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01: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維國
研究生(外文):Wei-Kuo Chang
論文名稱:一顆自然體驗教育的種子─從「自然寫作」與「自然教學」的對話中萌芽
論文名稱(外文):A seed of natural awareness-Budding from the dialogue between “nature writing” and “nature teaching”
指導教授:成虹飛成虹飛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8
中文關鍵詞:自然體驗自然觀察生命教育感受對話探究行動科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2
  • 點閱點閱:11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本論文的預設讀者是對自然體驗有興趣的國小老師,因此,希望整個寫作及架構能給讀者帶來閱讀的親切感。本研究主要是在想像一種校園中的自然體驗教育實踐方式,此外,它也是研究者自我探究的過程。這兩個目的以「生命主體」的思考聯結在一起。
在實踐方式上,本研究以他人、自己、社群的角度,呈現出三個部分,分別為自然體驗中的重要議題、感受的三種細分、學校區域自然志。希望藉由自體體驗者的經驗、課程思考架構、社群的想像,來鋪設一條有助於實踐的道路。
在自我探究上,從互為主體的概念出發,經歷對自然生命、協同探究者明綺、小孩、教師等的主體思考後,竟發現我有一種習慣:即他者主體被先於自我主體而擺放。這種習慣幫助了這個論文探究過程,但也讓我感到自我存在意義的薄弱。所以論文的結束時點卻是找尋自我在在意義的開端。
最後,論文呈現了研究者與協同研究者的對話探究過程,即是呈現研究者操作行動科學的過程。
關鍵字:自然體驗、自然觀察、生命教育、感受、對話探究、行動科學
Abstract
The thesis is dedicated to elementary teac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nature awareness. I hope the entire article with its structure would be friendly to my readers. This research is not only an imagination of a way of practicing education by experiencing nature, but also a process of self-exploration about myself. These two purposes in this research are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by the thought of “the subject of life.”
In the way of practice, this research presents three dimensions: the others, oneself, and the communities. From these three dimensions, the important issues on nature awareness, three kinds of feelings, and regional natural record of school are derived. It is hoped to pave a helpful path to practice by means of experience from pioneers on natural awareness,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imaginations of communities.
In self-exploration, I started from the concept of mutual subjectivity. After thinking about the subjectivities of life, Min-chi, the kids and the teachers, I came to realize that I used to give priority to others rather than myself. Although this habit boots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I cannot help but sense the insufficiency in meaning of self-existence. Therefore, the end point of the thesis is no less than the commencement in search of meaning of self-existence.
In the end, the thesis presents the process of dialogue between the researcher and the co-researcher, which represents the manipulation process in action science.
Key word: natural awareness; feelings; life education; dialogue exploration; action scienc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3
一、研究動機…………….…………………………………………….....3
二、研究目的……………………………………………………………....5
三、我是誰………………………………………………………………....6
四、研究方法……………………………………………………………....8
五、為什麼是林明綺老師?……………………………………………....14
六、林明綺老師與我………………………………………………….....15
七、附件:卡片樣式………………………………………………..…...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18
第一節 自然體驗的定義……………………………………………....19
第二節 自然體驗教育與環境教育、鄉土教育、生命教育………....23
第三節 自然體驗與自然寫作的敘事………………………………....35
第三章 自然體驗的重要議題………………………………………..….38
第一節 自然體驗過程所感知的元素………………………………....39
第二節 自然觀察者的壓力與情緒起伏……………………………....50
第三節 知識與感受…………………………………………………....62
第四章 自然體驗教育的探究………………………………………..….73
第一節 感受的細分..........................................74第二節 流動性感受與生命敘事................................86第三節 鬆動自然體驗教學的姿態.............................103
第四節 看見不同的姿態.....................................112第五章 學校區自然志的可能與限制………….………………….....126
第一節 學校區域自然志…………..............……………..….128
第二節 學校區域自然志社群的想像與其面對的限制……….....…142
第三節 對話探究的過程……………...........................157
總結........................................................171
附錄:林明綺老師的文章〈「養蠶」不只是『養』蠶〉............173
參考書目…………………………………………………………….…...177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志宏 譯(1994)。〈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Henri Lefebvre,1979原著)。《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夏鑄九、王志弘編譯。台北:明文書局。
台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 編(1991)。《辭源》。台北:臺灣商務。
牟宗三(1994)。《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
余建志(1998)。《國民中學校外教學推行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臺灣師範大學 環境教育研究所。
吳明益(2000)。《迷蝶誌-一本以文字、攝影與手繪迷戀蝴蝶及一種生活姿態的劄記》。台北:麥田。
吳美真 譯(1998)。《沙郡年記:李奧帕德的自然沉思》(Leopold, Aldo原著)。台北市:天下文化。
宋文里 譯(1990)。《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Rogers原著)。台北:桂冠。
李心瑩 譯(2000)。《再建多元智慧:2l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Howard Gardner原著)。台北:遠流。
李文英(2000)。《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輔仁大學 應用心理研究所。
李永適(1997)。〈評介《鯨生鯨世》〉。《中國時報》1997.8.28,開卷版。
李怡慧(2001)。《生態工程應用於校園水域設施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小學為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李炫蒼(1999)。《現當代臺灣「自然寫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李瑞騰(1996)。〈逐漸建立一個自然寫作的傳統〉。《文訊雜誌》12月分。
杜菁萍 譯(1996)。《生機花園》(莎拉‧史坦因原著)。台北:大樹。
孟祥森 譯(1979)。《禪與心理分析》。台北市,志文出版。
孟祥森 譯(1999)。《永遠的春天》(Carson, Rachel原著)。台北縣:雙月書屋。
林純英(2001)。《自我認同與鄉土教育──米德與哈伯瑪斯的對話》。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邱曉芬(2000)。《動物保護思想:彼得辛格之「動物解放」倫理探討》。臺灣師範大學環境 教育研究所。
金恆鑣 譯(1997)。《繽紛的生命--造訪基因庫的燦爛國度》(Edward O. Wilson原著)。台北市:天下文化。
姚誠(1997)。〈解讀鄉土教育〉。《台灣的自然生態與鄉土教學》。台北市:國語日報。
洪瓊君(1999)。《大自然嬉遊記》。台中:晨星。
若水 譯(1994)。《超個人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圖書。
凌德麒、洪得娟(1998)。〈使用者之都市公園綠覆地體驗影響因素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1期,p.43-64。
唐維敏 譯(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Graeme Turner原著)。台北:亞太。
夏征農 編(1992)。《辭海》。台北市:東華書局。
夏林清 譯(2000)。《行動科學》(Chris Argyis,Robert Putnam,& Diana Mclain Smith原著)。台北:遠流。
徐仁修(1998a)。《自然四記--徐仁修的自然觀察與體驗》。台北市:遠流。
徐仁修(1998b)。《仲夏夜探祕--徐仁修的自然觀察與體驗》。台北市:遠流。
徐宗潔(2001)。《台灣鯨豚寫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
徐詩思 譯(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Clare Cooper Marcus原著)。台北:張老師文化。
高淑貞 譯(1994)。《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Garry L.Landreth原著)。台北:桂冠。
高增忠(1998)。《永靖鄉「鄉土教學活動」教材發展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
張芳杰 編(1987)。《牛津高級英英英漢雙解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維國(2001)。〈永遠未完成的環境行動研究〉。《「2001年行動研究─建立在行動上的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台東師範學院。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莊淑敏 譯(1999)。《沙鷗飛處:湖與女人的故事》(Terry Tempest Williams原著)。台北:天下文化。
連志展(2000)。《誰的自然?由多元文化的觀點來反思生態保守育運動:以花蓮地區為例》。花蓮師範學院 多元文化研究所。
郭俊賢,陳淑惠 譯(1999)。《多元智慧的教與學》(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原著)。台北:遠流。
郭城孟(1997)。〈區域生態特色與鄉土教育〉。《載於台灣的自然生態與鄉土教學》。台北市:國語日報。
郭實渝(1999)。〈以生態文化教育的觀點看環境教育〉。《環境教育季刊》。40卷,p.15-23。
陳世一(1996)。《綠色旅行》。台中:晨星。
陳玉峰(2000)。《土地倫理與92l大震》。台北市:前衛。
陳俊甫(2001)。《自然體驗的理念與思維─返照初心見自然》。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陳柏蒼 譯(1998)。《湖濱散記》(Henry David Thoreau原著)。台北市:高寶國際集團。
陳雅雲 譯(1998)。《夏日走過山間》(Muir, John原著)。台北市:天下遠見。
陸達誠 譯(1980)。《是與有》(G.Marcel原著)。台北:商務。
曾富林(2001)。《環境覺知教育之探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臺灣師範大學 環境教育研究所。
游丕若(2000)。《大地的生息》。台北縣:人人月曆。
黃玉冠(1994)。《鄉土教材發展與實施之分析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平世(1997)。〈如果學校有個「生態園」〉。《台灣的自然生態與鄉土教學》 。台北:國語日報。
楊素芬(1999)。《台灣報導文學研究》。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廖鴻基(1998)。《漂流監獄》。台中:晨星出版社。
劉克襄(1994)。《山黃麻家書》。台中:晨星。
劉克襄(1995a)。《小綠山之歌--台北盆地四季的自然觀察》。台北:時報。
劉克襄(1995b)。《小綠山之舞--台北盆地四季的自然觀察》。台北:時報。
劉克襄(1995c)。《小綠山之精靈--台北盆地四季的自然觀察》。台北:時報 。
劉克襄(1995d)。《臺灣舊路踏查記》。台北市:玉山社出版。
鄭文安(2001)。《生命教育融入國小自然科課程與教學之研究:以「種植」和「養殖 」主題為例》。台北師範學院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黎明、林太乙 編(1987)。《最新林語堂漢英詞典》。香港:大盛出版。
簡義明(1998)。《台灣「自然寫作」研究-- 以1981-1997為範圍》。政治大學大 中文所。
英文部分:
Foucault, Michel(1973).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 London: Tavistock.
Ingold, Tim(1993). ‘Globes and spheres: the topology of environmentalism’, in Milton, Kay (ed.), Environmentalism: The view from anthropology. N.Y.: Routledge
Palmer, J. A. (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ory, practice, progress and promise. London: Routledge.
UNESCO. (1978). The Tbilisi Declaration. Connect, 3(1), 1-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