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4: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孝敏
研究生(外文):Yang Hsiao Ming
論文名稱:台灣台南閩南語入聲韻尾消失問題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Entering Tone Coda Deletion in the Tainan Dialect of Taiwan Minnan
指導教授:王旭王旭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語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入聲消失音高音長社會語言學
外文關鍵詞:entering tone coda deletiondurationpitchsocialinguis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52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過去在入聲性質的研究學者們多以他們的耳朵感受來描述、定論所聽出來的結果,本研究希望透過Multi-speech儀器分析,對於台南閩南語入聲塞音-p-t-k-/消失後的音高以及音長上的特徵可以用明確的數據來佐證,做更有信度的結論。語料收集依據《廈門音新字典》以及《台灣話大字典》的入聲字,將所有筆者認為常用的入聲字全部列入,交由受試者圈選認為常用的語詞,所得語料共330個。進一步找20歲以下、20∼40歲、40∼60歲以及60歲以上這四個年齡層的人作為發音者,每個語料各發一次音,男女各三十名,共六十名。再將所錄得的語料經由儀器測量其入聲消失前後的音高及音長上的表現有何異同以及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觀察性別和年齡層間的差異。
實驗的結果,以喉塞音結尾的入聲佔所有消失的入聲中數量最多。男性方面保存入聲的情形比女性方面要來的好。青少年一輩的人則是入聲消失主要的關鍵。音長上的表現是入聲在消失-p-t-k-/塞音韻尾後,其母音音長呈現母音的時長拉長的抵補作用。音高方面是,入聲消失後其母音音高上的表現和仍然保存入聲的表現沒有改變。
Entering tones have been studied mainly by perceptual impressions by previous scholars. In this study we tried to valid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ing tones and their preservation by acoustic examinations of native speakers’ productions. The Tainan dialect of Taiwan Minnan was used as the target variety of the study. Disyllabic words were first retrieved from A Dictionary of the Amoy Vernacular Spoken Throughout the Prefectures of Chin-chiu Chiang-chiu and Formosa (廈門音新字典) and A Dictionary of Taiwan language (台灣話大字典).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 common used words with entering tones were chosen. They were presented to 60 subjects for production. The subjects constituted four age groups: those under 20, those between 20 and 40, those between 40 and 60, and those above 60. Thirty female and thirty male speakers produce each phrase in one test. The durations and pitch similar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ntering tone coda deletion were measured from the recorded data. Sociolinguistic observations were also made of the different preservation behaviors among age groups and gend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lottal stop was deleted most often among the coda consonants. The male subjects kept the entering tone codas better than female subjec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younger people made a greater ratio on the entering tone coda deletion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entering tone coda deletion is compensated by vowel duration lengthening. On the aspect of pitc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entering tone coda preservation and coda deletion.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音長上的變化 4
2.2 音高上的變化 5
2.3 入聲韻尾消失的趨向 6
2.4 社會語言學的角度 6
2.4.1 性別 7
2.4.2 年齡 7
2.5 文獻探討綜合結論 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語料蒐集 9
3.2 田野調查 9
3.3 錄音 11
3.4 儀器分析 12
3.5 預期結果 13
第四章 入聲消失的社會語言觀察
4.1 入聲分配總計 14
4.1.1 消失的入聲 16
4.1.1.1 保存入聲的音節 19
4.1.2 變喉塞的入聲 20
4.2 性別vs. 保留韻尾入聲總題數 21
4.3 年齡層vs. 保留韻尾入聲總題數 22
4.3.1 年齡層在入聲保存率上的圖表分析 24
4.4 小結 24
第五章 入聲音節母音音長
5.1 入聲音節保存之母音音長和入聲音節消失之母音
音長比較 26
5.1.1 入聲消失vs. 非入聲之母音音長 28
5.2 不分性別前字/後字 p、t、k、h保存和前字/後字ptkh
消失的母音音長比較 30
5.3 不同性別保存塞音尾入聲和消失塞音尾入聲
母音音長比較 32
5.3.1 女性受試者保存及消失p塞音的母音音長比較 34
5.3.2 男性受試者保存及消失p塞音的母音音長比較 34
5.3.3 女性受試者保存及消失t塞音的母音音長比較 35
5.3.4 男性受試者保存及消失t塞音的母音音長比較 36
5.3.5 女性受試者保存及消失k塞音的母音音長比較 37
5.3.6 男性受試者保存及消失k塞音的母音音長比較 38
5.3.7 女性受試者保存及消失h塞音的母音音長比較 39
5.3.8 男性受試者保存及消失/塞音的母音音長比較 40
5.4 入聲塞音尾p、t、k變 h 42
5.4.1 入聲塞音消失vs.變/母音音長 42
5.4.2 變h母音音長vs.原入聲喉塞尾h母音音長 43
5.5 小結 44
第六章 入聲母音音高
6.1 入聲母音音高保存vs.入聲母音音高消失的比較 45
6.1.1 男、女受試者p結尾入聲母音音高保存和消失比較 47
6.1.2 男、女受試者t結尾入聲母音音高保存和消失比較 49
6.1.3 男、女受試者k結尾入聲母音音高保存和消失比較 50
6.1.4 男、女受試者/結尾入聲母音音高保存和消失比較 52
6.2 入聲消失母音音高變調情形 54
6.2.1 前字第三調vs. 前字第四調消失/母音音長比較 56
6.2.2 聽覺感知 56
6.3 入聲消失 -p、-t、-k尾變喉塞音尾h的聲調靠攏情形57
6.4 小結 59
第七章 結論
7.1 總結 60
7.2 未來工作 62
參考文獻 63
附錄一 66
附錄二 69
附錄三 70
附錄四 71
附錄五 72
附錄六 73
Holmes, J.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stics. London: Longman.
Fishman, Joshua A. 1972.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黃希敏(1991)譯。語言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丁邦新(1980)。台灣語言源流。台北:學生書局。
王力(1987)。王力文集,第九卷。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力(1998)。漢語語音史(第四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石余(1987)。論《中原音韻》“入派三聲”的性質。語言文字學,第六期,p37-45。
石鋒 (1994)。 關於音節內時長關係的幾個問題。載於石鋒、廖荣蓉編, 語音叢稿,p111-122。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石鋒 (1994)。升調三論。載於石鋒、廖荣蓉編, 語音叢稿,p123-137。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石鋒 (1994)。語音中的補償現象。載於石鋒、廖荣蓉編, 語音叢稿,p138-149。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石鋒(1994)。聲調格局和聲調分類。載於石鋒、廖荣蓉編, 語音叢稿,p99-110。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何大安(1998)。聲韻學中的觀念與方法(第四版)。台北:大安出版社。
李壬癸(1989)。閩南語喉塞音尾性質的檢討。歷史語言所集刊,第六十本,第三分,p487-492。
李啟文(1996)。近代漢語共同語入聲字的演變。中國語文第一期,總第兩百五十期,p50-58。
李新魁(1997)。 近代漢語南北音之大界。中國語言學報,第八期,p75-93。
李樹儼(2000)。論“平分陰陽,入派三聲”。語文研究,第一期,總第七十四期,p15-22。
岩田禮(1992)。漢語方言入聲音節的生理特徵─兼論入聲韻尾的歷時變化。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一輯,p523-537。
岩田禮(1992)。贛榆縣‧兼論羅陽鄉方言的入聲─贛榆方言入聲的歷時演變。中國語學,第239號,p164-171。
林瑞(1990)。上古漢語的陰入關係。語言文字學,第一期,p100-106。
洪惟仁(1995)。台灣河佬語聲調研究。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洪惟仁(1996)。台灣話音韻入門。台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夏中易(1982)。試談古入聲的本質。語言文字學,第二期,p35-37。
徐大明 陶紅印 謝天蔚(1997)當代社會語言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殷煥先 董紹克(1990)。實用音韻學。山東:齊魯書社出版發行。
張玉來(1991)。近代漢語官話入聲的消亡過程及相關的語音性質。語言文字學,第八期。
張紹勳 林秀娟(1999)。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下冊)。台北:松岡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16-80。
陳修主編(1998):台灣話大字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賀巍(1995)。漢語官話方言入聲消失的成因。語言文字學,第三期,p130-137。
馮愛珍(1992)。福清話與福州話的入聲。載於林倫倫、朱永鍇等編,第二屆閩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58-64。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黃勇(1995)。李樹侗話輔音尾的演變規律。民族語文,第二期,p48-54。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楊秀芳(1995)。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楊信川(1997)。 試論入聲的性質及其演變。語言文字學,第七期,p40-47。
楊孝敏(2000)。台灣閩南語入聲輔音韻尾消失之聲學現象。第九屆國際漢學語言學會議暨國際華語教學研討會,2000年6月26-28日,新加坡。
楊鑫福(1991)。關於南昌話的入聲問題。載於袁曉圓主編,漢字漢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p388-406。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董忠司(1991)。台北市、台南市、鹿港,宜蘭方言音系的整理和比較,新竹師院學報第五期,p31-64。新竹市:國新竹師範學院。
董忠司(1996)。台灣閩南語語音教材初稿。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42.程千芳、何邦立(民82)我國民航駕駛員之人格特質之演算邏輯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 pp235-252
2. 41.程千芳(90)飛航安全之人為因素與技術停飛:心理因素之分析 筧橋學報 第七期 pp339-356
3. 33.陳嵩,蔡明田(民88),「倫理評價、倫理判斷與行為意圖關係之實證研究」 中山管理評論 pp.1025-1047。
4. 29.郭兆書、戎凱(民88) 國家資源-從人為因素觀點探討改善台灣飛安的方法 民航季刊,第一卷第四期 pp363-368
5. 25.張有恆、徐永浩、楊博文、耿驊、黃曉棻(民90) 我國民航安全回顧與檢討 民航季刊,第三卷第二期(航空安全人為因素專刊)pp91-101
6. 24.張有恆、何慶生、徐永浩、楊博文(民90) 航空安全人為因素探討及案例分析 民航季刊,第三卷第二期(航空安全人為因素專刊)pp6-13
7. 19.林鉦棽(民88)組織承諾、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各種不同理論模式之比較 中山管理評論,第七卷4期 pp10-49
8. 14.李雲寧 王穎駿(民88)高科技環境下之風險管理-人為失誤與飛航安全文化 民航季刊,第一卷第一期pp31-45
9. 11.吳靜吉、潘養源、丁興祥(1998)「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及績效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第41期
10. 7.何慶生、梁季鈰、陳德(民90) 組員資源管理與疏失管理航空安全人為因素探討及案例分析 民航季刊,第三卷第二期(航空安全人為因素專刊) pp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