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3: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培晟
研究生(外文):Pei-Chen Hung
論文名稱: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之探討─以鑽石模式為例
指導教授:郭瑞坤郭瑞坤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1
中文關鍵詞:鑽石模型都市競爭優勢層級分析法指標高雄市
外文關鍵詞:Diamond ModeUrban Competitive AdvantageAHPKaohsiungIndicat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1
  • 點閱點閱:6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面對國際競爭的趨勢下,台灣提出了「亞太營運中心」之跨世紀經建計畫及發展台灣為「綠色矽島」的產業構想,甚至到目前的「挑戰二00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等,均是在希望利用國家政策來帶動地區發展,進而使台灣提昇國際競爭力,邁入現代化國家行列。而城市的發展更是如此,城市或地區也都會擁有其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若能加以適當的開發,找出其適合的發展模式與地區定位,必能創造地區的發展優勢。
本研究嘗試著應用Porter(1990)提出的國家競爭力鑽石模式建構都市競爭優勢評估指標。並將這些細項指標予以層級化。完成層級化後,針對各項構面與細項指標給予相對權重值。權重值求取乃以問卷方式請專家學者與業者成偶比對評估,經運算與一致性檢定後得到各構面與細項指標的相對權重值。再利用簡單加權法將各評估指標予以標準化後,利用加總方式計算高雄市自民國86年至91年間空間向度各年度的都市競爭力值,以求得高雄市近年都市競爭優勢的演變趨勢。
研究中發現,本研究所架構之都市競爭力指標,在評估構面部分的重要性,以「企業策略、結構與同業競爭」最為重要,「需求條件」居次,其後重要性依序為「相關及支援產業」、「政府」、「生產要素」、「機會」。另外在時間向度研究利用簡單加權法計算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變化的情形,,在整體競爭優勢部分是呈現逐年成長的現象,以民國90年最具競爭力。但若個別要素來探討競爭力變化情形,研究中發現高雄市在「企業策略、結構與同業競爭」向度競爭優勢呈現自86年起逐年下降的現象。另外,「需求條件」的競爭優勢則是呈現自民國89年後開始下降的現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2
第四節 研究內容與研究流程3
第二章 文獻回顧5
第一節 市中心區與都市再發展之關係5
第二節 都市競爭力12
第三節 鑽石模式介紹19
第四節 指標於策略推動之功用24
第五節 國內外相關都市發展及競爭力指標整理27
第三章 都市競爭優勢指標之建構39
第一節 評估方法選取39
第二節 層級分析法理論基礎41
第三節 都市競爭優勢評估指標選取44
第四節 都市競爭優勢評估指標建立56
第五節 層級分析法調查結果之應用65
第四章 實證研究67
第一節 高雄市都市發展現況概述67
第二節 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指標時間向度分析71
第三節 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分析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9
第一節 研究結論89
第二節 研究建議95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95
參考文獻97
附錄一 AHP專家問卷I
附錄二 發放問卷受訪名單XI
附錄三 各競爭力要素指標分數表XII
表 目 錄
表 2-1 都市再發展政策取向表9
表2-2 美國七大城市都市更新策略表9
表2-3 競爭力定義表13
表2-4 相關都市競爭力定義彙整表16
表2-5 市中心發展模式之比較19
表2-6 國內應用鑽石模型理論之論文23
表2-7 西雅圖永續指標27
表2-8 UNCHS 都市環境指標28
表2-9 台北市永續發展指標29
表2-10 高雄市都市短期發展指標30
表2-11 高雄市都市長期發展指標30
表2-12 台南市都市發展及生活品質評估指標31
表2-13 都市再發展評估指標32
表2-14 歐洲城市生活品質指標33
表2-14 歐洲城市生活品質指標(續1)34
表2-14 歐洲城市生活品質指標(續2)35
表2-15 地區競爭力評估指標36
表2-16 台灣地區地方競爭力指標37
表2-17 台灣健康城市調查項目37
表3-1 各項評估方式之比較41
表3-2 AHP評估尺度意義及說明43
表3-3 提升都市競爭優勢評估準則55
表3-4 回收及有效問卷基本資料分析表56
表3-5 生產要素各評估向度權重值表58
表3-6 需求條件各評估向度權重值表59
表3-7 相關及支援產業評估向度權重值表60
表3-8 企業策略、結構與同業競爭評估向度權重值表61
表3-9 政府評估向度權重值表62
表3-10 機會評估向度權重值表63
表3-11 都市競爭優勢評估指標權重值表64
表3-11 都市競爭優勢評估指標權重值表(續)65
表4-1 生產要素指標現況表73
表4-2 需求條件指標現況表74
表4-3 相關及支援產業指標現況表76
表4-4 企業策略、結構與同業競爭指標現況表77
表4-5 政府指標現況表79
表4-6 機會指標現況表80
表4-7 生產要素競爭優勢分析80
表4-8 需求條件競爭優勢分析81
表4-9 相關及支援產業競爭優勢分析81
表4-10企業策略、結構與同業競爭競爭優勢分析82
表4-11 政府競爭優勢分析82
表4-12 機會競爭優勢分析82
表4-13 高雄市競爭優勢分析83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4
圖2-1 PORTER鑽石模式(六構面)22
圖3-1 研究架構圖46
圖3-3 生產要素評估向度權重值圖58
圖3-4 需求條件評估向度權重值圖59
圖3-5 相關及支援產業評估向度權重值圖60
圖3-6 企業策略、結構與同業競爭評估向度權重值圖61
圖3-7 政府評估向度權重值圖62
圖3-8 機會評估向度權重值圖62
圖4-1 高雄市行政區域面積圖68
圖4-2 高雄市產業結構圖69
圖4-3 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民國86年表現雷達圖84
圖4-4 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民國87年表現雷達圖84
圖4-5 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民國88年表現雷達圖85
圖4-6 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民國89年表現雷達圖85
圖4-7 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民國90年表現雷達圖86
圖4-8 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民國91年表現雷達圖86
圖4-9 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民國86-91年各年度比較雷達圖87
圖5-1 都市競爭優勢要素權重圖90
圖5-2 生產要素各評估向度及評估指標權重圖90
圖5-3 需求條件各評估向度及評估指標權重圖91
圖5-4 支援及相關產業各評估向度及評估指標權重圖92
圖5-5 企業策略、結構與同業競爭各評估向度及評估指標權重圖93
圖5-6 政府各評估向度及評估指標權重圖93
圖5-7 機會各評估向度及評估指標權重圖9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王玉琢(1996)。展覽中心競爭力指標的建立暨臺灣成為亞太展覽中心的策略性探討。國立中興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王月娥(1999)。市地重劃開發時機指標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6卷第2期,1-24,台北。
3.行政院主計處(2002)。八十九年戶口及住宅普查。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4.行政院主計處(1998)。中華民國社會統計指標民國八十六年。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5.行政院主計處(1999)。中華民國社會統計指標民國八十七年。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6.行政院主計處(2000)。中華民國社會統計指標民國八十八年。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7.行政院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社會統計指標民國八十九年。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8.行政院主計處(2002)。中華民國社會統計指標民國九十年。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9.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2002)。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台北: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
10.吳濟華(1994)。一般生活圈中心都市發展策略之研究台北。台北:中華民國區域科學學會。
11.李明軒、邱如美(1999)譯,Porter(1985)著。競爭優勢,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12.李明軒、邱如美(1996)譯,Porter(1990)著。國家競爭優勢。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13.林憲政(2002)。以波特〝鑽石模式〞分析兩岸醫院競爭力之比較研究─以台灣長庚紀念醫院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14.施鴻志(2000)。地區競爭力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計畫報告書。
15.姜渝生(1993)。台南市都市發展及生活品質指標之初探。台南市政府。
16.徐慧芬(1999)。以鑽石模式建立國際港口競爭力評估準則之研究。交通大學運輸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17.高雄市主計處(2003)。中華民國九十一年高雄市統計年報。高雄:高雄市主計處。
18.高雄市主計處(2002)。中華民國九十年高雄市統計年報。高雄:高雄市主計處。
19.高雄市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八十九年高雄市統計年報。高雄:高雄市主計處。
20.高雄市主計處(2000)。中華民國八十八年高雄市統計年報。高雄:高雄市主計處。
21.高雄市主計處(1999)。中華民國八十七年高雄市統計年報。高雄:高雄市主計處。
22.高雄市主計處(1998)。中華民國八十六年高雄市統計年報。高雄:高雄市主計處。
23.高雄市政府(2003)。高雄市施政綱要。高雄:高雄市政府。
24.馬銓 (1995)譯,Cryil B. Paumier等著(1988年),《成功的市中心設計》。台北:創興出版社。
25.孫千智(1998)。中心再發展理念與執行機制演變之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碩士論文,台南。
26.陳垣滈(2003)。模糊層級加權法在計畫評估之應用-以台南市創造城鄉新風貌計畫為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博士論文,台中。
27.張麗堂譯(1992),Hall, Peter著(1995)。都市與區域規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28.張欣民等編著(1998)。1998臺灣地區房地產產業年鑑。台北:行義文化出版。
29.張欣民等編著(1999)。1999臺灣地區房地產產業年鑑。台北:行義文化出版。
30.張欣民等編著(2000)。2000臺灣地區房地產產業年鑑。台北:行義文化出版
31.張隆盛(1999)。邁向21世紀都市更新的趨勢大會實錄。22-32,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32.張嘉佑(1999)。高雄市都市發展指標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33.張立立(2000)。都市再發展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系博士論文,台北。
34.莊翰華(1998)。都市行銷理論與實務。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竹。
35.許芳菊、林芝安、李文譯(2002),健康城市排行榜,康健雜誌46期,86-111。
36.黃文櫻(2000)。都市競爭力與製造業生產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論文,台北。
37.黃書禮(1996)。台北市永續發展指標與策略研擬之研究。台北市都市發展局
38.溫程斌(2002)。以鑽石模型探討台灣晶圓代工產業赴大陸投資之經營模式。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39.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下)。中國統計學報。27卷,6、7期,5-22,1-20。
40.鄧弼文(2001)。台灣地區地方競爭力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41.劉嘉雯(2000)夥開發機制之研究─以市中心再開發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
42.蔡勳雄(1982)。生活素質與都市環境。台北:明德基金會生活素質研究中心, 102-108
43.蔡佳惠(1995)。發展我國生物技術產業提升國家競爭力之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44.蔡坤達(2002)。影響我國生物科技產業國際競爭力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台南。
45.譚大純(1998)。產業國際競爭力之衡量:以Porter鑽石模式為基礎之量表建構與跨國實證。成功大學企管系博士論文,台南。
二、英文部分
1.Ashworth, G.. J. & Voogd, H.(1998). Selling the city: Marketing Approaches In Public Sector Urban Planning, 65-68.
2.Begg, I. (1999)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 Urban Studies. 36(5-6),791-793.
3.Champion, A.G.. & Green, A. E. (1992). Local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Britian during the Late 1980s: The Results of the Third Booming Towns Stud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24,243-272.
4.Charley, E.(1981). Social Measurement and Social Indictor: Issue of Policy and Theor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5.Crain, W. N. & Zude, E. H. (1976). Perceiv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6.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1993). Evalu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Grant. Urban Regeneration Grant and City Grant, London: HMSO.
7.De Neufville, J. I. (1979).Validating Policy Indicators. Policy Science. Vol.10, 173.
8.Dunn, W.N. (1981). Public Policy Analysis : An Introducyion. New Jersey: Prentive-Hall,Inc.
9.Hall, P. (1997). Regeneration Policies for Peripheral Housing Estates: Inward and outward-looking Approaches. Urban Studies VOL. 34,NO5-6, 873-890.
10.Jensen-Butler, C.(1999). Cities in Competition: Equity Issues. Urban Studies. Vol. 36, 865-891.
11.Kresl, P. K.(1995). The Determinate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A Survey, in P. K. Kresl and G.Gappert (Eds.). North American Citi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45-68.
12.Lever, W. F. (1999). Competitive Cities in Europe. Urban Studies. 36(5-6), 1029-1044.
13.Lever, W. F. & Turok, I. (1999). Competitive Cities Introduction to the Review. Urban Studies. 36(5-6), 791-793.
14.Robson, B.T. and Bradford, M.G.. (1994).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Urban Policy.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Inner Cities Research Program. London: HMSO.
15.Porter, M.E. (1995).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inner c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1995, 55-64.
16.Satty. T.L.(1980). A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New York: McGraw-Hill.
17.Sustainable Seattle(1993). Thw Sustainable Seattle 1993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A Report to Citizens on Long-Term Trends in Our Community. U.S.A.: Sustainable Seattle.
18.Wagner, F.W. , Joder, T.E. & Mumpher, A.J. (1995).Urban Revitalization: Policies and Programs,Oaks:SAGE.
19.Wong, C. (1995). Developing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for Urban and Regional Policy Analysis. In Hambleton, Robin and Thomas Huw, Urban Policy Evaluation: Challenge and Change. London: P.C.P.
20.UNCHS(1995), Using Indicators in Policy.Indicators Newsletter 3:1-8. United Nations Center for Human Settlements (Habitat).
21.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2001). Strategies for Success: Reinventing C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e. Washington, DC: HUD.
三、網路部分
1.中央選委會網站(2003)。http://www.cec.gov.tw/
2.內政統計資訊網(2003),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3.主計處普查局戶口及住宅普查資料(2002),http://www.dgbas.gov.tw/census~n/six/lue5/ht4601.htm
4.交通部統計處(2003),http://www.motc.gov.tw/service/index.htm
5.各縣市重要統計指標(2003),http://www.stat.gov.tw/gsis/city/default.htm
6.余政憲(1998),南台灣市縣政府國際事務經驗分享,http://www.appaf.org.tw/chinese/c7-1.htm
7.高雄市統計資訊服務網(2003),http://kcgdg.kcg.gov.tw/
8.高雄市姊妹市暨國際交流首頁(2003),http://www.kcg.gov.tw/~protocol/
9.高雄市建設局第六科觀光業務執掌(2003)http://www.kcg.gov.tw/~borkcg/borkcg06/page1.htm
10.高雄市政府警察局(2003),http://www.kmph.gov.tw/
11.重要統計指標查詢(2003),http://kcgdg.kcg.gov.tw/work/work3/txt1/index.htm
12.財團法人台灣不動產資訊中心(2003),http://www.realestate.org.tw/index.jsp
13.90年警政統計年報(2002),http://www.npa.gov.tw/count/main2.htm
14.European Communities(2000),http://inforegio.cec.int/urban/audit
15.WHO(1996), Ten Signs of a Healthy City, http://www.who.int/archives/whday/en/documents1996/whd3int.pdf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