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3: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乃華
研究生(外文):Nei-hua Liu
論文名稱:荀子道德思想之研究
指導教授:陳德和陳德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e-Heo Ch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中文關鍵詞:道德思想荀子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9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荀子生當戰國末季,世變日亟,亂君亡國相屬,社會道德逐漸崩潰、人心險詐,社會上到處充滿強凌弱、重暴寡的現象。是以人之爭奪、殘賊、淫亂等行為皆肇因於人生而有好利、有疾惡、有耳目聲色等欲望之使然,荀子真切地體驗到人之負面的罪惡,因此荀子之「性惡論」乃對應而生,同時他也體察人為性所撓,為陋所蔽,無法成聖,故而修養之處在於化性去陋,由偽而生善,並強調「致誠養心」與「積善成聖」為道德實踐之普遍性法則。同時他也認為人的本性是生而「好利而欲得」,故人之性是「固無禮義」、「不知禮義」的。而人之所以有禮義等道德觀念,完全是「學而求有之」,「思慮而求知之」得到的,亦是「聖人化性起偽」的結果。他說:「起偽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性惡〉)。
 
  同時在自然觀上,荀子對於「天道論」作了創見性的批評,提出「明於天人之分」(〈天論〉)的觀點。他認為天是無意志的自然界,有其運行的常規,它與社會的治亂、國家的興亡無關。自然界的天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其固有的運行常規;反之,它也不能主宰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的治亂只能從社會本身去尋找原因。故荀子指出,「政令不明」、「本事(指農業)不理」、「禮義不修」才是亂世的根源。因此,他認為人們如果能依照自然界本身的變化規律去實行,自然能管理天地、支配萬物,進而使天地萬物為人類所利用。因此,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張人應積極去控制和利用天地萬物,使之「裁萬物、養萬民」以達王者之政。
 
  在認識論上,他指出「形具而神生」(〈天論〉),明確地認為人的精神活動依賴於人的物質形體。荀子肯定地認為,世界是可知的。他說:「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意指人是具有認識能力,其客觀事務是可以被認識的。他反對孔孟的「生而知之」和「良知」、「良能」的先驗論。他說:「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謂之能;能有所合謂之能」(〈正名〉)。即是人在認識事物的能力上,只有與客觀外在相接觸(合)以後,才能構成知識。因此荀子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儒效〉)的傑出結論。從人的認識過程,荀子更認為,認識首先從感官和外物接觸開始,經過「心」的思考後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因此,其二者間的關係是:「徵知,必將待天官(感官)之當薄(接觸)其類(外物),然後可也」(〈正名〉);反之,「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解蔽〉)。
 
  在認識的過程中,荀子擔心「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因此要克服這種蔽於道之一隅,最重要的方法即是保持「心」之「虛壹而靜」。荀子對於認識過程之細緻分析,可說是古代認識論之發展,極具重大之意義。順此荀子也從孔子「周文」的基礎上,發展出「禮義之統」之系統,在老、莊的「虛靜」和墨家「同異」的概念上,創發了獨特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這些思想,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裡,富有極高之價值,更促進了古代邏輯學之發展。
荀子的年代距今雖已有兩千多年,然文化瞬變不息,於時空上也有著不同的主客觀條件,但無疑的是,人類的許多問題似乎也不斷地重演著,無異於往昔,而先哲對於真理的洞見,卻是歷百代而不衰的。荀子在道德思想中確實有著諸多卓見,值得現今社會與教育引為借鑑。針對當前道德淪喪、世變日亟的時代,希望從荀子道德思想中,獲得啟示與時代意義。 
 
  本論文除結論外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乃簡述本論文寫作之動機與目的,及研究方法與範圍,從歷代學者研治之成果了解荀學精神矢向及學術義涵,知其思想精華以此延續為荀學研究之方向。其本文研究之方法乃循牟宗三先生對經典詮釋所持之觀點為知識、思辨、感觸三者並用之經典詮釋法,以之探究荀學人性之義涵,道德思想之精微,博觀約取以期近荀子原意,並依藉前賢研究之成果,增益研角的多樣性,以貞定文本語意確切性之依據。其研究範圍乃以現存《荀子》三十二篇為主要研究材料,本文試圖從荀子性惡論入路,以此探究荀子人性論為第一序探索。在依循哲學與觀念史之徑於荀子人性論之基礎上,審視人性論之義理架構以此開展荀子心性論及禮義之統觀,作為道德思想與實踐之第二序析論,以期由歷史意義與思想價值,作為現代意義之啟示。
 
  第二章則探討「荀子道德思想的基本性格」,由荀子的天道觀、人性論及認識論,討論荀子思想的核心部份。荀子不依天道而建立人道,其主張天是無可取法的,又主張人性為惡,故此兩個基本觀點發展出人為主義,是為其學說之一大特色。荀子又以義辨能群為人之特色,義辨為理智之作用,能群為理智之基礎,依此而形成理智主義。對於心理之作用,又分為性、知、能三部份,其性不涵攝著知故不能認知禮義,性既無法認知禮義,故順其性之本然發展必出於惡之一途,因性之本然為惡,如欲為善必須仰賴聖人化性起偽使得出於善之可能,依此形成荀學中經驗主義之產生。
 
  第三章探討「荀子道德思想的主觀依據」,由化性起偽的修養論與智心體系的心靈論兩大特色,以檢證荀子道德思想實踐之可能性。從道德實踐的客觀依據「禮義法度」,及道德實踐的主觀依據「心」,了解心如何認知禮義而治性,以此推知荀子道德思想實踐之立論是否圓滿與完備。
 
  第四章討論「荀子道德思想的社會實踐」,從隆禮義而殺詩書、法後王、知統類,以及治辨與分義,以達經國定分、化成天下,外王之治,這些都是荀子客觀理想的展現,惟禮義之統的創見彰顯其識智心靈的形態,更為荀子社會實踐思想的最終依據。
 
  第五章討論「荀子道德思想的人格成就」,從荀子的禮樂之論探討道德修養的規範,並經由學之工夫以達人格的成就,成為能善群治國,以應事變救世的大儒。
最後一章即為第六章「結論」,討論荀子道德思想之研究限制與時代意義及啟示。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範圍 14
 
第二章 荀子道德思想的基本性格 21
第一節 自然的制用──人為主義 21
第二節 外在的規範─客觀主義 38
第三節 知識的地位──理智主義 43
第四節 人性的現實──經驗主義 46
 
第三章 荀子道德思想的主觀依據 50
第一節 人性論 51
第二節 心靈論 73
 
第四章 荀子道德思想的社會實踐 87
第一節 隆禮義而殺詩書 88
第二節 法後王 91
第三節 知統類與禮義之統 95
第四節 辨、分、義、群 100
 
第五章 荀子道德思想的人格成就 107
第一節 道德與禮樂 107
第二節 學與修養 113
第三節 人格的等第 120
 
第六章 結論 126
 
參考書目 133
 
《尚書》。
 
《詩經》。
 
《易經》。
 
《論語》。
 
《左傳》。
 
《老子》。
 
《孟子》。
 
《荀子》。
 
《中庸》。
 
司馬遷,《史記》。
 
班 固,《漢書》。
 
朱 熹,《四書集註》。
 
王先謙,《荀子集解》。
 
貳、當代專著(依姓氏筆畫順序)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8年)。
 
____,《方東美先生演講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4年)。
 
伍振鷟,《中國教育思想史•先秦部份》(台北:師大書苑,1987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
 
____,《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78年)。
 
____,《心體與性體》,第一冊、第二冊(台北:正中書局,1968)。
 
____,《名家與荀子》(台北:學生書局,1979年)。
 
____,《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____,《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年)。
 
____,《圓善論》(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____,《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____,《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1974年)。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余英時,《從價值體系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____,《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吳文章,《荀子的音樂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吳 怡,《中國哲學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吳 康,《孔孟荀哲學》,下冊(台北:台灣商物印書館,1971年)。
 
吳茹寒,《荀子學說淺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82年)。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李明輝,《孟子重探》(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李 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李瑞全,《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林安弘,《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林麗真,《中國歷代思想家─荀子部分》(台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姜尚賢,《荀子思想體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0年)。
 
胡 適,《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61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
 
____,《儒家與現代中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書局,1979年版)。
 
____,《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版)。
 
____,《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____,《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
 
翁惠美,《荀子論人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88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____,《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____,《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張其均,〈中華五千年史〉,《戰國史》,第七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版)。
 
陳飛龍,《孔孟荀禮學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陳德和,《淮南子的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____,《儒家思想的哲學詮釋》(台北:洪葉文化公司,2003年)。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____,《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____,《從創造的詮釋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冊(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項退結,《中國哲學之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黃公偉,《孔孟荀哲學證義》(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5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____,《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楊秀宮,《孔孟荀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楊承彬,《孔孟荀的道德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董承文,《孔孟荀教育思想》(高雄:復文書局,1987年)。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84年)。
 
廖銘春,《荀子新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劉 真,《儒家倫理思想述要》(台北:正中書局,1976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
 
____,《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____,《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5年)。
 
駱建人,《孟子學說體系探賾》(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
 
錢 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版)。
 
謝仲明,《儒學與現代世界》(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羅 光,《中國哲學大綱》(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____,《儒家哲學的體系》(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北大哲學系(注),《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
 
台大哲學系(編),《中國人性論》(台北:東大圖書,1990年)。
 
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年)。
 
謝冰瑩(編),《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83年)。
 
楊祖漢(編),《儒學與當今世界》(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陳德和(編),《當代新儒學的關懷與超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周博裕(編),《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李明輝(編),《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
 
任繼愈(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參、期刊論文(含總集中之論文)
 
王邦雄,〈論荀子的心性關係及其價值根源〉,《鵝湖》第九十期(1983•4)。
 
王爾晉,〈人性基本問題─良心的研究〉,《建設》第十三卷,第十四期(1964•9)。
 
何淑靜,〈論荀子是否以「心」為「性」之問題(上)•(下)〉,《自由文化月刊》第四十 
一•四十二期(1983•3-4)。
 
吳 怡,〈荀子的教育思想〉,《建設》第九卷,第一期(1960•6)。
 
周天令,〈荀子「隆禮義而殺詩書」義疏〉,《孔孟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1987• 
9)。
 
____,〈荀子之天人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卷,第十一期(1987•11)。
 
____,〈讀荀子管見〉,《孔孟月刊》第二十八卷,第四期(1989•12)。
 
周紹賢,〈荀子之教育論〉,《哲學與文化》第十四卷,第四期(1987•10)。
 
陳大齊,〈孔孟荀三子所說人性的分析〉,《孔孟月刊》第二卷,第四期(1964•2)。
 
陳德和,〈先秦儒家道德精英主義之義含與疏通〉,《揭諦學刊》第二期(1999)。
 
____,荀子性惡論之意義及其價值〉,《鵝湖》第二三一期(1994•9)。
 
陸建華,〈荀子哲學結構論〉,《孔孟月刊》第三十八卷,第十一期。
 
項退結,〈荀子在中國哲學史中的關鍵地位及其現代意義(下)〉,《哲學與文化》第九卷,第十二期(1982•12)。
 
____,〈基於孟荀人性論之實際可行的道德觀〉,《哲學與文化》第十七卷,第五期(1970•5)。
 
黃靜華,〈孔孟荀的人性論與教育觀〉,《孔孟月刊》第十七卷,第五期(1979•1)。
 
詹棟樑,〈荀子化性起偽的教育學說〉,《建設》第十二卷,第四期(1963•9)。
 
____,〈道德教育之價值〉,《教育文摘》第八卷,第二期(1963•2)。
 
潘小慧,〈荀子的解蔽心─荀學作為道德實踐論的人之哲學理解〉,《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五卷,第六期(1998•6)。
 
蔡仁厚,〈荀子天論與性論研究〉,《東海學報》第二十四卷(1983)。
 
蔡錦昌,〈荀子的心是個明智心─評牟宗三和康德的看法〉,《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第七期(1988•7)。
 
鄭宗義,〈知識、思辨與感觸─試從中國哲學研究論牟宗三先生的方法論觀點〉,《鵝湖》第十八期(1997•6)
 
鄭家棟,〈大陸近年來的新儒學研究與我的一點認識〉,《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
 
蕭楚珊,〈荀子的知識論初探(上)•(下)〉,《鵝湖》第二一一•二一二期(1993•1-2)。 
羅枝文,〈荀子的教育思想〉,《師友》第六十一期(1972•7)。
 
龔寶善,〈德育的哲學基礎〉,《哲學與文化》第十四期(1975•4)。
 
肆、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順序)
 
吳振隆,《荀子人性論思想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73年),碩士論文。
 
吳靜如,《荀子思想中人格的實踐與開拓》(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8年),碩士論文。
 
沈政輝,《荀子哲學思想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84年),碩士論文。
  
金東洙,《從荀子性惡論看其哲學之特色》(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1977年),碩士論文。
 
金炳采,《荀子哲學中禮的概念》(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1979 年),碩士論文。
 
柳熙星,《荀子哲學的秩序性建構及其困境》(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1999年),博士論文。
 
張美瑜,《荀子的教育思想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70 年),碩士論文。
 
陳儀修,《荀子倫理思想》(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71年),碩士論文。
 
陳靜美,《從孟荀之比較看荀子的成德理論》(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88年,碩士論文)。
 
楊耀斌,《孟荀道德教育之比較》(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89年),碩士論文。
 
劉文郎,《荀子人性論之學理基礎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93年),碩士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陸建華,〈荀子哲學結構論〉,《孔孟月刊》第三十八卷,第十一期。
2. 詹棟樑,〈荀子化性起偽的教育學說〉,《建設》第十二卷,第四期(1963•9)。
3. 龔寶善,〈德育的哲學基礎〉,《哲學與文化》第十四期(1975•4)。
4. 蕭楚珊,〈荀子的知識論初探(上)•(下)〉,《鵝湖》第二一一•二一二期(1993•1-2)。 
5. 蔡錦昌,〈荀子的心是個明智心─評牟宗三和康德的看法〉,《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第七期(1988•7)。
6. 蔡仁厚,〈荀子天論與性論研究〉,《東海學報》第二十四卷(1983)。
7. 潘小慧,〈荀子的解蔽心─荀學作為道德實踐論的人之哲學理解〉,《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五卷,第六期(1998•6)。
8. 項退結,〈荀子在中國哲學史中的關鍵地位及其現代意義(下)〉,《哲學與文化》第九卷,第十二期(1982•12)。
9. 黃靜華,〈孔孟荀的人性論與教育觀〉,《孔孟月刊》第十七卷,第五期(1979•1)。
10. 陳德和,〈先秦儒家道德精英主義之義含與疏通〉,《揭諦學刊》第二期(1999)。
11. 陳大齊,〈孔孟荀三子所說人性的分析〉,《孔孟月刊》第二卷,第四期(1964•2)。
12. 周紹賢,〈荀子之教育論〉,《哲學與文化》第十四卷,第四期(1987•10)。
13. 周天令,〈荀子「隆禮義而殺詩書」義疏〉,《孔孟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1987• 
14. 王邦雄,〈論荀子的心性關係及其價值根源〉,《鵝湖》第九十期(1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