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1: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芸旻
研究生(外文):Liu Yung Ming
論文名稱:屏東地區排灣族國小六年級學童幾何概念之研究
指導教授:黃金鐘黃金鐘引用關係簡清華簡清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數理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排灣族幾何概念國小六年級學童
外文關鍵詞:the tribe of Paiwanconcept of geometry6th grade studen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2
  • 點閱點閱:5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屏東地區排灣族國小六年級學童幾何概念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以文獻內容分析法分析國小幾何教材,並以屏東縣108位排灣族國小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調查學生的van Hiele幾何思考層次並對學生的答題情況加以分析。再以卡方檢定來考驗不同性別之學童在每一個層次通過人數的百分比是否有差異。最後針對在紙筆測驗中產生跳躍現象的學童加以訪談,以了解筆試結果和晤談結果是否相符合,並調查排灣族母文化中與幾何相關的概念。
本研究有以下發現:
一、低年級的活動以層次一為主,而中年級、高年級的活動則以層次二為主,層次三的活動較少。對於「正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對角線性質」、「平行四邊形被對角線分割後的圖形」等概念較少提及。
二、在以答對題數超過該層次全部題數五分之三的標準之下,正方形層次一以及層次二和圓形層次一及層次二的題目對學生來說是較簡單的,通過率在91﹪以上,而等腰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層次一的通過率分別為84﹪、90﹪,但層次二的通過率卻分別只有57﹪、63﹪,由此可知等腰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這兩種概念對學生來說是較困難的。
三、由答題情況發現:
1.學生皆能辨識正方形、圓形,對於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辨識能力較低,只要將圖形旋轉後,學生就會無法辨識。
2.學生不了解正方形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高達25%的學生認為圓形的直徑只有1條,13%的學生認為圓形的直徑有2條。不清楚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質,不知道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
3.學童不清楚四邊形的包含關係,不知道正方形被對角線分割後,形成兩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不了解長度擴大N倍後的圖形,面積應變成原來的N2倍。不清楚等腰三角形的內在屬性。無法運用文字對三角形之間的關係進行推理。
四、不同性別的學童只有在直角三角形層次二之通過人數有顯著差異,女生表現較男生佳。
五、針對在筆試時產生跳躍現象的學童加以訪談,結果發現筆試時產生跳躍現象的學童大部分皆能描述圖形的構成要素以及驗證圖形的特性,但無法比較圖形之間的異同,而在回答理論層次的問題時,也都是回答不知道或用猜的,由晤談得知14位在筆試時產生跳躍現象的學生只有4位真正產生跳躍現象。
六、在排灣族生活中可以見到一些幾何圖形,也有代表這些圖形的說法,只是每個村落的說法或音調可能會不一樣。一些數學上的專有名詞都是外來用語,排灣族社會中並沒有這些說法,雖然排灣族使用等腰三角形作為雕刻的圖形,但並沒有代表等腰三角形的說法。
關鍵字:排灣族、幾何概念、國小六年級學童
A research of Paiwan 6th grade students’ geometry concept
in Pingtung are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geometry material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investigate 108 students of Paiwan 6t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about van Hiele levels in Pingtung area by paper-pencil test and then analyze students’ answering condition. And we use chi square statistics to compare van Hiele level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Then interviewing the students who were identified as “Concept Jumper”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aper-pencil test to know whether paper-pencil results correspond with interview results or not. At last we find out concept in the tribe of Paiwan’s culture is related to geometry.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re is no concept in textbook, such as 「the property of the diagonal lines of quadrangles」、「the square is cut with the diagonal line then the square will become two right triangles with two sides of equal length」.
2. The problem of square level 1 and 2 and circle level 1 and 2 are easy for students because students’ pass percent is above 91﹪. The pass percent of isosceles triangle level 1 and right triangle level 1are 91﹪、97﹪ each other
, but the pass percent of level 2 reduces to 57﹪、63﹪, thus it can be seen isosceles triangle and right triangle are more difficult for students.
3.
(1) The students can recognize square, circle, but the ability of recognizing isosceles triangle and right triangle is lower. As long as rotating the shapes, the students could not recognize them.
(2) The students could not realize the diagonal lines of square are vertical and divided equally. There are about 25﹪students who think that the amount of caliber of one circle is 1 and 13﹪students think the amount is 2. Students do not understand the basic property about the isosceles triangle . The students do not know the sums of angles of a triangle are 180 degree.
(3) The Students do not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quadrangles. They do not know if the square is cut with the diagonal line then the square will become two right triangles with two sides of equal length. The students do not know if the length of the shape enlarges N times, the area will enlarge N2 times. They do not know the internal meaning of isosceles triangle. Students could not develop logical arguments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iangles.
4.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t of van Hiele level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the shapes of right triangle level 2. And female students represent better than male students.
5. The results of interview are that almost all students can describe the elements of shapes and test conjectures about geometric properties, but they can’t compare different shapes. When answering problems of theoretical level, their answer either “I don’t know” or “by guessing”. By interviewing students, we can know four students are “Concept Jumper”.
6. We can see some geometric shapes in the tribe of Paiwan during their life and have words represented the shapes. But there is a little different in tone and accents in each of villages. Some proper nouns are external, but they do not have these words or vocabulary to represent them.
Keywords: the tribe of Paiwan、concept of geometry 、6th grade students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目次…………………………………………………………………………..Ⅴ
圖次……………………………………………………………....................Ⅶ
表次…………………………………………………………………………..Ⅷ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待答問題…………………………………………………4
第四節  名詞釋意…………………………………………………5
第五節  研究限制…………………………………………………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van Hiele幾何思考理論………………………………7
第二節  van Hiele理論之相關研究………………………………16
第三節  國民小學幾何教材…………………………………17
第四節  中部地區國小學童van Hiele幾何思考層次研究……20
第五節  國小學童的幾何表現…………………………………22
第六節  排灣族文化………………………………………………23
第七節  影響原住民學業成就之因素與相關研究……………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流程…………………………………………………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38
第三節  研究樣本…………………………………………………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39
第五節  資料處理…………………………………………………41
第肆章 幾何教材分析之結果
第一節 康軒版教材分析………………………………………43
第二節 南一版教材分析………………………………………46
第三節 翰林版教材分析………………………………………49
第伍章 筆試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排灣族國小學童幾何思考層次分佈情形……………53
第二節 筆試答題情況……………………………………………55
第三節 不同性別之排灣族國小學童幾何思考層次分佈情形…72
第陸章 晤談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晤談資料分析………………………………………75
第二節 排灣族母文化中之幾何概念………………………92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95
第二節 建議……………………………………………………98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101
二、英文部分…………………………………………………………107
附錄
附錄一 吳氏van Hiele幾何思考層次測驗卷…………………….109
附錄二 吳氏van Hiele幾何思考層次答案卷…………………….121
附錄三 吳氏van Hiele幾何思考層次訪談工具…………………122
附錄四 訪談排灣族族人大綱…………………………………131
附錄五 排灣族學童van Hiele幾何思考層次之答題統計表……132
附錄六 訪談排灣族族人逐字搞………………………………135
附錄七 晤談學生逐字搞……………………………………………138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保進(民85)。統計套裝程式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松崗。
王榮信(民89)。關於排灣-排灣族文明巡禮。屏東市: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王龍錫(民74)。屏東排灣族兒童速率概念之發展。屏東師專學報,3,43-59。
任秀媚(民75)。山地單語與山地雙語兒童語文能力及智力之比較研究。新竹師專學報,13,256-241。
朱建正(民88)。思考教室-談九年一貫中的幾何領域(下)。兒童的雜誌,159,74-77。
余民寧(民84)。成就測驗的編製原理。臺北市:心理。
余民寧(民86)。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三民。
吳榮順(民83)。泰雅族之歌。臺北市:風潮有聲出版。
吳德邦(民87)。臺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童van Hiele幾何思考層次之研究。臺中市:臺中師院數理系。
吳德邦(民88)。簡介范析理幾何思考理論。進修學訊年刊,5,47-86。
吳德邦(民89)。臺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童范析理幾何思考層次之研究-筆試部分。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III,35-65。
吳德邦、戴五騰、謝翠玲(民90)。使用五階段學習模式對國小一年級學生學習幾何概念之研究。文章發表於中華民國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會年會,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民國90年12月7-8日。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 -25 11-S142-011,
吳燕和(民57)。排灣兒童的養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5,55-103。
呂季霏(民90)。花蓮縣國小低年級泰雅族學生平面幾何概念之詮釋性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呂枝益(民89)。教科書中族群偏見的探討與革新。原住民教育季刊,17,34-51。
巫有鎰(民86)。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作比較。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李亦園、歐用生(民81)。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臺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建興、簡茂發(民81)。縮短山地學校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 方案研究。臺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阮昌銳(民85)。臺灣的原住民。臺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
周德禎(民90)。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臺北市:五南。
周麗玉(民83)。影響中小學科學教育的幾個教學問題。科學月刊,25(6),437-441。
林宜城(民84)。南投縣山地地區國小兒童位值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軍治(民74)。兒童數學學習之心理基礎。臺中市,教育廳。
林軍治(民81)。兒童幾何思考之VAN HIELE水準分析研究-VHL、城鄉、年級、性別、認知型式與幾何概念理解及錯誤概念之關係。臺中市:書桓出版社。
林碧珍(民82)。兒童「相似性」概念發展之研究--長方形。新竹師院學報,6,333-377。
林蘭香(民88):花蓮縣國小一年級泰雅族新生數概念詮釋性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洪萬生(民85)。數學課程的文化衝擊。科學月刊,27(12),1027-1032。
洪麗晴(民85)。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推理表現與其策略使用之差異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紀惠英(民87)。俗民數學與數學學習-從文化脈絡的觀點看數學學習。花蓮師院學報,8,69-97。
紀惠英(民90)。山地國小數學教室裡的民族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紀惠英、劉錫麒(民89)。泰雅族兒童的學習世界。花蓮師院學報,10,65-100。
胡永寶(民84)。原住民學生學習現況調查研究。國教園地,51/52,54-71。
秦葆琦(民86)。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之發展與主要內容分析。原住民教育季刊,7,27-52。
翁欣瑜(民91)。花蓮縣國小六年級泰雅族學童與平地學童幾何解題表現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高淑芳、何秀珠(民86)。桃竹苗地區山地國小學童之家庭環境、學習概況、行為困擾調查研究-訪視當地資深教師。原住民教育季刊,5,17-38。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景中(民84)。平面幾何新路。臺北市:九章。
張善楠、洪天來、張麟偉、張建盛、劉大瑋(民86)。社區、族群、家庭因素與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的關係。臺東師院學報,8,27-52。
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臺捷。
教育部(民87)。國民小學鄉土語言教材排灣語學習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梁明輝(民84)。臺灣原住民國民教育的檢討與改進。國教天地,108,22-27。
許木柱(民76)。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許美智(民81)。排灣族的琉璃珠。臺北市:稻鄉。
許郁芳(民89)。排灣族百步蛇木雕紋飾之分析與探討。國教之聲,33(3),34-44。
郭靜姿、張蘭畹、林秋妹、王曼娜、盧冠每(1999)。文化殊異學生之學習特質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325-344。
陳全成(民85)。當前原住民教育政策與分析。原住民教育季刊,2,43-52。
陳枝烈(民83)。排灣族山地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子女學習活動之研究。教育研究,40,52-63。
陳枝烈(民85)。都市原住民兒童適應問題之探討-二個兒童的晤談。原住民教育季刊,1,33-57。
陳枝烈(民86)。臺灣原住民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俊生(民65)。國民教育科學教育資料叢書:幾何圖形的認識。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陳順利(民88)。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追蹤調查-以臺東縣關山地區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黃志偉(民91)。多元文化對數學課程的衝擊-民族數學的剝奪與回歸。師友,415,38-41。
黃志賢(民90)。原住民學生數學文字題解題行為之研究。明志技術學院學報,33,49-59。
黃盈君(民89)。國小五年級學生三角形圖形概念之分析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茂夫、溫寶珠(民85)。原住民學生在山地或平地就讀之學習成效差異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3,21-48。
黃森泉(民84)。原住民兒童族群社會化之研究。國教輔導,36(4),20-23。
楊孝濴(民85)。臺灣原住民教育均權體制之規劃。原住民教育季刊,2,26-42。
楊肅棟(民88)。原漢族別與學業成績關聯性之追蹤調查研究-以臺東地區國小學童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葛曉冬(民89)。花蓮地區國小泰雅族學生van Hiele幾何思考層次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鈴木質(民83)。臺灣蕃人風俗誌。臺北市:武陵。
劉好(民87)。平面圖形教材之處理。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八十六學年度數學教育研討會之論文暨會議實錄彙編。
劉好(民90)。國小數學實驗班學生幾何迷失概念分析。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討會革新國民中小學數學教育議題。
劉佑彰(民91)。鄉鎮原住民學童文化參照架構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劉湘川、許天維、林原宏、郭伯臣(民83)。試題層次分析法在國小數學科上的應用。測驗統計年刊,2,1-15。
劉敬洲(民83)。山地部落與平地教育背景之差異。國教之聲,28(2),19-37。
劉錫麒(民66)。花蓮泰雅族兒童的泛靈論。花蓮師專學報,9,124-117。
劉錫麒(民68)。花蓮布農族兒童夢概念的發展。花蓮師專學報,13,632-620。
劉錫麒(民71)。花蓮泰雅族兒童時間概念的發展。花蓮師專學報,11,176-169。
潘宏明(民85)。原住民國小學童數學解題後設認知行為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八十四學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1-218。
潘宏明(民88)。原住民母文化脈落下花蓮縣國民小學一年級原住民數學科課程與教材規劃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中涵(民85)。漫談原住民文化與漢文化之差異-評論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之研究。教改通訊,21,42-43。
蔡春美(民69)。臺東縣山地兒童面積保留與面積測量概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盧銘法(民85)。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幾何概念之分析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賴玉粉(民84)。花蓮縣原住民、非原住民國小學童學習適應與自我概念之比較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謝佩均(民90)。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生學習適應之比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謝貴利(民86)。臺灣原住民原始木雕工藝。臺北市: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韓幼賢(民44)。屏東縣山地兒童智慧測驗研究報告。測驗年刊,4,272- 275。
簡淑真(民87)。文化與數學學習關係初探:以蘭嶼雅美族為例。臺東師院學報,9,283-306。
譚光鼎(民85)。探討少數民族教育成就的理論模式。花蓮師院學報,6,25-72。
譚寧君(民82)。兒童的幾何觀:從van Hiele幾何思考的發展模式談起。國民教育,33(5/6),12-17。
蘇惠玉(民87)。從民族數學到多元文化關懷的數學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Bishop, A. J. (1988).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its culture context.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9(2), 179-191.
Bishop, A. J. (1991). Mathematical enculturation:a culture perspectiv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Dordrecht;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lements, D. H., & Battista, M. T. (1992). Geometry and spatial reasoning. In Grouws, D. A.(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pp. 420-464). New York : Macmillan Publisher.
Crowley, M. L. (1987). The van Hiele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metric thought. In Mary Montgomery Lindquist (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geometry, k-12(pp. 1-16).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Fuys, D., Geddes, D., & Tischler, R. (1988). The van Hiele model of thinking in geometry among adolescents. Reston, VA: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Graham B.(1988).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aboriginal children. In A. J. Bishop(Ed.),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pp. 119-135). Dordrecht;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Hoffer, A. (1983). van Hiele based research. In R. Lesh & M. Landau(Eds.), Acquisition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and processes(pp. 205-228.)New York:Academic Press.
Mayberry, J. (1983). The Van Hiele levels of geometric thought in undergradua
te preservice teacher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4, 58- 69.
Nickson, M. (2000).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A teacher’s guide to recent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London ; New York : Cassell.
Senk, S. L. (1989). van Hiele levels and Achievement in writing geometry proof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3), 309-321.
Usiskin, Z. P. (1982). van Hiele levels and achievement in secondary school geometry(Final Report of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 in Secondary School Geometry Project). 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20288)
van Hiele, P. M. (1984). A child’s thought and geometry. In D. Fuys, D. Geddes, & R. Tischler(Eds. & Trans.),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selected writings of Dina van Hiele-Geldorf and Pierre M. van Hiele(243-252) Columbus, OH:ERIC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 for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87697)
van Hiele, P. M. (1986). Structure and insight:A theor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Orlando, Fla:Academic Press.
Wanger, A. W. (1974). The development of short-term and incidental memory:A cross-cultur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45, 389-396.
Wirszup, I. (1976). Breakthroughts in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and teaching geometry. In J. L. Martin & D. A.Bradbard(Eds.), Space and geometry: Papers from a research workshop (pp.75-97).Columbus, OH:ERIC Center for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3200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劉錫麒(民68)。花蓮布農族兒童夢概念的發展。花蓮師專學報,13,632-620。
2. 劉錫麒(民66)。花蓮泰雅族兒童的泛靈論。花蓮師專學報,9,124-117。
3. 劉敬洲(民83)。山地部落與平地教育背景之差異。國教之聲,28(2),19-37。
4. 譚寧君(民82)。兒童的幾何觀:從van Hiele幾何思考的發展模式談起。國民教育,33(5/6),12-17。
5. 譚光鼎(民85)。探討少數民族教育成就的理論模式。花蓮師院學報,6,25-72。
6. 簡淑真(民87)。文化與數學學習關係初探:以蘭嶼雅美族為例。臺東師院學報,9,283-306。
7. 蔡中涵(民85)。漫談原住民文化與漢文化之差異-評論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之研究。教改通訊,21,42-43。
8. 劉錫麒(民71)。花蓮泰雅族兒童時間概念的發展。花蓮師專學報,11,176-169。
9. 劉湘川、許天維、林原宏、郭伯臣(民83)。試題層次分析法在國小數學科上的應用。測驗統計年刊,2,1-15。
10. 黃茂夫、溫寶珠(民85)。原住民學生在山地或平地就讀之學習成效差異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3,21-48。
11. 黃志賢(民90)。原住民學生數學文字題解題行為之研究。明志技術學院學報,33,49-59。
12. 陳枝烈(民85)。都市原住民兒童適應問題之探討-二個兒童的晤談。原住民教育季刊,1,33-57。
13. 陳枝烈(民83)。排灣族山地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子女學習活動之研究。教育研究,40,52-63。
14. 陳全成(民85)。當前原住民教育政策與分析。原住民教育季刊,2,43-52。
15. 郭靜姿、張蘭畹、林秋妹、王曼娜、盧冠每(1999)。文化殊異學生之學習特質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32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