23,1-12。
張春興(民79)。以情意教育挽救今日教育校園危機。高市文教,34,29-33。
張春興(民80)。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 (民8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民85)。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美惠譯(民85)。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D. Goleman原著)。台北市:時報。
張美惠譯(民86)。EQ測驗書:你的EQ及格嗎?(R. K. Cooper & A. Sawaf原著,原書名Executive 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台北市:時報。
張莉莉(民81)。團體輔導對國中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富湖(民91)。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中學生情緒智力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
張雅惠(民87)。團體輔導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
張進上(民76)。社會心理學自我論之分析。台南師專學報,20,157-190。
張進上(民84)。陪他一段─如何協助適應困難的學生。國教之友,47(2),19-23。
張進上(民88)。輔導理念與課程設計。台北市:五南。
(民90)。情緒的12堂課。台北市:聯經。
陳木金(民87)。談美感教育與情感教育。北縣教育,22,4,24-28。
陳世芳(民90)。國小國語課本負向情緒的調整策略之內容分析─以三、四、五年級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李稠(民72)。國小兒童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0,93-100。
陳秀蓉(民90)。怎麼實施情緒教育增進教師輔導與管教效能。學生輔導,75,8-9。
陳彥穎(民90)。國小高年級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芬(民85)。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姿(民89)。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雪靜(民88)。認知因素對國小兒童生氣情緒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密桃(民68)。國中教師對教師角色的自我觀念與其對教學及學生態度的關係。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刊,1,285-323。 
陳貴龍(民76)。國民小學學生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輔導學報,10,121-141。
陳雅貞(民88)。情緒教育團體方案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騏龍(民90)。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
陳韻如 (民83)。理情團體諮商對國中人際孤立學生理性思考、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厚美 (民90)。靜思語教學對提升國小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朝霖(民86)。盡天地情性,參天地化育─論EQ與生命實踐。哲學雜誌,19,4-15。
黃月霞(民78)。情感教育與發展性輔導─「情育課程」對兒童「態度」與「學業成績」的影響。台北市:五南。
黃正鵠(民73)。精神分析基本理論。高雄市:復文。
黃光明(民76)。社經地位、產序、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臺南師專學報,20,213-253。
黃金梅(民91)。學習輔導方案對國小兒童學業成就與自我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光明(民76)。社經地位、產序、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臺南師專學報,20,213-253。
2. 馮朝霖(民86)。盡天地情性,參天地化育─論EQ與生命實踐。哲學雜誌,19,4-15。
3. 陳貴龍(民76)。國民小學學生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輔導學報,10,121-141。
4. 陳秀蓉(民90)。怎麼實施情緒教育增進教師輔導與管教效能。學生輔導,75,8-9。
5. 陳木金(民87)。談美感教育與情感教育。北縣教育,22,4,24-28。
6. 張進上(民84)。陪他一段─如何協助適應困難的學生。國教之友,47(2),19-23。
7. 張春興(民79)。以情意教育挽救今日教育校園危機。高市文教,34,29-33。
8. 張春興(民79)。從情緒發展理論的演變論情意教育。師大教育心理學報,23,1-12。
9. 張怡筠(民90)。親師合作,教導出高 EQ 的下一代。學生輔導,72,44-53。
10. 章淑婷(民82)。幼兒情緒教育之探討。幼兒教育學報,2,139-165。
11. 曹中瑋(民86)。情緒的認知與掌控。學生輔導通訊,51,26-39。
12. 孫志麟(民83)。團體表現負面效果之探討─社會閒散現象的分析。教育研究,38,48-59。
13. 徐大偉(民82)。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情緒困擾兒童情緒反應之效果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2,6,143-155。
14. 侯雅齡(民87)。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1),11-23。
15. 林本喬(民84)。多重模式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兒童學習表現及身心適應之輔導效果。嘉義師院學報,9,9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