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8: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國城
研究生(外文):Kuo-Cheng Haung
論文名稱: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f relationship among well-being , attitudes of death and meaning in life of hospital volunteers in Kaohsiung City
指導教授:張淑美張淑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成人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2
中文關鍵詞: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生命意義感
外文關鍵詞:Hospital volunteersWell-beingAttitudes of deathMeaning in lif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60
  • 點閱點閱:48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2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8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現況及其關係。研究主要目的有五:(一)了解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現況;(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醫院志工在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上的差異情形;(三)了解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情形;(四)探討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對生命意義感的預測力;(五)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醫院志工未來相關研究及研習、教育訓練推展與服務之參考。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高雄市之醫院志工為研究對象,以立意取樣方式進行樣本之選取,共發放問卷414份,有效樣本為267份。本研究之調查工具為「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調查問卷」,包含個人背景部份、幸福感調查問卷、死亡態度調查問卷與生命意義感調查問卷四個部份。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8.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問卷之資料分析,所使用之統計方法包含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
根據本研究發現,歸納結論如下:
一、 在高雄市醫院志工的幸福感方面
(一) 高雄市醫院志工之幸福感頗佳,以「人際關係」為主。
(二) 不同性別、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在「幸福感整體」上無顯著差異。
(三) 不同年齡、婚姻狀況、就業狀況、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在「幸福感整體」上有顯著差異。
二、 在高雄市醫院志工的死亡態度方面
(一) 不同性別在「逃離接受」上有顯著差異。
(二) 不同就業狀況、教育程度及家庭談論氣氛在「死亡恐懼」上有顯著差異。
(三) 不同健康狀況、宗教信仰在「趨近接受」上有顯著差異。
(四) 不同教育程度、親人罹病狀況在「中性接受」上有顯著差異。
三、 在高雄市醫院志工的生命意義感方面
(一) 高雄市醫院志工之生命意義感頗佳,以「求意義的意志」、「苦難接納」為主。
(二) 不同性別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及其分層面上無顯著差異。
(三) 不同年齡、婚姻狀況、就業狀況、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宗教信仰在「生命目的」上有顯著差異。
四、 在高雄市醫院志工的幸福感與死亡態度方面
(一) 「幸福感整體」與「死亡恐懼」、「逃離接受」呈顯著負相關。
(二) 「幸福感整體」與「趨近接受」、「中性接受」呈顯著正相關。
五、 在高雄市醫院志工的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方面
(一) 「生命意義感整體」與「死亡恐懼」、「死亡逃避」、「逃離接受」呈顯
著負相關。
(二) 「生命意義感整體」與「趨近接受」、「中性接受」呈顯著正相關。
六、 在高雄市醫院志工的幸福感與生命意義感方面
「幸福感整體」及其分層面之「生活滿意」、「人際關係」、「自我肯定」、「身心健康」皆與「生命意義感整體」及其分層面之「求意義的意志」、「生命目的」、「生命控制」呈顯著正相關。
七、 在高雄市醫院志工的幸福感與死亡態度對生命意義感的迴歸預測分析方面
「自我肯定」是預測醫院志工「生命意義感整體」、「求意義的意志」、「生命目的」、「生命控制」之主要預測因子。
根據本研究之結論提出下列建議:
一、 對高雄市醫院志工的建議
(一) 多參與相關研訓課程,以增進志願服務知能。
(二) 力行終生學習的理念與習慣,以提昇整體幸福感。
(三) 擇選適合自己之宗教信仰,提高生命意義感及死亡接受度。
(四) 學習第二專長,適應社會轉變,提高對生活的滿意度。
(五) 設定人生目標,肯定自我。
(六) 以自然及公開的態度與家人談論死亡事件或死亡話題,以降低對死亡的
恐懼。
二、 對高雄市醫院的建議
(一) 醫院可鼓勵志工儘量參與在職及相關之訓練課程,提昇醫院志工志願服務知能。
(二) 醫院所設計之在職訓練課程應兼顧醫院志工的學習需求,以助於醫院志工在從事志願服務時能為病患提供更完善之服務。
(三) 對醫院志工之招募可採主動之方式宣傳,以吸引退休人員、家管及年輕之新血參與志願服務的行列。
三、 對主管機關之建議
(一) 選擇適合之醫院志工從事特殊訓練
(二) 主動留意醫院志工之就業狀況,適時給予協助。
四、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在研究對象上,可擴展至其他醫護相關領域之人員。
(二) 在研究方法上,可採量化與質性並重的研究方式。
(三) 未來研究工具之修訂上,文義應力求簡潔、明白,勿模稜兩可。
(四) 在研究變項上,可擴及其他相關變項。
(五) 在問卷設計上,應顧及年齡的限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well-being , attitudes of death and meaning in life ,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three variables .Hoping to provide suggestions by conclusion of research , which makes a reference of education training , service and further study .
This study adopts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 and takes hospital volunteers in Kaohsiung City as parent population ,using purposive sampling .And sends 414 questionnaires . The effective samples are 267 questionnaires.
The research uses the tool , “questionnaire on well-being , attitudes of death , and life attitude profile . And the collected data is processed with the software package SPSS 8.0 for windows .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T-test , one-way ANOVA , one-way multivariate of variance , Pearson correlation ,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re used .
Findings from the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In the aspect of well-being of hospital volunteers
(1)The well-being of hospital volunteers in Kaohsiung City is
good .
(2)There mak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well-being in
gender ,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 .
(3)There mak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well-being in age ,
marriage ,employment , health and economy .
2.In the aspect of attitudes of death of hospital volunteers
(1)There mak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escape acceptance in
gender .
(2)There mak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fear of death in
employment , education and talking atmosphere .
(3)There mak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pproach acceptance
in health and religious belief .
(4)There mak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neutral acceptance
in education and family sick.
3.In the aspect of meaning in life
(1)The meaning in life of hospital volunteers in Kaohsiung City
is good .
(2)There mak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eaning in life in
gender .
(3)There mak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urpose of life in
age , marriage , employment , health ,economy and religious
belief .
4.In the aspect of well-being and attitudes of death of
hospital volunteers in Kaohsiung City
(1)There exist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ll-being and
fear of death .
(2)There exist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ll-being and
neutral acceptance .
5.In the aspect of meaning in life and attitudes of death of
hospital volunteers in Kaohsiung City .
(1)There exist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fear of death .
(2)There exist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neutral acceptance .
6.There exist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ll-being and
meaning in life .
7.Self — assurance is the main predictive factor of meaning in
life for hospital volunteers in Kaohsiung City .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listed abov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as follows:
1.Suggestions to hospital volunteers in Kaohsiung City
(1)Hospital volunteers could join training courses to increas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voluntary service .
(2)Hospital volunteers could put the ideas of lifelong learning
into practice .
(3)Hospital volunteers could select proper religious belief for
themselves .
(4)Hospital volunteers should learn the the second profession
to adjust to the change of socity .
(5)Hospital volunteers should plan the life properly .
2.Suggestions to hospital authorities
(1)Hospital authorities could encourage the hospital volunteers
to join training courses .
(2)The courses designed by hospital authorities should meet the
demands of both hospital authorities and hospital
volunteers .
(3)Hospital authorities could adopt active ways to attract new
hospital volunteers to join the voluntary service .
3.Suggestions to the superior management of administration
(1)select proper hospital volunteers for special training
(2)Be actively care of the status of employment of the hospital
volunteers and offer assistance timely .
4.Suggestions to the future researchers
Provide information on study groups , methods ,tools , variables , and qeestionnaire designs for future studies’ referenc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名詞解釋…………………………………………………………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志願服務相關理論 ……………………………………………11
第二節 幸福感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21
第三節 死亡態度內涵及其相關研究.…………………………………41
第四節 生命意義感理論及其相關研究.………………………………57
第五節 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關係 ……………………7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7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8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2
第五節 研究步驟與資料處理 …………………………………………8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7
第一節 樣本特質描述分析 ……………………………………………87
第二節 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現況
分析…………………………………………………………… 9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醫院志工在幸福感、死之態度與
生命意義感上差異之探討 ……………………………………96
第四節 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相關
情形之分析……………………………………………………161
第五節 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迴歸
預測分析………………………………………………………1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177
第二節 結論……………………………………………………………192
第三節 建議……………………………………………………………198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205
英文部分…………………………………………………………………209
附錄
附錄一:正式問卷………………………………………………………212
附錄二:同意書…………………………………………………………217
附錄三:問卷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摘要表……………………………220
表 次
表2-1 志工自利利人之動機光譜表 ………………………………15
表2-2 幸福感理論對照表 …………………………………………34
表3-1 高雄市醫院志工人數及樣本發放及回收情形統計表.……81
表3-2 幸福感各分層及整體之Cronbach α值 …………………82
表3-3 死亡態度各分層面及整體之Cronbach α值 ……………83
表3-4 生命意義感各分層及整體之Cronbach α值 ……………84
表3-5 問卷預測摘要表 ……………………………………………85
表4-1-1 高雄市醫院志工基本資料描述分析 ………………………90
表4-1-2 高雄市醫院志工志願服務情形之描述分析 ………………93
表4-2-1 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之層面分析摘要表 …………94
表4-2-2 高雄市醫院志工「死亡態度」之層面分析摘要表 ………95
表4-2-3 高雄市醫院志工「生命意義感」之層面分析摘要表 ……96
表4-3-1 不同性別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97
表4-3-2 不同性別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97
表4-3-3 不同年齡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98
表4-3-4 不同年齡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99
表4-3-5 不同婚姻狀況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
情形…………………………………………………………100
表4-3-6 不同婚姻狀況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
形……………………………………………………………101
表4-3-7 不同就業狀況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
情形…………………………………………………………102
表4-3-8 不同就業狀況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
形……………………………………………………………103
表4-3-9 不同健康狀況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
形……………………………………………………………105
表4-3-10 不同健康狀況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
形……………………………………………………………106
表4-3-11 不同經濟狀況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
情形…………………………………………………………107
表4-3-12 不同經濟狀況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
形……………………………………………………………108
表4-3-13 不同教育程度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
形……………………………………………………………109
表4-3-14 不同教育程度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
形……………………………………………………………110
表4-3-15 不同宗教信仰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
形……………………………………………………………111
表4-3-16 不同宗教信仰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
形……………………………………………………………112
表4-3-17 不同背景變項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上之差異考驗結果
綜合摘要表…………………………………………………113
表4-3-18 不同性別之醫院志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情形…………119
表4-3-19 不同年齡之醫院志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情形…………120
表4-3-20 不同婚姻狀況之醫院志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情形……121
表4-3-21 不同就業狀況之醫院志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情形……122
表4-3-22 不同健康狀況之醫院志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情形……123
表4-3-23 不同經濟狀況之醫院志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情形……124
表4-3-24 不同教育程度之醫院志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情形……125
表4-3-25 不同宗教信仰之醫院志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情形……127
表4-3-26 不同家庭談論氣氛之醫院志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
情形…129
表4-3-27 不同親人罹病狀況之醫院志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情
形……………………………………………………………130
表4-3-28 不同背景變項之醫院志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考驗結
果綜合摘要表………………………………………………132
表4-3-29 不同性別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
情形…………………………………………………………138
表4-3-30 不同性別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
形……………………………………………………………138
表4-3-31 不同年齡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
情形…………………………………………………………139
表4-3-32 不同年齡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
形……………………………………………………………140
表4-3-33 不同婚姻狀況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
差異情形……………………………………………………141
表4-3-34 不同婚姻狀況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分層面上之差
異情形………………………………………………………142
表4-3-35 不同就業狀況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
差異情形……………………………………………………143
表4-3-36 不同就業狀況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分層面上之差
異情形………………………………………………………144
表4-3-37 不同健康狀況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
差異情形……………………………………………………146
表4-3-38 不同健康狀況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分層面上之差
異情形………………………………………………………147
表4-3-39 不同經濟狀況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
差異情形……………………………………………………148
表4-3-40 不同經濟狀況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分層面上之差
異情形………………………………………………………149
表4-3-41 不同教育程度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
差異情形……………………………………………………150
表4-3-42 不同教育程度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分層面上之差
異情形………………………………………………………151
表4-3-43 不同宗教信仰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
差異情形……………………………………………………152
表4-3-44 不同宗教信仰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分層面上之差
異情形………………………………………………………153
表4-3-45 不同背景變項之醫院志工在生命意義感上之差異考驗
結果綜合摘要表……………………………………………155
表4-4-1 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與死亡態度之積差相關分析摘
要表…………………………………………………………161
表4-4-2 高雄市醫院志工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之積差相關分
析摘要表……………………………………………………162
表4-4-3 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與生命意義感之積差相關分析
摘要表………………………………………………………163
表4-5-1 高雄市醫院志工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之迴歸預測分析
摘要表………………………………………………………168
表4-5-2 高雄市醫院志工求意義的意志層面之迴歸預測分析摘
要表…………………………………………………………169
表4-5-3 高雄市醫院志工生命目的層面之迴歸預測分析摘要表…171
表4-5-4 高雄市醫院志工生命控制層面之迴歸預測分析摘要表…172
表4-5-5 高雄市醫院志工苦難接納層面之迴歸預測分析摘要表…173
表4-5-6 高雄市醫院志工死亡接納層面之迴歸預測分析摘要表…174
表4-5-7 高雄市醫院志工生命意義感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
摘要表………………………………………………………175
圖 次
圖2-1 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29
圖2-2 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關係圖……………………76
圖3-1 研究架構圖………………………………………………………77
中文部份
內政部(民89)。志願服務專業教材Ι:認知訓練。
弗蘭克(民84)。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趙可式、沈錦惠譯)。台北:光啟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59)
朱榮智(民81)。向人生問路。台北:書泉出版社。
江慧鈺(民90)。國中生生命意義之探討:比較分析與詮釋研究。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何英奇(民76)。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徵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何英奇(民79)。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71-94。
何郁玲(民88)。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感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明隆(90)。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武雄(民88)。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
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合著(民84)。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出版社。
宋世雯(民89)。成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工作投入與滿足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巫雅菁(民90)。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志願服務法(民90)。立法院公報
李安德(民81)。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沈煥明(民76)。生命的探索。台北:明文書局。
沈毅(民90)。莊子的死亡觀,歷史月刊,73-80。
林子雯(民85)。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東泰(民86)。青年對志願服務之看法。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勝義(民82a)。志願服務的文化與倫理。社會福利雙月刊,109,30-33。
林勝義(民82b)。如何塑造志願服務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3,55-58。
施建彬(民84)。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私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夏雨人(民86)。人生哲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勻翔(民91)。亞理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之快樂論。哲學與文化, 29(5),469-484。
張淑美(民85)。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復文。
陳珍德(民84)。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珍德、程小蘋(民91)。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48。
陳美娟(民89)。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福濱、葉海煙、鄭基良(民82)。現代生活哲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陸洛(民87)。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彙刊,8(1),115-137。
陸娟(民91)。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麥哈里.克里奇特米海伊(民82)。快樂,從心開始(張定綺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原著出版年:1990)
麥哈里.克里奇特米海伊(民87)。生命的心流(陳秀娟譯)。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7)
傅偉勳(民82)。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
傅偉勳(民87)。生命的學問。台北:生智出版社。
曾貝露(民88)。青少年宗教態度、價值導向與幸福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春海(民88)。莊、孟的生死智慧及其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歷史月刊,47-52。
曾華源(民90)。設置地方志工中心可行性之研究(編號:89NYC-4-04)。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游恆山譯(民77)。生命的主題:從意義分析中獲得自我實現。台北:書泉出版社。
游恆山譯(民80)。生存的理由。台北:遠流出版社。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編著(民90)。生死學。國立空中大學。
黃天中(民77)。臨終關懷:死亡態度之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黃富順(民81)。成人心理。國立空中大學。
黃琪璘(民89)。死亡教育課程介入對台東師院學生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澤波(民86a)。孟子幸福觀與後世去欲主義的產生(下)。孔孟月刊,33(2),9-24。
楊澤波(民86b)。孟子幸福觀與後世去欲主義的產生(上)。孔孟月刊,32,2-10。
鄔昆如(民78)。人生哲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鄔昆如、黎建球(民76)。人生哲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廖芳娟(民89)。台灣警察之死亡態度研究。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臺灣省政府社會處(民77)。如何推動志願服務。南投:省政府社會處。
劉敏珍(民89)。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翔平(民90)。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蔡文輝(民68)。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蔡明昌(民84)。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書芳(民87)。傅朗克意義治療法在老人生活意義教育上的探討。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曉江(民82)。論儒家的死亡觀,孔孟月刊,33(1),2-9。
鄭曉江(民83)。中國死亡智慧。台北:東大出版社。
鄭曉江(民88)。超越死亡。台北:正中書局。
鄭曉江(民90)。生命終點的學問。台北:正中書局。
蕭永倫(民89)。論評《尼各馬科倫理學》之幸福目的論。哲學與文化,787-795。
薛保綸(民84)。人與人生。台北:宏明出版社。
顏映馨(民88)。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光(民68)。人生哲學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羅光(民83)。中國人的生死觀,哲學年刊,10,1-8。
羅素如(民89)。殯葬人員對死亡的態度與生死學課程需求初探。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譚承耕(民86)。試論孔孟的德福觀。孔孟月刊,33(2),17-24。
蘇秋雲(民91)。安寧照顧志工照護經驗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私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釋證嚴(民88)。生活的智慧。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英文部分
Argyle,M.(1987).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New York:Routedge.
Baumeister ,R.F.(1991).Meanings of life.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Bradley C,C.& Janet,T.(1997).The Meaning of Life and Older learner:Addressing the Fundamental issue through Critrical Thinking and Teaching.Educational Gerontology,V23 (2),175-195.
Das,A.k.(1983).Meaningfulness as a factor in health.The American Personnel and Guidance Associ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6449)
Diener,E.(1984).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95,542-575.
Fabry(1995).Logotherapy in action:An overview. In Joseph B. Fabry, Reuven P. Bulka, and Williams. Sahakian(Eds.),Finding meaning in life.U.S.:Jason Aronson Inc.
Frankl,V.E.(1963)。Man’s search for meaning: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New York:Washington Square Press.
Frankl,V.E.(1984).Man’s search for meaning: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New York:Simon & Schuster,Inc.
Hedlund,D.E(1977). Personal meaning: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or wisdom.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V55(10),602-604
Kubler-Ross,E.(1969).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Macmillan.
Liora,B.& Rivka,S.(2001).Sources of meaning in life for young and old Israeli Jews and Arabs.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V15(3), 253-269.
McFadden,S.H.(1995).Religious and well-being in aging persons in an aging society.Journal of Social Issues,V51(2),161-175.
Moomal,Z.(1999).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mental well-being. South African Jouranl of Psychology,V29 (1),42-47.
Nam,J.S.(1994).Predictors of drug/alcohol abuse and sexual promiscuity of college student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80746)
Neimeyer,R.A.& Moore,M.A.(1994).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fear of death scale.In Nemeyer,R.A.(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Reasearch,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103-119).Washington:Taylor & Francis.
Omodei,M.M.& Wearing,A.J.(1990).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personal projects:toward and inter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59,762-769 .
Robinson,P.J.& Wood,K.I.(1984).Fear of death and physical illness:A personal construct approach.In Epting,F.& Neimeyer,R.A. (Eds.),Personal Meanings of Death:Appications of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to clinical practice(127-142).Washington,DC:Hemisphere .
Tellis-Nayak,V.(1982)The transcendent standard:The religious ethos of the rural elderly.The Gerontologist,V22,359-363.
Thorson,J.A.& Powell,F.C.(1989).Death anxiety and religion in older male sample.Psychological Report,V64,985-986.
Thorson,J.A.& Powell,F.C.(1990).Meaning of death and instrinsic religiosit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46 ,379-391.
Viney,L.L.(1984)..In Epting,F.& Neimeyer,R.A.(Eds.),Personal Meanings of Death:Appications of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to clinical practice (143-158).U.S:Hemisphe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Wass,H.& Myers,J.E.(1982).Psychosocial aspects of death among the elderly:A View of the literature.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V6,131-137.
Wong,P.T.P.,Reker,G.T.& Gesser,G.(1994).Death attitude profile- revised: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 toward death. In Nemeyer, R. A. (Ed.),Death anxiety handbook:Reasearch,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121-148).Washington:Taylor & Francis.
Zika,S.,& Chamberlian,K.(1987). Relation of hassles and personality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3(1),155-162.
Zika,Sheryl,Chamberlain & Kerry(1992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V83 (1),133-14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