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丁清煌(1999),標準檢驗局ISO評審員工作生活品質及服務態度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內政部地政司(2002),90年地政業務年報。
3.內政部地政司(2002),土地登記審查手冊,高雄縣:地政士公會。
4.內政部地政司(2002),地政士法暨有關法規彙編。
5.尤重道(1995),從有照與無照土地代書利益衝突鬥法爭權益─談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制度,台灣地政,108,16-29。
6.王永大(1996),公部門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以我國稅務人員為對象,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7.王培志(1997),義工參與的決策因素、工作滿足、離職傾向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8.丘永台(1995),土地登記總論,台北:文笙書局。
9.朱柔若(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市:揚智文化。
10.吳三靈(1995),提升工作生活品質,人事月刊,20(1),46-57。11.呂麗珍(2001),高中、高職會計學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2.李文雄(1993),不動產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13.李泳龍(1987),地價稅與地方公共設施對住宅區位選擇影響之研究─TIEBOUT假說在台北都會區之實證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14.李建慧(2003),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聯性之研究─以國產實業建設公司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5.李彥廷(1997),工作生活品質對服務品質與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6.李淑貞(2000),我國國稅稽徵人員工作滿足感之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7.李靜(1996),組織氣候、人格特質和工作滿足之關連性研究,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8.李靜儀(1987),工作生活品質之比較文化觀,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林雄(2003),誠信、專業與服務,地政士特�情C
20.邱皓政(2002),社會與行為科學的一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
21.洪榮昭(1993),81年度台灣地區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生活品質調查,研考雙月刊,17(1),20-31。22.胡瓊泰(2000),工作生活品質、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中山大學大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3.孫沁光(2001),從價值觀點探討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價值觀契合與個人效能之關聯性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4.徐純慧(1993),員工對其工作生活品質之期望、滿意度與工作績效之關係,台北:華泰書局。
25.張元旭(2003),地政士法施行後之政策走向,地政士特�情C
26.張俊彥(1994),工作生活品質化的理論與實際-以高雄市政府人事業務為例,人事月刊,19(3),108-119。27.張苙雲(1990),組織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28.張惠英(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9.曹國雄(1991),基層員工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中原學報,20,177-187。
30.許文昌(1997),土地法規及土地行政表解,台北:文笙書局。
31.許寅脩(2002),地方政府資訊人員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32.郭盈卿(1999),空服員之工作壓力、工作滿意、休閒滿意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3.陳世志(2002),矯正機構基層戒護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4.陳其懋(2000),台灣職業棒球球員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35.陳孟修(1999),零售業員工的人格特質與工作生活品質對組織承諾、工作投入、服務態度與工作績效的影嚮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36.陳金娟(2000),情緒勞動者的工作生活品質、工作滿足與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公司櫃檯人員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7.陳建寧(1999),公民文化與地方發展之初探,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8.陳美志(2000),工作生活品質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關務人員為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39.陳家聲、樊景立(2000),我國國人工作生活品質經驗之研究,管理評論,19(1),31-79。40.陳彩(1993),工作生活品質、工作滿足與離職意願之關連性研究,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41.陳淑玲(2001),新人類工作價值觀、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勞資關係論叢,第十期,75-101。
42.黃文亮(1998),報關行員工工作生活品質知覺、工作投入與離職意願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3.黃智(1999),工作經驗、資訊尋找行為與工作滿足之關係-以管理碩士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4.黃曬莉、李茂興(1991),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學理論與實務,台北:揭智文化。
45.葛迺駿(2001),我懂了六標準:邁向高獲利的新境界,台北市:經濟新潮社。
46.廖宗宏(1995),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以我國刑事警察局為對象,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47.廖晉楷(2002),以系統動力學探討土地增值稅及地價稅政策變動效果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8.廖圓滿(1997),基層地政與稅務人員離職傾向相關因素之探討─以苗縣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49.劉水抱(1995),公務人員工作生活品質之調查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50.潘士銘(1998),工作生活品質之核心構面與影響因素之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1.蔡崑源(2000),華進集團員工滿意度、工作投入、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2.蔡蕙如(1994),員工工作生活品質與服務態度之研究─以百貨公司、便利商店、速食店、餐廳之服務人員為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3.鄭明安(1995),論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之功能,台灣地政,108,9-16。
54.鄭博文(1980),都市體系之研究─以台灣地區為例,中興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55.鄭曉芳(2002),公務員之工作生活品質研究─以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為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6.蕭輔導(2002),土地登記,台中:三佶印刷公司。
57.賴義聲(2002),員工工作生活品質對其組織績效認知影響之研究─以三家個案公司為實證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8.賴學仕(2001),志願服務人員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公立社教機構為對象,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59.謝福來(1975),台灣土地登記業務簡化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60.竇仁君(2000),私立大學校院教師之工作生活品質探討,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英文部份
1.Adams , J . S.(1963).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 67(5), 422-436 .
2.Ahmed , N .(1981). Quality of Work Life:A Need for Understand . Indian Management , 20(11), 29-33 .
3.Cascio , W .F.(1998).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Productivity ,
4.Davis,K.& Newstrom,J.W.1987.Human behavior at work:Organization behavior(7th ed).New York:McGraw-Hill.
5.Delamotte , Y .,& Takezwa , S .,(1984).Quality of Working Lif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zation .
6.Herzberg , F ., Mausner ,B., & Synderman ,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Wiley .
7.Herzberg ,F.(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Cleveland , OH:The World Publishing Co .
8.Hoppock , R.,(1935).Job Satisfaction , N.Y.:Harder & Brother .
9.Levine,M.F.,& Taylor,J.C.,&David,L.E.,(1984).Defining Quality of Working Life,Human Relation,37(1)
10.Locke , E.A.1973. Satisfactions and dissatisfactions among white and blue collar employee .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 58,159-167.
11.Magid , I .(1994).An Examination of the Antecedents of Turnover Propensity of Engineers:An Integrated Model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 9(2), 137 .
12.Nadler , D.A.,& Lawler , E.E.(1983). Quality of work Life:Perspectives and Directionsm .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1(3),20-30 .
13.Porter , L.W., & Lawler ,E.E.,ш ,(1968). Managerial Attitude & Performance Homewood . IL:Dorsey Press .
Quality of Work Life , Profits(5thEd .).Boston , MA:McGraw-Hill .
14.Seashore ,S .E., & Taber , J .D.(1975).Job Satisfac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s . American Behavior Scientists , 18(1), 333-368 .
15.Smith , P.C.,Kendall , L.M., & Hulin , C.L.(1969). 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 Retirement . Chicago:Rand McNally .
16.Suttle , J.L,(1977). Improving life at work:Problems and prospects In J.R. Hackman & J.L. Suttle (Eds.)Improving life at work:Behavioral science approaches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 . Santa Monica , CA: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