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18: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本蕙
論文名稱:高中生男同志認同歷程之研究
指導教授:卓紋君卓紋君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5
中文關鍵詞:高中生男同志性傾向認同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6
  • 點閱點閱:30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9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5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高中生男同志形成性傾向認同的過程。研究對象為五位曾經現身,且自己認為自己是同志的在校男性高中生。研究方法上採取質化研究,以故事敘說為資料的呈現與分析資料的方式。研究結果是五位高中生男同志認同故事之敘說,研究發現與結論有:
一、認同歷程的背景
在家庭成長背景方面,分就五位高中生男同志的家庭結構、家庭氣氛、與父母長輩的關係、對父母衝突的因應以及手足關係作一整理。另外並整理五位高中生男同志的人際關係,包括:同儕曾猜測其性傾向,同儕的態度,與同儕的關係以及認識同志的管道。
二、性傾向意識過程及認同的自我態度
首先在性別意識方面,本研究發現五位高中生男同志對自己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的認同為何,並發現其存有性別刻板印象。其次在性傾向的認知方面,發現五位高中生男同志對同性戀的定義、對同志性關係以及對同性戀文化的了解。接下來在性傾向的意識方面,發現高中生男同志在意識過程中的感受,意識到自已是同志的時間點,以及幫助其完成認同的關鍵。最後與性傾向相關的經驗方面,整理了五位高中生男同志受男生吸引的原因以及暗戀、單戀、喜歡跟被喜歡的經驗;本研究同時發現當高中生男同志現身程度越不公開時,越不敢談戀愛。
三、現身
首先,在現身的經驗方面,本研究分析了五位高中生男同志在家中談論性傾向的態度,首位現身的對象,現身後的態度,以及對家人現身的考量。另一方面本研究並發現高中生男同志所感受到客體對同志的態度,以及此態度對高中生男同志現身的影響。最後本研究分析了五位高中生男同志現身後,其家人和朋友對待他們的態度。
四、對未來的想法
五位高中生男同志對未來的想法是,如果現身程度深,對同志接觸多,則考量未來的眼光比較遠;反之,其想法是期待自由及與同志網友們見面。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論對未來研究者、諮商輔導人員以及教育者提出建議。
關鍵字:高中生男同志、性傾向、認同
The Identity Process of Senior-High-School Gay Students
Lin, Pen-Hui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gay identity process of five male adolesc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Transcripts of the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ir identity stories. The researcher used “holistic-content” and “category-content” which were two approaches of narrative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stories. Four aspects of the gay identity process were thoroughly discussed in the study:
1.)Background, including the family structure and atmosphere and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siblings, and peers;
2.)Sexual orientation awareness, including gender awareness and the attitude toward the sexual orientation;
3.)The experience of coming out;
4.)Hopes for the future.
In addition, a few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provided for those who intend to investigate similar topics as well as counselors and educators.
目 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5
第三節 名詞詮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青少年期的發展任務…………………………7
第二節 青少年同志性傾向的理論背景………………12
第三節 青少年同性戀的相關研究……………………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29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形成………………………………2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35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41
第五節 研究者的省思…………………………………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認同故事的敘說……………………61
第一節 說不出抱歉─泡泡糖的故事…………………61
第二節 蠶蛹─小海的故事……………………………67
第三節 花團錦簇─冠中的故事………………………73
第四節 自主的恆星─小旭的故事……………………80
第五節 大紅燈籠高高掛─秀琴的故事………………88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95
第一節 認同歷程的背景………………………………95
第二節 性傾向意識過程及認同的自我態度…………109
第三節 現身……………………………………………128
第四節、對未來的想法…………………………………134
第六章 研究結論、限制與建議………………………135
第一節 研究結論………………………………………13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38
參考文獻…………………………………………………145
附 錄…………………………………………………149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149
附錄二 參與研究同意書………………………………150
附錄三 訪談大綱………………………………………151
附錄四 檢核說明表……………………………………152
附錄五 初步分析架構…………………………………153
附錄六 分析類別定義…………………………………154
表 次
表3-2-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摘要表………………………32
表3-3-1 訪談大綱修改對照表………………………………39
表3-4-1 訪談次數記錄表……………………………………46
表3-4-2 替代文本選擇………………………………………50
表3-4-3 資料分析單位與核心概念示例……………………52
表3-4-4 分析歸類示例………………………………………53
表3-4-5 歸類與命名示例……………………………………54
圖 次
圖3-4-1 研究實施程序………………………………………44
圖3-4-2 訪談位置圖…………………………………………46
參考文獻
中文
王釗文(民90)。單親家庭成年子女手足關係互動行為及其互動意義之建構。台灣師大教心所碩士論文。
孔守謙(民89)。說你,說我,說我們同性戀的故事--一個同志相互敘說團體的嘗試。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碩士論文。
跳跳主編(民91)。認識同志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Chara(無日期)。1998年接線報告。台北市:同志諮詢熱線。民92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hotline.org.tw /hotline/ 1998report-phone.htm
誰殺了同性戀?(民87)。台北市:同志諮詢熱線。民92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hotline.org.tw / gay/ kill-bad-books.htm
接線故事(民89)。台北市:同志諮詢熱線。民92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hotline.org.tw /gay/stories.htm
沈欣怡(民87)。高中階段青少年及其父母、老師對青少年發展任務觀點差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承芬(民89)。同性戀輔導案例。輔導通訊,61,32-36。
周柏伶(民89)。同性戀輔導。輔導通訊,61,37-41。
林瓊瑤(民89)。老師,我是不是同性戀?談多元社會中輔導老師的新挑戰─專訪弘光技術學院劉安真老師。輔導通訊,61,8-12。
宜蘭縣歷史大事記(無日期)。民90年12月6日,取自http://bbs.ee.ntu.edu. tw/boards/ILan/3/3.html
邱恬琳(民90年8月19日)。台灣中時電子報。民90年12月6日,取自http://hkten.uhome.net/20010819003.htm
洪素珍、賴杞豐(民91)。掙扎與超越─一位男同志生命歷程。載於同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台北:巨流。
徐西森(民85)。同性戀問題、案例分析及處遇模式之研究。發表於第四屆亞洲性學會議。台北:國際性學學會暨中華民國性教育協會。
陳怡君(民89)。將心比心,愛之以德。輔導通訊,61,44-48。
陳麗如(民89)。他們的故事─七個女同志的認同歷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郁齡(民88)。談青少年同性戀。輔導通訊,58,46-54。
張 玨(民88)。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17-23。
張娟芬(民87)。姊妹戲牆:女同志運動學。台北:聯合文學。
張春興(民8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莊明貞(民86)。兩性平等教育如何落實─多元文化教育觀。教師天地,90,13-21。
曾寶瑩(民89)。同性戀主體與家庭關係互動歷程探索。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碩士論文。
劉安真(民90)。「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
劉仲冬(民85)。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23-139。台北:巨流。
蕭敬明(民89)。憶「玫瑰少年」--葉永誌。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56-94。
魏慧美(民91)。同志污名化─同性戀的刻板印象的分析。同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孔繁鐘編譯(民86)。DSM-IV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台北:合記。
D’Augelli, A.R.(2000).In G.M., Herek (2000). Stigma and sexual orientation: Understanding prejudice against lesbian, gay men, and bisexuals.江淑琳譯(民89)。受害事件對年輕女同性戀、男同性戀與雙性戀者發展的影響。載於污名與性取向。
Aronson E., Wilson T.D., & Akert R.M.(n.d.).Social Psychology.李茂興、余伯泉譯(民84)。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
Gleitman H.(1991).Psychology.洪蘭譯(民84)。心理學。台北:遠流。
Herek G.M.(2000). Stigma and sexual orientation: Understanding prejudice against lesbian, gay men, and bisexuals.江淑琳譯(民89)。男同性戀者與雙性戀者的內化厭惡同性戀傾向、親密關係和性行為。載於污名與性取向。
Reinisch, J. M. & Beasley, R.(1990).王瑞琪等人譯(民81)。新金賽性學報告【親密關係篇】。台北:張老師。
Simone de Beauvoir(1999).陶鐵柱譯(民88)。第二性。台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Smart B.(n.d.).Michel Foucault.國立編譯館主譯,蔡采秀譯(民87)。傅柯。台北:巨流。
英文
Anderson D.A. (1995).Lesbian and gay adolescents: Social and develop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G.Unks (Ed.), The gay tee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heory for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adolescent. N.Y.: Routledge.
Barber, J.S.& Mobley, M.(1999). Counseling gay adolescence. In A. M. Horne,& M. S. Kiselica (Eds.). Handbook of counseling boys and adolescent males: A practitioner’s guide. CA: Publications.
Erikson, E.H.(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Y.: Norton.
Havighurst, R.J.(1972).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education(3rd ed.). N. Y.: Longman Inc.
HORTON, L. C.(1995). Coming out: Reactions in the family system to the gay or lesbian sexual orientation of an adolescent family member. Texas Woman''s University. MS. http://wwwlib.umi.com/dissertations/fullcit/1377734
Lindley L. L.& Reininger, B.M.(2001). Support for instruction about homosexuality in South Carolina Public.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1(1),17-22.
Mills,J .K.(1990). The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of adolescent homosexuality. A Review. Adolescence,25(100),913-922.
Newman, B.M.& Newman, P.R.(1995).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C.A.: Books /Cole.
Parker, W. E.(1994). A study of life transitions,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special issues of gay me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h D. http://wwwlib.umi.com/dissertations/fullcit/9501530
Rofes, E.(1995). Making our schools safe for sissies. In G.Unks (Ed.), The gay tee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heory for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adolescent(pp.79-84). N.Y.: Routledge.
Savin-Williams, R. C.(1990). Reactions of gay and lesbian youth to verbal and physical harassment. Human Ecology . 18(2),pp. 12-14. Retrieved from EBSCO database on http://globalvgw5.global.epnet.com/ehost.asp?Global=1&key=204.179.122.141_8000_-421143864&site=ehost&return=n
Shaffer D. R.(1993).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ren and Adolescence. CA: Brooks/Cole .
Tharinger, D. & Wells,G.(2000).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al chanllenges of gay and lesbian adolescents. The need for community of caregiving from family and school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9(2),158-17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