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7: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健雄
研究生(外文):Jian-xiong Liao
論文名稱:兩種寫實路徑──論清末民初「新小說」與筆記小說的交互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wo Kinds of Realistic Route--A Dissertation On The Mutual Influences Of The "New Novel" and "Essays" During The late Ch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Era
指導教授:廖棟樑廖棟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ong-liang Li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中文關鍵詞:筆記小說梁啟超新小說實寫寫實清末民初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文選擇「寫實路徑」作為討論的中心,一方面,此一時期,西方小說傳統的引入,對中國小說界,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中國小說理論家之援引於西方者,首先便是「寫實」的傳統。另一方面,在中國的小說傳統中,始終有一脈「紀實」的傳統和正史、經傳之間維持著緊密的關係,此一傳統在清末民初的小說界,和因應時代需要而倡議「寫實」的新興小說上,發生傳統小說的「實寫」,和新興小說所強調的「寫實」,是兩組相近卻又有著歧異的小說概念。本文以西方寫實傳統之傳入中國的接受過程(中╱西)與傳統小說之實寫與新興小說之寫實(舊╱新),作為一種立體的座標,正是希望此一座標能作為一種綱領,幫助研究者進一步掌握這些複雜的材料。
  
  所以我的題目「兩種」寫實路徑,是指著由舊到新,由西而中兩種處於動態中的「關係」說的,由舊到新,是中國小說自身隨著文體內緣的改革需求,由西到中,則是小說在發展過程中所遭遇的外力介入,這組座標的交錯,便是我在本文所要討論的核心。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寫實的概念在「新小說」和「筆記小說」二者質變的過程中居於一種「中介」的角色,就「新小說」而言,它將清中葉以來的(符合於西方意義的)寫實主義之契機轉到一種「寫實」的技術層面,一直到五四前後有較多知識份子引介了系統性的西方「寫實主義」之前,「新小說」的「寫實」可以說是清中葉和五四之間寫實主義發展的變奏。而「筆記小說」的角色一方面是被援引為「新小說」的史料基礎,一方面在其中又完成了自身更趨於成熟的時代使命。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從「寫實派」到寫實小說 11
第一節 從描述現實到指導現實 11
第二節 小說作為一種隱喻或嘲諷 17
第三節 正典化過程與政治化過程 24
 
第三章 兩種小說的本體考察 35
第一節 寫實小說的訊息承載 39
第二節 異位錯名──筆記小說之實寫與新小說之寫實
52
第三節 碰撞消弭──新小說和文人筆記的消亡 77
 
第四章 比對中西「寫實路徑」83
第一節 西方寫實主義的難題 83
第二節 中國小說之「寫實路徑」的發展歷程 93
  
第五章 結論 97
 
參考書目舉要 101
壹、小說部分

《民國筆記小說大觀第一輯》卷一∼十,山西:古籍,1995年12月初版。
 
《民國筆記小說大觀第二輯》卷一∼十,山西:古籍,1996年9月初版。
 
王保生編著:《斷魂槍──現代小說卷》陝西:人民教育,1994年10月初版。
 
吳組緗、端木蕻良、時萌等主編:《中國近代文學大系》小說集,七卷(第三卷至第九卷),上海:新華書店,1991年4月初版。
 
吳組緗、端木蕻良、時萌等主編:《中國近代文學大系》筆記文學集,兩卷(第十八卷至第十九卷),上海:新華書店,1991年4月初版。
 
梁啟超等《新中國未來記》台北:廣雅,民73年初版。
 
魯迅:《故事新編》,北京:人民文學,1979年12月初版。

貳、華人研究論文及基礎文獻

上海書店出版社編:《中國近代文學的歷史軌跡》,上海:新華書店,1999年9月初版。
 
于沛:《現代史學分支學科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1998年12月初版。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民75年6月初版。
 
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民88年初版。
 
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三卷(1928-1937),北京:北京大學,1997年2月初版。
 
李細珠:《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0年2月初版。
 
林非:《林非論散文》,南昌:江西高校,2002年4月二版。
 
阿英:《晚清小說史》,北京:人民,1980年8月初版。
 
胡從經:《中國小說史學史長編》,上海:上海文藝,1998年4月初版。
 
胡逢祥:《社會變革與文化傳統──中國近代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上海:人民,2000年9月初版。
 
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第二集第二卷,台北:遠流,1986年4月初版。
 
范智紅:《世變緣常──四十年代小說論》,北京:人民文學,2002年初版。
 
苗壯:《筆記小說史》,浙江:古籍,1998年12月初版。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1978年11月初版。
 
徐德明:《中國現代小說的雅俗流變與整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0年4月初版。
 
桑兵:《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北京:三聯,1995年4月初版。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新華書店,1992年6月初版。
 
高小康:《市民、士人與故事:中國近古社會文化中的敘事》,北京:人民,2001年2月二版。
 
高宣揚:《布爾迪厄》,台北:生智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1840-1911),台北:大安出版,民79年初版。
 
張大春:《小說稗類》,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5月初版。
 
張大春:《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台北:聯合文學,民84年10月初版。
 
連燕堂:《從古文到白話──近代文界革命與文體流變》,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0年4月初版。
 
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2002年3月初版。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1997年2月初版。
 
陳平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1989年12月初版。
 
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台北:二魚文化,2003年3月初版。
 
陳安湖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史》,武漢:華中師範大學,1997年12月初版。
 
陳飛、徐國利:《回讀──20世紀中國社會人文論爭》(第一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10月初版。
 
楊義:《中國敘事學》(楊義文存第一卷),北京:人民,1997年12月初版。
 
劉納:《嬗變──辛亥革命時期至五四時期的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9月初版。
 
鄭家建:《中國文學現代性的起源語境》,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7月初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1998年7月初版。
 
錢理群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四卷(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學,1997年2月初版。
 
韓毓海:《從「紅玫瑰」到「紅旗」》,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6月初版。
 
顏廷亮:《晚清小說理論》,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初版。
 
羅福惠:《辛亥時期的精英文化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1年10月初版。
 
嚴家炎:《嚴家炎論小說》,南昌:江西高校,2002年4月初版。
 
嚴家炎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二卷(1917-1927),北京:北京大學,1997年2月初版。
 
參、西方相關理論著作及文獻

弗朗索瓦.迂連(Francois Jullien)著,杜小真譯:《迂迴與進入》,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2月初版。
 
弗蘭克.克默德(Frank Kermode)著,劉建華譯:《結尾的意義──虛構理論研究》,瀋陽:遼寧教育,2000年3月初版。
 
皮埃爾.布迪厄(P.Bourdieu)、華康德(L.D. Wacquant)著,李猛、李康譯:《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1998年2月初版。
 
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上中下三卷),北京:北京大學,1986年6月初版。
  
艾柯(Umberto Eco)等著,王宇根譯,《詮釋與過度詮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1995年初版。
 
哈洛.卜倫(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台北:立緒出版社,民87年1月初版。
 
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著,劉慧珍譯:《文憑社會──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1998年2月初版。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劉世安譯:《史元》(上下冊),台北:麥田出版社,民88年初版。
 
馬里歐.巴爾加斯.略薩著(Mario Vargas Llosa),趙德明譯,《謊言中的真實》,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初版。
 
勒內•基拉爾(Rene Girard)著,羅芃譯:《浪漫的謊言與小說的真實》,北京:三聯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
 
費正清《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台北:正中書局,民83年7月初版。
 
雷納.韋勒克(Rene Wellek)著,楊豈深,楊自伍譯:《近代文學批評史》(第四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7月初版。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王俊程、戴榮賦,「以知識管理強化組織效能」,資訊與電腦雜誌,十一月號,50-56 頁,民88。
2. [1].王俊程、戴榮賦,「以知識管理強化組織效能」,資訊與電腦雜誌,十一月號,50-56 頁,民88。
3. [1].王俊程、戴榮賦,「以知識管理強化組織效能」,資訊與電腦雜誌,十一月號,50-56 頁,民88。
4. [1].王俊程、戴榮賦,「以知識管理強化組織效能」,資訊與電腦雜誌,十一月號,50-56 頁,民88。
5. 19. 葉匡時、劉韻僖(1999),「企業監控之研究」,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五卷第一期。
6. [2].邱天助,「台灣地區讀書會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社教雙月刊,第68 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1995
7. 19. 葉匡時、劉韻僖(1999),「企業監控之研究」,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五卷第一期。
8. [6].孫本初,「學習型組織的內涵與運用」,空大行政學報第三期,五月,4-5 頁,民84。
9. [6].孫本初,「學習型組織的內涵與運用」,空大行政學報第三期,五月,4-5 頁,民84。
10. [6].孫本初,「學習型組織的內涵與運用」,空大行政學報第三期,五月,4-5 頁,民84。
11. [6].孫本初,「學習型組織的內涵與運用」,空大行政學報第三期,五月,4-5 頁,民84。
12. [4].李弘暉,「團隊領導第一章- 認清團隊的本質」,能力雜誌,七月,民86。
13. 19. 葉匡時、劉韻僖(1999),「企業監控之研究」,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五卷第一期。
14. 19. 葉匡時、劉韻僖(1999),「企業監控之研究」,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五卷第一期。
15. [4].李弘暉,「團隊領導第一章- 認清團隊的本質」,能力雜誌,七月,民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