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關專書與論著
Damian Grant著、蔡娜娜譯:《寫實主義》(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3年。
千葉宣一著,葉渭渠編:《日本現代主義的比較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中島利郎編:《日據時期台灣文學雜誌總目》(台北:前衛出版),1995年。
文訊月刊社:《現代詩學研究討論會論文集》(台北:文訊月刊社),1984年。
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1996年3月。
王白淵著,陳才昆編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6月。
王施琅譯註:《臺灣社會運動史》(台北縣:稻鄉出版),1988年5月。
王鍾陵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文精粹-文學史方法論卷》(河北:河北教育),2001年1月。
卡勒爾著,方謙譯:《羅蘭巴特》(台北市:桂冠出版),1994年。
古繼堂著:《台灣新文學理論批評史》(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年。
古繼堂著:《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布勞岱爾著,施康強、顧良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台北市:貓頭鷹出版),1999年。
白萩策畫、張信吉記錄:《詩與台灣現實》(笠詩刊社),1991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
仲公、汪義生著:《台灣新文學史初編》(大陸: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吉野秀公編:《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南天)。
朱壽桐主編,《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共二卷(江蘇,江蘇教育),1998年5月。
江寶釵,施懿琳著:《臺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市:麗文文化),1996年。
米歇爾•福柯著,莫偉民譯:《詞與物》(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12月。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望鄉》(台北:遠景出版),1982年。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森林的彼方》(台北:遠景出版),1982年。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亂都之戀》(台北:遠景出版),1982年。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廣闊的海》(台北:遠景出版),1982年。
羊子喬著:《蓬萊文章台灣詩》(台北﹔遠景出版社),1983年。
西協順三郎:《西詩探源》(台北:台灣商務),1975年。
西�媞腹DE•布萊克編,楊豫、陳祖洲譯,《比較現代化》,(上海:上海藝文),1996年10月。
呂正惠著:《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的生活作息》(台北市:遠流),1998年3月。
呂興昌:《林亨泰研究資料彙編》(彰化市:彰縣文化中心),1998年。
呂興昌著:《台灣詩人論文集》(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
呂興昌編:《林亨泰資料彙編(上、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巫永福,沈萌華:《巫永福全集》(台北市:傳神福音),1995年。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1-5》(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
李魁賢著:《台灣詩人作品集》(台北﹔名流出版社),1987年。
李魁賢著:《詩的反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1996年。
東方文化書局:《新文學雜誌叢刊複刻本》(台北:東方文化出版)
林亨泰:《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市:彰縣文化中心),83年。
林亨泰:《跨不過的歷史》(台北市:尚書文化),1880年。
林亨泰著,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彰化市:彰縣文化中心),1998年。
林亨泰著:《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林亨泰著:《見者之言》(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林芳年:《林芳年選集》(台北市:中華日報出版),1983年12月。
林瑞明:《賴和與新文學運動》(台北:允晨),1994年12月。
垂水千惠:《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市:前衛出版),1998年2月。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市:春暉),2000年。
施懿琳:《跨語、漂泊、釘根:台灣新文學研究論集》(高雄市:春暉),2000年。
洪銘水:《臺灣文學散論:傳統與現代》(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胡民祥編:《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
胡萬川編:《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縣: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出版),1998
年6月。
馬•布雷德伯里,詹•麥克法蘭編:《現代主義》(上海:上海外語教育),1992年6月
張光直編:《張我軍詩文集》(台北市:純文學出版),1989年9月
張恆豪主編:《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張博宇著:《台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張漢良、蕭蕭編:《現代詩導讀-理論篇、史料篇》(台北﹔故鄉出版社),1979年。
莫渝編:《認識詹冰、羅浪》(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莊淑芝著:《台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4年。
郭水潭著,羊子喬編:《郭水潭集》(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12月。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市:春暉),1997年。
陳千武:《詩文學散論》(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7。
陳千武譯,呂興昌編:《林修二集》(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局),2000年12月。
陳才崑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 上、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陳少廷編撰:《台灣新文學運動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
陳明台著:《心境與風景》(台北﹔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0年。
陳明台著:《前衛之貌》(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陳明台著:《異質的風采:日本近現代文學研究論集》(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4年。
陳明台編譯:《戰後日本現代詩選》(台北﹔熱點文化公司),1984年。
陳芳明著:《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
陳藻香、許俊雅編譯:《翁鬧作品選集》(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9月。
彭瑞金著:《台灣新文學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年。
黃光國著:《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兩結下的沈思》(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7年。
黃英哲編、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黃重添等著:《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
傳文文化事業覆刻:《台灣舊雜誌覆刻--台灣文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傳文文化事業覆刻:《台灣舊雜誌覆刻--新新》(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楊威理著,陳映真譯:《雙鄉記--葉盛吉傳.一個臺灣知識份子的悲劇》(臺北市:人間出版社),1995年。
楊熾昌著,呂興昌主編:《水蔭萍作品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4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
詹冰:《科學少年》(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詹冰:《銀髮與童心》(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
廖雪蘭:《台灣詩史》(台北:武陵出版社),1989年。
劉登翰等著:《台灣文學史》(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台北﹔文學界雜誌社),1989年。
駒込武:《殖民地帝國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手稿集》(彰化市:賴和文教基金會),2000年。
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1986年。
羅蘭•巴特:《戀人絮語》(台北市:桂冠),1991年。
羅蘭•巴特著,王東亮等譯:《符號學原理》(北京市:三聯書店),1999年
羅蘭•巴特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台北市:桂冠),1991年。
二、期刊論文
(一)雜誌期刊:
〈唱設白話文研究會〉,刊載於《台灣民報》第一號,1923年4月15日。
〈新式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刊載於《台灣民報》學藝欄第二卷第廿五號,1924年12月1日。
王順隆:〈日治時期臺灣「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第49卷第4期,頁116。 石川欽一郎:〈臺灣地區的風景鑑賞〉,《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市:時報)。
何義麟:〈皇民化期間之學校教育〉,《臺灣風物》,第36卷第4期,1986年12月,頁47-88。 何義麟:〈駒込武:《殖民地帝國の文化統合》〉,《新史學》第11卷第4期,2000年12月,頁131-137。
吳海燕、王晉民:〈試評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在台灣的中國文學〉,《當代》42期,1989年10月。 吳新榮:〈鹽分地帶回顧〉,《台北文物》第三卷第二期,1954年8月。
巫永福:〈台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收錄於《風雨中的長青樹》(台中市:中央書局),1986年12月,頁106。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時代-試探五○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作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9期,1984年3月。 李獻章著、林若嘉譯:〈台灣鄉土話文運動〉,《台灣文藝》102期,1986年9月。
李騰獄:〈連雅堂先生的台灣語研究〉,《台灣風物》第一卷第一期,1951年12月1日。
阮美慧:〈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的形成及其時代的氛圍〉,《笠》215期,20002月。 林弘勳:〈日治時期台灣煙花史話〉,刊載於《思與言》第33卷第3期,1995年9月,頁77。
林亨泰:〈「現代詩」季刊與現代主義現代詩〉22期,1994年8月。 林亨泰:〈台灣詩史上的一次大融合(前期)-一九五○年代後半期的台灣詩壇〉,收錄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1996年3月。
林亨泰:〈停滯與革新--從我的角度來看戰後的現代詩意識〉,《笠》222期,2001年4月。 林亨泰:〈從八○年代回顧台灣詩潮的演變〉,《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1990年12月15日。
林佩芬:〈永不停息的風車〉,原載於《台灣文藝》102期,1986年6月,後收錄於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4月。
林佩芬:〈永不停息的風車—訪楊熾昌先生〉,刊載於《文訊》第九期,1984年3月,頁275。 施文杞:〈對於台灣人做的白話文的我見〉(台北市:明潭出版),1979年3月,頁52。原刊載於《台灣民報》二卷四號,1924年3月11日。
洪惟仁:〈日據時代的台語教育〉,《台灣風物》,42卷第3期,1992年9月
若林正丈著 葉石濤譯:〈台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台灣座標」〉,《當代》17期, 1987年9月。
夏鑄九:〈殖民地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期,2000年12月,頁60。 孫小玉:〈解鈴?繫鈴?—羅蘭巴特〉,《文學的後設思考》,頁98。
桓夫:〈詩的回顧〉,《龍族》9號 ,1973年7月。
翁聖峰:〈論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臺灣文學觀察雜誌》8期,1993年9月。 張弘毅:〈臺北大稻埕的「市街風格」變遷: 1853-1945〉,《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5期,1996年7月。
許俊雅:〈日治時期台灣白話詩的起步〉,收錄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出版),1996年。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言問題〉,《思與言》29卷4期,1991年12月。 郭秋生:〈解消發生期的觀念—行動的本格化建設〉,《先發部隊》第一期,1933年7月15日。
陳千武:〈臺灣的新詩精神(Esprit Nouveau)〉,《臺灣文學評論》第1第1期,2001年7月。
陳明台:〈硬質而清澈的抒情--純粹的詩人錦連論〉,《笠》193期,1996年6月。
陳明台:〈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戰前臺灣新詩現代主義的考察〉,收錄於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4月。
陳明台:〈綿延不絕的詩脈--笠詩人的精神與風貌〉,《笠》170期,1992年8月。
陳政彥:〈日據時期新詩中臺灣人民形象初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6期,1990年6月。 陳映真:〈台灣現代文學思潮之演變〉,《中華雜誌季刊》31卷1期,1992年12月。
陳培豐:〈重新解析殖民地台灣的國語「同化」教育政策〉,《台灣史研究》,第7卷第2期,2000年12月,頁9。
陳逸雄譯解:〈福澤諭吉台灣論說〉,《台灣風物》,第41卷第1期,1991年3,月,頁87-103。
陳瑞文:〈超越主客觀的藝術哲學:梅洛龐蒂與藝術現象學〉,《藝術觀點》,2000年4月,頁68。 陳端明:〈日用文鼓吹論〉(台北市:明潭出版),1979年3月,頁3。原刊載於《台灣青年》四卷一號,1922年1月20日。
程曉嵐:〈超現實主義述評〉,收錄於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台北:淑馨),1999年5月。
隅本繁吉:〈本島人の同化に就て〉,《臺灣教育》154期,1915年。
黃呈聰:〈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台北市:明潭出版),1979年3月,頁6。原刊載於《台灣》四卷一號,1923年1月1日。
黃得時:〈科學上的真與藝術上的真〉,《先發部隊》第一期,1933年7月15日。
楊澤主持、胡惠紀錄:〈現代主義:國際與本土--現代詩運的回顧與前瞻〉,《現代詩》22期,1994年8月。
葉笛:〈臺灣新詩的萌芽和發展--日據時代二0年代詩壇的鳥瞰〉,《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季刊》10期,1995年10。
葉榮鍾:〈「大眾文藝」待望〉,《南音》一卷二號卷頭言,1932年1月17日。
葉榮鍾:〈再論「第三文學」〉,《南音》一卷九、十號合刊卷頭言,1932年7月12日。
葉榮鍾:〈第三文學提倡〉,《南音》一卷八號卷頭言,1932年6月3日。
趙天儀:〈水仙花的禮讚與呼聲-論巫永福的詩〉,《台灣詩季刊》4號,1984年3月。
趙天儀:〈孤城的存在-懷念並論吳瀛濤的詩〉,《台灣詩季刊》2號,1983年9月。
趙天儀:〈陳千武的詩與詩論--現實經驗的藝術導向〉,《笠》209期,1999年2月。 趙天儀:〈鄉愁的呼喚-論錦連的詩〉,《台灣詩季刊》3號,1983年12月。
劉乃慈:〈論日據時期「風車」詩社的「政治潛意識」〉,《笠》221期,2001年2月。 蔡秀菊:〈論陳千武詩集不眠的眼中殖民地經驗的系譜〉,《臺灣文藝(新生版)》175期,2001言4月。 (二)學位論文:
吳慧婷:《記實與虛構--陳千武自傳性小說「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系列作品研究》,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1994年6月。 李泰德:《文化變遷下的臺灣傳統文人-黃得時評傳》,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年6月。 李麗玲:《五○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1995年7月。
許惠玟:《巫永福生平及其新詩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1999年6月。 陳明柔:《日據時代臺灣知識分子的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之研究( 1920∼1937 )》,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1993年。 陳淑娟:《賴和漢詩的主題思想研究》,靜宜大學中文所,1999年6月。 陳淑容:《一九三0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2000年6月。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1991年6月。 顏忠賢:《日據時期大稻埕店屋空間的文化形式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0年。 顏娟英:《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0年。
龔卓軍:《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尼采,胡塞爾,梅洛龐蒂》,86學年度,台大哲學所博士論文。 陳連武:《風水—空間意識形態實踐:台北個案》,淡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81學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臧汀生:《臺灣民間歌謠研究》,1979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車:《黃石輝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