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5: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沛淇
研究生(外文):Pei-chi Chen
論文名稱:日治時期新詩之現代性符號探尋
論文名稱(外文):Exploration and Search of Form/Modern Symbolism In New Taiwan Poetry During the Japanese Ruling
指導教授:陳明柔陳明柔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ing-Jou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1
中文關鍵詞:現代性符號新詩日治時期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110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在「日治時期新詩之現代性符號探尋」這樣的標題下,筆者欲設問的問題是:日治時期新詩它的「新」是否是根源自現代性的追求?而其現代性依據又該從哪幾個方面去探尋?另外,新詩運動在發展了二十餘年之後,它仍舊還是「新詩」嗎?亦是在各種現代性因素的變化下,它已發展成「現代詩」?再者,這樣的「現代詩」,在陳千武的詩的兩個球根說中,它具有的典範意義與內容又是什麼?為了能有效掌握現代性與文本的互動關係,從作家、環境、作品這樣不可分的連結中,去探索集體╱個體呈顯出來的共相與殊相,筆者援用了羅蘭•巴特的寫作理論,以寫作理論的「風格」、「語言」、「形式」為架構,分層處理現代性之於作者身體、語言結構的轉變和寫作形式與文本生成的影響。
  
  『第一章緒論』為本文之問題意識、依據理論與與研究方法的總敘述。在「日治時期新詩之現代性符號探尋」的命題下,本文的問題意識集中在「日治時期新詩」此一名詞之釐清,與以寫作理論之「形式批評」應用在此一領域之新詩的可能性。由於曾經被日本殖民的特殊時空,與戰後政權對日治時期文學、語言的刻意打壓,「日治時期新詩」在七、八○年代再度被重視、討論時,它一開始就背負了嚴肅的台灣主體伸張意識,並企圖與戰後「橫的移植」的現代主義詩劃分界域,並欲藉由日治時期新詩的「現實主義」與「現代詩特質」,重新驗明正身,成為台灣現代詩的兩個球根之一。然而,總觀日治時期新詩的樣貌,除了部分較於激進、激烈的抗議詩,「現實主義」並非全然明確地彰顯在詩文本中;而「現代詩特質」也不僅只是現代「語言」的使用,和能書寫一時代之精神,日治時期新詩尤其在日本語詩的部分,已普遍有「現代主義」的徵兆,並且,這些「現代主義」詩,多半不會表達出明顯的現實主義傾向。因此,在詩的兩個球根論中,其「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顯然有些模糊未清的批評層次有待分析。在第二節中筆者援引羅蘭巴特的寫作理論,並試圖藉由「形式批評」與「文本批評」二分的批評層次概念,釐清日治時期新詩批評中的「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的糾葛:以「現實主義」為被殖民台灣集體寫作形式的基調與特徵,「現代主義」則為受日本現代文學與世界文學思潮的影響,在表達手法上欲與世界並駕齊驅的努力;前者是屬於「形式批評」的層次,後者則是文學本身的問題,即「文本批評」的層次。釐清此二種批評的層次後,日治時期新詩的球根意義便更顯得合理,並能將更多的詩人與作品納入此一球根義中來談:即日治時期新詩做為台灣現代詩的兩個球根之一,它是因被殖民時空下種種壓迫與不平等,而衍生出性格鮮明的「現實主義」形式思考,並跟進世界現代文學潮流,在詩表達方式上具有「現代主義」的特徵的詩。以下個關於作家與文本分述的章節,便是依循「形式批評」、「文本批評」的模式,對日治時期新詩進行風格、語言、形式的分析與討論。
   
  『第二章日治時期文學中風格與語言的問題』,本章著重在從社會對作者身體的規約,及語言本身的現代性轉變,去探討日治時期新詩中,「現實主義」形式思考的生成因素,與「現代主義」表達方式如何藉由語言的更迭和文學觀念的演變,逐漸普遍地融入日治時期的新詩文本中。在第一節裡,筆者藉由「同化政策下的國語教育及其影響」、「他者缺席的空間」、「時間標準化」等三個取樣的說明,討論外在環境的現代性因素,以殖民者強勢的姿態對作家身體形成影響,而這個身體上的影響則主要反映在詩的形式思考之中。「被殖民現代性」其進步又企圖邊緣化被殖民者主體的特質,使得台籍作家「身體-主體」一方面受惠於現代性,另一方面又因殖民者強加的現代性而遭邊緣化。因此,屬於台灣被殖民時空下的「現實主義」形式思考便由此而生。在這意義上,作家身體與風格挾帶了被殖民情境的特徵,對寫作形式生成產生主要的變因。在第二節語言的現代性轉變中,筆者討論了日治時期新詩中三種語言更迭與使用的狀況。從中國白話文到台灣話文的主張與運用,可以看出殖民地現代性仍然是一個隱隱作用的因素,平易漢文的主張,目的正是在於將現代知識、文學素養等等,普及於知識水平較低的中下階層,同也是為了更便捷將外來的新知迅速介紹給一般民眾。因此,中國白話文、台灣話文在普及與平易的意義上,它們都背負了現代性的欲求與使命感。然而,在台籍作家現實主義形式思考的不斷作用與演化下,中國╱台灣立場迥異的民族情感認同逐漸仳離,因此也造成中國白話文╱台灣話文之間的具政治、民族爭議性的論戰。是中國主體意識還是台灣主體意識,這樣形式思考的對立,使得作家在使用語言時產生區別。另一方面殖民者在台灣積極推行的日本語,在受日本語教育長大的年輕一代中,逐漸成為思考與表達的主要媒介與工具。日本語的使用亦與知識份子的現代性追求息息相關,除了他們接受教育之初是透過日本語之外,日本語也是知識份子吸收世界思潮的主要工具,因此,在殖民地現代性的作用下,日本語作家有不得不使用日本語的正當因素,但其中也有語言╱主體的衝突糾葛。第三節「困頓與轉折:『文學本格』的反思與延變」中,主要由文學觀念的演變,去觀察新詩寫作形式、語言的變化。從張我軍高呼新文學革命到台灣作家開始思索新文學與台灣主體的關連性;從為現實而寫文學,到將「現實批判」內化於形式思考中,讓文學回歸本格,這其中的演進脈絡可以看出:雖然有語言上的差異問題,但日治時期新詩的發展有一條在寫作形式上回歸「台灣本位」,在文學表達手法上回歸「文學本格」的清晰脈絡。至此,可以暫時歸結出日治時期新詩在殖民地現代性對作家身體、風格與形式、語言等寫作因素的作用下,它是在寫作主體意識上漸趨台灣本位,在文本表達方式上漸趨現代語言甚至是現代主義的發展。
  
  從「第三章中文新詩之形式探討」和「第四章日本語新詩之形式探討」,進入集體╱個體寫作形式生成與文本實踐的討論。筆者分為中文、日本語兩章,而中文新詩寫作下又區分中國白話文、台灣話文二類,其理論依據在於巴特提出的語言結構異同將影響形式生的主張。基本上,習於以中文寫作和以日本語寫作的作家,他們有世代上差異,例如於1895年出生的賴和,和於1916年出生的王昶雄,就有語言使用上的差異,前者習於使用中文後者則完全是屬於使用日本語的作家。這裡再度呈顯了政策對於作家語言使用的強制性與箝制力,一方面語言習慣也與作家的成長世代和身體經驗、記憶密切相關,語言使用的差異不唯是表面上表達工具的不同,在形式思考上也有細微的出入,這些細微的出入需由個體作家的分析才能較具體的掌握,集體性的語言使用差異只能顯示出大方向的世代、形式思考、教育背景等等的不同。此外,通過這兩章的分析,中╱日文關注的形式思考層面的異同也能粗略的浮現出來:前者著重於從現實出發去作具體的思考與批判,後者雖亦從現實出發,但有趨於重視思辯與美學意識發掘的傾向,從賴和與王白淵的形式思考方式比較中,最能清楚的看見這種現實與思辯的差異關係。
  
  「第五章結論」,此章除了結語之外,亦嘗試藉由本論文的整理成果,延伸出日治時期新詩史的寫作討論,筆者提出巴特寫作史的方法論,以及實際應用於日治時期新詩史的可行性。最後的結語總結正文中關於日治時期新詩的風格、語言、形式的現代性現象,可得知在被殖民的時空下,殖民現代性的影響是無遠弗屆的,它是一種遭強權統治後而產生的覺醒與某種壓抑性的扭曲。日治時期新詩中的現代性作為一種符號,它既是一時代的文學語言與觀念,也是一種欲超越殖民╱被殖民的慾望。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之提出
一、新詩,何新之有?
二、關於時間的斷代
三、前人研究成果
第二節 從寫作理論看形式批評的可能與立場
——兼談寫作與身體的關係
一、寫作理論概述:「寫作」、「語言」與「風格」
二、「風格」概念的延伸
——巴特的「身體」觀點
三、身體與環境的對話
——巴特與尼采、梅洛龐蒂的「文本之間」
四、形式批評的可能與立場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說明
二、章節結構說明
 
第二章 日治時期文學中風格與語言的問題
第一節 被殖民情境中的作家身體與現代性
一、同化政策下的國語教育及其影響
二、他者缺席的空間
三、時間標準化
四、殖民者的現代性神話與作家身體
第二節 語言的現代性轉變
一、漢文概念的接續:從白話文到台灣話文
二、「台灣話的文學,文學的台灣話」
三、侷限與變因
第三節 困頓與轉折:「文學本格」的反思與延變
一、第三文學論與整理民間文學的提議
二、「文學本格」建設論
三、楊熾昌「為文學而文學」論
四、鹽分地帶詩人的文學觀點
 
第三章 中文新詩之形式探討
前 言:詩寫作的形式問題
第一節 中國白話文新詩之形式探討
一、白話文新詩語言類型的分野
二、集體性的風格特徵——困頓與放逐
三、白話文新詩的形式思考
第二節 台灣話文詩形式的探討
一、台灣話文的討論與建設
二、台灣話文詩的發端
三、台灣話文新詩的形式思考
第三節 在「京華」中的「T島」青年
——試論《亂都之戀》的風格與形式
一、前言
二、從張我軍的新舊文學背景看「京華」╱「T島」的糾葛
三、《亂都之戀》:愛情至上的神話
第四節 語言實驗的先鋒
——論賴和新詩中的風格與形式
一、「主權尚在我,揮灑可無忌」:談賴和的文學觀點
二、台灣話文的實踐
三、從人道主義出發的形式思維
四、小結
 
第四章 日本語新詩之形式探討
前言:關於「日本語文學」
第一節 日本語新詩形式的探討
一、再談「日本語」的符號意
二、日本語新詩的形式類型
(一) 社會批判性思考
(二) 抽象的思維
(三) 對自然、田園風光的感觸
三、小結:從「新詩」到「現代詩」
第二節 詩心與思想
——論王白淵與《荊棘之路》
一、前言:王白淵與文學流派的定位問題
二、荊棘的道路:理想與現實的辯證
三、《荊棘的道路》其詩篇之形式思維
第三節 「主知」的形式,「超現實」的表現
——論楊熾昌詩作的形式思維
一、前言:吹送清新風氣的《風車》
二、需要加上引號的超現實主義
三、楊熾昌作品分析
 
第五章 結語
 
◎ 參考書目
 
一、相關專書與論著
 
Damian Grant著、蔡娜娜譯:《寫實主義》(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3年。
 
千葉宣一著,葉渭渠編:《日本現代主義的比較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中島利郎編:《日據時期台灣文學雜誌總目》(台北:前衛出版),1995年。
 
文訊月刊社:《現代詩學研究討論會論文集》(台北:文訊月刊社),1984年。
 
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1996年3月。
 
王白淵著,陳才昆編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6月。
 
王施琅譯註:《臺灣社會運動史》(台北縣:稻鄉出版),1988年5月。
 
王鍾陵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文精粹-文學史方法論卷》(河北:河北教育),2001年1月。
 
卡勒爾著,方謙譯:《羅蘭巴特》(台北市:桂冠出版),1994年。
 
古繼堂著:《台灣新文學理論批評史》(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年。
 
古繼堂著:《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布勞岱爾著,施康強、顧良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台北市:貓頭鷹出版),1999年。
 
白萩策畫、張信吉記錄:《詩與台灣現實》(笠詩刊社),1991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
 
仲公、汪義生著:《台灣新文學史初編》(大陸: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吉野秀公編:《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南天)。
 
朱壽桐主編,《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共二卷(江蘇,江蘇教育),1998年5月。
 
江寶釵,施懿琳著:《臺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市:麗文文化),1996年。
 
米歇爾•福柯著,莫偉民譯:《詞與物》(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12月。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望鄉》(台北:遠景出版),1982年。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森林的彼方》(台北:遠景出版),1982年。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亂都之戀》(台北:遠景出版),1982年。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廣闊的海》(台北:遠景出版),1982年。
 
羊子喬著:《蓬萊文章台灣詩》(台北﹔遠景出版社),1983年。
 
西協順三郎:《西詩探源》(台北:台灣商務),1975年。
 
西�媞腹DE•布萊克編,楊豫、陳祖洲譯,《比較現代化》,(上海:上海藝文),1996年10月。
 
呂正惠著:《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的生活作息》(台北市:遠流),1998年3月。
 
呂興昌:《林亨泰研究資料彙編》(彰化市:彰縣文化中心),1998年。
 
呂興昌著:《台灣詩人論文集》(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
 
呂興昌編:《林亨泰資料彙編(上、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巫永福,沈萌華:《巫永福全集》(台北市:傳神福音),1995年。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1-5》(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
 
李魁賢著:《台灣詩人作品集》(台北﹔名流出版社),1987年。  
 
李魁賢著:《詩的反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1996年。
 
東方文化書局:《新文學雜誌叢刊複刻本》(台北:東方文化出版)
 
林亨泰:《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市:彰縣文化中心),83年。
 
林亨泰:《跨不過的歷史》(台北市:尚書文化),1880年。
 
林亨泰著,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彰化市:彰縣文化中心),1998年。
 
林亨泰著:《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林亨泰著:《見者之言》(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林芳年:《林芳年選集》(台北市:中華日報出版),1983年12月。
 
林瑞明:《賴和與新文學運動》(台北:允晨),1994年12月。
 
垂水千惠:《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市:前衛出版),1998年2月。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市:春暉),2000年。
 
施懿琳:《跨語、漂泊、釘根:台灣新文學研究論集》(高雄市:春暉),2000年。
 
洪銘水:《臺灣文學散論:傳統與現代》(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胡民祥編:《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
 
胡萬川編:《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縣: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出版),1998
年6月。
 
馬•布雷德伯里,詹•麥克法蘭編:《現代主義》(上海:上海外語教育),1992年6月
 
張光直編:《張我軍詩文集》(台北市:純文學出版),1989年9月
 
張恆豪主編:《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張博宇著:《台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張漢良、蕭蕭編:《現代詩導讀-理論篇、史料篇》(台北﹔故鄉出版社),1979年。
 
莫渝編:《認識詹冰、羅浪》(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莊淑芝著:《台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4年。
 
郭水潭著,羊子喬編:《郭水潭集》(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12月。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市:春暉),1997年。
 
陳千武:《詩文學散論》(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7。
 
陳千武譯,呂興昌編:《林修二集》(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局),2000年12月。
 
陳才崑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 上、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陳少廷編撰:《台灣新文學運動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
 
陳明台著:《心境與風景》(台北﹔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0年。
 
陳明台著:《前衛之貌》(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陳明台著:《異質的風采:日本近現代文學研究論集》(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4年。
 
陳明台編譯:《戰後日本現代詩選》(台北﹔熱點文化公司),1984年。
 
陳芳明著:《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
 
陳藻香、許俊雅編譯:《翁鬧作品選集》(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9月。
 
彭瑞金著:《台灣新文學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年。  
 
黃光國著:《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兩結下的沈思》(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7年。
 
黃英哲編、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黃重添等著:《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
 
傳文文化事業覆刻:《台灣舊雜誌覆刻--台灣文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傳文文化事業覆刻:《台灣舊雜誌覆刻--新新》(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楊威理著,陳映真譯:《雙鄉記--葉盛吉傳.一個臺灣知識份子的悲劇》(臺北市:人間出版社),1995年。
 
楊熾昌著,呂興昌主編:《水蔭萍作品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4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
 
詹冰:《科學少年》(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詹冰:《銀髮與童心》(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
 
廖雪蘭:《台灣詩史》(台北:武陵出版社),1989年。  
 
劉登翰等著:《台灣文學史》(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台北﹔文學界雜誌社),1989年。
 
駒込武:《殖民地帝國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手稿集》(彰化市:賴和文教基金會),2000年。
 
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1986年。
 
羅蘭•巴特:《戀人絮語》(台北市:桂冠),1991年。
 
羅蘭•巴特著,王東亮等譯:《符號學原理》(北京市:三聯書店),1999年
 
羅蘭•巴特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台北市:桂冠),1991年。
 
二、期刊論文
 
(一)雜誌期刊:
 
〈唱設白話文研究會〉,刊載於《台灣民報》第一號,1923年4月15日。
 
〈新式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刊載於《台灣民報》學藝欄第二卷第廿五號,1924年12月1日。
 
王順隆:〈日治時期臺灣「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第49卷第4期,頁116。
 
石川欽一郎:〈臺灣地區的風景鑑賞〉,《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市:時報)。
 
何義麟:〈皇民化期間之學校教育〉,《臺灣風物》,第36卷第4期,1986年12月,頁47-88。
 
何義麟:〈駒込武:《殖民地帝國の文化統合》〉,《新史學》第11卷第4期,2000年12月,頁131-137。
 
吳海燕、王晉民:〈試評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在台灣的中國文學〉,《當代》42期,1989年10月。
 
吳新榮:〈鹽分地帶回顧〉,《台北文物》第三卷第二期,1954年8月。
 
巫永福:〈台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收錄於《風雨中的長青樹》(台中市:中央書局),1986年12月,頁106。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時代-試探五○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作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9期,1984年3月。
 
李獻章著、林若嘉譯:〈台灣鄉土話文運動〉,《台灣文藝》102期,1986年9月。
 
李騰獄:〈連雅堂先生的台灣語研究〉,《台灣風物》第一卷第一期,1951年12月1日。
 
阮美慧:〈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的形成及其時代的氛圍〉,《笠》215期,20002月。
 
林弘勳:〈日治時期台灣煙花史話〉,刊載於《思與言》第33卷第3期,1995年9月,頁77。
 
林亨泰:〈「現代詩」季刊與現代主義現代詩〉22期,1994年8月。
 
林亨泰:〈台灣詩史上的一次大融合(前期)-一九五○年代後半期的台灣詩壇〉,收錄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1996年3月。
 
林亨泰:〈停滯與革新--從我的角度來看戰後的現代詩意識〉,《笠》222期,2001年4月。
 
林亨泰:〈從八○年代回顧台灣詩潮的演變〉,《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1990年12月15日。
 
林佩芬:〈永不停息的風車〉,原載於《台灣文藝》102期,1986年6月,後收錄於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4月。
 
林佩芬:〈永不停息的風車—訪楊熾昌先生〉,刊載於《文訊》第九期,1984年3月,頁275。
 
施文杞:〈對於台灣人做的白話文的我見〉(台北市:明潭出版),1979年3月,頁52。原刊載於《台灣民報》二卷四號,1924年3月11日。
 
洪惟仁:〈日據時代的台語教育〉,《台灣風物》,42卷第3期,1992年9月
 
若林正丈著 葉石濤譯:〈台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台灣座標」〉,《當代》17期, 1987年9月。
 
夏鑄九:〈殖民地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期,2000年12月,頁60。
 
孫小玉:〈解鈴?繫鈴?—羅蘭巴特〉,《文學的後設思考》,頁98。
桓夫:〈詩的回顧〉,《龍族》9號 ,1973年7月。
 
翁聖峰:〈論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臺灣文學觀察雜誌》8期,1993年9月。
 
張弘毅:〈臺北大稻埕的「市街風格」變遷: 1853-1945〉,《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5期,1996年7月。
 
許俊雅:〈日治時期台灣白話詩的起步〉,收錄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出版),1996年。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言問題〉,《思與言》29卷4期,1991年12月。
 
郭秋生:〈解消發生期的觀念—行動的本格化建設〉,《先發部隊》第一期,1933年7月15日。
 
陳千武:〈臺灣的新詩精神(Esprit Nouveau)〉,《臺灣文學評論》第1第1期,2001年7月。
 
陳明台:〈硬質而清澈的抒情--純粹的詩人錦連論〉,《笠》193期,1996年6月。
 
陳明台:〈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戰前臺灣新詩現代主義的考察〉,收錄於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4月。
 
陳明台:〈綿延不絕的詩脈--笠詩人的精神與風貌〉,《笠》170期,1992年8月。
 
陳政彥:〈日據時期新詩中臺灣人民形象初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6期,1990年6月。
 
陳映真:〈台灣現代文學思潮之演變〉,《中華雜誌季刊》31卷1期,1992年12月。
 
陳培豐:〈重新解析殖民地台灣的國語「同化」教育政策〉,《台灣史研究》,第7卷第2期,2000年12月,頁9。
 
陳逸雄譯解:〈福澤諭吉台灣論說〉,《台灣風物》,第41卷第1期,1991年3,月,頁87-103。
 
陳瑞文:〈超越主客觀的藝術哲學:梅洛龐蒂與藝術現象學〉,《藝術觀點》,2000年4月,頁68。
 
陳端明:〈日用文鼓吹論〉(台北市:明潭出版),1979年3月,頁3。原刊載於《台灣青年》四卷一號,1922年1月20日。
 
程曉嵐:〈超現實主義述評〉,收錄於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台北:淑馨),1999年5月。
 
隅本繁吉:〈本島人の同化に就て〉,《臺灣教育》154期,1915年。
 
黃呈聰:〈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台北市:明潭出版),1979年3月,頁6。原刊載於《台灣》四卷一號,1923年1月1日。
 
黃得時:〈科學上的真與藝術上的真〉,《先發部隊》第一期,1933年7月15日。
 
楊澤主持、胡惠紀錄:〈現代主義:國際與本土--現代詩運的回顧與前瞻〉,《現代詩》22期,1994年8月。
 
葉笛:〈臺灣新詩的萌芽和發展--日據時代二0年代詩壇的鳥瞰〉,《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季刊》10期,1995年10。
 
葉榮鍾:〈「大眾文藝」待望〉,《南音》一卷二號卷頭言,1932年1月17日。
 
葉榮鍾:〈再論「第三文學」〉,《南音》一卷九、十號合刊卷頭言,1932年7月12日。
 
葉榮鍾:〈第三文學提倡〉,《南音》一卷八號卷頭言,1932年6月3日。
 
趙天儀:〈水仙花的禮讚與呼聲-論巫永福的詩〉,《台灣詩季刊》4號,1984年3月。
 
趙天儀:〈孤城的存在-懷念並論吳瀛濤的詩〉,《台灣詩季刊》2號,1983年9月。
 
趙天儀:〈陳千武的詩與詩論--現實經驗的藝術導向〉,《笠》209期,1999年2月。
 
趙天儀:〈鄉愁的呼喚-論錦連的詩〉,《台灣詩季刊》3號,1983年12月。
 
劉乃慈:〈論日據時期「風車」詩社的「政治潛意識」〉,《笠》221期,2001年2月。
 
蔡秀菊:〈論陳千武詩集不眠的眼中殖民地經驗的系譜〉,《臺灣文藝(新生版)》175期,2001言4月。
 

(二)學位論文:
 
吳慧婷:《記實與虛構--陳千武自傳性小說「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系列作品研究》,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1994年6月。
 
李泰德:《文化變遷下的臺灣傳統文人-黃得時評傳》,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年6月。
 
李麗玲:《五○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1995年7月。
 
許惠玟:《巫永福生平及其新詩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1999年6月。
 
陳明柔:《日據時代臺灣知識分子的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之研究( 1920∼1937 )》,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1993年。
 
陳淑娟:《賴和漢詩的主題思想研究》,靜宜大學中文所,1999年6月。
 
陳淑容:《一九三0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2000年6月。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1991年6月。
 
顏忠賢:《日據時期大稻埕店屋空間的文化形式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0年。
 
顏娟英:《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0年。
 
龔卓軍:《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尼采,胡塞爾,梅洛龐蒂》,86學年度,台大哲學所博士論文。
 
陳連武:《風水—空間意識形態實踐:台北個案》,淡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81學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臧汀生:《臺灣民間歌謠研究》,1979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車:《黃石輝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7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蔡秀菊:〈論陳千武詩集不眠的眼中殖民地經驗的系譜〉,《臺灣文藝(新生版)》175期,2001言4月。
2. 劉乃慈:〈論日據時期「風車」詩社的「政治潛意識」〉,《笠》221期,2001年2月。
3. 趙天儀:〈陳千武的詩與詩論--現實經驗的藝術導向〉,《笠》209期,1999年2月。
4. 陳瑞文:〈超越主客觀的藝術哲學:梅洛龐蒂與藝術現象學〉,《藝術觀點》,2000年4月,頁68。
5. 陳政彥:〈日據時期新詩中臺灣人民形象初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6期,1990年6月。
6. 翁聖峰:〈論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臺灣文學觀察雜誌》8期,1993年9月。
7.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言問題〉,《思與言》29卷4期,1991年12月。
8. 夏鑄九:〈殖民地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期,2000年12月,頁60。
9. 林佩芬:〈永不停息的風車—訪楊熾昌先生〉,刊載於《文訊》第九期,1984年3月,頁275。
10. 林亨泰:〈停滯與革新--從我的角度來看戰後的現代詩意識〉,《笠》222期,2001年4月。
11. 林亨泰:〈「現代詩」季刊與現代主義現代詩〉22期,1994年8月。
12. 阮美慧:〈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的形成及其時代的氛圍〉,《笠》215期,20002月。
13.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時代-試探五○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作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9期,1984年3月。
14. 吳海燕、王晉民:〈試評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在台灣的中國文學〉,《當代》42期,1989年10月。
15. 何義麟:〈皇民化期間之學校教育〉,《臺灣風物》,第36卷第4期,1986年12月,頁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