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08: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健良
論文名稱:董仲舒天人哲學之研究
指導教授:林維杰林維杰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8
中文關鍵詞:董仲舒天人感應天人合一陰陽五行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92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董仲舒是中國思想界中一位重要的人物,也是西漢官方哲學的代表。他的哲學,承襲先秦傳統儒家思想,並吸收道、墨、法各家之思想精華,結合當時流行的陰陽五行觀,再納入《呂氏春秋》、《淮南子》的宇宙觀,由此構成他獨特的天人哲學。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天、人、氣、陰陽與五行,皆是在此哲學的架構下鋪陳出來的。這些概念所架構起來的理論,以天人交感為主導,主要的重點是落實在社會的倫常關係、君主的施政以及個人的修身養生上。
董仲舒天人哲學之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研究動機………………………………………………………… 1
二、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處理…………………………………………… 2
第三節 研究原則與內容………………………………………………… 3
第四節 預期效果………………………………………………………… 5
第二章 生平著述及其思想的構成…………………………………………… 6
第一節 生平著述………………………………………………………… 6
一、 生平紀要………………………………………………………… 6
二、 重要著述………………………………………………………… 7
第二節 思想的構成……………………………………………………… 9
一、 儒學的承續與轉化……………………………………………… 9
二、 道、墨、法三家思想的精華……………………………………18
(一) 道家………………………………………………………18
(二) 墨家………………………………………………………21
(三) 法家………………………………………………………27
三、陰陽五行思想的繼承……………………………………………30
四、宇宙的演化………………………………………………………33
五、小結………………………………………………………………40
第三章 天人哲學的架構………………………………………………………43
第一節 天…………………………………………………………………43
一、 位格之天…………………………………………………………44
二、 自然之天…………………………………………………………49
三、 道德之天…………………………………………………………52
第二節 氣…………………………………………………………………54
一、 充滿宇宙、化生萬物的氣………………………………………54
第三節 陰陽………………………………………………………………60
一、 陰陽的特性………………………………………………………60
二、 陰陽的消長與四時的變化………………………………………62
三、 陰陽與刑德………………………………………………………66
第四節 五行………………………………………………………………67
一、〈洪範〉的五行………………………………………………… 67
二、五行的意涵………………………………………………………69
三、五行的次序………………………………………………………71
四、小結………………………………………………………………74
第四章 天人之間的交感………………………………………………………77
第一節 天人同類…………………………………………………………77
一、 同類相動…………………………………………………………77
二、 天人感應…………………………………………………………79
三、 天人合一…………………………………………………………88
第二節 天與人相貫通……………………………………………………93
一、 人副天數…………………………………………………………94
二、 小結………………………………………………………………96
第五章 天人哲學的實踐………………………………………………………99
第一節 倫理學……………………………………………………………99
一、三綱………………………………………………………………99
二、五行與倫理的關係…………………………………………… 105
三、以仁安人,以義正我………………………………………… 106
(一)以仁安人……………………………………………… 107
(二)以義正我……………………………………………… 110
(三) 「仁」與「義」的分際………………………………112
第二節 養生術………………………………………………………… 113
一、以中和養身…………………………………………………… 114
二、養氣以養生…………………………………………………… 117
三、小結…………………………………………………………… 119
第六章 結論………………………………………………………………… 122
參考文獻……………………………………………………………………… 124
參考文獻
一、 古典文獻(民國之前):
秦‧呂不韋,楊家駱主編,《呂氏春秋集釋》,台北,鼎文書局,1977。
漢‧劉安,楊家駱主編,《明刻淮南鴻烈解》,台北,鼎文書局,1979。
漢•司馬遷撰,楊家駱主編,《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7。
漢‧桓譚,《新論》,台北,中華書局,1966。
漢‧王充,《論衡》,台北,中華書局,1976。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未標明年份)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
魏‧王弼注,清‧紀昀校定,《老子道德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吳‧韋昭注,《國語》,台北,商務印書館,1956。
南朝‧范曄撰,《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唐‧楊倞,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91。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0。
宋‧程大昌,《演繁露正續》,台北,新文豐股份有限公司,1984。
清‧盧文弨注,《春秋繁露》,上海,中華書局,1936。
清‧凌曙,《春秋繁露注》,台北,世界書局,1970。
清‧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清‧孫詒讓,《定本墨子閒詁》,台北,世界書局,1958。
清‧焦循,《孟子正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2001。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台北,商務印書館,1934。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87。
二、 現代學者專書(民國之後):
王冬珍、王讚源校注,《新編墨子》,國立編譯館,2001。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0。
王忠林注譯,《新譯荀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1。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
左超松,《說苑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6。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99。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學生書局,1991。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90。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任繼愈等,《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
朱永嘉、蕭木注譯,《呂氏春秋》,台北,三民書局,1995。
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台北,學生書局,1993。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李宗侗註譯,《春秋左傳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
李勉,《管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
李震,《宇宙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周桂鈿,《中國傳統哲學》,北京,師範大學,1991。
周桂鈿,《董學探微》,北京,師範大學,1989。
周振甫,《周易譯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
林麗雪,《中國歷代思想家(九)--董仲舒》,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
易中天注譯,《新譯國語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5。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2000。
韋政通,《董仲舒》,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南懷瑾、徐芹庭,《周易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
唐文治,《十三經讀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未標明年份)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生書局,1986。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200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84。
孫叔平,《中國哲學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
馬勇,《曠世大儒--董仲舒》,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陳啟天,《韓非子校釋》,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
陳德和,《淮南子的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
陳麗桂,《新編淮南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台北,鼎文書局,(未標明年份)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
張純一,《墨子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2000。
黃朴民,《董仲舒與新儒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黃見德,《西方哲學的發展軌跡》,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黃暉,《論衡校釋》,台北,商務印書館,1973。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賀麟,〈五倫觀念的新檢討〉,收於《文化與人生》,台北,地平線出版社,197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
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85。
楊慶堂,〈儒家思想與中國宗教之間的功能關係〉,收於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94。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學生書局,1999。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99。
蔡鎮楚注譯,《新譯論衡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7。
蔣伯潛,《諸子通考》,台北,正中書局,1991。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95。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賴炎元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6。
賴慶鴻,《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
蕭萐父、李錦全主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3。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78。
羅光,《儒家形上學》,台北,學生書局,1991。
三、期刊論文:
朱榮智,〈孟子論養氣〉,《孔孟月刊》第40卷5期,2002/1。
李宗桂,〈董仲舒理想論的文化闡釋〉,《中國哲學》,1998年第9期。
李振綱,〈董仲舒思想五題〉,《中國哲學》,1999年第4期。
官哲兵,〈中國古代辯證法與形而上學鬥爭史質疑〉,《中國哲學》,1998年第2期。
周桂鈿,〈董仲舒天人感應論的真理性〉,《中國哲學》,2001年第7期。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上),《鵝湖月刊》第25卷5期,1999/11。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下),《鵝湖月刊》第25卷6期,1999/12。
施炎平,〈仁智和理智:儒家智慧的兩重進路--以孔子、董仲舒和程朱為例〉,《鵝湖月刊》第26卷4期,2000/10。
徐麟,〈試論董仲舒的五行觀〉,《中國哲學》,1998年第8期。
莊耀郎,〈原氣〉,《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9號。
崔永東,〈帛書《黃帝四經》中的陰陽刑德思想初探〉,《哲學與文化》第29卷4期,2002/4。
商聚德,〈試論董仲舒人性論的邏輯層次〉,《中國哲學》,1998年第7期。
陳翠芳,〈試論董仲舒思想對儒學的雙重意義〉,《中國哲學》,1998年第11期。
張秋升,〈董仲舒歷史哲學初探〉,《中國哲學》,1998年第1期。
張春波,〈論董仲舒哲學的歷史作用〉,《哲學研究》,1979年第9期。
張強,〈帝王思維與陰陽五行思維模式--兼及秦漢神學政治〉,《中國哲學》,2001年第8期。
賀凌虛,〈董仲舒的治道和政策〉,《思與言》,第10卷4期,1972/11。
楊維中,〈論天人之辨的倫理意蘊〉,《哲學與文化》,第29卷1期,2002/1。
四、學位論文:
李秀美,《董仲舒思想闡微--春秋學與天人合一說初探》,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洪安全,《董仲舒與司馬遷思想的時代意義》,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
陳明恩,《氣化宇宙論主體架構的形成及其開展》,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陳禮彰,《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梁達良,《董仲舒「天人感應」說的特點及其歷史作用》,香港能仁書院中國文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梁惠卿,《董仲舒陰陽哲學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