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
(一)書籍
石之瑜、黃競涓(2001),當代政治學的新範疇──文化、性別、民族,台北:瀚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呂玉瑕(1981)「社會變遷中臺灣婦女之事業觀:婦女角色意識與就業態度的採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0期:25-66。呂伯璘著(1993),高雄市民政資料初編,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李茂興(1994)組織行為,台北:楊智文化。
李美枝(1981)「性別特質問卷的編制及男女大學生四種性別特質類型在成就動機、婚姻、事業及性態度上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23卷1期,台北:中國心理學會。李美枝(1988),性別角色面面觀,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高淑貴(1985)「男女兩性職業選擇之比較研究」,載於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主編,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下冊),頁357-387,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胡幼慧主編(199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胡國強等編著(1997),工商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徐宗國譯(1998),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皎眉(1986)「性別角色態度、個人現代化性與逃避事業成就傾向及工作滿意程度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婦女研究室專輯報告。
陳義勝(1980)組織行為,台北:華泰書局。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出版社。
彭懷真(1995)「少林向峨嵋拜師-學者女性別特質創造成功事業」,管理雜誌, 第250期:頁133-135,台北。
彭渰雯、李清如合著(1997),女里長的故事-台北市女里長經驗紀實之研究,台北: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蔡淑鈴、瞿海源(1988)「性別與成就抱負」,中國社會學刊, 第12期:頁135-168,台北。
蘇南成監修,林金枝主修(1990),重修高雄市志,卷二民政志(上),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顧燕翎(1989)「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載於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女性知識分子與臺灣發展,頁91-134,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顧燕翔、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
顧燕翔主編(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二)論文
張馨芸(2001),「我國女性主管的領導風格與決策行為之研究──以民營企業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黃麗蓉(1996),「組織中的女性領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黃慈雅(1998),「不同情境下女性主管的領導風格對部屬績效之影響研究-以國內金融機構為研究對象」,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煥榮(2000),「組織中玻璃天花效應之研究:行政院部會機關女性升遷之實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羅智揚(1998),「政府部門兩性主管事業生涯發展之差異-以台灣省政府二十四個廳處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三)研討會論文
黃長玲,「政治學與女性主義」。政治學與文化研究研討會,國家科學委員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1年5月11日。
二、英文
Kuzel, A. J. 1992. “ Sampling in Qualitative Inquiry ” in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2 ”Primary Care Research: 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 Map.” in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p.3-28.
Phillips, Anne. ed. Feminist and Politic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well,1997. “Leadership and Gender: Vive la Different ?” in Walsh (ed.), Women, Men, & Gender: On Going Debates. pp.298-305.
Rosener, B. Judy,1997. “Leadership and the Paradox of Gender” in Walsh (ed.), Women, Men, & Gender: On Going Debates. pp.294-297.
Walsh, Mary Roth,1997. “Leadership: Do Women and Men Have Different Ways of Leading?” in Walsh (ed.), Women, Men, & Gender: On Going Debates, pp.291-292.
Walsh, Mary Roth,1997. Women, Men, & Gender: On Going Debates. New York: Hamilton Printing Company.
Whicker Marcla Lynn and Malcolm Jewell, 1998 “The Feminization of Leadership in State Legislatures” In Thomas, Sue, and Clyde Wilcox. eds. 1998. Women and Elective Offi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三、英文中譯本
Babbie, Earl. 著,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
Clough, Patricia Ticineto. 著,夏傳位譯(1998),女性主義思想-欲望、權力及學術論述,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Cook, Liz & Brian Rothwell. 合著,劉復苓譯(2002),男女領導大不同,台北:聯經。
Heywood, Andrew. 著,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合譯(1999),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Marsh, David and Gerry Stoker. 著,陳菁雯、葉銘元、許文柏合譯(1998),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文化。
Sears, David O.等著,黃安邦譯(1990),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