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依出版年次排序)
壹、書籍部份
一、古書典籍
沈約撰:《宋書》台北:啟明書局,1962年3月。
歐陽修:《新唐書》,臺北:啟明書局,1962年5月初版。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白居易:《白香山詩集》,台北:新陸書局,1963年12月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王溥著:《唐會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李昉等編、嚴一萍校勘:《太平廣記附校勘記》二十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10月。
《漢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董仲舒著:《春秋瀪露》台北:中華書局,1974年。
劉昫:《舊唐書》,臺北:中華書局,1974年。
《宋史》,台北:中華書局,1974年4月。
《舊五代史》,台北:中華書局,1994年4月。
司馬光著,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台北:洪氏出版社,1974年9月初版。
宋•黎靖編:《朱子語類》,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王先謙著:《荀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2月四版。
《全唐詩》,台北:復興書局,1977年4月版。
清聖祖御製:《全唐詩》,台北:宏業書局,1977年6月出版。
房喬等撰:《晉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1月台五版。
《史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5月。
李延壽撰:《南史》,台北:臺灣商務印館,1981年5月。
《禮記鄭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81年9月再版。
王溥著:《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1982年。
宋•朱熹集注:《四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1982年5月26版。
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本:《唐律疏議》,台北:中華書局,1983年版。
宋•嚴粲注:《詩緝》,台北:廣文書局,1983年8月。
《古詩源箋注》,台北:華正書局,1983年8月初版。
北齊。顏之推原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台北:漢京文化,1983年9月。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6月初版。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7月初版。
班固著:《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
日本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1985年9月版。
楊伯峻撰:《春秋左傳注》,台北:漢京文化,1987年9月。
《古今說海》,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
司馬光著,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台北:天工書局,1988年9月再版。
《辭海》,台北:中華書局,1995年。
二、今人著述
張亮采:《中國風俗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28年。
徐道鄰:《唐律通論》,上海:中華書局,1937年。
徐復觀著:《中國人性論史》,台北:中央書局,1963,頁375。
陳顧遠:《中國古代婚姻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臺一版。
黃暉著:《論衡校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8月初版。
劉餗:《隋唐嘉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本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李亦園、楊國樞編:《中國人的性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四號,1972年7月。
錢穆著:《靈魂與心》,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唐君毅撰:《中國哲學原論》,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
西蒙•波娃:《第二性》,台北:志文書局,1977年4月。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台北:九思出版公司,1977年12月台一版。
薩孟武著:《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1978年。
周伯乃:《古典與現代》,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11月初版。
王禮卿:《歷代文約選詳評一、二、三、四》,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1年12月增訂再版。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2年5月三版。
錢穆:《國史大綱上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12月修訂九版。
譚達先著:《中國神話研究》,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3月再版。
馬幼垣、劉紹銘、胡萬川編:《中國傳統短篇小說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6月。
龔鵬程、張火慶著:《中國小說史論叢》,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6月初版。
鮑國順:《荀子學說新論》,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8月修訂版。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9月修訂三版。
呂澂著:《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
錢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1985年11月重印初版。
傅樂成:《隋唐五代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5年11月再版。
王興業著:《孟子思想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王壽南:《隋唐史》,台北:三民書局,1986年初版。
王邦雄:《緣與命》,台北:漢光叢刊,1986年4月。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7年3月再版。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4月。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烏廷玉:《隋唐史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初版。
高世瑜《唐代婦女》,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6月一版。
茅盾等著、張國星編:《中國古代小說中的性描寫》,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1988年6月。
田鳳台著:《王充思想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8月出版。
房志榮等人著:《宗教與人生》,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88年11月,頁79。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灣:學生書局,民國1989年8月學一版。
滕志賢注譯:《新譯詩經讀本上下冊》,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通史編輯委員會編著:《中國通史》,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0年8月第三次修訂二版。
盧文信著:《王充批判方法運用例析》,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9月初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吳志達:《唐人傳奇》,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
孟瑤:《中國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4月再版。
劉士聖:《中國古代婦女史》,青島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4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9月初版。
鄭志明著:《中國文學與宗教》,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9月初版。
孫遜著:《董西廂和王西廂》,台北:萬卷樓圖書,1993年。
汪辟疆注:《唐代傳奇小說》,台北:世界書局,1993年。
周振甫譯注:《周易譯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3年4月。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中國古典小說賞析與研究》,文藝研究促進委員會、國家文藝基金管理委員會出版,1993年8月初版。
廖名春著:《孟子的智慧》,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1994年。
傳佩榮:《圓成生命的理想》,台北市:洪建全文化,1994年7月。
劉瑛著:《唐代傳奇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10月。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2月。
《辭海》,台北:中華書局,1995年。
李炳南著:《佛說四十二章經表注講義》,台中:青蓮出版社,1995年4月8日。
蕭登福著:《道教與佛教》,台北:東大圖書,1995年10月。
叔本華者、陳曉南譯:《愛與生的苦惱》,台北:志文出版社,1995年10月再版。
郭建勳:《新譯易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1月。
蕭國亮編:《中國娼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0月。
佛洛姆著、孟祥森譯:《愛的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1997年1月。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年4月。
李四龍:《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候忠義:《隋唐五代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禾青編著:《太平廣記傳奇》,台北:林鬱文化,1997年8月。
袁愈嫈、唐莫堯譯注:《詩經上下冊》,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
王充著,袁華忠、方家常譯注:《論衡》,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台北:東華出版社,1997年9月初版。
張友鶴選註:《唐宋傳奇選》,台北:明文書局,1998年3月再版。
葉桂桐著:《中國古代小說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10月。
薛洪勣:《傳奇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向楷:《世情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江寶釵撰:《從民間文學到古小說》,高雄市:麗文文化,1999年1月。
何滿子:《中國愛情小說中的兩性關係》,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3月。
嚴明、樊琪:《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6月。
劉大杰著:《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9年8月。
劉瑛著:《唐代傳奇研究續集》,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12月。
程國賦著:《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2月。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10月。
吳庚舜、董乃斌:《唐代文學史》上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重印。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6月。
王夢鷗校譯:《唐人小說校釋上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10月。
段麗塔:《唐代婦女地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王度等撰:《唐人傳奇小說》,台北:世界書局,2000年12月。
蔡守湘選注:《唐人小說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6月。
貳、 論文部份
一、期刊論文
郭為:<說命>,《高雄師範學報》第5期,1977年。
武加西維茲:<宿命論檢討>,《哲學與文化》第5卷12期,1978年。
陳克環:<古典小說家的宿命論>,《文學思潮》第三期,1979年。 楊政河:<論佛教因果法則的邏輯解析>,《台大哲學論評》第6期,1983年。
嚴耕望<唐代文化約論>,《唐代研究論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11月初版。
鄭志明:<唐代小說選讀一佛道類>,《中國古典小說賞析與研究》文藝研究促進委員會、國家文藝基金管理委員會,1993年8月初版。
演培法師:<佛法的因果論>,《因果選集》,高雄文殊講堂,1994年。
鍾慧玲:<為郎憔悴卻羞郎--論<鶯鶯傳>中的人物造型及元稹的愛情觀>,《東海大學中文學報》第11期,1994年12月。
呂祝義:<中國人的命運觀>,《中國文化月刊》第193期,1995年。 林保淳:<中國古典小說的「女俠」形象>,《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1997年9月。 晏涵文:<培養互敬互愛的兩性關係>,《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7期,1998年12月1日創刊。
王壽南:<唐代公主之婚姻>,《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中國社會史)研討會》上冊,三民所,1999年。
方惠玲:<解讀神話中的生死觀>,《東吳大學哲學學報》第4期,1999年4月。
陳葆文:<唐代小說中的「俠女」形象探析>,《東吳大學史學報》第11期,1999年4月。
黃翠瑛:<生死觀對兩性互動影響之研究>,《嘉義大學學報》第68期,2000年2月。 翁成龍:<唐代宿命傳奇反映之社會現象>,《台中技術學院學報》第1期,2000年6月。
汪洋:<娶婦娶德>,《把這份情傳下去》,台南市能仁出版社,2001年。
李志生<唐代百姓通婚取向探析>,《河北學刊》第4期,2001年。
二、學位論文
中美子:《中國唐代婦女生活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1月。
張修蓉:《唐代文學所表現之婚俗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6月。 張慧娟:《唐代女詩人研究》,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6月。 吳秋慧:《唐詩中夫婦情誼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嚴紀華:《全唐詩婦女詩歌之內容分析》,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6月。
宋德喜:《唐代前期門第之發展》,台灣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徐秀芳:《從教育和法律的角度試論唐代婦女的角色》,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金仁哲撰:《聊齋誌異之宿命論與果報觀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5月。
朱美蓮:《唐代小說中的女性角色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許翠雲:《唐代閨怨詩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陳玲碧撰:《唐人小說中的定命觀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李孟君:《唐詩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陳雅玲:《唐代妓女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陳正宜:《唐代傳奇中道教思想之研究》,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林岱瑩:《唐代異類婚戀小說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謝麗卿:《唐代女冠之研究》,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王雅資:《唐代閨闈詩歌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王小琳:《唐代傳奇敘事模式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熊嘉瑜:《唐傳奇女性傳記研究》,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